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比高度更重要
人不是生来就能当好父母,好父母是不断学习和反思的结果。往往看到做父母的容易走两个极端。有的是甩手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什么事情都不用自己操心。这样的家长一般以年轻人居多,自己的玩心还很重,总把孩子当成累赘,哪有心情去管孩子?另一种父母则对孩子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心,早早给孩子制定了成长“计划”,开发智商、情商,学英语,识字,周末奔波辗转于各个兴趣班,自己和孩子整天累得一沓糊涂。前一种固然没心没肺、放羊式的养育,后一种“事儿事儿”的父母也不见得对孩子的成长起到多少积极作用。太“无我”和太“自我”都有些偏颇,我们应该探寻一条育儿的“中庸”之道。万丈高楼平地起。童年时代是孩子初涉人世的时期,他们对一切都充满好奇,身体、思维、爱好、性格、品德都在悄悄萌动、成长,多姿多彩的生活交织出他们美丽的童年。人不同于任何动物,因为人及人类社会远比动物世界要复杂得多,所以人类的成长期就显得无比漫长,从出生直到18岁,占据了人生相当漫长的一段时间。而人在这个阶段里,要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技能,这样将来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创造人生价值。所以,在童年时期应该注重孩子各个方面的启蒙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让孩子全面、协调地成长。不要为了孩子一时的成绩和满足家长的虚荣心,就无视儿童成长的客观规律,人为地拔苗助长,让孩子走奇路、险路,影响孩子以后的发展。人各有志。有的家长希望孩子一生快乐、平安,即使平平凡凡也没有什么。有的家长对孩子寄予厚望,希望孩子一生轰轰烈烈、有所作为。但即使有这样的雄心壮志,也不能过于急躁,人才的竞争是一辈子的事情,家长应该胸怀远大,坚持科学健全的教育观,而不是随波逐流,丧失主见。
如果家长坚持多元化的育儿理想,就不会单纯纠缠于某个方面的“突破”,让孩子的成长出现严重失衡。你会觉得生活中处处都与孩子的成长息息相关,读书、看电视、做手工、运动、玩耍,无不如此。在每一个方面的每一个进步,都对孩子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都值得家长欣喜和赞扬,即使它并没有直接带来任何功利性的结果。当然,要让孩子多元化地发展,家长的引导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孩子是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地进步,就不要过分把希望寄托在老人和育儿机构的身上。老人的育儿观念较为陈旧,精力也很有限,自然不能在孩子的成长上施加更多的影响力。而孩子在育儿机构里的时间毕竟有限,那么多孩子也就是一起玩,不要以为能对孩子的兴趣能有多么重大的影响。而且,上太多的兴趣班会分散孩子的精力,牺牲太多自主时间。所以,兴趣班应晚上一点儿,少上一点儿。当然,家长如果自觉才能匮乏,无法引导孩子,报一两个似乎也无妨。关键是家长要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把自己培养成“全才”,更为重要的是,家长要拿出更多的时间给孩子,和孩子一起交流、学习。如果能做到这些,相信你和孩子会觉得生活中每一件事情都有意义,时时、处处都会感觉开心快乐。这要比时时、处处忙着记单词、练口语的生活美好多了,丰富多了。
如果家长更注重让孩子打好基础,而不是人为地“拔节”,孩子就不会感受到压力和痛苦。现在的学校教育早就反对对孩子填鸭式的灌输,更多地是重视孩子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那么很自然地,学龄前教育就更需要重视孩子的主体性、尊重孩子的人格。好的教育方式是“润物细无声”的,是渗透式的,通过兴趣的孔道流淌进孩子的心田,内化为孩子的思想与灵魂。而糟糕的教育方式则以家长为主、孩子为客,家长灌输什么孩子就要接受什么,孩子接受不了就被认为是笨或者懒,所以要不停地耳提面命,要求孩子应该如何如何,不要如何如何。家长不顾及孩子的感受,一味地替孩子做主,渐渐地孩子就成了顺从的奴隶,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后做任何事都会一直依赖父母。所以,除了个别情况,最好不要对孩子横加干涉,让孩子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前行,哪怕走得很慢。但当孩子主动扫卫生,主动收拾玩具,主动去刷牙,自己擦屁屁,自己拉拉链的时候,你不为孩子感到由衷地自豪吗?这些虽然来得有些晚,但这是孩子心灵觉醒后去做的,自己主动去做的,比起那些被“教”会的、被强迫会的,意义自然大不相同。这一切仅仅是个开始,在以后的日子里,不知孩子还会为我们“主动”捧出多少惊喜。人世上的很多事情其实都是相通的,当孩子的综合素质提高以后,学起东西来都会又好又快,还非常轻松。无论哪个方面,聪明而发展全面的孩子只要用心去学,肯定是一点就通。而那些注重“奇峰突起”的孩子,往往会把视野局限在一个方面,把好多路都封死了,搞得成了一个整天“以管窥天”的人,舍去他的专业,还指望在其他领域有什么深入地发展呢?在小小年纪就达到了超越普通孩子的“高度”,就真的“早慧”吗?就真的聪明吗?其实,聪明不聪明看的是综合素质。偏科偏的厉害的,要是能做出惊人成就的也行(凤毛麟角),问题是很多人估计连正常人的思维水平都无法达到。科大少年班的孩子倒是早慧,又出了多少杰出的科学家呢?由此看来,芝麻要想节节高,根必须扎得牢,土壤也要肥沃,否则,不仅拔不了节,还有可能枯萎。
童年是人生的启蒙期和奠基期,孩子的成长是全面而长远的事情,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不要斤斤计较于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应该着眼于未来。今天播撒下的种子,换来的会是孩子一生的幸福与快乐。 学习了 很认同 字儿太多看不过来,同意标题的观点。 学习了。。。。。 呵呵,又一次见到了这篇《基础比高度更重要》。的确是好文章,当时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算是重读一遍。
文中谈到了两类比较典型的家长,类似于萧愚先生那篇《八一八我熟悉的几类家长》的分类,但我觉得此文概括得更有典型性。之所以欣赏此文,主要还不在于楼主对功利型家长的善意提醒,而是感动于文中对儿童的理解与那份爱,以及对人的成长规律的洞察。
此贴之冷和火星贴之热形成鲜明对比,喜爱高度的人更多吗?
非常喜欢你的文!不管怎么说!基础非常重要! 用心进去,就有效果。。 学习了,多谢 眼光放长,慢养育 好文,学习了,收藏下来 很喜欢你的文章,好奇问下,都是你原创的吗? 做个标记,有时间好好再读读。 个人愚见哈:
高度有时候是给别人看的,或者是用来炫耀或是用来满足虚荣心或者等待别人夸赞的
基础才是孩子踏踏实实前进的基石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是根本 讲得挺有道理。 小团团 发表于 2013-3-18 15: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个人愚见哈:
高度有时候是给别人看的,或者是用来炫耀或是用来满足虚荣心或者等待别人夸赞的
基础才是孩 ...
厚积薄发{:soso_e113:} 常常在时间上郁闷,童年和辅导班的天秤无法摆平。 狠狠的学习学习 时间时间,越来越觉得分身无术.......佩服为孩子舍弃自我发展的妈妈。 学习了万丈高楼平地起 说的多好啊 真希望孩子快乐 以身作则吧 学习学习哈 学习了。谢谢 很难说清谁重要,都重要。基础是起点,高度是终点。 路过,学习一下 支持,学习一下 说得很好,学习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