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手工皂(图示全过程)
本帖最后由 sunny 于 2011-4-10 18:15 编辑假期,带着儿子,一起去体验了手工皂的制作过程,没想到工序还挺复杂,整个过程儿子分外积极和认真,也表现的超有耐心。上图前,先普及一下手工皂和工业皂的区别吧,我也是刚被首次扫盲呢。
冷制皂 Cold Process Soap,是采用欧洲传统工艺手工新鲜制作的“有机肥皂”。采用冷制法留住材料中最全的营养价值,采用对皮肤有益的天然有机,植物油、富于营养的花草、水果、药材、精油等,通过皂化反应,形成“肥皂”。所有的冷制皂都会在皂化的过程中自然产生约20%的天然甘油,是皮肤的最佳天然保湿剂,在皮肤上形成一层天然的保护膜;植物油中有大量不参与皂化的营养物质(不皂化物),这些珍贵的成分会在使用时透过毛孔渗透到皮肤中去,从而达到清洁、保养同时进行的效果。
一般工业皂都会在制造过程中加盐,使甘油,过多的碱液,水分与皂基分离,形成100%纯粹香皂的皂基,再以大机器将皂基压成美美的形状后卖出,这样的香皂虽然马上可以使用,但缺少手工皂的精华,甘油。
我们这次做的是牛奶熏衣草香皂。真的有牛奶放进去哦。
上图:
老师在上课,写了满满当当一白板的内容,幸亏用相机记录了下来,不然估计都忘差不多了。听说肥皂的产生,缘于很久以前人们在烧烤肉类时,油滴到了下面的柴火上,产生了一堆白白的东西,好奇的人们用这些东西涂抹在皮肤上,偶尔间碰到了水,结果产生了好多泡沫,清洗后发现皮肤变干净了许多。于是慢慢演变发展下来。
今天的肥皂内容就丰富多啦,我们这次制作的手工皂,光油就有三四样,椰子油,棕榈油,大豆油,荷荷巴油(据说这个特贵),还有超脂等。
将合种油倒入不锈钢盆中,下面是小电子称,每种油都需按比重配入。
混和好的油,需要经过加热,大约到45-55度左右最适宜。
领温度计测量温度啦。
白色的塑料量杯中是碱,加入水后,温度上升很快,需要等碱溶合后温度降到45-55度。盆里的油已加热,一起等待降温中。
两者的温度终于降的差不多啦,将两者混合,接下来就是最辛苦的工作:不停的搅拌,老师说,至少需要半小时左右。因为没有带装的东西,所以趁这个时候,我偷个懒,去买薯片,听说薯包装盒最合适装了。
就是这个薯片盒子啦,垃圾食品,平时是禁食类,这次可沾光了,瞧这开心样儿。
经过三十多分钟辛苦的努力,终于搅成这种粘粘稠稠的状态,里面黑色的小点点是后来加入的熏衣草,颜色也变白了一些,发现了吗?有鲜牛奶加进去哦。这种状态,老师说可以倒膜带回家啦。
折腾很久,终于明白两张不能上传是因为照片太大了,缩小上传成功!经过24小时后,可以脱膜了,高个是刚从薯片盒中脱膜未切的,旁边是切好的。
这就是切后的成品了。中间的小点点就是货真价实的熏衣草,但这样并不能很好的发挥熏衣草的功效效,最好是将它泡在油中几天后,取这个油,因为时间上来不及了。另外,现在的这个皂体还不能用哦,一定要等到一个月以后碱性完全溶合后才可以真正使用呢。
头疼,最后两张成品图怎么也传不上去,换个时间再来传一下。 还没看到成品,我再等等 同等最后成品图 真奇怪,总是无法上传,图片也显示上传成功,但确定后,都没有图片显示,没办法,只好先上传了Q,再用网上图片发送形式才能成功。偷了个懒,另一张刚脱模,未切好的片片就不上了。 真想动手试试啊! 这是在哪儿做的呀?小孩子们肯定好喜欢了 喜欢手工皂。 本帖最后由 珍惜 于 2011-8-26 15:31 编辑
这些原材料怕是很难买到吧? 挺不错的 自制手工皂是非常好玩的,我都是自己DIY的手工皂,嘿嘿。家里已经屯上一箱子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