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在中国,中药具有副作用无、低的美誉,普遍的共识是,使用大多数中药具有极高的安全边界,常作为治疗的补充或者主治疗手段。在这种全民普适共识下,今天提请各位认真对待中药的伪和迷。
中药存在的历史,和人类的历史几乎可比。中药来源于经验学,不论是作用、副作用、毒作用,都是从百姓中来,到百姓家中去。在当时科技和条件下,是一种勇于尝试和实践后的智慧结晶,值得称道,并形成文化沉淀。
到了现代,医药有极其严格的研发和试验流程,一二三期试验各有各的目的和用途。一期的毒理、二期的疗效剂量、三期的对照和继续完善,为人类健康从器官、化学、病理、分子等层面进行保驾护航。中药有必要回炉接受严格的现代科学的检验,而不能因为其先于现代医药研发模式而幸免。
而反观多数中成药,往往都以经验学作为使用的理由,至今对毒副作用不详者,不在少数。说明书:不良反应一栏缺失或者不尽者,占大多数。这就留下了隐患和风险。对今天越来越高的健康安全问题,直接构成威胁。在经验学和微观检验学两者不同平台上分别行进的中药和西药来说,后者具有比前者更高的安全边界,而前者的少毒、低毒、无毒,几无可信度可言。
本帖,将和有兴趣的同学们共同探讨有关中药安全的问题。虽然最终的结果还将是:恒信者恒信,恒不信者恒不信,但是希望提供多一些视角互相参考。

以下附转帖:来源于方舟子最新博客。

一大类可怕的草药
1956年,保加利亚医生报告说,他们在保加利亚多瑙河流域的一些小村庄发现了一种奇怪的慢性肾病,与普通慢性肾病很不一样。后来在克罗地亚、塞尔维亚、波黑、罗马尼亚的多瑙河流域的一些村庄也发现了这种慢性肾病,所以就被称为巴尔干地方性肾病。患病的人通常在40~60岁时出现严重的贫血和尿毒症,其特征是肾脏纤维化、萎缩,肾脏最终缩小到只有正常肾脏的三分之一。除了肾移植,没有任何办法可以治愈。在上个世纪60年代时,患者的平均寿命只有45岁。70年代这些地区开始有了做血液透析的诊所,患者可以通过定期做血液透析避免尿毒症,寿命得以延长到平均69岁。但是随着寿命的延长,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大约一半的患者的肾盂和尿道会长出恶性肿瘤。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地方性疾病呢?因为发病地区都在多瑙河流域,医生们首先想到的是,会不会是饮水里含有某种特殊的毒素?这个设想后来被排除了。之后又有新的假说被提出来,例如有人认为当地人吃的粮食储存时被某种霉菌污染,霉菌能分泌损害肾脏的毒素。但这些假说都没有确证。

  1991年,在比利时也发现了一种奇怪的肾病。布鲁塞尔一家医院的医生范赫维根在治疗两个患了急性肾衰竭的年轻女患者时了解到,她们都服用了一家减肥诊所提供的减肥药。他怀疑这种减肥药就是病因,随即展开了调查,发现共有70个急性肾衰竭患者都服用过同一个减肥诊所提供的同一种减肥药。这些患者的症状都类似,肾脏纤维化、萎缩,出现尿毒症,必须换肾或终身做血液透析。因为担心肾脏会出现癌变,医生建议这些患者把肾脏和尿道都切除。有39个人同意做切除手术,其中有18人已长了尿路上皮癌,还有19人的尿路已有癌变前兆。

