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fzt 发表于 2013-2-27 11:56:50

李天一案引出的思考

最近几天 李天一案炒的沸沸扬扬 各大媒体纷纷报道 各种评论接踵而至
然而对我而言确是颠覆了几年来业已形成的教育理念
以前总是认为问题孩子一定出现在问题家庭
如暴力家庭 单亲家庭 留守儿童等等
只要有了高素质的父母 和睦的家庭 良好的教育就不会出现问题少年
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被李天一案在一瞬间无情的击碎
我迷惑 我彷徨
我究竟要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家庭教育
我没有李双江那样的权利 地位 金钱 然而我有与天下父母一样望子成龙的心
作为家长我是需要重新考虑到底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家庭教育的时候了

womendeweiwei 发表于 2013-2-27 12:03:01

名人不一定品德好,家教好。

spoon1982 发表于 2013-2-27 12:05:33

名人家出问题的还少么?富二代官二代

周鱼 发表于 2013-2-27 12:10:26

问题家庭。。。看不出李家素质哪一点高了,教育哪一点好了。

4岁选入中国幼儿申奥形象大使这能说明什么呢?4岁学习钢琴,8岁学习书法,就能提升素质么?10岁加入中国少年冰球队,也不沾边。这些所谓的教育,并没有明确是把孩子往好人方面教育的吧。即使他钢琴、书法、冰球都很好,不代表就能成个好人啊。

chrisnv88 发表于 2013-2-27 12:11:06

家长的问题也比较大,也有单亲家庭培养了很好的孩子,周杰伦就是单亲家庭。有人说父亲决定孩子的起点,母亲决定孩子的终点

yakumomo 发表于 2013-2-27 12:13:36

给孩子的钱太多了,自然容易变坏!没见13岁就给他豪车,估计自由支付额度上10W了吧?不交坏朋友都对不起他花的钱!

毛毛虫儿 发表于 2013-2-27 12:14:49

“高素质的父母 和睦的家庭 ”他们算得上吗,我不知道,你应该也不知道。

kilter 发表于 2013-2-27 12:20:24

名人or有钱人不一定就是高素质的人

weiweima44299 发表于 2013-2-27 12:21:07

不是问题家庭,也是个特殊的家庭,在当爷爷的年龄当父亲,想想爷爷有多宠孙子,又有钱,唉。

Appletree123 发表于 2013-2-27 12:22:52

这种人就不要放出来,还会做坏事

oukichi 发表于 2013-2-27 12:50:36

看了网上李天一小时候的一些事情,感觉一般家庭还复制不来。

0123lcr 发表于 2013-2-27 12:51:56

            你怎么看出来“高素质的父母 和睦的家庭 良好的教育”?猜的?难道名人就是高素质?

乐思 发表于 2013-2-27 12:58:27

因为一切得到太容易,越容易得到越不满足,人家花30年或者一辈子才得到的,他14多岁就拥有了二手宝马,改装花30万。因为父母背景原因在小学里处处受到老师特殊待遇,经常犯错很少处罚,从小就养成蛮横的习惯,所以才有了2011年打人事件。寻衅滋事罪被收容教养一年后,才5个月2013年2月涉嫌轮奸被刑事拘留。
问题从小就暴露出来了,只是没有得到重视。父母因为工作忙忽略孩子的教育,到头来惩罚的还是家长!不是家庭环境好就能培养出人才,我感觉家庭环境好的想做一般的人都难,特别是名人名星名家这些人的孩子,好像处处有人监视呼吸都不自由!
教育真的不是有钱没钱的问题,而是父母以身作则,负担起父母应该承担的教育责任,现在看似一个家庭教育问题,往后就成了一个社会问题,所以家庭教育责任重大。

浮花爸妈 发表于 2013-2-27 13:08:26

本帖最后由 浮花爸妈 于 2013-2-27 13:12 编辑

李天一的事件, 猛一听, 一般父母可能是会有点奇怪. 这家庭不错呀, 怎么孩子这么不省心. 但是, 从现在慢慢暴出的一些内幕细节, 我反正觉得有点恍然大悟了.还是家里太惯了.别看李双江夫妇在公开场合, 做电视节目的时候, 满嘴的夸儿子. 孩子显得也很懂事, 很乖巧. 实际上, 背着公众, 李夫妇明显是纵容儿子得厉害. 一是那些学校里的袒护, 二是14岁就拥有一台车. 这个在国外也是过分的.北美孩子要16岁才可以有驾照. 咱国内18岁才可以考驾照.李夫妇不应该不清楚这个规定. 那为嘛还允许孩子开车呢?恐怕还是觉得自己家不一般吧? 这样的环境下, 孩子怎么可能不自我膨胀?

