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a 发表于 2013-4-10 13:24:23

留名学习。

天天顺其自然 发表于 2013-4-10 15:30:20

总的来说,在国内读中学后出国,三个核心准备:英文要到流利表达思想的地步;要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有思想、会思考、善于表达的人;要创造活动的机会。其他的学校都可以帮你搞定,例如数理化,但是上面这三条,一般的中国学校都没有,全部是忽视的。

既然学校无法提供,后二个家长可以尽力为之,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处世为人!!!

sumaut 发表于 2013-4-10 19:26:06

留印,来学习。

sundance110 发表于 2013-4-10 21:12:11

几乎周围的人都在谈论送孩子出国读书。曾经就有人提过,那边能容下这么多孩子吗?美国每年的H1B的名额是一定的,恐怕以后中国留学生毕业的人数都会超过这个份额。还有一个家长曾经提到过,谁知道孩子读到大学的时候中国经济怎么样呀。当时对我就是一个警钟。现在的经济很好,大家都觉得孩子出去读书,卖掉一套一线城市的房子就毫无压力了。可是谁知道十几年以后呢?!历史上是有这样的惨剧的。东南亚经济危机来的时候,大量的韩国学生都无法支付高额的学费,纷纷回国。为此,美国特地出了一个条例,容许韩国留学生在读书期间在社会上打工。
我也在思考什么时候送走孩子。她现在是中国和加拿大的双重国籍。但是因为觉得加拿大的学校并不太好,所以还想送到美国去。但是也担心以后情况会有变。所以很犹豫是从小就进国际学校,这样英语能好一些,还是先入普通的学校。让她先艰苦6年再说。
也许言语中有无意中冒犯的地方,希望大家见谅。看到大家研究的这么多,真心佩服和学习。只是想把自己的忧虑与大家分享。

Ester 发表于 2013-4-10 21:18:03

本帖最后由 Ester 于 2013-4-10 21:18 编辑

sundance110 发表于 2013-4-10 21: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几乎周围的人都在谈论送孩子出国读书。曾经就有人提过,那边能容下这么多孩子吗?美国每年的H1B的名额是一定 ...
。。。。。
自己删了,抱歉。




hamin 发表于 2013-4-11 01:07:52

留爪{:1_1:}

春天的小少女 发表于 2013-4-11 13:43:14

本帖最后由 春天的小少女 于 2013-4-11 13:46 编辑

很同意在某些领域纯粹是中国人和中国人竞争的说法。当然也同意中国人要发挥自身优势才能和西方人竞争的观点。
同时也觉得,玫瑰和百合之间也无需竞争,只要绽放出各自的色彩,花园会因为多样性更加缤纷。

我也来晒下我家路线图吧。从远景目标往近况写的哈,欢迎专家们拍砖。

工作阶段,我希望孩子有足够的技能在英语国家生活和工作,也希望她中文和中国社会常识能足够在中国工作。不用文采飞扬,也不要被人笑中文差。不用非得成为人上人,也不用计较是否一分耕耘带来了一分收获。她所掌握的技能给自己安全感即可。能实现财务自由最好,暂时实现不了的话,有个奋斗目标也不错。实在干不动了,就回北京来陪我吃瓦片。

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如果她学业够好,我希望她去美国读物理或者数学的本科,考什么专业的研究生看她自己的兴趣。我对大学排名没有苛刻的要求,她自己对学校的课程感到满意就行。关于职业方向,我喜欢美国人今天把新技术和资本相结合的体制,不知道她的时代是什么样子?资本掌握在资本家手里,咱根本拼不过,技术可以掌握在自己手里。学技术的孩子如果是个现实主义者可以搞技术资本相结合,如果是理想主义者搞纯学术研究也能为人类做贡献。(尤其是西方的研究成果里,有没有中国古人追求的“道”呢?希望她能有幸去探究!)所以我建议她本科学理科的基础学科。所以,我觉得去读哲学也很好啊!总之就看她自己当时的爱好了。

如果孩子压根不是学习的材料,就在中国先学中医再出国,考针灸执照,好好研究当地法律,在华人诊所打工。受到患者认可且有事业心的话自己开诊所,懒得折腾就只管扎针开药。大学学什么专业我不挑,能读到我上面罗列的专业当然更好。

