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菌
本帖最后由 明亮 于 2011-4-19 20:13 编辑在网上查了点资料,好像这个貌似很好的,对胃病/便秘都有很好的效果。
这里有了解的朋友吗?
下面是百度的信息
---------------------------
红茶菌又名“海宝”、“胃宝”,是用糖、茶、水加菌种经发酵后生成的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其本身的酸度又抑制了有害细菌的生长,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尤其对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疑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而且还有调节血压、改善睡眠、预防治疗各种疾病的效果。
------------------------------
红茶菌是许多四五十岁人的儿时回忆,也是很多肠胃病人的保健法宝。
老家磐安的吴桂红,曾经从事过十多年的食用菌研究。“我的家人、朋友都蛮喜欢这个东西的,它对身体确实好。”
吴桂红说,红茶菌的原始菌种,其实并不难培育,自己在家就能完成。“现在天气暖和了,正是自己制作红茶菌的好时候。”
先找一个玻璃瓶(酒瓶子就可以),洗干净,最好用热开水烫几遍。注意一定要洗干净,不然有细菌残留容易导致变质;瓶子最好是透明的,这样可以看清发酵过程。具体步骤如下:
1、在玻璃瓶里加入2/3的温开水,加入1-2勺的白酒(白的米酒最好),再加入1-2勺的蜂蜜。白酒和蜂蜜量都不用很多,只要液体有淡淡的酒味即可;加白酒和蜂蜜,主要是里面的成分可以招来空气中的霉菌促成发酵。
液体制成后,在玻璃瓶的瓶口,将2-4层干燥的干净纱布,轻轻包在瓶口,用橡皮筋扎住。然后,将瓶子放在常温、阴凉的地方,温度以15~30℃为宜,千万不要晒太阳。
2、大约过15天左右(视天气而定,菌皮越厚越好),瓶里液体表面会产生一层薄膜状的菌皮,有可能是白色、灰色或是一丝丝白毛状的,液体闻起来有点酸酸甜甜的。注意,菌皮如果是红红绿绿的、或是液体闻起来有股霉味,就说明受污染了,应弃之不用。
3、把原始菌种用干净筷子夹出,放进另一个干净的玻璃瓶里,倒入煮好且放凉的红茶水,加入白糖,再用纱布罩起来,经过一段时间(时间没有规定,一般是菌种长得越大,液体的营养越好),里面的红茶水就变成酸酸甜甜的保健饮料了。
吴桂红告诉记者,原来那瓶液体不要倒掉,继续用纱布盖好发酵,还会再长出新的菌皮来。而后来用红茶水培育的菌皮也会一层一层越长越多,“就像海蜇一样。为了保证营养,你可以把最上层的老的菌皮吃掉或者扔掉,下面还会不断长出来的。”
吴桂红说,菌皮是可以吃的,口感有点像海蜇,有点脆有点粘,味道是酸酸的,还算爽口。如果吃不惯又舍不得扔,可以把它包起来放在冰箱冷藏,可以几个月不坏。
“其实红茶菌不只可以放红茶水和白糖,加点别的东西就能起到不一样的效果。如果再加点海带水,就是一个减肥妙方,我一个朋友用这个方法成功减肥了呢。如果肠胃不好,还可以加点养胃的中药,效果也很好。”
我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红茶菌风靡一时,我妈妈用一个巨大的瓶子养了一瓶,红色的,好像有一些膜状物在里面。
印象中酸酸的,功效已经不记得了 奥,还是第一次听说呢 我小时候经常喝,好像好多年没听说和见过了 就好象养酵母和养酸奶差不多,近年来人们还很流行养酵种,听说对身体都不错的 谢谢,谢谢 好像小时候吃过的,很想试试! 啊,听到这个名词,勾起了小时候的回忆。这东西蛮好喝的 第一次听说,还有这个呢。 酸酸甜甜的,小时候非常爱喝呢 小时候喝过,外婆养的,很久没有见到过了。 第一次听说这种东东噢 小时候吃过,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就不流行了。 被标题吸引过来的,第一次听说这东西! 红茶菌是许多四五十岁人的儿时回忆。。。
四五十岁人的儿时回忆,应该是打鸡血吧~~~;P (明亮小同学再去查一下打鸡血~~~)
我小时候也喝过外婆养的红茶菌,酸酸甜甜的,很好喝呢~~~
不过,今天才知道,菌种居然可以自己起!
