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你准备好了吗?》——评《放养孩子》
这是我发表于半年前的一篇书评,因为看到许多因为孩子胆怯而烦恼的母亲,我想,读这本书应该是有帮助的吧。你知道我做了什么以至于到现在我还腿肚子发软?以至于到现在打字还是颤抖着双手?我不知道你看了我将要告诉你的事情,是会大笑还是会认为我疯了!
是的,或许我是太神经质了,我只是让儿子独自一个人去小区门口买馒头了……不,不,你别忙着嘲笑我。我所在的小区有六十多幢楼,几乎家家进出都是车,而且因为有的楼还没有完工,所以还有这样那样的工人(甚至有一次,有一个工人在我身后吹口哨,只因为那天我穿了一件紧身的毛衣)……而我在这之前,是对于儿子要一个人在楼下玩一会儿的要求也会断然拒绝的母亲。即使,他只是要将一颗植物种子种到楼下花坛里,我也会一直在窗前看着他的一举一动,直到他回来敲门。你问我担心什么吗?——被车撞、被坏人拐走、被不怀好意的人侵犯……这都是我担心发生在我儿子身上的事情。
我为什么要让他一个人离开我几百米去买馒头?因为我刚刚读完这本《放养孩子》。最近,我一直在为自己的教育方式焦虑不安,在我看到自己儿子的软弱、腼腆、任性、暴躁等等等等不够健康的性格时,我感到是自己的教育出了问题,就像《放养孩子》里面讲的,在我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我担心我的孩子会因为我的缘故而没有一个足够幸福的人生,而且正因为那种深深的“负罪感”让我几乎食不下咽、夜不能寐。所以,我的床头现在摆满了远至《爱弥儿》近至《最好18岁之前就做过这些事》等或早或晚买到的育子书籍。我还和群里的朋友讨论,向一直作着教师的朋友请教……而这一切,我真的只是要摆脱那种强烈的负罪感,我决不能允许在孩子长大后因为他无法感到快乐而让我自己终日自责。
怎么说呢?我还是庆幸自己先读了这本《放养孩子》。虽然是一位来自自由之都的母亲,但通过她的叙述,你能知道全世界的母亲都是一样的,无论是她们的望子成龙,还是她们的神经紧张——只要是母亲,她们的想法几乎是完全一致的。你还记得《绝望主妇》里有着四个孩子的Lynette Scavo最终因为感到自己无法做一位成功的母亲而独自在公园里放声大哭,甚至有了拿枪自尽想法的那一幕吗?我前几天的状态就是如此,因为不满于儿子的表现,从而认定自己无法胜任“母亲”这个角色,因为认定自己“害了孩子一生”而倍感绝望……
我们需要安慰,或者就是《放养孩子》似的这样一本书。作者勒诺.斯科纳兹因为让9岁的儿子独自乘坐地铁而被美国媒体曝光,也因此被称为“美国最糟糕的母亲”。但是,就是这样一位“糟糕的母亲”,她站在一个母亲的角度,希望让全球的母亲轻松下来养育自己的孩子。她拿出一种轻松的态度同我们交谈,同时却给了我们严肃的科学数据来说明我们一直担心的问题并不需要担心,比如说“孩子遭遇绑架”、“孩子被性骚扰”、“孩子被车撞死”、“孩子得到的万圣节糖果藏有致命病毒”等等等等,她拿出自专家那儿取得的严谨数据告诉我们,这一切,我们真的不需要担心。我们需要的是放轻松,放开我们的双手,移开我们的眼睛,将原本应该属于孩子的自由和快乐还给他们!(而作为母亲,我们何尝不需要自由和快乐?)
听听勒诺.斯科纳兹的“十四诫”,我们一直相信的是冰冷的数据,而她给了你,所以没有理由不放轻松。只是,我们习惯了紧张兮兮,所以或许压根不知道从何做起,那么看看她在每一诫后面附着的“真实世界”,看看那里面有没有你?然后读读她给你的“放养孩子小贴士”,按照她给的低中高三级认真修炼,如果还不行,干脆就翻到第二部分“放养孩子行动指南”,让自己试着一点儿点儿做起。
知道吗?要放的不只是孩子,还有我们——这些焦虑不安的母亲!
是的,我受到这本书的蛊惑了,所以,尽管我是那样担心,我还是给了孩子一元钱让他去小区门口为我们买回馒头。从他出门,我就在窗前站着,直到看不见他的身影,我迅速穿上棉衣,跑下楼去,我想让自己偷偷跟在他身后,以在他突然遭遇“危险”的时候挺身而出。可是,我追出去的时候,我根本见不到我的儿子。我在小区狂奔,没有车撞的痕迹,没听到孩子的哭声,但是为什么那些建筑工人的神情鬼祟?我的儿子究竟在哪儿?我跑回来,骑上车子,我觉得自己的做法简直是疯了,即使那些遭遇“意外”情况的孩子比例低至500,000分之一,那我凭什么认为我的儿子就不是那个“之一”!……我到了卖馒头的人那儿,看到了儿子那个小小的身影,那一刻,我真想放声痛哭,“失而复得”的感觉让我两腿发软,手止不住地颤抖。
卖馒头的女人连声夸赞儿子,说这么小就可以自己帮妈妈买馒头了,儿子小脸红红的,眼里放着光,嘴角上扬……我一直希望他自信不是吗?而他做出这么勇敢的事情,怎么骄傲应该也不为过吧!
美国与中国国情不同,作为一个妈妈,我们出于本能也当然知道哪些值得学习,哪些完全可以放弃,所以似乎不用担心“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问题吧。
放养孩子,对孩子放手,为自己松绑,妈妈们,你准备好了吗?