就不说李家这样有地位金钱的家庭了, 现在一般人家, 因为独生子女政策的缘故, 一个小孩也是多少人一起宠的多吧! 我就拿我的孩子和他堂姐比, 就很明显.小堂姐比Bobo大两岁,行为很粗鲁, 也比较我行我素.餐桌上吃饭, 经常是爷爷哄,奶奶抱, 妈妈追着喂. 一餐饭吃下来费老劲了.跟Bobo一起玩, 不高兴了, 打他也是有的.现在上了小学, 比4,5岁的时候还好点.4,5岁的时候我压根儿不放心单独放两个孩子玩, 因为她经常打Bobo.有几次事件都是让我极度不愉快的. 不仅仅为孩子的行为, 还有老人的态度. 奶奶非常想孩子和睦, 就采取不正确的捣浆糊方式. 比如, Bobo被姐姐推倒了,跌了头,奶奶还要说"没跌到!没跌到!" Bobo又痛苦又委屈地直哭.奶奶的另外一个处理方式呢, 就是只要姐姐愿意说对不起, 就立刻百般表扬她.问题的重点都搞不清楚, 那孩子当然就以为随便伤害人不要紧, 只要回头说个对不起就行了. 于是, 今年春节大家庭团聚, 我就目睹了小堂姐的这么一个新现象. 她会有意抢了Bobo的玩具, 打了他的手之后, 非常随意地扔一句, 对不起.把对不起当山歌唱了! 说到这儿, 其实我记忆里, 小堂姐3岁前, 也是很可爱的, 跟所有的孩子差不多.还由于是第一个孙辈, 家里从上到下对她都是很宠爱的.因为我妯娌要上班,小堂姐很多时候是爷爷奶奶帮着带.妯娌崇信女孩要富养的论点, 对女儿在物质上是极尽所能的提供. 玩具丢得一屋子, 衣服基本要每周天天换新不重样.人家孩子有的, 她妈妈都要第一时间弄来给她.同时, 整天琢磨要让孩子变"聪明".想方设法吃补品,"这吃了小孩儿长脑子! 更聪明! 聪明的小孩将来学习不累!" 类似的话常常挂嘴边.生活上固然是捧着养, 可对学习的重视又对孩子打着养.迎合早教的风尚, 为了让孩子早点"启蒙", 从两岁半就带着到处上外语课, 中文识字班, 请老师上门教钢琴, 教口语, 教舞蹈.四岁开始在家自学算数,狠做算术题到两位数乘法,做不好还要挨父亲打. 这种极端宠溺, 又极端打压的两极端教育法, 最后活活把孩子拧成个怪胎.孩子变得既不讨喜又很可怜!

fztfzt 发表于 2013-2-27 13:23:24

乐思 发表于 2013-2-27 12: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因为一切得到太容易,越容易得到越不满足,人家花30年或者一辈子才得到的,他14多岁就拥有了二手宝马,改装 ...

能说李双江夫妇不教育吗
刚看过一条报道 摘录一条
“作为严母的梦鸽又是如何教导孩子呢?有段视频值得特别注意。那是李子七岁时跟着父母上电视节目,大秀爱国。主持人问他周杰伦、谢霆锋、F4是谁,一概不知道;而当问他江姐、韩英、蒲志高时,他却如数家珍,当场被主持人赞为“根正苗红”的孩子。”
看过这段 感觉说 李双江夫妇不重视教育 还真有点冤

乐思 发表于 2013-2-27 13:27:36

本帖最后由 乐思 于 2013-2-27 13:32 编辑

你觉得一个妈妈在孩子14岁就送宝马车合适吗?7岁带上银屏合适吗?

fztfzt 发表于 2013-2-27 13:44:50

浮花爸妈 发表于 2013-2-27 13: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李天一的事件, 猛一听, 一般父母可能是会有点奇怪. 这家庭不错呀, 怎么孩子这么不省心. 但是, 从现在慢慢暴 ...

