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娘 发表于 2011-4-19 16:12:40

孩子不要累倒在起跑线上 童年快乐“过期不候”

本帖最后由 嘉娘 于 2011-4-19 16:13 编辑

孩子童年的幸福与未来的前途相比,哪一个更重要?日前,第二届长三角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论坛在沪举行,与会教育专家针对孩子学习负担过重发出呼吁:不能以牺牲孩子童年幸福为代价,去换取未来的幸福。教育不仅是为了传授知识、应对高考(微博),更应关注孩子今天的幸福与明天的发展。

“今天”与“明天”冲突吗?

不少家长为了孩子将来升学时能有竞赛证书,从四五岁起就送孩子读课外培训班。很多孩子童年中没有风筝、没有奔跑,每周在三四个补习班之间来回奔波,希望爸爸妈妈“不要把我累倒在起跑线上”。在部分初中,初三学生为了全力迎接中考,音、体、美统统让步给语、数、外等考试学科。强迫孩子“苦读”,不少家长、老师表示无奈:“童年快乐,将来失败,后悔莫及。”

孩子今天的快乐与明天的前途,果真相互冲突吗?市教研室主任徐淀芳认为,人的发展有自身规律,童年时的快乐对人的性格养成以及兴趣培养十分重要,这种快乐体验往往“过期不候”,成年后也无法弥补。因此,不能通过“透支”学生的兴趣,来换取眼前的分数,获得暂时的满足。

如果只注重眼前利益,一味灌输老师认为正确的知识,并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指标,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状态,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学习兴趣丧失,影响可持续发展,将来的快乐又从何谈起?


“成绩”与“幸福”如何统一?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刘宝剑提出,要实现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统一,“牛鼻子”是改变教育质量评价方式。“从单一的分数评价标准,转变为多视角发现孩子的特长与潜能,激发其能力与兴趣,让学习过程幸福、为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刘宝剑认为,孩子苦读,是因为我们遵循刻板的标准尺度———近的是学生统考成绩,远的是学校“升学率”、“名牌学校考取率”。只看成绩不顾其他、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评价方式,难免加重学生的心理和学业负担。“如果用发展的眼光、多元化的方式、多维度评价学生,强调考试成绩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一致,当前进步与持续发展的一致,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孩子学习的幸福指数。”

改变现有教学模式,将有助于解决“苦读”与能力培养和学业成绩之间的矛盾。徐淀芳介绍,一方面,通过减少基础型课程时间,增加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可以让学生在多样性、选择性课程中,获得更多兴趣发展和潜能开发的机会;另一方面,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因材施教,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兴趣、方法和人格发展,在教育过程中,把学生的责任感、自信心、学习经历、学习兴趣、学业水平、课业负担、身心健康等全部纳入考量,可以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培养能力、提高成绩,享受快乐
不输在起跑线上和不累倒在起跑线上,两个观点大家怎么看?

紫晴 发表于 2011-4-19 16:17:05

人有个体差异,孩子也有发育早晚的问题。起跑线从何谈起?

嘉娘 发表于 2011-4-19 16:19:42

国家整个教育机制不变,叫家长怎么操作---

欢乐guess 发表于 2011-4-19 16:22:52

学习了.......

婉豆公主 发表于 2011-4-19 16:28:29

真的只能靠家长自己取舍平衡了。。。不容易啊

alinasmama 发表于 2011-4-19 16:36:51

{:76:}其实是看家长的,能不能抵住各方面的压力和诱惑。

小豆包 发表于 2011-4-19 16:55:35

现在是孩子累,家长累,尤其是北京的孩子,也可能我们不知道外地的情况

lyggym 发表于 2011-4-19 17:11:18

既要有长远的计划,即努力使孩子全面发展,又要考虑到现实的国情,抓好学校的学习。具体操作要视孩子的个体情况而定。我的定位就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这样孩子既能轻松完成学业,又有充分的时间做点别的事情。

jw388 发表于 2011-4-19 23:46:16

孩子主观的“快乐”感受,和别人对孩子是否“快乐”的判断,有时候并不一致。最希望孩子是“玩学习”,而且玩学习得很“快乐”。即使家长认为有点累又有何妨。学习为什么一定会牺牲童年幸福、童年快乐呢?