还是第一次听说呢 红茶菌历史
红茶菌起源于中国渤海一带,上世纪80年代被带入苏联,在苏联的高加索一带培养。到上世纪90年代,日本俄文女教士乌居从高加索带回日本养。从而日本流传到世界各地。 其实,红茶菌在中国民间很早就开始流传培养,是民间的一种日常食用的传统饮料之一。
现在,红茶菌在全世界很普及,在国外的流行已经影响到国内。东南亚人叫它“日耳曼菌”,日本人叫它“满洲菌”俄罗斯人叫它“茶霉菌”“茶格瓦斯”欧洲人叫它“康普茶”我国是红茶菌的发源地,所以名字就更多了除了上面说过的还有“胃宝”“海蜇菌”“醋蛾子”,其实都是红茶菌的别名。
还有一个红茶菌故事,据说在很久以前,渤海一带有一家卖杂货的店铺。有一店伙计涮完蜂蜜罐后,顺手将水倒入一个装过糖的坛子里。 过了几天,伙计打开糖坛子的盖子,闻到了一股的清芳的酸香味,大家发现坛中长出来一层厚厚的乳白色的胶质膜,形状与坛子口刚好。 当时是夏天,口渴的店伙计抵抗不过那清香芳酸味的有货,都用葫芦瓢舀起喝光, 喝完后,纷纷叫绝,馋得周围的人也口水直流,除店主之外,其他人都喝了半瓢。 几天后,店主发现伙计喝后无事,便命大家用坛加蜜水,制出别具风味的红茶菌。 后来店主发了财,而且成为当地的“寿星老”。最后由伙计们将“红茶菌”的秘密公诸于世,从此流传开来。 由于红茶菌发源于渤海,所以又称“海宝”。
在我国,红茶菌的历史可以追溯1400年前。史载,北魏末年(533年-534年)贾思勰著《齐民要术》卷八中“作酢法第七十一”“动酒酢法”中“七日后当生臭衣”“数十日醋成衣沉”形象生动的描述了菌膜的产生时间,菌膜的变化,发酵的时间。
康普茶是用一活培养物发酵的一种生物活性产物,成为一天然生活食品。它在传统上在全世界已经应用了很多世纪。起源于东亚,在公元前2世纪“神圣秦王朝”,和和自从那时以后一直在中国应用。
经过日本应用康普茶传播到苏联,有好多调查和应用作为每天饮食的一部分。之后,它传播到欧洲国家,在德国特别由Sklenar M.D医生进一步研究了30多年。
中国的康普茶又名“海宝”和“胃宝”,它起源于我国渤海一带,后来被俄国人带入苏联,并在苏联的高加索一带培养应用。直到1971年,日本的一位俄文女教士乌居从高加索带回日本进行培养。然后又由日本流传到世界各地。康普茶在我国民间很早就有培养和流传,并作为民间的一种日常食用的传统饮料之一。据说在很久以前,渤海一带有一家卖杂货的店铺。有一次,店伙计涮完蜂蜜罐后,顺手将水倒入一个装过糖的坛子里。过了几天,当伙计打开糖坛子的盖,发出一股好闻的清芳的酸香味来,大家过来一看,原来坛中生有一层乳白色的厚厚的胶质膜,正好把坛口封住。当时正值三伏天气,唇焦口渴的伙计,抵不过那清香芳酸味的刺激,拿起葫芦瓢舀起就一饮而尽,喝完之后,叫绝不迭,馋得周围的人也顺嘴流口水,除店主人外,在场的人都喝了半瓢。后来,店主人发现伙计喝后无事,便命伙计用坛加蜜加水如法泡制,制出别具风味的“康普茶”。店主不仅发了财,并且由于常吃“康普茶”凉拌菜,还成为当地的“寿星老”。后来由伙计将“康普茶”的制作奥秘公诸于世,从此流传开来。由于康普茶源于渤海,故有“海宝”之称。