现在这样的家庭真多 报纸上刚看到一侧 希望大家都能引以为戒 摘录如下:

采自新型社区
家有儿女
    春节期间,家住春柳街道新型社区的80后小夫妻崔女士和丈夫带着三岁的女儿分别去了奶奶家和姥姥家拜年,老人都很喜欢孩子,有老人撑腰,孩子简直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不但生活上完全依赖大人,就连脾气也见长了。
    “平时女儿多在奶奶家,春节来到姥姥家,老人喜欢得不得了。 ”崔女士说,吃饭的时候姥姥抱着,一口口地喂,姥爷则在旁边不停地给她擦嘴。崔女士看了很生气,女儿平时都是自己吃饭的,到了这就什么都不会了,手脚都失灵了。吃完饭,孩子就一直让姥爷抱着,去厕所,姥爷抱着去,一句去客厅,姥爷就飞奔而去。崔女士很生气,让女儿赶紧下来。见女儿不听,崔女士就朝女儿的屁股掐了一下,女儿号啕大哭。父亲马上举起手朝着崔女士的后背拍了一巴掌并呵斥道“不准打孩子”。
    回到家,郁闷的崔女士跟丈夫讨论了这件事,丈夫说这是因为女儿经常不在姥爷身边,才特别疼爱孩子。丈夫拍胸脯说:“我妈就肯定不这样溺爱孩子。”崔女士不信,两人准备赌一把。第二天来到婆婆家,因为女儿不吃饭,丈夫说了几句。原本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的爷爷,一个箭步走过来,抱起孙女,扔下一句:“孩子不用你俩管。 ”崔女士和丈夫互相看看,都没说话。
    崔女士说,孩子在自己面前听话又懂事,但是到了老人面前,就完全变了一个人。昨日,因为女儿的玩具乱放,她刚要发火,女儿仰着脖子说:“你打我,姥爷就打你! ”崔女士竟一时没有话回女儿。
    ●提醒 计生专干安慰崔女士,可以跟双方老人谈谈,大家都是为了孩子好,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才是大家想要的。新型社区有月子课堂,不仅讲母婴护理知识,还请专家为辖区居民讲如何教育子女,并让大家自由交流。崔女士很感兴趣,留下了自己电话,希望开课时带着自己的父母和公婆一起来参加。 记者王鸥

jyjqwe 发表于 2013-2-27 13:45:41

别的细节不知道,起码两件事父母没处理好,一是才14岁就允许孩子驾驶汽车,二是当初孩子劳动教养出来后,应该想尽一切办法,哪怕去隐居,也要斩断他与与狱友的联系,给孩子改名字,不如给孩子改变环境,才17岁,跟昔日狱友出入酒吧,早晚得出事。

atinadai 发表于 2013-2-27 13:57:21

老来得子,对孩子太溺爱了,要什么给什么,做任何事都有家长摆平,要知道,总有那么一天,家长没办法收拾烂摊子了。

mj523 发表于 2013-2-27 19:01:51

我觉得李和他老婆自己本身就不是多么有素质的人,戏子而已,从少夫少妻这个事情看,他们就不地道,算是现世报了,可惜坑害到了别人

cloud 发表于 2013-2-27 21:27:23


看了学校发的关于李天一轮奸案的学习材料,孩子没说什么,我看了也没说什么。

李天一案揭示了期家庭教育的八症状:一,重艺、缺德、失教养。二,过分溺爱孩子。三,没有原则的“慈父”。四,被巨大光环所包围。五,学校教育缺失纵容过度。六,母亲对其期望过高。七,离开双亲低龄留学。八,劳教一年是否有用。


小马休 发表于 2013-2-28 08:16:47

李天一小时候那么多的光环,如果是我周围有这样一个小孩,我不知道有多羡慕,羡慕孩子懂事,羡慕家长会教。。。。。

唉,我看问题太表面了

fztfzt 发表于 2013-2-28 09:49:11

李天一的家庭背景我不关心 李天一的最终结果我也不关心 我所关心的是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药家鑫案刚刚淡出大家视线不久 又出了李天一案 或许大家会说那是富二代 官二代家庭出的问题
其实不然 药家鑫也好李天一也好 不过是因为其社会地位 家庭背景 出镜率高一点而已 影响范围广一点
绝不代表 我们普通家庭就一定不会出现问题少年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使得我们绝大多数家庭只有一次教育的机会
这样就要求我们在教育的问题上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难啊 我现在的感觉真是 战战兢兢 如履薄冰