  此前该减肥诊所已营业15年,未出现过问题。1990年该诊所改变减肥药配方,用了两种中草药,其消费者中才突然出现肾衰竭患者。其中一种中草药是马兜铃属的防己。比利时研究人员怀疑防己就是祸首。实验证明了他们的猜测,防己中的马兜铃酸能对肾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消息传出后,在世界医学界引起了极大的震撼。法国、日本、台湾等地也都报告发现因吃马兜铃科中药导致肾衰竭的病例,这种肾病因此被称为中草药肾病。各国纷纷禁售或警告不要服用含马兜铃酸的中药。中国大陆药监部门、医疗机构、药厂对此都置若罔闻,坚持中药有自己的用药标准,把国外发现的问题归咎于他们不会正确使用中药。直到2003年2月,新华社以系列报道方式首度向国内公众披露,北京同仁堂制药集团生产的“清火良药”龙胆泻肝丸的主要成分关木通含马兜铃酸,导致很多人得了尿毒症,这才引起药监部门的重视,取消了关木通的用药标准。

  比利时医生的报告出来后,一些肾病专家很快就想到,中草药肾病与巴尔干地方性肾病的症状非常相似,会不会都是马兜铃酸引起的?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药理学教授格罗曼到克罗地亚访问巴尔干地方性肾病的患者,拿着马兜铃的图片询问他们是否服用过这种草药。让他失望的是,这些患者并没有服用过,但是他们告诉他这种草在当地很常见。于是格罗曼到乡下实地考察,发现在当地麦田的田间生长有很多马兜铃,在收割麦子时,马兜铃会混在小麦里一起被收割,会不会就是因为当地食用的面粉被马兜铃种子污染了呢?

  回到美国后,格罗曼和同事们研究中草药肾病患者的肾脏标本,发现马兜铃酸和肾脏细胞中的DNA反应形成了加合物,而在普通肾病患者中则没有这种加合物。随后,在克罗地亚的巴尔干地方性肾病患者肾脏标本中也发现了马兜铃酸-DNA加合物,这就有力地证明了马兜铃酸是巴尔干地方性肾病的病因,巴尔干地方性肾病和中草药肾病是同一种病,应该被叫做马兜铃酸肾病。格罗曼和同事们进一步发现,在马兜铃酸肾病患者的肿瘤细胞中,一个与癌变有关的基因出现了特殊的基因突变,这可以解释为什么约一半的马兜铃酸肾病患者会长恶性肿瘤。如果在某个患者体内发现马兜铃酸-DNA加合物或特殊的基因突变,就可以认定他曾经服用过含马兜铃酸的草药。

  马兜铃科的植物有几百种,它们普遍含有马兜铃酸,其中有几十种被用于做中药。吃含马兜铃酸草药的人群最大的当然是在中国大陆和台湾。1995年台湾建立了医保系统,几乎所有的台湾人都可以报销医药费,包括中药费。通过分析台湾医保报销数据库,就可以知道有多少台湾人曾经吃过含马兜铃酸的中药。结果十分惊人:在1997~2003年间,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台湾人曾经吃过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只要曾经服用过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哪怕只服用过一次,肾脏就会有不可逆转的永久损伤,患肾病和上尿路上皮癌的概率就比一般人高。服用的次数越多,对肾脏的损伤就越大,最终导致尿毒症和癌症。台湾有12%的人患有慢性肾病,发病率居世界首位,台湾医学界认为其主要因素就是服用含马兜铃酸的草药。

  中国大陆的情形未必比台湾好多少。据格罗曼说,他在中国的同行向他透露,他们怀疑中国大陆大部分的肾衰竭病例都是因吃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导致。目前国家药监局只取消了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三种马兜铃属草药的用药标准,但实际上还有马兜铃、细辛、天仙藤、寻骨风、汉中防己、淮通、朱砂莲、三筒管等十几种常用中药药材已知含有马兜铃酸,涉及几百种中药处方(中成药),例如国家批准的中药处方中含细辛的就有一百多种。其中还包括很多儿科中药。小孩一有感冒、咳嗽,国内医生就喜欢开中成药猴枣散,号称是名贵化痰药。猴枣散的成分之一就是马兜铃科的细辛,已知含有马兜铃酸。且不说猴枣散的疗效未经验证,即使它真对咳嗽什么的有效,也犯不着为这点小毛病冒着让儿童慢性中毒的危险去用它。马兜铃酸非常稳定,也没有东西可以抵消其毒性,不要相信通过药材炮制或“复方配伍”就可去掉马兜铃酸的毒性。不要以为现在吃了没事就可放心,小剂量服用马兜铃酸的危害有20~40年的潜伏期。