1971年,日本乌居女士在苏联高加索旅游,发现那里有座长寿村,村中有些年逾百岁的老人还能在田野劳动,而且其中十分之一的老人还有生育能力,并听说,此长寿村中无人因患高血压和癌症死亡。经过考查,发觉他们每家都有一茶缸康普茶饮料,无论老幼把它当茶饮。所以,她把一块拇指大小的康普茶菌体带回日本,如法培殖起来,经常饮用。那菌体的形体象海蜇皮,味道如柠檬茶,而且常饮不厌。后来,乌居女士的顽固高血压病奇迹般的好了!有人饮此茶液后,多年便秘好了,多年的失眠症、胃病治愈了。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传遍了全日本,又传播到世界各地。
有人会问,康普茶真有那么大的作用?它的药理作用如何?据坂本正羲博士研究康普茶的实体,发现含有三类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即醋酸菌、乳酸菌、酵母菌。
酵母菌之所以有益于人体,是因为它可使体内营养得到充分利用,促进新陈代谢,抑杀肠内杂菌等。乳酸菌能抑杀肠内杂菌,抗病毒及抗癌作用。此外,酵母菌的的细胞壁膜产生一种物质“B古鲁4”,目前被认为是很有希望的抗癌药。
癌症是长寿的主要“敌人”,癌症与肺结核病相似,也有一段潜伏期,如有良好环境,适当在体育锻炼和合理饮食,可维护身体正常功能,往往能减少癌症的发生。康普茶有助于新陈代谢,增强体力,不致使营养失调,又有防癌作用,故对人体健康长寿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纵观一远古“自酿饮料”活动,已在整个东方世界好多国家的农民家庭实行。正如一种健康保险/治疗-全部药物,它的消费传播越过了行星,撞击美国,它立刻被拥抱,大肆宣传和被数百万人所崇敬,和它现在似乎在英国获得大众的欢迎。正如由一非常新的文明狂热者所写的酿造饮料和信息只是有限的体验,她从因特网收集和公布了叫“康普茶”的,由Harald W. Tietze的奇迹菌菇。文章结束提出的评论是个人的,和任何“技术”错误必须原谅!
饮茶在2000多年前起源于中国和日本。菩提达摩(印度僧人,中国佛教禅宗的始祖)传说告诉面壁7年时期他如何打瞌睡。当他被唤醒他自身是如此羞愧,他割掉他的眼皮并把它们扔到地上。它们落下的地方有两个美丽的灌木芽,就是最初的茶树。以假定问题为论据:如果两个灌木发芽,那里有眼皮落下,身体的哪部分是你需要扔到地上能够发生什么事情的,和含糊的及(坦白的)无魅力的,像康普茶培养物那样!?