zhuwenting 发表于 2011-4-20 06:51:34

没啥起跑线的。老公妈妈老说老公四岁干始写数字,那又怎么样,又没有跑得比别人快。

wangjinghugh 发表于 2011-4-20 08:32:52

婴儿学走路 开始说话都有早晚,泛谈起跑线,感觉无意义! 如果真要说输在起跑线,那么婴儿生长的家庭环境可能是很难逾越的第一个起跑线,也是至关重要的起跑线,即老祖宗说的"命"!有本书<<不平等的童年>>, 有翔实论证!

小宇妈妈 发表于 2011-4-20 08:38:49

无法改变社会的现状也无法改变学校教育的现状,家长们只能尽可能的寻找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了。

一个小学生 发表于 2011-4-20 08:58:01

淡定淡定 在大前提下尽量让孩子有个比较快乐的童年

dnsxc 发表于 2011-4-20 16:31:33

孩子快乐第一,在快乐下学习。永远不要强迫孩子学习。

peterloh 发表于 2011-4-20 16:46:00

现在的孩子太累了, 劳逸结合很重要的. 学习早的人不一定最后胜利.

ariel 发表于 2011-4-20 16:48:05

起跑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后劲

ariel 发表于 2011-4-20 16:48:23

起跑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后劲

NAshepherd 发表于 2011-4-20 20:20:39

在美国,对于孩子的教育,令我非常的感概的一点是:美国让孩子慢慢的快乐地成长!(我很想写一些了)。
看学习的作息时间,K-2年级的孩子,本地的几个学校早上校巴8:30后才开始接孩子,有些地方9点后才接孩子的。3-5年级,8:20分后到校,到校了先是到校园里的其一的playground玩一把,里面有滑梯等各种玩乐的室外设备,天气冷了后,就在第二备用体育室里玩。我孩子特喜欢这个!然后上课,到了午饭后,还有至少30分钟的玩乐时间,下午3点放学。校巴送孩子们回家。中学6-8年级,收紧了很多,早上7点校巴就开出了,7:30左右上课,中午只有吃饭的时间,没有了玩乐的时间,下午2点多放学了。学校期间每天都有作业辅导课,孩子在校已经完成作业了。回家就玩了。

aaa102 发表于 2011-4-20 20:27:57

不好操作哟,不好取舍

NAshepherd 发表于 2011-4-20 20:50:22

美国的学校,因材施教这一点也令我很感动。首先,学校的软硬件资源上由于国内无数倍!各种课程资源,各大出版社到针对某方面的课程资源,学校基本都有。硬件上,每个教室一个smartbord,比一扇门还大,就是触摸屏式的链接电脑的黑板!,教学内容轻轻一点就可以弹出、放缩等。有点像电视新闻主持人用的那种。多媒体图书资料馆一个,两个普通图书馆,藏书比town的绝对多!还有每个老师的教室图书角。第二是课程的安排很适合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不报班时本身有选择的,如外语,可选德、法、西,3种。如果孩子某方面很优秀的,可以跨年级上课,如6年级的孩子数学很出色的话,可以到7年级或8年级上数学。而我的孩子很幸运的给单独的排了3节ESOL课程,老师就教他一个!连学4年!直到更当地的孩子一样的英语水平!

NAshepherd 发表于 2011-4-20 21:00:53

孩子们是下一代的主人,世界靠他们去创造,最新的东西出的东西放学校里让孩子们先摸一把。小学用Ipad上课,作业在Ipad是完成交上来。大学的话这是很普遍的,可是有些小学也让孩子尝一遍鲜!
这些都是我们附件公立学校的情况。
附件的我去过的一间私立学校,中学每人一套最新的手提电脑!可以带回家,毕业后归孩子带走自己用。私立学校设施的课程就更为孩子度身定做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孩子不要累倒在起跑线上 童年快乐“过期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