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宝宝二年级,想在家给他辅导一下作文,不知从哪下手,用哪套教材好呀
请教一下各位妈妈,宝宝二年级,想在家给他辅导一下作文,不知从哪下手,用哪套教材好呀我家也是二年级 以我经验 这个阶段孩子的作文 百分之六十是家长的东西
家长的参与能让孩子了解作文大致怎样写 同时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我们是一年级的,不爱阅读,正在发愁以后的作文呢。来向有经验的妈妈取经学习了。 看书与写作,用一个例子来比喻:看书,就好象是把猪肉买回家,但做成红烧肉,还是需要一定的专门的方法训练。虽然猪肉请回家,是做红烧肉的重要一环,但并不等于肉到家了,红烧肉就现成了。 楼上的比喻好精典啊, ajing168 发表于 2013-3-7 14: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上的比喻好精典啊,
家里有肉,与会做红烧肉还是不一样滴。
同请教,怎么才能做出好吃的“红烧肉”呢? 非常 发表于 2013-3-7 19: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家里有肉,与会做红烧肉还是不一样滴。
主要是方法。可是具体操作起来的技巧我就不会{:soso_e118:} 也想知道怎样做出一盘美味的红烧肉 新阅读挺好! codyexe 发表于 2013-3-7 20: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同请教,怎么才能做出好吃的“红烧肉”呢?
可以到我的新浪博客上了解一下。百度:非常国语 呵呵,大家都挺有创意,但没有具体的动作, 非常的新浪博客链接
http://blog.sina.com.cn/u/1777877872 非常 发表于 2013-3-7 11: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书与写作,用一个例子来比喻:看书,就好象是把猪肉买回家,但做成红烧肉,还是需要一定的专门的方法训练 ...
说的极是。生肉与红烧肉{:soso_e120:} 萤火虫快乐语文第一辑,正在用,感觉不错。一 写作类的辅导教材我感觉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写作难,关键还是要增加阅读。 颖婷妈咪 发表于 2013-3-22 13: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写作类的辅导教材我感觉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写作难,关键还是要增加阅读。
阅读与学作相提并论。
听非常老师讲课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3-3-23 11:57 编辑
学习作文,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读书积累,观察体验,排章布局,都不可或缺。
如简单强调一方面,强调读书的积累,强调生活的体验观察。似乎又遇到了另一个困惑:我家孩子看了好多的书,怎么写不出来?让孩子去观察了,可是也写不出来。
稍微做一点深入的思考:孩子们观察细了,呆呆地坐在一个地方不合眼,眼珠瞪大睁圆了,就能写出东西来了吗?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作文虽然是一个系统工程,但也不是没有突破口。学习作文,理应归于作文之道,也就是学习文句的运用规律,提高文字的驾驭能力,而不是除此以外的别的东西。就好比学习书法,学习的重点理应放在字的点横撇捺、框架结构等方面。尽管说,学好书法,心气的修炼,生活艺术熏陶必不可少。但如是在刚刚学习书法的时候,过多的强调气息心态,那您就是打上一万年的坐,怕也是写不好字的。
又好比学打篮球。那就要从运球、投篮、抢断等技术开始。尽管打好篮球需要好的身体素质,但如果不从运球等技术动作开始学起,而是从长跑、举重、跳远等去强化身体的素质,也是学不会打篮球的。
需要大家完整地、系统地来看待作文的学习。
不少妈妈,还会固执地认为:书读多了,自然就会写了;观察多了,自然就会写了。可以这样说,读书与观察虽对写作有重要的作用,但不是直接的作用。而是当孩子思路通了以后,才能会写、写出、写顺。打通写作的思路,需要一定的方法(也可以说是一定的套路)。不依赖于一定的方法、套路,仅是捧着一摞书,让孩子自娱自乐自悟,结果只能是孩子们“误”打“误”撞,摸不着头脑。
当然,还要强调,并不是否认读书与观察对于写作的作用。读书方法,与写作之间的关系,似乎可以这样来比喻:读书、观察,好比是一个人身体能量的积累;方法(的学习),好比是通往罗马的路径;写作,好比是读书与学习的目的(之一)——罗马。
只读书或是只观察,而不学习方法,可以不断地增加一个人的能量,但因为没有路,不知路,所以只能在外围乱转(只有极少数的人,能走街串巷,瞎猫碰到死耗子一样地来到罗马)。不读书不观察,但有方法,就好象是一个人知道罗马该怎么走,路在何方?捷径在哪?但终因气力能量不够,而终不能成。所以,要到达罗马,能量要有,路子也要有。不能光有能量而不知其路,也不能光知其路,而没有能量。
就现在小朋友接受的教育而言,写出一篇像样的作文,问题不在他们的知识(能量)不够,而在于他们没有方法。也就是说,现在的孩子所具备的知识储备,如果加以适当辅导的话,足能写出一篇不错的作文。
学习学习非常之道 跟非常老师学习,在家试着辅导孩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