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有色、有香有味的夏天该如何写?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3-2-28 16:40 编辑【原文】
《夏天的池塘》(45群福建畅妈一年级)
夏天的池塘生机勃勃,每种生物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
一只青蛙站在荷叶上唱歌“呱呱呱”;另一只青蛙在和小鱼说着悄悄话。
粉得像霞的荷花们,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开得争奇斗艳;微风轻轻吹过,荷花们在跳着水上芭蕾。
有的小鱼们在大合唱,为在跳舞的荷花们伴奏;有的小鱼们穿梭在荷花间,为跳舞的荷花们伴舞;有的小鱼们在水草中捉迷藏,你追我赶。
太阳爸爸和白云宝宝们在天上欣赏着夏天的池塘美丽风景。
【妈妈感言】
我是45群的福建畅妈,自己是理科生,从小怕写作文。有了儿子后,希望儿子不要步我的后尘。从小就培养儿子阅读,现在他每天必看课外书。但离写作输出,还有很大的距离。
为了激发儿子能多说,为以后写作打基础,到了儿子大班时,儿子日常口说的游记或者一些事物,我都给记录、整理、打印制作成书。称儿子为伟大作家,能出版自己的作品。自从向非常老师和寒梅老师学习,我才慢慢知道怎样学习写作,怎样辅导孩子写作。在群、博客中学后,有空给儿子转述,儿子对非常老师很是崇拜,在孩子心里早已对非常老师有了美好的印象。
当收到非常老师书中赠送的视频,儿子惊讶于非常老师是个男老师,他以为是个非常温柔漂亮的女老师。但儿子看了非常老师的视频后,也喜欢上了实际的非常老师。哈哈!
《夏天的池塘》作文题材是畅畅期末美术课的画,老师给春、夏、秋、冬的题目,畅畅选来画夏天的池塘。老师评了优。(本想挂上畅畅的画,但是无法上传;并整理了详细的亲子过程,但是上传的字数有限,只好上传主要部分内容。)
跟儿子一起定了题目——《夏天的池塘》,分析了头身脚。头,儿子说得比较顺利;身,提醒“画中主要想写哪些生物”,儿子定了“青蛙、荷花、小鱼”;脚,儿子一直没想出来,我建议先放放,最后我们来个站得稳的脚。身,建议尽量用上非常老师教我们的六根六尘、对称词、对称句。
写“青蛙”时,完成得较快,我表扬他用了声法、意法、对称。
写荷花时卡了,我想到儿子这次的单元考试中有段短文可以进行仿写荷花。对儿子说,我们这次用上一个新招——仿写。短文的内容:春风轻轻地吹着,桃树、杏树、梨树、苹果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真美啊!儿子读了两遍,思考后,说出了荷花的内容。特别对他说出水上芭蕾的时候,进行了表扬。
写“鱼”的时候,儿子讲的也比较顺利。脚,提醒儿子图上还有什么我们没写到,也许可以作为脚。儿子较顺利说出。
最后跟儿子一起分析了下他文章的结构,表扬了一番,圆满结束了!
【感言点评】
从感言中看到:妈妈在辅导小朋友作文的时候,思路很清晰,条理很分明,一直在提小朋友关于头、身、脚的问题。作文的入门就要从结构入手,结构这一关打好了,后面的事就好办了。
有妈妈提问,说老讲小学生作文,能不能讲一点初中生的作文。要讲的是,结构是一个共法。无论是小学生、初中生,还是高中生、大学生,甚至是老学生,都要从结构入手,结构这个关过不去,以后的关就过不去。
作文的结构怎么理解?通常来讲,就是虎头猪肚豹尾。换了一个说法,叫头身脚。
有人可能不以为然,会认为头身脚是不是有八股的味道?这个问题,要这样看:从定义上讲,作文是经过头脑思考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通常的说法是,作文一般包括六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与结果。通常的要求是:作文要选题准确、立意高远;要求选材剪材、谋篇布局,起承转合;要求文以载道、文由心声。这些说法,对低年级的孩子而言,未免有些笼统、抽象。
从启蒙的角度来讲,与其搞懂“汉堡包”是什么,“汉堡包”怎么做,不如先搞清“汉堡包”里有什么。如此,更为直接、具体一些。
先作一个假设:一本书,假如没有目录,没有前言,没有章、节、篇;一篇文章,假如没有题目,没有段落,而是密密麻麻地排在一起。这样的书,这样的文章,是否能读明、读懂?有谁会喜读、爱读?一篇文字没有章节与段落的划分,没有开头与结尾的归属,就好像一个公司的大老板,拿着一串长长的、没有分类的员工名单。他分不清谁是管人事的,谁是管财务的;研发的人有多少,生产工人都具备什么学历;他甚至分不清有多少的部门,有什么样的车间。对公司的组织形式、架构的认识含糊不清,管理公司也就无从谈起。