该贴已经同步到 93776940的微博
教育观点
8251 查看 150 收藏帖子 (2)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Jadyyin

    2013-1-5 11:03:13 使用道具

    晕,我家的小时候吃过从HK带的喉枣散。
  • 周鱼

    2013-1-5 11:03:29 使用道具

    反正我家BB是不让吃中药的
  • xuanxuanle

    2013-1-5 11:04:52 使用道具

    我一直关注方舟子,他对中医的批判让我清醒不少。支持。
  • 欣然妈

    2013-1-5 11:08:00 使用道具

    如果说慎用二字的话,更应慎用的是西药!
  • koko

    2013-1-5 11:08:36 使用道具

    只要是药就会有毒吧,我觉得好的中医就是能对症,量要精准。只是好的中医太少太少。(貌似偏题了)
  • tinaqq

    2013-1-5 11:11:03 使用道具

    这么恐怖啊,找这样说的话,全中国没有几个没有吃过中药的吧,那这些人到后来是不是都是有肾病啊
  • dbl

    2013-1-5 11:25:12 使用道具

    是药就有毒 最后都要靠肾排出去 难道西药吃进去不走肾脏排毒素么 所以关键还是要对症下药 中药西药各有优势 不过中医的传承要困难的多 感觉一代不如一代 全靠吃老本了 关键要找个好中医大夫啊 我觉得我个人还是认中医世家的 病人调理身体我觉得还是中医技高一筹 倒是中医确实不救急
  • 糊涂爸爸

    2013-1-5 11:37:15 使用道具

    基本不信。小孩子绝不碰中药。
    中医目前的情况,只能作为现代医学的补充存在。
  • MENGBABY2009

    2013-1-5 11:40:32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MENGBABY2009 于 2013-1-6 10:30 编辑

           中药的确要慎用,多了解这些知识没有错。但是西医治标不治本,引起的问题也不少
  • gocrack

    2013-1-5 11:50:58 使用道具

    中医的养生之道比西医管用点。

    少吃药,多点食疗。偶然小病,姜葱蒜、萝卜、金桔、枇杷、红糖、蜂蜜之类的吃下去,再出出汗就好。

    平时五谷杂粮多吃点,再加点水果,自然身体好。与其有钱去医院治病,不如花同样的钱吃好点不生病。
  • baba

    2013-1-5 12:17:24 使用道具

    是药三分毒,能食疗就食疗,能推拿按摩解决就推拿按摩,药是最后的选择,
    曾经慕名去看一个著名中医儿科专家,排队排了大半天,发现所有的患儿都配得猴枣散,果断离开。。。
  • chencbin

    2013-1-5 12:43:33 使用道具

    有些道理很简单,但加上所谓的高深理论就能骗很多人,那些中药无非就是些动植物的尸体,或碾末,或煎煮,或制成化学成分不明的注射液,结果对病人只有两种结果,要么无效,要么有副作用。但西医至少多一种对病人有效的可能。
  • 糊涂爸爸