刚刚从网上看到的顺便摘录:
链接
据称李某曾被美国学校开除
在2009年、2010年两个学年里,李某曾在美国沙特克圣玛丽Shattuck St. Mary's冰球学校就读。在此次轮奸事件发生后,有网友爆料称,李某在该校就读时,因屡次违纪被开除。
昨日,有媒体联系到了最初的爆料者李小姐。她表示,其一名亲戚在李某就读该校时与其认识,据她亲戚透露,李某曾在与同宿舍同学讨论国际局势时,与一名外籍同学发生争论直至打架。此外,李某在校期间屡犯校规。
该媒体还联系上了这所学校的辅导老师亨利·道尔(Henry Doyle),他认为,李某是个挺好的孩子,内心善良,但也是个被宠坏的小孩。其证实,李某的确因为不遵守学校的规定而被开除。

jojo_wei 发表于 2013-2-28 10:10:48

年少的孩子,手握大把金钱、什么事情父亲都能摆平,容易冲动犯错。不过他终究只是个孩子,有很多人敢想不敢做的事情,因为他有钱有权、又年少容易冲动,因此敢做。他成熟了再回首,肯定充满了懊悔。其实他只是个孩子,犯罪也会有法律制裁,现在弄得众人皆知的,他刑满之后如何生活呢?其实他也很可怜,同情中。我们小时候犯浑犯错也不少。我们当时班里也有几个官二代,犯的事情也不少,有的事情要放网上绝对轰动。可当时没有网络,人家父亲就能摆平。现在这些官二代比起原来,因为网络而更加可怜。放过孩子吧

codyexe 发表于 2013-2-28 10:13:39

有钱没钱,人品重要。

旻旻妈妈 发表于 2013-2-28 12:54:48

子不教,父之过.

迦叶行 发表于 2013-2-28 13:09:50

老来得子的结果呀,把儿子当孙子宠

zhangdqyc 发表于 2013-2-28 14:41:35

孩子要有有爱,也要有担当

fztfzt 发表于 2013-3-9 13:01:21

刚看到一则视角特殊的微博 转发大家以供参考



我对李天一犯罪心理问题的分析
李玫瑾

李天一的案情已经非常清楚了。同时,关于他为什么犯罪——网上也有非常多的分析与精辟的见解。我也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解剖的个案,尤其是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因为,李天一显现的问题在当今社会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代表之一:家庭完整。与许多留守儿童、离异家庭相比,李天一有着非常爱他的爸爸、妈妈。而且,他的父母一直守护在他的身边、陪伴他成长。这理应是最理想的家庭教育模式。然而,类似于这样的完整家庭养育的孩子出现违法犯罪的并非李天一这一孤立的个案。

代表之二:衣食充足。与许多贫困家庭不同,贫困,常常让有爱心的父母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得不离开年幼的孩子去打工,不能满足孩子最基本的生活或学习需求,甚至因家庭的贫困,一些天赋极优秀的孩子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而成为社会栋梁之材,相反,他们放弃学业后去做最简单的打工养家,流于平庸。与他们相比,李天一不知自己有多幸运。

代表之三:教育丰富。有关李天一的成长经历我们看到:四岁参与中国申奥活动(可受到爱国教育),从小跟着父亲唱红歌(可受到正面影响——他父亲的话),四岁学钢琴并达到获奖水平(艺术在熏陶修养),八岁习书法并练到获奖水平(书法可让人凝神静气,也可起到修养作用),十岁练冰球并参加多项比赛,其小到中学的读书学校都是重点学校(属于优质教育),此外,他从小在父母的带领下结交许多朋友,他的社会性发展也很好(以至强奸都与别人合伙实施)。如果说德、智、体、美、群全面发展的话(一般“德”是抽象的,而且我们教育中也常以“爱国”、“关心集体”为主要评估点,就此而言,李天一也算具备了),其他四项都是具体的,那么,五分教育,他至少已经占了四分以上。

