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汉语就没有英语那样的分级阅读
我家小弟学习认字,也是经历了好几次的失败了,也怪我急功近利,结果是欲速则不达。四五快读现在开始第六册了,估计也能很快学完,但是阅读始终不能跟上。
以前小弟刚开始英语启蒙,真的是读了好几百本分级,从亲子读,到自己读,渐渐的,sight words都会了,为后来能够读桥梁书奠定了基础。英语的分级阅读设计真的是很科学,循序渐进,重复着,并且保持着乐趣。
而我们的汉语呢,也许我没有找到合适的阅读材料。经典的国学,我有些读不下去,也没让小弟去读。各个出版社都能拼凑出一本国学经典、儿歌、童话,买书真的要擦亮眼睛,不然就会感觉拿到的书很不值,看也不是,不看也不是,还有那些电脑绘图,真的是很俗艳,真的很影响审美观的培养。
前两年一直在买的是海豚绘本花园,东方娃娃绘本系列,聪明豆系列,感觉是画面是清新,故事是真的很有趣很符合孩子的心理。也是经历过购书的狂热,也经历过海量资源的下载,比较中,自己批判能力在提高。不是我崇洋媚外,现在我宁愿让孩子看原版的绘本,也不想让他看那种改编的胡乱翻译配图的中文版。
小弟9月就要上小学,感觉语文真的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需要从阅读抓起,可是我们却没有适合孩子的有趣的,图文并茂的,质量非常好的一套分级阅读。
日有所诵、365夜故事、365夜儿歌,能算是汉语的分级阅读吗。为什么我们没有海尼曼、加州、哈考特、斯考特那样的分级读物,让孩子在阅读中巩固认字,在阅读中学会写句子,在阅读中提高思维,从learn to read 到read to learn。
难道说汉语白话文是一百多年的历史,以前都是文言文,而英语阅读是有了很久的研究体系,我们的中文教育研究的出路在哪里。
我家孩子在汉语学习和英语学习上出现了一些我感觉不好的地方,在阅读方面,英语要强于汉语,在书写方面,可以直接写英语句子,但是汉语却不行,而小学一年级就会出现看图写句子,这些语文的能力单单靠老师就能培养出来吗。孩子说过,为什么没有英语那样的很薄的书,让他读着不难,也许是我没有找到。
我也很羡慕那些在学龄前能自主阅读的孩子,从这两年带孩子学习的情况来看,汉语的学习更艰巨,任重而道远,毕竟我们体制教育下的孩子还是要考试的,还是要理解出题人的思路的,汉语如此的玄妙,增减一个字都能够改变意思,数学中更是玩起了文字游戏。
汉语的阅读真的被考试肢解的体无完肤,阅读中的逻辑思维能力如何得到培养。中小学语文老师的悲哀,语文成了科学课、历史课,除了背诵古诗词,学会写字读书,我们从语文中学到了什么
所以我觉得专家,博士们要是有精力,就整整这个吧,让我们汉语的适龄绘本,读物像英文的一样丰富
anita_xu于2013-3-16 23:19补充以下内容:
何愁母语学不好呢
anita_xu于2013-3-16 23:19补充以下内容:
包括有点质量的动画片也很稀少啊 不知道你家小弟读过神奇校车之类的书吗?我早就放弃汉语分级读物的概念了,什么分级不分级的,也不喜欢童话童谣之类的书。喜欢的类型就多买,从浅入深,被兴趣牵引着,认字就是副产品。我总觉得认读中文书和认读英文书是两码事,应该用两种不同的培养策略 有一套中文的分享阅读,楼主知道吗? 学习英语,我觉得可以用的资源很多,从动画片到分级读物再到桥梁书、初章,从phonics练习到简单的书写,都能找到有趣的,合适的资料,而汉语呢,我们真的不缺这个环境,而为什么却学不好呢。学龄前孩子难道也要像学习英语那样,要有听力基础的积累,然后再到阅读吗。我们的文言文体系和现代汉语体系,真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阅读体系,真的不容易呀。 嗨,还有就是好像自打我高考完就没学过语文,但是经常要考英语,连考职称都不例外,为啥不考考汉语呢? 我也犯了一些错误,学习英语的时候,就和孩子说说我们看看动画片吧,读英语书的时候说一起来看个故事,做练习的时候说来玩个游戏,练习书真的就是游戏书,所以孩子没有觉得在学习英语,而是在玩,没有压力。
而学习认字的时候,会说我们来学习了,听孩子读书的时候,会很挑剔孩子的读音,汉语朗读还真的是有些技巧的,考过普通话的都知道。因为觉得就在中文环境,怎么能够不会读书说话呢 汉语不用担心的,你只要选喜欢的书和他亲子共读就好,培养兴趣和习惯,一般上了一、二年级以后都可以自己看了。 本帖最后由 浩浩妈 于 2013-3-16 23:52 编辑
另外家里要囤一些孩子喜欢看的书。浩浩三岁多买了《贝贝熊》,他很喜欢听我读(当然,我们还读了很多其他的书),读得多了他都能背了。有时他就自己拿着看,加上幼儿园学过一些字,对照着识字突飞猛进,五岁的时候突然就自主阅读了。 我家吧,从没把识字当回事就,不知咋地就能自主阅读了,还读得不错
我家从一开始就把学英文当回事情,现在还不能自主阅读桥梁书,章节书就不用谈了,phonics从4岁就接触了,现在还啃啃巴巴的,目前就算有外教,也不能对话,所以,我觉得我们要淡定,一淡放松了,说不定就是那么回事了,别急哈 很有水平的观察。我们现在接触到的英语的所有这一切,都是针对母语的,如果要搬进中国,它们对应语文学习。我们自己没有这样的研究,而英语的相关做法和读物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大人孩子都喜欢,就一下子流行起来了。
关于汉语的研究,出了中国人自己做,不会有其他国家的东西可以直接借用。这些研究不是一个二个人的力量可以完成的。国家应该挑头。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少了一个“赛先生”,从五四呼唤到现在都还没有。 同样的问题我也有问一个在海外的作家,她的回答:“中文书没有好的分级读物,并后中文书不成体系。” jing1025 发表于 2013-3-17 11: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到LZ的问题上来。市面上有些分级读物,像南方分级阅读和鹂声分级阅读,以及《我爱阅读》这样的系列桥梁书 ...