高中阶段,如果孩子是学习的材料,就读国际学校或者有国际课程的公校。(估计我娃上高中时,这些学校会很难考很难考!!!)从国内学校转到国际学校,英语会面临很大挑战,但这一关我真希望她过。至于课外活动,我希望她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我也希望她从高中阶段开始接触社会,先不提如何回馈社会,能先了解社会就不错了。当然也希望她能在接触社会时,能想想她小时候背的那些书,看看古代圣贤的言论究竟还有没有生命力。如果她对中医有兴趣,也希望她寒暑假去诊所跟诊。我感觉,高中阶段除了要有扎实的基础,也可以开始挖掘兴趣和特长了,可以通过课外活动来挖据,而兴趣和特长最终必须要反映到课外活动中去。

如果考不上上述高中,就随便上一个(无论国际还是公立还是私立,哪个容易就进哪个),寒暑假要去中医诊所跟诊。同样的,我希望她能找到自己的兴趣、能了解社会,了解周围的人。能消化小时候背的古书。最终把特长和兴趣反映到课外活动中去。

初中阶段,家里能保证她可以上十一的分校。如果十一本校海选,我们也会去考下试试。我的理念是初中是打基础的阶段,语英数三科不能出现瘸腿科目。语文的自学重点是经典篇章,英语用来娱乐和学知识、数学方面要尽量自学。

小学阶段听说现在减负减得厉害,我们没有小升初压力,在家培养的方向跟初中是一致的。语文方面会尽量背诵一些经典篇章,数学方面会用公文加一些奥数。英语方面要从听过渡到阅读,争取多读一些章节小说。希望平时放学后到天黑前能参加运动训练,周末全家能多出去晒晒太阳,锻炼身体。

目前女儿即将5岁,语文方面的重点是古文,目前在读千字文。英语方面没怎么练对话,而是尽量用英语学知识,比如太阳系的九大行星,是先用英语认识的。关于宇宙的英语童书有三本,读第一本时孩子会要求把其他两本也拿到一起,对照着看。数学方面刚开始做公文数学,希望我们能坚持下去,建立中国人在理科方面的优势。

写完了一看,我发现自己也挺有进取心的,也挺能宽限自己的,这就是中庸吧。
哈!我是一个骄傲的-中-国-人!

imani0923 发表于 2013-4-11 16:11:38

都是牛妈。实在惭愧。

liuliancn 发表于 2013-4-11 19:33:10

工作日较忙,先来顶下大家的热烈讨论,周五晚上来继续一些话题的探讨!

咸盐儿 发表于 2013-4-11 23:14:32

学习学习学习学习

guangbo123 发表于 2013-4-12 20:44:52

晕,突然发现晒存款啥的都没这里狠啊啊啊啊

liuliancn 发表于 2013-4-13 21:11:13

今天继续说说。

先从课程说起,前面有朋友说,听得云里雾里,所以今天从基础说起。

从高中课程开始说。如果要和国外大学直接接轨,最流行的课程只有两个:A-level,IB。AP不算,因为AP不是高中课程替代,而是作为额外课程提供选修,因此高中基础课程还是要学,大学看所有课程成绩(AP的具体情况专门再说)。

A-level是在高中最后两年开的课程,衔接GCSE或者IGCSE(一个相当于高中二年级会考的课程)。这个课程体系最大的两个特点:一是英国大学直接认可。国内任何一个A-level学校说录取10个8个ox-brige (牛津+剑桥)一点也不奇怪;录取40个伦敦政经也就是玩儿。所以,看上去的统计数据很漂亮。同时,学A-level一样可以申请美国大学,只是要注意完成美国大学一些要求。二是这个课程体系在一个方面和中国的高中很像,就是它是"分科"的,学生可以全部选3-4门理科,也可以全部选文科,其他的学科全部可以放弃。这其实挺对国内家长和学生的胃口,因为正好符合了中国学生传统偏科的特点,或者说语言差点没关系,咱数理化行。一般来说,英国自己的白人孩子都是文科强、理科弱,中国学生正好填补了英国大学的这方面的需要。
但是,就是这种偏科的不全面的学习方式,以及一些国内学校刻意迎合这一体系而彻底放弃其他方面教育的操作方式,使得这一教育并不能让孩子真正的收获成功。

