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悲愤的月考:先听说后读写,难道我错了?!
首先声明:孩子是个普通孩子~~本周英语月考没考满分本来也不是啥事。但当我知道她不认得cake和ship的时候,虽然蒙对了,但我还是简直出离愤怒了!孩子说:还没学呢!学校课本上还没学到,但是我万万想不到她竟不认识这俩词!听说没问题,却不认识!好歹听读引进读物也两年多了,英文动画开始的更早。但是我一直没有让孩子写单词,只是不断地听和读。难道必须要加拼读了?我总觉得不急拼读,听力词汇的积累越扎实越好,阅读也是如此,多扩充知识面。但学校这个我们都看不上眼的小小月考却让我郁闷了,这么简单的词咋会不认识呢?!那应该是启蒙时候初认的词了吧?
或者,我应该对小学这种考试忽略之?也许就是因为我太藐视学校的考试了,从来不看她的英语课本,也不检查背诵,考前也不复习。但是,不认识cake和ship,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啊?课本上没学,但以前读的书里早出现过了!应该还是我的思路问题~~
实在是太悲愤太受打击了~~ 孩子因为还要弹琴看课外书做实验出去玩什么的,进展很普通,但兴趣浓厚。目前正在听读典范英语3b16课,体验3级SetB,国地提高级,把相似内容的放在一起听,勉强算是窄听窄读吧,同时每日还看些少量的原版动画片(没按难度,喜欢看啥就放啥)。
请求各位经验丰富的爸爸妈妈大力帮助~~ 我担心以后学校的英语老师会借此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因为我们一直没报老师的辅导班~~
本帖最后由 allensg 于 2013-3-29 19:36 编辑
拼读应该先学吧。看孩子的英语课本,检查背诵都需要吧
你们做国家地理也不做配套练习吗? 适量的听后,是不是就该读写呢。学了拼读,孩子碰到cake和ship就能自己拼出来了,就不会不认识了
RE: 令人悲愤的月考:先听说后读写,难道我错了?!
allensg 发表于 2013-3-29 19: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拼读应该先学吧。看孩子的英语课本,检查背诵都需要吧
拼读确实没弄,只是亲子阅读时我自己顺带提提~~我就是一直没看她的课本,只是检查下作业里的拼写,觉得课本里里的内容太少,不值得看~~惭愧, 或许孩子也是这样眼高手低 学校是一年级开英语吗?如果是的话,26个字母应该早过关了吧。那就应该听和阅读并进了,自然就会习得一些字母的发音规律,那两个词,就会分辨了。
其实,我认为大童的方法和小童是有很大区别的,首先这听力先行,就不能比阅读先太多,学校的考核都马上要杀过来了,还想慢慢培养,难啊……总不能培养得很好却过不了简单的测试啊。 美国孩子学前就很重视拼写的, 我们对这个认识以前一直有误区! 楼主妈妈,是宝贝没正确拼写出这两个单词,如果说不认识,读不出来?不应该呀,刚才把我们宝叫过来,都可以读出来。
应该是考试紧张,平时在家要多做点全真模拟试卷,培养孩子临场应试能力。 拼读本来就应该学前或1年级就学的吧。。。楼主是安排的太晚了呀 本帖最后由 maiduo 于 2013-3-29 20:28 编辑
看不太出来你们听力的积累到了什么阶段,应该说两年的听力和读的练习的话,这两个词确实不应该读不出来 。还没有进行phonics的练习吗?应该进行了。
你们英语还有月考,学校还是够重视的了。我们就每学期一考,连试卷都没发下来看过。
二年级开始有英语月考还叫晚啊,那我们二年级的根本啥英语考试和作业都没有的应该叫晚成什么样了? 我们三年级才有英语课的 既然有两年听读基础,就可以加PHONICS了,如果有阅读的话,这两个单词不会不应该啊?平时朗读得少吧? LZ,我觉得这也不算大事吧。不要这么计较分数。不是考得好的就好,考得差的就差。
没认出来也没有关系啊,不要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哦。
有时间学学PHONIC就行了呀。 综合考虑,楼主宝贝还是缺乏应试心理,平时练的不错,但缺乏实战,容易造成心理波动,低级错误难免。这不是大事,平时注意比如一周家里做一次模拟考试,很快就可以把宝贝锻炼成考试小油条{:soso_e113:} 蒙对的,估计还是认识的哈。没感觉,就蒙不对。 我肯定是不在乎这些月考的家长,期末考试,我可能会关心一下下。给孩子说个分数线,不能低于多少分。孩子学习没有目标,肯定不会好好学习。你跟他说是为了他自己,为了将来,孩子心里还想,将来关我什么事!要不孩子也就不需要监护人了。 这么大了,拼读要上了,可以一边练听力一边练拼读啊。 这么大了,阅读应该同步跟上,简单的拼读学一学是很有用的。这个不是为了应试。 曾经我回复过high5日志里面的一段话:
很多有亲子英语的,应该说是学习涉及面比较广的,但总觉得学校英语简单没有专门针对性的复习,甚至有的是学校英语根本不管,所以在考试中可以说是发挥自己亲子英语中的的中下水准。而自己平时亲子英语中如果没有更深的文化学习、语法学习、拼写训练与写作训练,自然高分是不可能的了。
所以在我看来,如果孩子一点拼读拼写训练都没有,不认识也就是正常的了。而绝不是有人说的,“学过的没有考,考过的没学”这样的自欺欺人解释。 你以前没有错。
现在有了这种想法,就错了。
当然一方面是你的孩子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投入的时间还不够(不是跟学校里的英语学习比)。
另一方面,我用刷墙做比喻吧,学校里的英语学习,类似于给一间卫生间刷墙,你到卫生间一看,嗯,都刷全了,而且刷的挺厚。可外面客厅厨房与三间卧室,一点油漆也看不到。注重听读为主的英语,等于是刷一套房的墙,是齐头并进的。整套房间这里一块,那里一块,你到卫生间一看,好家伙,墙角还有一块没刷呢!但总面积看看,远远大于整个卫生间。
你要淡定一点,别看学校英语把这间小小卫生间刷得很厚实,个别脑子不清的人把这个称为基础打得牢,可他们没有想到,英语学习这种墙,不是打地基,褪色的速度飞快。如果褪色的速度是80,刷的速度是85,实际速度就是5。这就是学校英语基础扎实,可十年也学不好的原因。但如果刷墙的速度是200,你管他先刷哪里后刷哪里?实际速度就是120。
对于毅力与决心相似的人,刷墙的速度,取决于刷墙过程中是否还有点乐趣?大家想想,一直待在臭臭的卫生间刷个没完,谁会高兴的起来?度日如年。但学校里就考卫生间,所以闻着臭味还是有点回报的。
你倒是急了,马桶底下那一块是基础,不应该空着!
