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各位亲们,孩子遇到难题就会逃跑,推开,不想做,怎么才能正确引导呢?
麻烦各位亲们,孩子遇到难题就会逃跑,推开,不想做,怎么才能正确引导呢?我家孩子是遇到简单的就很高兴,像只骄傲的小鸡,但遇到难题,就会说这个不好玩,我不玩啦!我不要!咋办呢?这个怎么才能让她勇敢地面对困难呢?2岁要面对什么样的难题考验呢?如果是自己2岁,自己做的到么?我想应该先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他在追求完美,他怕困难的事情做不好了,失败了,大人会批评他,他怕挫败感。 大人饶有兴趣的, 故意装成自已都不会的样子, 然后不显山不露水的启发她去一步步解决问题, 最后夸张的说:唉哟, 这么难的事我都不会, 怎么宝宝做这么好, 你太厉害了.看来还是要动脑子才行.
困难也要是在这个年纪碰到的, 如果是超过太多的, 估计再鼓励都没用, 时间长了你会气急败坏的, 呵呵 我儿子也是这样,来学习一下 在网上搜到的,分享一下哈~~
在孩子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常常会遭遇很多意想不到的挫折,影响计划的正常实行。此时,不妨让孩子考虑以下几种方法。
① 自我激励法
自我激励是自己激励自己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的方法,这一方法能帮助孩子修炼意志品质。
指导孩子运用自我激励法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对自己的优缺点有所了解。关键是让孩子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把一件事情做到底”。高度的自信和自我激励,能使孩子变得更加勇敢。
二是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把一件事情做到底”会经历许多意料不到的困难与挫折,此时必须鼓励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意志,打起精神,避免轻易被打垮。
三是努力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上进心。有了较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孩子的潜能便能不断地被发掘,向最佳的方向发展。
当然,孩子现在年龄还小,光靠自我激励,达到“把一件事情做到底”的目标还是有难度的。所以,父母和老师千万别忘记给他们及时、有用的指导。
② 寻求榜样法
谁都不会否认榜样的力量,尤其是那些毅力坚定、坚持不懈追求进步的人,更是孩子心目中的楷模和英雄。在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如果能有这样一个榜样,无疑是为孩子的前进树立了一个标杆。
最好的榜样就在孩子的身边。比如我们做父母的也许并没有做出轰轰烈烈的巨大成就,但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对生活充满勇气,尤其是对孩子更是付出了不懈的爱和帮助。我们就属于能把事情“做到底”的人。
当然,孩子也可以寻求身边同龄的榜样,大家在一起你追我赶,让竞争变成学习。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和老师可以多给孩子讲一些勇敢、持之以恒的小故事,带领孩子认识一些有毅力、爱坚持的人物,从中获取力量。
③ 有意吃苦法
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在物质优裕的环境中长大的,缺乏毅力的人不在少数。如果能有意让他们吃点苦,磨炼磨炼其意志,他们会更懂得坚持。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是一种好办法,不仅可增强孩子的体质,而且还可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这与培养毅力是一回事。此外,上学挤公交车,在炎炎烈日下赶路,手捏冰块二十分钟等等,都可以考虑。
有意吃苦并不是要虐待孩子的身体,应该在保证孩子身体健康不受到损害的前提下进行。如果孩子担心自己无法坚持,父母可以参与监督,必要的时候可以对孩子“狠”一点。
④ 竞赛法
生活中有这样一些人,如果让他独自完成某件事,他往往一拖再拖,或者干脆中途放弃;但若能给他一些对手,告诉他同时有很多人在跟他竞争,却能激发他不服输的心理,使他积极主动地完成好任务。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在于每个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弱者,不会轻易服输,青少年更是如此。父母可以运用竞赛法激发孩子不服输的心理,激励他坚持到底。
竞赛的方法很多。可以让孩子和要好的同学竞争,也可以和您来一场比赛。比如您和孩子同时开始学英语,可以每天比较谁学得更快,掌握得更好,把学习变成竞赛。 是不是玩的东西还没达到孩子的年龄,那可以长大些再玩。如果是适龄的,可以隔几天再试试,还是不行,爸妈可以引导,多鼓励宝宝,说他肯定行的。爸妈一起装着玩得很有趣,吸引宝宝。个人建议,我宝宝还小,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会试试看。 我们家也有这个情况。。这个感觉要靠妈妈在平时生活中多鼓励,多引导。。夸奖宝宝是个爱动脑筋的宝宝,鼓励宝宝自己想 我们也这样,诱导一会,坚持不做的话就算了,过几天再做。不知这样会不会养成孩子遇难即退的习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