一谈到文章的结构、写作文的方法,有人立马会与八股文联系在一起。其实,没有必要谈“股”色变。八股文的害处,在于内容的“假大空”、“高齐全”、“伟光正”,而不是八股文中破题、承题、入手、起讲等形式。好比对于一个企业,它叫什么名字,是什么性质,组织形式是什么,各部门之间的衔接关系与合作流程是什么,我们没有理由去反对。我们赞同与反对这个企业,关键在于它生产的是有益于健康的营养品,还是有害于健康的伪劣品。
对一列火车我们通常会区别出车头、车身与车尾。对一棵树,我们也通常会说有树梢、树干与树根。对一幢楼,我们也通常会区别出楼底、楼身与楼顶。对于一匹马,我们也会说马头、马身、马尾。哪怕就是对于一个茶杯,也会说有杯底、杯身与杯口。总而言之,区分头、身、脚,无非是为了便于识别、便于理解、便于认知。作文也是如此,是为了表达清晰。
从辅导中,可以看到妈妈辅导得十分到位,条理十分清晰。这样,小朋友跟着妈妈的思路,也就清晰地表达出来一篇很棒的作文;在表达清晰的基础上,加上六根六尘的运用,就表达生动了。作文的学习有三个次第,或是三个层次:一是表达清晰;二是表达生动;三是表达有趣。表达清晰要通过结构,或者说是头身脚、帽衣鞋来达到;表达生动,可以通过六根六尘来达到;表达有趣可以通过作文八法来达到。
对于小朋友作文的讲评,正好与昨天晚上讲的唐诗相契合,我们结合昨天讲的唐诗来做一个仿写:
昨天讲到了这一首唐诗叫《山亭夏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这一首唐诗也是写夏天的。在诗中是怎么写夏天的呢?
第一句:“绿树阴浓夏日长”,算是一个帽子,是写夏天的总体,也是一个概写。写的是看到了绿树,感受到夏天的白天越来越长。
第二句:笔锋一转,把镜头拉近写细,但这个拉近的镜头又有其特殊性,写的是一个楼台的倒影。
第三句:写的是看到的夏天。通常来讲,夏天是看不到的。但作者通过一个很微小的细节——水波,来“看”夏天。从感觉上来看,微风也是看不到的,但是因为微风的作用,让水面荡起了波纹——就好像是掀起了水晶帘一样,于是让作者“看”到了夏天。
第四句:“满架蔷薇一院香”。是“闻”到的夏天。因为微风起,看到了水晶帘动,激发并调动了作者的嗅觉神经,于是闻到了蔷薇的花香。
做个小结:作者写的夏天,写到了夏日长、绿阴浓——这是常态。然后又抓住三个细小的镜头:倒影的楼台、帘动的波纹、蔷薇的花香,写出了夏天的景致。换句话来讲,作者写的是一个“倒”着的夏天,一个“动”着的夏天,一个“香”着的夏天。
看小朋友的用文,比照模仿套用唐诗的思路,可以这样来评价小朋友的原文:是一篇有声的夏天,一篇动着的夏天,还是一篇拟人的夏天。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仿照唐诗中的套路,写出倒着的夏天与有香味的夏天呢?
《夏天的池塘》(非常老师修改版)
夏天的池塘生机勃勃。
一只青蛙趴在荷叶上唱歌“呱呱呱”;另一只青蛙在和小鱼说着悄悄话。
粉色的荷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争奇斗艳;微风轻轻吹过,荷花们在跳着水上芭蕾。水中倒映的荷叶也摇曳着身肢轻轻伴舞。
水里的小鱼们穿梭在荷花间,你追我赶,你藏我躲。这里冒一个泡,那里吐个圈。它们也兴奋起来了!
太阳爸爸和白云宝宝欣赏着池塘的美景。它们悠闲自满的样子,仿佛是闻到了池塘里荷花的清香。
这样,是不是就有了一个有声音的夏天,一个倒着的夏天,一个动着的夏天,一个有香味的夏天,一个拟人的夏天,一个丰富、丰满、立体的夏天了?
老师的沙发哈 孩子可以在哪里找到这样的池塘??
lostheartee 发表于 2013-2-28 17: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孩子可以在哪里找到这样的池塘??
是一篇看图作文。
快乐郭妈 发表于 2013-2-28 16: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老师的沙发哈
茶,上茶,请上茶,上好茶! 谢谢,学习了。{:soso_e163:} 春天还没搞清楚,又来了夏天,喜欢呢 老师讲评的真好,学习了 李丽娟001 发表于 2013-3-27 17: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老师讲评的真好,学习了
谢谢您。{:soso_e163:}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