——所以,他的父母一定不明白:我们给了他这么好的成长环境,他为什么会出现违法直至犯罪的心理问题?其实,对于这一困惑,极需答案的不仅仅是他的父母。

我从网上看到许多人对李天一犯罪原因分析时都指出了这点:是他父母对他的溺爱害了他!对此我完全赞同。

问题在于:溺爱怎么能抵消从小学到中学、12年、至少几十位重点学校专业教育家的教育?溺爱怎么能抵消四岁就开始的文艺熏陶?书法修养?体育练就?他的心理问题源于什么?出现在他人生的什么环节或时间呢?简单地解释:李天一的心理问题主要源于“性格”出了问题;发生时间是在他12岁之前,尤其是6岁之前。

性格,在心理学上有许多的论述,若以关键词介绍,即后天形成的、终身的、社会行为方式。理解性格,最好的比喻是言语。人生下来时都不会说话,言语首先是后天形成。但是,后天的不同年龄其言语学习发展有明显的差别。一般6岁前的言语俗称母语,一旦学会终身不忘。尽管18岁之后,30岁之后,50岁之后我们仍可学言语,但终身性越来越弱,学完了不用就忘记。因此,6岁前的母语不会轻易忘记,同理,也不会轻易被改变、被消失。性格亦同。这一比喻告诉我们:性格教育必须从6岁前就要有意进行培养。

其次,社会行为方式不同于人的许多行为,如智力行为更多地取决于先天禀赋和后天系统的教育开发;气质行为更多地取决于他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而性格则取决于孩子与身边人的互动,即社会性的发展。社会性的发展基于情感、言语。当一个孩子有充分的爱他自然就会有良好的言语发展与社会性发展。

但是,情感、言语、社会性仍不能决定人的性格。决定人的性格的培养取决于父母几方面的有意而为:

一是6岁前对他说不。在孩子刚会说话、表现执意、哭闹时,父母要有意地对他说“不行”。这一时间就在人的2-3岁。找个他任性的事情,狠下心来,看着他,让他哭个痛快。以无声静观让孩子知道:哭闹没有任何用处。这是让他知道你的态度:你不能想干啥就干啥,我说不行,你闹就没用!这是有意培养孩子的克制性。

二是在6岁前有意对他进行延迟满足。方法是有意带他去商店,看完一个玩具不要当天买回,要让他知道:这玩具的钱相当于家庭什么样的开支。若要买需要等爹妈上班挣钱,需要家里节省开支,计划后才能买回。延迟满足就是有意地培养孩子的耐性。

三是在6岁之前对他进行诱惑训练。方法是给他两天的零嘴食物让他自己决定怎么吃,并在他克制后奖励,在他缺乏克制后匮乏,让他知道,面对诱惑要先自我权衡利弊,然后克制自我,这样才有更多的利益。为了明天必须克制今天的欲望满足。

心理学的研究还有很多的方法(详细内容可上网看我关于心理抚养的视频与博文)。

性格培养主要发生于6岁之前,主要由父母实施。如果这一阶段没有对他说不,恐怕他大了以后就会遇到法律对他说不;如果他没有被延迟满足,他大了以后就会随欲望而动;如果他没有经过诱惑训练,他长大后就会不计后果,肆意妄为。

李天一恰恰缺乏的就是这几项基本的家庭教育,缺少了这几点“决定终身的性格培养”。而且,基础的性格培养一旦错过,人的性格缺陷也就形成。这种形成如同母语一般,不可退回,不可逆转。这就是他为什么在上次违法行为被劳教后行为方式并没有改变、没有消失的原因;半年后他又一次重演肆意行为。在此补充一个观点:李天一的少年劳教与他第二次犯罪没有因果关系;相反,他性格培养的缺陷与他的犯罪行为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

大家会问: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已经有了这种性格缺陷怎么办?乐观地说,18岁之前、21岁之前,父母和外界的“有意而为”可能还有“一些改变的希望”,但是,如果到成年,——回答是不容乐观,要做好长期准备。矫正人格的缺陷如同治疗生理上的慢性疾病。去根较难。需要医生的治疗、但更重要的是:需要病人自己的有意努力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为此,本文希望以此案的分析给相类似的家庭和父母一个提醒,对于孩子的教育,仅有爱还不够。如同健康需要养生知识一样;教育孩子也需要了解人的知识,了解犯罪心理问题的由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李天一案引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