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信不信中医,千万不要给孩子用中药注射液
中药注射液成分复杂,里面有许多过敏原。生产厂家完全无法控制其种类含量。而且有很多名字起的像现代药物。同学的老婆就因为中药注射液过敏去世。我们孩子第一次输液就遇到了中药注射液,幸亏发现的早才没发生严重问题。大家一定要注意,医生开药时一律声称孩子对中药注射液过敏就行了。不要等到出了无法挽回的事故再后悔。 我觉得这个因人而异吧,西药里面的注射液,也会有过敏的反应。 说得很对,中药其实是好的,中药注射液不中不西,有点怪胎 我还第一次知道中药也有注射液{:soso_e127:} en,中药注射液没有任何临床依据。吃中药么,是多年的中医积累,可是中医从来没有提取中药注射到血管里的。 第一次听说中药注射液。 我也是还第一次知道中药也有注射液,这个一般是在什么情况下用的? 听说过孩子不能注射中药液 我就是一个例子啊,前几年咽喉炎被无良的医生要求点滴清开灵,结果我过敏,差点休克,吓死了。
什么注射液都要少用吧,能吃药的就不打针吧 以西药方式提取的中药算不上是中药 本帖最后由 93776940 于 2013-1-10 15:30 编辑
这点我绝对支持。
前面我的帖子里,表达了我个人对中药的质疑。具体到中药里面的注射液,相对来说,也逃不离那些质疑。此为其一。
其二,注射液引发的反应,更加快速而猛烈,往往猝不及防。常见的严重的急性反应,主要是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主要是几个原因:
1、原液反应,就是药物本身反应。
2、辅液反应,就是溶剂反应。
先说辅液(溶剂)反应,主要是生产工艺、流程,贮存、流通环节的问题。比如污染了,变质了等。这个因素不能单纯针对中药,正如二楼所说,是一种均等的机会,西药也可能存在。主要还是管控的问题。
极少部分溶剂使用的是一些诸如蓖麻油、或者第二原液,统一归到了第一点原液反应上。
再说原液反应。现在普遍的认识是,大多数中药的成分因为缺乏或者不足临床前期毒理药理和临床三期试验,缺乏具备安全性的计量标准,带有经验学的痕迹过重,不可避免的具有反应的高危因素。最为关键的是,以相对安全的心态对待其具有的相对不安全,往往导致一些严重事故发生而后知。举个例子,青霉素过敏,是原液过敏,因为毒性明确,副作用明确,就要求皮试,注射后留观半个小时以上,这样,就做到了尽量减少可预知过敏反应的可能性,而非完全杜绝,因为还是有极少极少延迟性反应的可能性发生。而拿最简单的中药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来说,任何医生给你开这个药的时候,心里是没有足够的重视的,既不会告知,也不会重视,一旦发生的时候,往往考虑的是辅液反应而非原液反应,而即便出现群集的反应,也只是考虑批量(此批号批量)问题而在小范围暂时停止使用,既不会逐层上报到厂家,也不会上报到药监局,更不会上报到卫生部。假设上报,可以预知的情况也是粗粗调查,无疾而终。所以,小白鼠都不如的地位,咱们是当定了。
再讲讲注射液和普通药物的问题(主要是普及针对有人认为吃草药中药就好,注射液不安全)。
注射液安全不安全?除了上面普及的原液和辅液常识外,在西药来说,同类型药物的注射液和口服液对比,安全性是一致的,比如毒性、过敏原性反应。但是程度会有所区别,这主要是因为注射液直接进入血管,快速达到溶度的峰值。而口服有个吸收问题,还有个利用问题。说白了,同样的药,只要做过各种期别的试验定下各自不同使用途径的剂量标准后,真正的作用效果,只在于药本身,不在于使用途径。
所以,理论上,中药制成注射剂,作为急性或者必要的静脉使用方式,无可厚非。既是需要,也是必然。如果说,中药注射液不安全,中药才安全,这就是误解了。
那么,为什么中药普遍让人担心注射液的安全呢?