不由得你放不放,孩子到一定的年纪他自己都希望你放手。 那个时候您儿子有多大?这书得找来读读~~ 回复 funblue 的帖子
那个时候他刚五岁{:95:} 只手之鸣 发表于 2011-4-15 14: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是我发表于半年前的一篇书评,因为看到许多因为孩子胆怯而烦恼的母亲,我想,读这本书应该是有帮助的吧。 ...
在中国放养孩子? 那个父母敢? 这书很适合我! 回复 tempax 的帖子
我现在好像有点儿敢了……
不过儿子胆子现在似乎太大了。前些日子居然自己从乒乓球学校自己走回家了,中间要经过三个十字路口,一个桥,有四里地左右。我当时接不到孩子几乎要吓坏了,人家却骄傲得不得了。为了这,给他弄了个儿童手机,真怕再次出现这种情况。
而且,前几天成功分床了,他在自己房间不会再说害怕了,以前胆子可是小到不开客厅灯都不敢上厕所的。
记得前些时幼儿园接孩子回家,到家附近的公园,女儿要求和我分开走,我也是像你一样惶恐,从另一条路一路小跑,直到远远的看到女儿小小的身影才松了一口气 回复 独219 的帖子
妈妈似乎都是一样的{:78:} 嘻嘻!孩子3岁多的时候让他独自出小区接爸爸,当然我悄悄地跟在后面了,儿子虽然紧张害怕,但还是很勇敢的。 其实我一直都挺放的。可觉得女儿胆子太大也也怕怕。其实在她20个月的时候我让她一个人去超市买东西。买酸奶买回来。第二次让她和大她两岁的姐姐去以失败而告终。真后悔那次的尝试。小孩子或许相信比她大的姐姐但是。。。。天天没有找到阿姨就开始焦虑和哭喊。也影响了萱。
萱也敢一个人到楼下的公园玩,太胆大我又开始害怕。第二次她要我让她下去我,我就告诉她小心让人家骗走了。吓唬吓唬她,她开始退却了。不过还是胆子够大的。其实孩子胆子大的同时要有防范心理就好了。 其实我一直都挺放的。可觉得女儿胆子太大也也怕怕。其实在她20个月的时候我让她一个人去超市买东西。买酸奶买回来。第二次让她和大她两岁的姐姐去以失败而告终。真后悔那次的尝试。小孩子或许相信比她大的姐姐但是。。。。天天没有找到阿姨就开始焦虑和哭喊。也影响了萱。
萱也敢一个人到楼下的公园玩,太胆大我又开始害怕。第二次她要我让她下去我,我就告诉她小心让人家骗走了。吓唬吓唬她,她开始退却了。不过还是胆子够大的。其实孩子胆子大的同时要有防范心理就好了。
回复 piaopiao 的帖子
和你同一个感觉,胆子小着急,太大了又害怕…… 还真不知道说什么。我想我现在只在许可范围内做些尝试吧,但象这种他自己甚至出小区的事情我确实是不敢干了。 我试过一次,真是让人胆战心惊.小小的身影刚一消失在你的视线,你就如坐针毡.狂奔下楼,生怕他这一去再也回不来. 在美国,我想不放养还不行。放养中。 孩子自己带还可以尝试放养,但老人带肯定是要步步紧跟的 第一次让孩子下楼买东西 的时候我也是这样的,远远地跟在他后面,结果,居然被他发现{:101:} 孩子大了,现在好多了,可以自己去买东西啦!放学基本上都是自己走,就是快到家的地方那个路口比较担心,每次都在那儿等着,看着她过马路。其实她自己已经有能力过那个路口了,可是因为没有红绿灯,再加上开车的素质也不都是那么好的,所以比较担心啊!因为那儿经常出事故。
不过,建议个子比较小的孩子还是不宜独自外出的,小区里一个孩子就是这样丢掉啦!几年了,也不知下落,所以家长还是要权衡一下,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再放养。 前几天试过让儿子一个人去小区外面买早餐了,我自己赖床。呵呵。 这个暑假就为二年级的全线放手做准备。 个人认为学习上 生活习惯上可以适度放养,但在日常生活中 那是万万不能也不敢滴,现在的社会环境,交通环境,包括食品环境,任是哪一环出了问题,爸妈们都伤不起啊! 放手可以,不过咱毕竟是在中国,不在美国.所以安全教育应该相应的跟上,要让孩子坏人拐不走,车子撞不着,懂的如何自救,求援.这样才能真的敢于放手. 只能是适当地放手啦,这个暑假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让她自己制订一个学习计划,只要计划合理也认真执行,俺就能松松手呢。 小甜甜 发表于 2011-6-23 12: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放手可以,不过咱毕竟是在中国,不在美国.所以安全教育应该相应的跟上,要让孩子坏人拐不走,车子撞不着,懂的如 ...
跟你有同感,防范意识必须时刻强调。 适当的慢慢放吧,我们现在在锻炼自己独立过马路,自己学会看车,到一定时候就可以完全放手了,当然该注意的地方提前教一下孩子也是必要的,社会确实是复杂的。 安全前提下适度的放养。毕竟目前的社会环境让人不淡定啊 四个月前,我刚来到这个家时,儿子是一个看到人就往后躲,连话都不敢和人说的七岁男孩,现在,他可以自己去楼下小花园玩,最远去了要走差不多二十分钟的广场玩,去十几分钟路程的地方找同学玩,已经成了很平常的事,同学的妈妈不好意思跟我这个后妈说,去跟儿子的姑姑说,怎么能让孩子一个人跑这么远,万一。。。可是我依然坚持我的方法,好在,老公和我是一样的想法,危险随处可见,与其因噎废食,不如放手让孩子独立,让他学会一些保护自己的办法。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