    2013-1-5 16:04:03 使用道具

    中医这个东西,一是确实有千百年的经验在里面,二是信则灵
  • 93776940

    楼主 2013-1-5 23:01:18 使用道具

    xuanxuanle 发表于 2013-1-5 11:04
    我一直关注方舟子,他对中医的批判让我清醒不少。支持。

    很多事件的推动,官方都是后知后觉者,甚至在最初反而是阻滞力量。
    中医批判尤其如此。官方现在是大力推广中医中药,定出了扩大医保目录内中药份额的计划,并极力主张中药治疗,保留国粹。官方本身认识不清,专业性人才太少,并且有着与生俱来的保守思维惯性,并且有着保护国粹的政治任务。在中药和西药公平竞争逐步走向末路的今天,高举力挺中药大旗的中坚力量,反而是官方。中药自己不上墙,还得强扶上墙。所以,这件事情,通过官方力量,是不可能实现的。
    民间进行的反中药,在声势日盛的时候,反而可以促进官方认真审视,并迫不得已客观对待,最终有可能走从民到官这条变革之路。那时,大家就对今天的质疑者们,会出现态度上的根本转变。
    今天的反中药,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因为打的是一种保守守旧和普识。譬如我自己,自己也吃过中药,也信奉过中药,也给孩子吃过。别人打中药,等于是打我,这是对自己的否定,从内心上是很难接受的。这是“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的一条法则决定的。但是这条法则,会酝酿、发酵、怀疑、否定,最终还是能改变一部分人,而有质量的人一旦认清这件事情,他或者她的攻击力量的积累,会导致整个事件的质变。

    我知道方舟子在05-06年间,曾酝酿过一次大的中医批判,并著有《中医批判》一书。但是思维的定式让我对那些批判理论并不太感兴趣。虽然陆陆续续看了一些科普文章,知道理论站在他的一边。而我也相信,从我的经验判断,他是有理有据并且是正确的。即便如此,我还是继续我对中药的迷糊信服和稀里糊涂使用。
    方舟子先生本身并非医学专业人士,只是生物化学出生,但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各学科具有共通性。理科生的严谨,能让他以更加睿智的眼光,看待出现的问题。在他05-06批判中医之前,国内也曾经小范围出现过中医批判的浪潮,那次浪潮把他拖入了中医批判的视界里,其后不断地了解和研究、归纳,才有了05-06年以方舟子为代表的第二浪反中医浪潮。
    那两次浪潮,没有从根本上动摇中药的体系。相反的,卫生部反而变本加厉地加速推进中药使用,提升中医地位。沉寂多年后,近期方舟子再燃起中药批判的战火。
    这次,在方舟子只提了一些例子出来后,我进行了自我审视,发现经过这么几年的科普之后的我,骨子里已经完全站在了反对中药的一边,并且理论渐趋成熟。

    从对方舟子的性格和为人处世的分析,以及今天的反中医的力量较之前稍有壮大这几个方面来看,2013很可能演变成网络民间反中药年。至于最终推动多少官方层面的重新考量,目前尚不乐观。

    我抛出这个话题,是因为我个人猛然觉醒,觉得我们连猫狗和小白鼠的地位都不如。小白鼠做完实验,还有各种分析和数据出炉,给后续提供了科学资料。而我们,用了几百年的中药,不论是好是坏,是死是活,最终都朝复一朝,代复一代地循环试验下去,甚至连个实验数据都极度缺乏。从这个角度讲,全民皆是小白鼠,并且连小白鼠都不如。
  • 93776940

    楼主 2013-1-5 23:09:33 使用道具

    gocrack 发表于 2013-1-5 11:50
    中医的养生之道比西医管用点。

    少吃药,多点食疗。偶然小病,姜葱蒜、萝卜、金桔、枇杷、红糖、蜂蜜之类 ...

    中医范围较广,比如物理治疗方面,药物治疗方面和养生的食疗方面。物理治疗,有一定的价值,但是能找到相对应的医学科学依据,比如针灸的神经直接刺激、拔火罐的改善局部循环。当然,多大作用,和如何使用,需要更加专业的人士继续研究。

    养生,就要慎重得多。如果只是无害性食疗,结合体质,并非不可行,至少我不知道反驳的理论依据,当然,也没有明确的支持的理论依据。养生的其他方面,我个人能力欠缺,不好表述。
    但是,如果是药补当食补,就有问题。问题就又回到了安全性方面的因素了。
    中药真的安全吗?我们传统的观点都默认它安全,因为这种毒理研究太过缺乏,已经和现代医药的研究模式相去甚远。
  • finish

    2013-1-5 23:13:43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糊涂爸爸

    2013-1-5 23:28:43 使用道具

    93776940 发表于 2013-1-5 23:01
    很多事件的推动,官方都是后知后觉者,甚至在最初反而是阻滞力量。
    中医批判尤其如此。官方现在是大力推 ...

