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农的话语权要提高(转载)
上海农民用拖拉机碾毁百万斤滞销蔬菜,北京菜农为减少损失而铲掉田间油菜,嘉鱼网友在微博发动“爱心购包菜”行动……最近这段时间,全国不少地方发生了“菜贱伤农”事件,引起各方普遍关注。 有分析认为,蔬菜从田间地头到市民餐桌的过程中,要经历产、运、销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流通成本的增加共同推高了蔬菜的交易成本,进而损伤了菜农的利益。丰产不丰收,使得一些菜农只能让蔬菜烂在田里。应该说,从产供销的流通成本来分析“菜贱伤农”现象,有一定的道理,但这并非导致蔬菜滞销和菜农利益受损的本质原因。要想避免“菜贱伤农”现象出现,最根本的解决之道是扭转菜农的弱势地位,增加他们在蔬菜交易中的话语权。
据媒体报道,有菜农向记者反映,他们在蔬菜批发商面前缺乏议价能力,只能被动接受“菜贱伤农”的现实。笔者以为,正是这种话语权的严重不对等,让菜农的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证。
在现有的定价机制下,菜价基本由经销商把控,无论是菜农低价售菜,还是市民高价买菜,利益基本不会遭受损失的只有蔬菜经销商。他们可以通过压低批发价和提高交易价的方式来转嫁成本,而为之埋单的菜农和消费者基本不具备抗拒能力,否则只能任由蔬菜烂在田里。
看着这则新闻真的是有点吃惊,菜的价格这几年都在疯长,可没想到菜农也没多增加收入。 前段时间看新闻,一农户种包心菜,但一棵也卖不出去,烂在田间地头,自杀了。 回复 zwyqs 的帖子
是呀,烂掉真的是太可惜了啊。 没觉得菜便宜啊,价格都挺贵的哦。 我们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可怜的都是老百姓 回复 幸运鱼 的帖子
是呀!{:99:}
以后我准备组团到菜地买菜! 回复 zxlzlsky 的帖子
哈哈,到时来参加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