我现在告诉你,这是正常现象,不认识ship没什么关系,早晚会轻松地认识。
听力,口语和应试之间的联系,是我疑虑很久的问题了。。楼主这贴子很有代表性,不只在你家孩子身上有,大很多听说先行的孩子身上都有这毛病。。在家里容易走偏,口语和听力慢慢坚持能磨出来,但是学校那样的笔试,不是会听会说就能答对的。所以应试用的新概念或者论坛里的网络课等等才更接近应试型书面知识,才更扎实。。
就像五六岁小孩很多都能流利的读汉语儿童读物,说的就更利落了,还能自编自演一些故事。但是让她们写却是错误百出。需要上学后精心学习练习书写每一个字,这样精练后学的才扎实。同理想让英语的学习扎扎实实,本来不是母语,若想超过同龄段孩子,除了大量的口语和听力练习,配合的阅读和手写练习也很重要。。。
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很有名的小粽子,他爸说,他能在全国英语大赛中脱颖而出,但是在班里考试从没进过前三名。
有很多人考试能达到四级或者六级,但是与老外面对面时,自己说的嗑嗑巴巴,更听不懂别人在讲些什么。
(楼主想收获什么样的孩子?)
只需要再抓抓课本,然后再练习一下拼读,小问题很快就弥补了。。
本帖最后由 seawhirl 于 2013-3-29 23:21 编辑
感觉楼主生气得毫无理由,孩子没学过拼读,说不认识也是有可能的。听的能力肯定是有的啦,只是看到单词不认识而而已,不信你读个她能听懂的故事,找些单词让她看看认不认识。
8岁拼读可以开始了。论坛有很多教拼读的材料,没必要非要报老师的班吧。 没看明白老师为啥要以次为借口打击你 同样觉得生气没必要,就算是中文,你能确定孩子见过的字都会读?大人都未必可以吧? 不知楼主有没有让孩子指读过桥梁书,如果能够朗读桥梁书,那么就应该认识单词的 那老师也太什么了吧。。。。别太看中一次考试了,有失有得,这不,让你明白了还不到位的地方。。。话说,你孩子已经很优秀了。。。 也许, 在很多人眼里cake和ship确实简单.
不过话有说回来, 谁说简单的东西就一定得会呢?
如果不查字典, 我相信, 很多人都不知道bib是什么意思.
自己知道的东西没有考, 考的东西自己不会. 这不很正常吗?
从现实的角度讲, 既然教学大纲有要求, 那还是稍微重视一下吧, 毕竟考试是按大纲考的, 虽然很多家长瞧不起现在的小学教学大纲.
我们处在这个大环境里, 总得适应它吧?
我说个英语母语孩子的实例:同一个幼儿园的两个4岁多小女孩,平常口语表达都非常丰富,说话像个小大人,有条有理,可是开始分级读物的阅读学习时,一个读的那个顺,一本本过,另一个读的很费劲,很多时候是在猜故事、编故事,而不是读故事,很简单的单词go come,都不认识。听力词汇不是自然而然,轻而易举就能转化成阅读词汇的,要有phonics的训练,sight words ,和大量分级阅读帮孩子逐渐转化至熟练。
反过来你阅读认识的词汇,单独念出来让你听,你可能有时也好半天反应不过来。就像看美剧,有字幕你看得懂,没字幕你听不懂,就是对这些词句的听力熟悉反应程度远远不够。
所以楼主以前的听力输入,绝不会是无用功,对孩子听力词汇的积累,听音、辩音、发音都会有很大的好处,现在一是需要加强阅读,通过phonics读本和分级阅读读物。另外也要重视学校课本的学习,用积极的态度看待学校英语学习。家庭英语学习是对学校英语教育不足的一个补充,而并不能取代。
楼主加油,英语学习的道路还长着呢,放松心态,坚持到底。 bando_2007 发表于 2013-3-29 22: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以前没有错。
现在有了这种想法,就错了。
这个比喻太精彩了,赞同!!1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