    说得很好。
  • 93776940

    楼主 2013-1-6 00:03:55 使用道具

    choirgirl 发表于 2013-1-5 11:07
    孩子能不吃药就不吃药,重要也是药,只是可能毒性或者副作用不为我们熟悉。
    不过对于中药的争论由来已久, ...

    如何认识中药药性。
    最大的反驳来自两点,第一,几千年的国粹民粹,尔等小人一两句话一两个人能抹杀历史?第二,中药和中医是一个理,讲究辨证施治。不能单看一味药物的毒理或者药性。
    其实,反对者的诉求很简单,就是透明,透明就一了百了,不存在争议。
    第一,几千年要分开看。在古代,它具有优越性,是一种经验和人体实验换来的精华,神农前辈们的功勋不能抹杀。在当时科技下,是超前的先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它继续躺在经验学这种很粗放模式的摇摇椅上,已经无法获得现代科学的认同和归属。不思进取必将淘汰,思进取被淘汰几许,有待观察。
    第二,中医的阴阳五行,和八卦易经一个级别的理论,本就玄乎。中药再来一个辨证施治,更是将玄乎发展到玄乎的地步。药性符合之说,更加玄乎到无以复加,和魔幻色彩小说有一比。我们来点实在的,一个药的药性先弄清楚,毒理先弄明白,成分先理清。这样,就把所有药都弄明白了,然后再去叠加综合,再以复合成分去弄清药理毒理,有啥不好搞的?停留在玄乎的教化,还不如脚踏实地用微观的角度去做点遮人口舌并且验明正身、大放异彩的事情。


    所以,很多毒性副作用不为我们熟悉,是因为我们不为,而非不能。
    请大家把自家所有的中药中成药拿出来,取出说明书,看看它的说明书。我举个例子:
    三九小儿咳喘灵颗粒(各大小药店均有出售)
    说明书:甲类OTC。
    药品名称:略
    成分:麻黄、金银花、苦杏仁、板蓝根、石膏、甘草、瓜萎,辅料:蔗糖、糊精。
    形状:略
    功能主治:宣肺、清热、止咳、化痰。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
    规格:略。
    用法用量:略。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中国特色,这是药吗?
    禁忌:尚不明确。--------中国特色,这还是药吗?少数直接写孕妇忌服,连这区区四个字也是经验学,非科学研究。
    注意事项:1-14点。略。-------经验学内容。
    药物相互作用:如有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这还是还是还是药吗?研究都没错,医师药师通过什么判断相互作用?又是经验学,假设学?
    贮藏:包装;有效期:略。
    执行标准:部颁标准第四册。------------------原来卫生部是同意上面三个特色的,嘿嘿。


    但是写上毒副作用真的很难吗?就算你不做研究,不做各期别验证,麻黄的毒性是早就有定论的,连定论你都不详了,真不知道还怎么个标准第四册。不会是小白鼠试验手册吧?
  • leimingxin

    2013-1-6 08:18:16 使用道具

    我家从小只用中药,现在身体是她班上最好的,全勤呢
  • gocrack

    2013-1-6 08:18:33 使用道具

    93776940 发表于 2013-1-5 23:09
    中医范围较广,比如物理治疗方面,药物治疗方面和养生的食疗方面。物理治疗,有一定的价值,但是能找到相 ...

    治病养生有如穿鞋,鞋有尺码,但未有本身感觉舒适之重要。

    闲暇之时读读国学如《老子》、《易经》等,批判吸收,自我养生。无须强加于人,亦无须听信别人。附庸风雅也罢,标新立异也罢,新潮也罢,守旧也罢,顽固也罢,均为他言。己体之舒适,何须他人道?中庸处世,养生之本。

    至于中医,古有《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医学奇书,文化瑰宝,其价值本身又岂是方舟子一流可动摇?叹今人不惜国粹之珍贵,不研习其精髓,庸医误人为外人诟病,反而盲崇西医。若李时珍泉下有知,也难以安心也。

  • xuanxuanle

    2013-1-6 08:23:32 使用道具

    93776940 发表于 2013-1-6 00:03
    如何认识中药药性。
    最大的反驳来自两点,第一,几千年的国粹民粹,尔等小人一两句话一两个人能抹杀历史 ...

