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敏感型孩子的英语学习
前天一个九岁女孩的妈妈跟我谈,孩子对英语失去了兴趣,现在非常迷恋中文的东西。大量阅读,乐此不疲,也喜欢写东西,画画。
她有一种挫败感。因为当初她花了大量的时间亲子英语,
几乎市面上流行的东西都试过,绘本,加州,小乌龟,网络外教诸如此类。
她纳闷的是,孩子怎么就对英语失去兴趣了呢?
我听了这个家长的叙述,一方面高兴,一方面又有些遗憾。
高兴的是,孩子在正确的年龄对正确的东西着迷,孩子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遗憾的是,家长对孩子的个性特点认识不清,没有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从个性上来讲,有些孩子属于敏感型的,有些孩子属于钝感型的。
一般来讲,那种敏感型的孩子,对信息的趣味性较为敏感。对枯燥、机械的东西耐受性比较低。
由于孩子的母语发展快,更容易挖到趣味性强的东西。英语这个时候,就很难与母语竞争了。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对英语失去兴趣是比较正常的事情。
敏感型的孩子英语不大容易学好。原因主要就在于,英语的教学方法机械,枯燥所致。
所以,对这类孩子的教学,与钝感型的孩子相比,就需要更多考虑他们自身的个性特点。
比如教学上,首先要尽可能程序化,规则简单明了,时间控制得当,让孩子的痛苦指数降低。
其次,增加孩子的自主性,引导孩子自主探索英语的学习方法。逐渐由内而外的喜欢上英语学习。
还有一点要提醒,由于敏感型的孩子容易跟着兴趣走,对感兴趣的东西着迷,
在英语还没有成为他兴趣的时候,还是不能完全放弃。
哪怕每天只有几分钟,可以像刷牙洗脸那样坚持。作为一种习惯。
"哪怕每天只有几分钟,可以像刷牙洗脸那样坚持。作为一种习惯."同意。 看到萧老师的帖子我觉得我家娃儿就是敏感型的呢 对于趣味性的东西要求极高 目前中文很强势 我是该喜还是忧呢。 本帖最后由 93776940 于 2013-1-30 13:15 编辑
学习了。所谓敏感型和钝感型,确实需要个体化对待。
但是有一点我很奇怪,为什么我家孩子从小到大(说从出生第一天开始一点都不为过,奶爸不是徒有虚名的),在我这个钝感型父亲养育下,始终还是敏感型的呢?难道女性的感性,是从出生后就一直有着很强的烙印的?这真是一个大问题。
93776940 发表于 2013-1-30 13: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学习了。所谓敏感型和钝感型,确实需要个体化对待。
但是有一点我很奇怪,为什么我家孩子从小到大(说从出 ...
人的个性,先天和后天环境都有影响。先天的影响不容忽视。至少占一半的份额。
南南北北 发表于 2013-1-30 13: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到萧老师的帖子我觉得我家娃儿就是敏感型的呢 对于趣味性的东西要求极高 目前中文很强势 我是该喜还是忧呢 ...
敏感和钝感各有所长,发挥所长就好了。不必忧。 萧愚 发表于 2013-1-30 13: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敏感和钝感各有所长,发挥所长就好了。不必忧。
谢回复。嗯!
本帖最后由 叮叮当铃 于 2013-1-30 13:46 编辑
我有些迷糊了。
嘉嘉看中文也喜欢感兴趣的,但对故事类的书籍不是很挑剔,对科普类的书籍就很挑剔了,比如DK的书籍都不感兴趣(即便是低幼的也没有兴趣),比较喜欢像讲故事一样的科普书籍,例如:可爱的身体、美妙的大自然、自然科学启蒙这一类型的。
但是学英语又不挑剔了,我给她看的动画片,听的音频、读的书籍都能接受。
这属于什么?敏感加钝感的组合? 堅持就行了。 本帖最后由 萧愚 于 2013-1-30 13:56 编辑
叮叮当铃 发表于 2013-1-30 13:44 http://www.ebama.net/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有些迷糊了。
嘉嘉看中文也喜欢感兴趣的,但对故事类的书籍不是很挑剔,对科普类的书籍就很挑剔了,比如 ...
那个九岁的女孩为什么对英语感到枯燥呢?
因为她更喜欢自主探索,自主掌控,喜欢比较深度的乐趣,中文阅读能够给她带来这种满足。
而简单的英语卡通和故事她提不起兴趣。
你的孩子可能还没有产生那种强烈的自主探索欲望和掌握欲望,
也就是说,孩子可能是偏于钝感的。
所以能够对你提供的信息材料照单全收。
就我的所见,女孩子母语发展得快,多是敏感型的吧,男孩子要迟钝些。但是在英语学得像样的孩子中,女孩子比例还是大一些。怎么来看这个情况呢?