感觉您对公文数学和公文语文都有研究呀,去年就是看您的帖子开始做公文数学,孩子进步真的很大。
目前为止孩子的拼音是已经很熟练了,会自己拼读带注音的小短文,听到一个词语能用拼音写出来。四五快读前6册是不带拼音的,我们在学第6册,但也是要和遗忘反复斗争。真的有必要开始学习公文语文了
楼主真是非常有心呀。
仔细想想,汉语真的没有这么系统的分级读物呢。
难怪语文不容易学好呀。 wjjzw1111 发表于 2013-3-17 14: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感觉您对公文数学和公文语文都有研究呀,去年就是看您的帖子开始做公文数学,孩子进步真的很大。
目前为 ...
请问您,是不是学完四五快读再学公文语文才可以?您的公文语文的教材是再哪里买的?
jing1025 发表于 2013-3-18 09: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孩子的公文语文和公文数学教材是到公文教育中心学习,老师布置每天一份作业发的。教材不单卖,包在学费里 ...
谢谢您介绍的这么详细,看来公文语文是比较系统全面的来学习语文,我觉得很好。但是我家娃实现不了,我们没法参加这样的培训。我之所以这么渴望看到公文语文的教材,是因为我们在加拿大,孩子现在3岁多了,只会一点点英语,在家里都说汉语的。主要是这边的孩子上学了之后会渐渐的把汉语都忘记了,即使是没忘记说也不会有人教识字,更别提阅读了。说白了就是汉语文盲。所以我现在生完老二正好可以在家里一年,有时间教她学习。我们从一月份开始学四五快读,现在第二册学完了,每天都学习、复习、游戏,小妞很有兴趣,所以想抓紧这段时间让她多学点儿,争取能自主阅读。5岁开始上kindergarten,就没有大块时间了。再说上学对她也是挑战,英语基本不会,所以要开始学英语了。 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我们讨论的主题,汉语学了二百多字了,但是苦于没有可以阅读的材料。四五快读上的就仅仅是句子,很枯燥,孩子不喜欢。我很想找些生动的小故事来给她读,所以才四处寻找教材。您推荐了《顶级阅读》低幼的那套,不知道她现在的程度能不能读呢?还有没有什么其他的推荐了。
我也一直这么感觉。。。。。我曾想总结出一份来 楼主的这个帖子实在是写进我的心理了,的确,在带领孩子的这两年里,非常感同身受这个问题。英语教材,分级阅读方面,信手拈来,选择面太多了,可怜汉语教材,根本没有合适的阅读材料。以我们家孩子为例,四岁可以开始自主阅读,拼音现在也相当熟练,四五快读很早就全部完成,但是实在是找不到合适的书来提高她的能力。无奈,选择了几套短小的童话故事书,每天阅读,然后回答我提出的问题,在识字断句完成的不错情况下,阅读理解的能力尤为重要,还有组织句子词语的运用都是为日后的作文打下坚实基础的不可或缺的能力。就是没有合适的阅读教材,同样烦恼中。 很关心这个问题,不知道有没有人整理一套可以类似分级读物的故事集。 我跟风买了两套华文分级读物,一套是阅读123,另一套红黄蓝我爱阅读丛书。两套都比较深,编排得不够好。第一套是台湾出的,基于识字量大的孩子,第二套是国外的分级读物翻译过来的,根本不是按照中文的难易编排,失去了分级读物的意义。 sugarfresh 发表于 2014-2-12 14: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跟风买了两套华文分级读物,一套是阅读123,另一套红黄蓝我爱阅读丛书。两套都比较深,编排得不够好。第一 ...
我爱阅读丛书,买了黄色的那套,翻译真的有些勉强。
其实康氏童话还是不错的巩固认字的读物,篇幅不长,由易到难。
我把家里这些年买的绘本,按字数的多少分了一下,勉强当分级读物了。
wjjzw1111 发表于 2014-2-12 14: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爱阅读丛书,买了黄色的那套,翻译真的有些勉强。
其实康氏童话还是不错的巩固认字的读物,篇幅不长, ...
请问康氏童话是哪一套?有全名和出版社吗?最好有链接,呵呵。
为什么那位介绍公文式语文和公文式数学的回复,都看不到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