知道它有很多的名字,它们来自好多地方,它能看到起源在东方中国,日本,东北,苏联和印度。它的名字有Black-tea mushroomCombucha(对茶海绵或茶菌菇的日本话),Kombucha(是德国式的日本名字并国际性的应用),克瓦斯茶(Tea Kvass,苏联),Olinka(吉普赛和摩拉维亚僧侣),高加索茶(Kargasok tea日本人从苏联高加索带来的培养物),东北蘑菇(Manchurian Mushroom东北)及很多其他名字。按照某些著作在公元前414年由高丽(韩国)医生康普(Kombu)介绍到日本,和变为当时有名的康普茶('Kombu's cha'.)。
----------------
收集自网络,仅供参考。 有好多种做法,不知道哪个比较好:
下面这一个和一楼做法是一样的,不过有图例,比较容易理解。
-------------------------------------
先找一个玻璃瓶(酒瓶子就可以),洗干净,最好用热开水烫几遍。注意一定要洗干净,不然有细菌残留容易导致变质;瓶子最好是透明的,这样可以看清发酵过程。具体步骤如下:
http://www.ysjdiy.com/images/ysjdiy/middle_20110330_83a10df80ef9b74aee784hRBoZDBv17H.jpg
1、在玻璃瓶里加入2/3的温开水,加入1-2勺的白酒(白的米酒最好),再加入1-2勺的蜂蜜。白酒和蜂蜜量都不用很多,只要液体有淡淡的酒味即可;加白酒和蜂蜜,主要是里面的成分可以招来空气中的霉菌促成发酵。
液体制成后,在玻璃瓶的瓶口,将2-4层干燥的干净纱布,轻轻包在瓶口,用橡皮筋扎住。然后,将瓶子放在常温、阴凉的地方,温度以15~30℃为宜,千万不要晒太阳。
2、大约过15天左右(视天气而定,菌皮越厚越好),瓶里液体表面会产生一层薄膜状的菌皮,有可能是白色、灰色或是一丝丝白毛状的,液体闻起来有点酸酸甜甜的。注意,菌皮如果是红红绿绿的、或是液体闻起来有股霉味,就说明受污染了,应弃之不用。
3、把原始菌种用干净筷子夹出,放进另一个干净的玻璃瓶里,倒入煮好且放凉的红茶水,加入白糖,再用纱布罩起来,经过一段时间(时间没有规定,一般是菌种长得越大,液体的营养越好),里面的红茶水就变成酸酸甜甜的保健饮料了。
Hi Mar 自己动手做最好的红茶菌
这个东西确实很好喝,俺记得小时候kombucha很流行,不知道为何最近没人搞了,我们那里的方言叫“Hi Mar”,书面语是康普茶、红茶菌。
Kombucha是由茶水发酵而来,茶水上会长一个厚厚的膜,这个膜也被叫做蘑菇,它会发酵茶水,产生很好喝的味道!
http://www.ysjdiy.com/images/forum/kcolony.jpg
制作方法:
1. 准备一大瓶普通茶叶水,一定要烧开;
2. 准备一个消毒的大开口瓶;
3. 把茶叶过滤掉,把茶叶水盛到刚才准备的开口瓶;
4. 放入白沙糖(如果你还不知道怎么制作,不要尝试放其他糖)
5. 放入少量苹果醋(如果你身边有朋友已经成功制作,你可以叫他们给你点Kombucha,混合即可);
6. 保持温度20度左右,3,4天就可以了。
重点注意:发酵过程中不能让茶叶水接触到金属,最好用玻璃瓶,尽你最大的可能保持不让其他细菌入侵。
很多人认为一定要有红茶菌才可以培养出来,但是俺小时候喝甜茶的杯子放到一个角落,过了一个周才发现,当时已经意外培养出了红茶菌,不过如果您能找到红茶菌,成功的可能性大些,呵呵!
倒点尝尝吧!呵呵!
3、把原始菌种用干净筷子夹出,放进另一个干净的玻璃瓶里,倒入煮好且放凉的红茶水,加入白糖,再用纱布罩起来,经过一段时间(时间没有规定,一般是菌种长得越大,液体的营养越好),里面的红茶水就变成酸酸甜甜的保健饮料了。
这个环节我有点迷糊
红茶水倒入白酒红糖里面还是倒入夹出的菌种里面? 第一次听说这个呢。 小时候吃过的,70年代,印象深刻,现在才弄明白原理,感谢 这个菌是自己培育出来的啊,
我以为哪里有的买的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