钝感这个概念,来自于渡边淳一的《钝感力》那本书。这里借用了一下。这里说的钝感,就是对枯燥的耐受度比较高,比较乖巧听话。敏感的孩子则比较活跃好动,坐不住,对有兴趣的事情投入,对不感兴趣的事情很排斥。因为女孩子更乖巧听话一些,加上女性的语言天赋比男性强,智力成熟又略早,所以女孩子英语学得好是正常的现象。
很好的文章。让很多发狂的家长冷静一下,理智对待孩子的拒绝英语。
因材施教,每天坚持一点点,会最终形成习惯。 萧愚 发表于 2013-1-30 14: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钝感这个概念,来自于渡边淳一的《钝感力》那本书。这里借用了一下。这里说的钝感,就是对枯燥的耐受度比 ...
这下明白了。
看来嘉嘉属于钝感型孩子。
我觉得不能简单的把孩子划分为敏感型和愚钝型的,人的一生,根据年龄的变化,对事物的看法,兴趣爱好等都在不停的变化。例如年轻时候喜欢听流行音乐,K歌,老了就喜欢安静等。9岁多的孩子,思考的深度会不一样,同时掌握了阅读所需的词汇,转为喜欢阅读中文也是很正常的,只不过可能英文词汇无法支持这个年龄段所需求的阅读内容。这也是我想让我家孩子在9岁前达到国外同龄孩子阅读水平的目的。
至于低龄孩子对英语抗拒的问题,我想多半是家长在引导方面出了问题,5岁前的孩子,大多数都属于“愚钝”的,只要引导得当,一般都会来者不拒,并不会有特别感兴趣或者反感的事情。 敏感型与钝感型的孩子,学习了,不过坚持是对的,不能中途放弃啊 需要家长保持持久的热情,但平静地给孩子输入 学习了,积累经验 萧愚 发表于 2013-1-30 13: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个九岁的女孩为什么对英语感到枯燥呢?
因为她更喜欢自主探索,自主掌控,喜欢比较深度的乐趣,中文阅 ...
嗯,我感觉我家丫头应该属于钝感型的,因为她目前还没有办法自主探索。看书,飞快,但是就看图,一般讲故事,很多孩子会问为什么,她基本不问,经常需要我引导。最近开始听英语的故事,同期进行的孩子,不少听着听着,会问,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她基本不问,就是听,常常是人家说上半句,她可以接下半句,但是其实不懂是啥意思。
那个九岁的女孩为什么对英语感到枯燥呢?
因为她更喜欢自主探索,自主掌控,喜欢比较深度的乐趣,中文阅读能够给她带来这种满足。
而简单的英语卡通和故事她提不起兴趣。----我怎么觉得我家的宝贝也有点这点感觉啊。。
因材施教,每天坚持一点点,会最终形成习惯。---看来我还是要淡定且坚持。
谢谢老师。。。 每天坚持一点点!
每天坚持一点点!继续努力! 上面的人为什么发的贴子看不见,我家孩子还好,可以自主学习的 受教!俺家囡囡典型的敏感型。每次换内容都要反复商量好几天。是不是要降低难度减少痛苦指数?再一个如何增加学习趣味性?囡囡总说我教的没意思,不如她学校的英语老师陈sir。{:soso_e109:}俺们现在以听读原版儿童读物为主。
孩子是典型的敏感型。通过老师的讲述,明白处理的方法了。不怕慢就怕站,孩子每天听音频的极限就是20分钟,不必强求他要和别的孩子一样听1小时;今天听音频,明天看动画,后天读绘本,大后天地面课,大大后天外教课。。。这样换着花样不重复,也许会适合敏感型孩子的口味呢。根据孩子性格特点顺其自然,说不定进步会更快些。谢谢老师解惑{:soso_e163:} 我家是敏感型的
坚决不能强迫,不能发火,后果很严重{:soso_e100:}
我家娃也是个敏感型,中文可以读大部头的小说了,英文还才起步。他最喜欢读科普,或者捣蛋搞笑的故事。目前俺就尽量挑他感兴趣的东西给他,绘本喜欢的都是淘气包的故事。为奖励阅读做了个阅读银行,读英文书可以获得IPAD游戏时间,努力不让他在英语学习中觉得痛苦。目前看效果貌似不错,长期不知道如何,希望随着英文能力的提升,能尽快领略到英文原版书的魅力。 学习了!我家孩子也是个敏感型的孩子,所以在学英语的引导方面就比较吃力。 很受益,我儿子属于敏感型。 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我觉得不同的孩子在不同的方面铭感程度不同,好父母要让孩子扬长避短,不要让她受到伤害,越来越觉得,家长可是个技术活,我坚持有余,差些敏感,他爸爸和孩子呆的少,比我灵敏度高。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