liuliancn 发表于 2013-4-13 21:54:44

本帖最后由 liuliancn 于 2013-4-13 21:57 编辑

IB
IB DP即文凭项目,也是在高中最后两年开设的课程。这个课程要求学生选学6门课程,包括文学、第二语言、理科、文科、数学以及第六门。这个第六门可以是上面5科的中的一门,或者是艺术(视觉艺术、音乐、舞蹈或者剧院艺术)。这个课程比最早一些地区的全国高考还要狠,首先没有文理分科,最多多学少学,不能不学。其次,第一语言是文学,是文学评论,不是背背作家字什么号什么,也不是写篇记叙文、议论文。第三,课程分高低水平,高水平课程基本高度和AP课程一样,大学东西直接下放。学生至少要选3科高水平课程。课程的评价也很复杂,都是依据课程的特点来设定的。如第二语言就要考口试,给一张图片,评论图片后面的文化现象。经济就要分析新闻中的经济现象,写评论论文;理科就是设计试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完成报告,注意是自主设计试验。最后加上paper test,综合一个分数

除了上面的学科要求,学生还需要完成知识论、研究论文以及创新、活动与服务三个核心模块。知识论一般也是作为一门课程来开展,以批判的、思辨的观念来看待知识、知识的获取过程以及评估论断的真实性、价值性等等。举个例子,知识论上要求学生完成的论文的问题:"It is a capital mistake to theorize before one has data. Insensibly one begins to twist facts to suit theories, instead of theories to suit facts" (Arthur Conan Doyle). Consider the extent to which this statement may be true in two or more areas of knowledge. 以及 "Imagin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knowledge. For knowledge is limited to all we now know and understand, while imagination embraces the entire world, and all there ever will be to know and understand." (Albert Einstein) Do you agree?   研究论文要求学生用研究生级别的学术规范来完成一篇独立研究的论文。而且,这个研究都是课外进行的,没有课内课程安排。这个从选题到实验方案(研究方案)到分析以及写作、标准格式化排版全部由学生完成。虽然限制字数4000,但是通常学生的论文加上各种附件长达20到50页,引用超过50-100条。创新、活动与服务是强制性的让学生参与艺术类、体育类、创造类以及社区服务等课外活动的一个模块。学生所有活动必须要求见证人签字,并要撰写反思报告。

这样的课程体系设置对学科学习、思维发展、活动能力等多个纬度上,都几乎达到了高中生的极限高度。成功的IB毕业生甚至可以达到多数大学生所不具备的自信、成熟以及表达、沟通与合作能力。从高中课程体系比较来看,IB体系无出其右者。其实,要真正说明清楚其内涵,需要长篇大论,有机会再说。

这个课程的"缺点",一是有些有特长的小孩可能不容易在这个体系中得到特别的机会。二是需要花的力气大,去英国的效果(指申请)还不如A-level。去美国的话,由于IB是申请完成后才出成绩,所以美国大学是看平时成绩,如果在校成绩不佳,即便IB成绩尚可,到时候也用处不大了。

碧云金毛 发表于 2013-4-13 22:12:02

关于IB的最后一段没有特别明白,花这么大力气却用不到,为什么还学哪?

ericayy 发表于 2013-4-13 23:21:40

IB对孩子的阅读和写作真正是挑战!
是不是一般大学录取的时候都是预录取,要求IB课程有几门达到A才能正式录取?