    中医理论本就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之上的,但那套世界观现在看来比较简单、粗糙,无法获得对身体构造和病因的深入认识,甚至有很多荒诞不经的地方。废医验药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但中医药行业背后有政府支持,一是涉及到很多人的就业及利益,二是害怕中国传统文化就此被涤荡殆尽,动摇了人们的思想基础。这是个大工程,一点点来吧。
  • chencbin

    2013-1-6 08:57:00 使用道具

    中药根本经不起临床上的“双盲测试”,用科学的方法去检测药物的有效性才是理性的,而不是臆想出来的那一套中医理论。实际上也没人真的能看懂什么《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因为它是荒诞的,毫无科学依据的。
    其实这很像儿童英语里面的一些对幼儿学外语的理论,只是推测,揣摩出来的,如果真的按照那种理论来施教,充其量也就充当个“安慰剂”的作用。这里的家长经常说的几句话就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怕慢就怕站;厚聚薄发...”说道底,就是对效果采取回避的态度,用这些词语充当一下“安慰剂”而已。
  • 随随妈

    2013-1-6 09:41:50 使用道具

    是药三分毒,用药,不管是成人还是婴幼儿,不管中药还是西药,都要考虑毒副作用的问题


    随随妈于2013-1-6 09:45补充以下内容:
    不能简单的思考问题。方舟子是什么人,估计很多人都不清楚他在国外干什么的
  • miaowmom

    2013-1-6 09:48:51 使用道具

    我家的仔暫時身體還算好,少病。如果感冒,我就給他喝VC,他很快就好。平時會吃魚肝油之類的咯,反正美國這種東東一大堆的。
  • 云卷云舒2

    2013-1-6 10:05:26 使用道具

    我家孩子吃中成药还可以,汤剂吃了很容易吐掉,强迫吃下去就积食了
  • 云卷云舒2

    2013-1-6 10:07:51 使用道具

    93776940 发表于 2013-1-6 00:03
    如何认识中药药性。
    最大的反驳来自两点,第一,几千年的国粹民粹,尔等小人一两句话一两个人能抹杀历史 ...

    我也注意了,几乎所有中成药都是这么标的
    上次我吃同仁堂出的牛黄解毒片就吃的双手发麻,停药好几天才好,真坑人。
  • roben

    2013-1-6 10:44:43 使用道具

    关于中医、西医的争论就象关于有鬼、没鬼的争论一样,相信有鬼的人说世界上一定有鬼,相信没鬼的人说没有鬼。都是站在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上辩论,谁也说服不了谁。在中国,更多的时候辩论是一场人身攻击和爱国比赛,仿佛说中医不好就是不爱国。其实想一想,印度也有历史悠久(不比中国短)印度的民间医学,阿拉伯世界也有历史悠久(不比中国短)的民间医学,甚至埃及有远远比中国长得多(埃及的有文字记录的可信历史超过7000年)民间医学,还有印第安人。。。。。。,当然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有历史的民族都有本民族的民间医学,可是你相信印度或埃及或阿拉伯的民间医学吗?你敢吃印度、埃及、阿拉伯的草药吗?在中国你相信少数民族民间医学,敢吃他们的草药吗?在欧美也一样,中医是华人去看的,印度草药也是印度人去吃的。从各个角度,我们可以发现,所谓中医、印度医、阿拉伯医都一样,更多的是一种文化,而非科学。所以,我欣赏傅斯年说的“我不吃中药,也不信中医,这有辱我多年受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背景和文化背景就会决定你相信什么样的观点。严复在一百多年前说的“开启民智”,现在看来是多么重要啊。
  • finish

    2013-1-6 10:46:20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糊涂爸爸

    2013-1-6 11:42:54 使用道具

    明白人还是很多。
    方舟子哪怕是脑残+美帝走狗,只要说的话有道理,就还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