从上面原液和溶剂的相关知识来分析,很简单的,主要是原液安全性问题。原液为什么不安全呢?在于基础的研究问题,1、什么成分在起作用?各种成分的安全性问题,这又回到了有没有严格使用科学的临床前期和临床三期试验的问题。2、什么样的毒副反应问题?这又回到了大多数注射液如同口服的中药一样,毒作用尚不明确,副作用和禁忌症寥寥无几走个八股定式的粗放模式。
个人完全支持,中药注射液也不知道哪个人想出来的 没听说过中药注射液
西药也存在过敏呀!凡是不能对立看呀 也是第一次听说 本帖最后由 xuanxuanle 于 2013-1-10 15:53 编辑
喜炎平算是吧,小孩感冒肺炎的中成药,在医院常开,输液用。不知道是否安全。 也是第一次听说,学习了。 下面我贴个行业报道,个中味道,自己体会。
http://www.zhong-yao.net/new/zy/200908/169411.html
最近,在国家发改委向医药行业协会和重点医药企业发放的内部征求意见稿中,中药品种只剩下100多种,在这100多种中药品种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日前透露,中药注射液并没有完全被删掉,但筛选品种时很谨慎。
与此同时,注射用双黄连(冻干)针剂近日被列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增补本,这是目前我国惟一一只进入药典的中药注射剂。有分析表示,虽说中药注射剂如今困难重重,但并非完全没有机会进入基本药物目录,因为中药注射剂在一些疾病的治疗上确实有疗效,注射用双黄连(冻干)针剂就是实例。而出现不良反应事件的产品,往往都是资质不好、技术力量不够的厂家生产的,审慎筛选中药注射液进入基本药物目录,以及政府不断加大的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都无疑有利于中药注射液企业优胜劣汰和肃清。
中药注射液仍有希望入围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基本药物目录是新医改的首个实质性的配套方案,而新医改的总体目标就是“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但是长期以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常常出现,这与新医改中首个“安全”的目标不符,因此,要想进入基本药物目录,中药注射剂恐怕还要花一番功夫。
虽然说中药注射剂如今困难重重,但也不是就完全没有机会进入基本药物目录,首先是因为中药注射剂在一些疾病的治疗上确实有疗效。另外,对一些质量比较稳定可靠的中药注射剂也是有可能进入目录内的,只是在进入目录的筛选上可能考虑到的因素更多。
对行业进行“大清扫”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资料显示,中药注射剂常常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是中药的成份复杂,中药中只有30%左右的成份是经过确认和核实的有效成份,而另外70%的成份都只是未知,这样来看就很容易理解它为何常出现不良反应了,因为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一直遭到质疑,所以近年来中药注射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事实上,中药注射剂除了本身的成分复杂性问题外,市场混乱也一直为人诟病。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中药学术带头人、广东省中药制剂重点实验室主任罗佳波教授介绍,现在我国注射剂有100多个品种,有400多个厂,实际上可能还不止这个数,这里面确实是良莠不齐。房书亭指出,中药注射剂的利润率高,导致很多厂家不管条件如何,纷纷投入生产。如清开灵,全国就有13家企业在生产,没出事之前生产鱼腥草注射剂的厂家多达160多家。
为此,国家药监局在近两年不断加强中药注射液安全性再评价工作。根据药监局要求,各企业要全面开展中药注射剂生产及质量控制环节的风险排查,切实控制中药注射剂安全隐患,组织综合评价,保证中药注射剂安全有效质量可控。安全性再评价将中药注射剂生产标准提高了,保护好的、大的药企,势必也会淘汰掉一批产品和企业。
此文章为中医中药网整理或来自网络,内容仅供访问者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虽然我很不喜欢“93776940”这位朋友在自己的贴子里说话的口气,但是他在这个贴子里给大家普及的中药注射剂知识非常客观,也是非常正确的。{:soso_e179:}
中药注射剂大概是中药制剂中最不靠谱的一种剂型,首个中药注射剂叫“柴胡注射液”,始于1941年太行根据地百团大战后的野战卫生部卫生材料厂,1954年,武汉制药厂重新鉴定并开始批量生产,从此拉开了中药注射剂这个剂型研究的序幕。(70年代的人应该都有份用过,发烧了吗?来针柴胡吧!但是奇怪的是它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真的不高,难道以前的人体质要好些?{:soso_e114:})
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因素非常之多,概括起来分2大类,第一是药品本身,第二是医生用药时配伍不妥。如果有需要可另外详细阐述。因为中药注射剂的不安全性,现在很多三甲医院已经很少使用中药注射剂了,特别是不用于儿童。反而很多小医院经常使用,所以如果你被使用中药注射剂,可以坚决的说“不用”。
中药注射剂的高风险品种包括:鱼腥草、清开灵、茵栀黄、香丹、肿节风、参附、参麦、生脉、丹参、血塞通、双黄连等。 一年前吧,给孩子用过热毒宁,用过炎琥宁呢,暂时没发现问题 gocrack 发表于 2013-1-10 14: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第一次听说中药注射液。
柴胡、清开灵、参麦、刺五加、红花等注射液都是中药注射液,最明显就是液体不是无色的,小孩子输了轻则拉稀(名曰‘败火’)重则死亡(每年都有很多给输死的) 药品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尤其是静脉注射,搞不好出大事的。中药注射制剂是一个怪胎,是某些利益和一些错误决策催生出来的,人家美国鬼子连西药都要优先选择口服的。 人命关天,是要慎重。 远离医院.................. 这玩意儿,害死了N多人了 谢谢提醒,这个真可怕,以前就看过报道,今后要更加注意了. 谢谢提醒,以后还真是要多加注意 我见过的中药注射是从肛门注射进直肠,觉得有点恐怖。
我见过的中药注射是从肛门注射进直肠,觉得有点恐怖。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