Ester 发表于 2013-4-14 00:08:05

本帖最后由 Ester 于 2013-4-14 00:20 编辑

ericayy 发表于 2013-4-13 23: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IB对孩子的阅读和写作真正是挑战!
是不是一般大学录取的时候都是预录取,要求IB课程有几门达到A才能正式录 ...
学校会给出一个估分(Statements of predicted grades),用这个估分申请。

Ester 发表于 2013-4-14 00:19:56

本帖最后由 Ester 于 2013-4-14 00:27 编辑

liuliancn 发表于 2013-4-13 21: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IB
IB DP即文凭项目,也是在高中最后两年开设的课程。这个课程要求学生选学6门课程,包括文学、第二语言、 ...
说的挺好。补充一点,

IB可以选双母语(爸妈网很多家长的终极目标,呵呵),即第一第二语言都按第一语言的要求考,或者至少有1门第3或第4组课程的考试用的不是第一语言,这样可以拿Bilingual IB 证书。因为国内孩子一般第一语言选中文,而其他课程都是用英文上英文考,所以可拿双语证书。


Ester 发表于 2013-4-14 00:32:02

碧云金毛 发表于 2013-4-13 22: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关于IB的最后一段没有特别明白,花这么大力气却用不到,为什么还学哪?

原因可能是这些。

liuliancn 发表于 2013-4-20 22:20:56

本周有空会说说美国大学、英国大学、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一般选择学生的"标准"。

这些个"标准"并不是用来照猫画虎,而是借鉴下他们对年轻人才的期望角度。这些信息,不仅可以用于将来中学课程的选择,亦可用于家庭教育的参考。

zuiai1974 发表于 2013-4-20 23:16:57

谢谢,学习了,压力真大呀

liuliancn 发表于 2013-4-21 19:34:47

本帖最后由 liuliancn 于 2013-4-21 19:38 编辑

从我的经验来看,中国的好大学最“容易”上,英国的情况也类似。美国,如果简单看排名,是一个拥有顶级大学数量最多的国家,却是一个要读顶级大学最难的国家。

这里的难易,是指准被读这些大学所要做的准备的复杂程度。

中国为何简单?因为从幼儿园起,父母们就知道了,学好数理化+英文,就O了,其他什么都是不重要的(仅仅指对大学录取而言)。一条路,最简单。家长也很容易在初中阶段基本就能判断出来,自己的孩子将来大学大致是什么层次。现在,中国的大学也开始自主招生,不过,名额仍只有10%。90%的孩子,只有华山一条路。

英国(国内)也是如此,A-level,一条路,除了A,B,C,D这样的成绩,其他都不重要。近年也有不少学校有IB,不过比起A-level,还属于小众。但是很快他们要改革了,参考的就是IB Diploma项目。顶尖大学除了看A-Level和IB分数,还要进行面试。面试有点像我们的大学自主招生,主要学生的学术水平和思维品质。

美国呢?美国是拥有最复杂、最多样大学录取标准的国家。而且,各个大学的标准是保密的,也没有义务对落选的学生来解释没被录取的原因。


ericayy 发表于 2013-4-21 21:55:08

等着楼主继续

liuliancn 发表于 2013-4-21 22:20:23

继续,美国。

和大学接触多了,看的孩子多了,也就对美国大学的录取标准有了一个认识。一般来说,或者说平均来说,美国顶尖大学很少看人看走眼,都能找到“精英”型的人才。而中国大学就不一定了,高考分数高不能说明人的全部。

先说美国顶尖大学的基本要求:

SAT I & II/ACT   也有大学无所谓的
TOEFL   国际生
4年GPA 9-12年级
申请作文
推荐信(认识至少1年以上的成人,一般是老师、counselor、学校校长等能说明孩子学术和品质的人的reference)
其他说明材料
在提供IB/AP的学校,提供IB/AP预计分或者AP分数;不提供IB/AP的学校,这一条不需要。

这里面哪个最重要?大家说说

碧云金毛 发表于 2013-4-21 23:32:00

期待下文。

qinbaoba 发表于 2013-5-1 11:02:34

继续顶,等待后续

paulla 发表于 2013-5-2 09:49:11

孩子求学的路,真不容易呀,本来以为出国是逃避国内的教育竞争,但现在看来,都是牛娃的路好走呀


hamin 发表于 2013-5-2 11:47:36

关注!关注!关注!

jingyan422 发表于 2013-11-21 06:19:02

学习了,还有好多不懂

seawind 发表于 2013-11-21 07:28:26

真的很专业。学习了。

作业还没批 发表于 2013-11-21 09:28:16

强帖啊,期待更深入的讨论。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孩子出国求学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