如果我和孩子能选择“游学”……
如果我和孩子共同选择了游学,做出了对现有教育制度最实际的抗争,家人能否给我出行的勇气?单位能否批准?困难是否会接踵而至?我是一名在职教师,教过小学,正在高中任教,目睹了现行教育制度的诟病,感受了学生的无奈和被动,既怒其不争,又哀其不幸。生了宝宝后,我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之中,如何让孩子为“人”—— 一个鲜活的个体,是我教育的终极目标。所有的一切,荣誉、财富等等,我都不在乎,我只希望我的薰薰能幸福地成长,热爱生活,能有自己的爱好,会调节生活节奏,悲喜共存。也许在身为一个母亲后,我才体会到,世间母亲对孩子的期望大体是相同的。
游学的想法来自最近看的一个节目《年代秀》(本人略有些排斥娱乐节目,但是钟情看深圳卫视的这个,值得思索,算是做了个广告),里面讲了一则故事:一对普通的夫妇黄海涛和黄芙蓉暂停了工作,甚至让自己的女儿和侄女休学一年,带上所有的积蓄,在没有导游的情况下,自驾越野车开始环游世界。这些人的勇气和生活态度让人敬佩与向往。
我又查了一些“游学”家长的信息,突生“有朝一日,我也能踏上这样的路”的想法。
“我不想错过孩子,更不想孩子错过世界。”
“当你有一本厚厚的护照,你的头脑也不可能浅薄。”
“最好的语言就是微笑。”
(以下是网络摘录内容)
“孩子的教育学业中断了怎么办?”“职场妈妈哪有那么多时间?”“旅行预算会不会很高?”“中国人的签证不好申请可行吗?”“语言不通也能环游世界吗?”面对这些中国妈妈们可能在第一时间就会提出的问题,我们可以从这几位大胆妈妈们的故事中找到答案,她们并不是有什么优越的条件,可贵的是那份勇气和激情。
阿根廷妈妈Zapp只要拥有足够到达下一站的钱,他们就会启程,而她的孩子拥有不同国家的护照,甚至在进入同一个国家的时候,他们要申请不同的签证。
美国妈妈Sue用了一年的时间来计划旅行线路,制作各种签证申请,面对适度的旅行预算,她甚至让孩子决定多少花在学校慈善活动上,有多少钱花在自己的食宿消费上,在34个不同语言的国家,她说最好的语言就是微笑。
英国妈妈Theodora原本计划与9岁儿子旅行一年,但在路上她们欲罢不能,旅行时间已经超过500天,她的儿子不但参与制定线路行程,更以写作方式记录他沿途学到的东西,甚至改掉了以前在家不喜欢写作业的习惯。
“对Sue来说,参观孤儿院,修缮学校,到农场劳动,或与当地家庭共进晚餐,都比旅游景点重要。”
在爸妈网里的父母,多是有想法有胆识有毅力的新时代父母,请你们谈谈对“游学”的想法。
现行教育制度已经够糟糕的了,但想脱离有无能为力
我们孩子最多一个高中三年,但是老师每三年一个高三,还是老师辛苦压力大,向老师致敬 首先自已要有勇气有胆识还要有能力,不然家人哪敢把孩子交给你去所谓的游学?至于要求单位批假好象有点过分了 能够有这样想法的人占多数,可是能够付诸于行动的确是很少数的人。我家的还小,希望他大一点儿的时候能够带她出去长一点儿时间的旅行。 想法好,但是不现实 想法虽然很好,但总感觉难以执行,钱、精力、能力都由问题。那对夫妻自驾越野车环球旅行,那先要问这个自驾的护照、签证怎么办啊?
再者,孩子毕竟要回到社会。转了一圈回来了,仍要面临高考,总不能最后找工作的社会,别人拿着大学文凭,你拿着本护照。公司会要你吗?就算出国也要考托福、SAT啊 可能大多数家庭不会做得这么绝对,但是适度出游肯定是有好处的。很多人的梦想不都是环游世界吗,其实大人小孩都一样,如果只为现实而活,反而会越来越不那么现实,而是忧心不已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