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物相加减能明白,落实到纯数字就不懂!怎么回事?
本帖最后由 doll624doll 于 2013-4-23 10:38 编辑比如问他一个房间原来5个人,进来2个人,出去3个人,掰手指头能算出来,问他1+1,1+2,2+1,还有1加几等于3之类的,回答怎么就那么费劲呢? 太正常的表现了,急啥 我们家也是,如果说给你几个苹果再给你几个苹果就可以算出来,如果纯说数字就很不明白的样子。。。 孩子太小,还不能理解抽象数字 才四岁,还处于形象理解的时期呢,孩子实物能理解,对于这么大的孩子来说已经很超前了。学龄前阶段的孩子,最适合的学习方法是“操作式”学习,通过亲身实践、动手操作来理解数学概念在生活、实物中的含义,一般而言要到学龄前后,也就是六岁左右,才能过度到抽象理解的阶段。
千万别忽视学前实践操作的这个阶段,这个阶段进行的越充分,孩子将来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理解的就越透彻、越容易,数学方面过多的抢跑对孩子没有什么好处,真正的分化要到初中阶段才开始。前面走的越扎实,后面就走的越快。其实蒙氏教学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形象、操作式的学习,而且学习的过程是以孩子为主的,非以成人意志为转移的,如果用蒙氏教具,一定要注意这点。
我家孩子四岁三个月,五以内的要掰手指头,五以上的一概先说不知道,基本还不如三岁数字敏感期时候明白呢。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不到时候千万别拔苗助长,背出来是没有意义的~~有了代数的意识和概念后,就自然而然的会了 我问儿子有5个苹果,分给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男孩拿走3个,女孩儿还能拿几个?我儿子就开始胡说,5个,6个。。。我让他拿实物比划,自己也能算出来,呵呵,反正还小,大了自然就知道了 我家也是,做题目都是以吃糖为例子,他对这个特别敏感。 本帖最后由 惟意 于 2013-4-23 11:35 编辑
把数字题试着用实物比如编编应用题的方式来说说,让孩子搞清楚数字题的概念,看看有没有效果呢?
下面举例:
如一道5+3的题,给孩子先看题,然后用他平时熟悉的东西来帮着他编,我家宝喜欢车,我通常用的都是汽车类的,停车场有5辆汽车,接着开来3辆,就是这道题的意思,请他算一共几辆了。用点实物也可以。编得多了,练得多了,慢慢地不编他也会了。
个人经验哈,仅供参考!
我觉得小时候,物与数字对应没强化过
楼主安心,正常现象啊。{:1_1:} 本帖最后由 叮叮当铃 于 2013-4-26 08:52 编辑
jing1025 发表于 2013-4-23 10:45 http://www.ebama.net/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学龄前儿童的感受都很直观,刚开始对照看得见、数得清的实物,可以理解加减关系。抽象出来,纯数字计算还有 ...
jing1025:我想请教一下“两个两个数”和“五个五个数”的问题。
1、两个一数:是两个东西一堆,用2、4、6、8、10......这样的数下去呢?还是两个一堆,用1、2、3、4、5......这样的方式数下去呢?
3、五个一数:是五个东西一堆,是用5、10、15、20......这样的数下去呢?还是五个东西一堆,用一5、二5、三5、四5......这样的方式来数呢?
我女儿现在如果看着筹码,知道哪些数是奇数和偶数,但是如果没有筹码,只有数字,只能分清10以内的奇偶数。
那10以后的数字,分奇偶数是需要多记忆吗?还是不用管?
多点儿耐心吧,抽象出来算式需要大量的实物算术积累。 我家玩扑克,随机给他两张牌,让他数上面的图案一共是多少,他很喜欢玩。还有我老公直接教他如何计算器做加法,他当玩具玩。现在问他几加几他一般都能说对。 我家也差不多 一直以来我家吃饭喝水或者干其他事情的时候都以数数来进行 就是数123456这样 有时候我让他喝6口水 喝到4口的时候 我想让他多喝几口 就说还有3口啊他立马就急了 说不对 还有2口 不是就喝6口水么 就剩2口了 但是你问他6减4等于几 他是断断回答不上来的 哈哈 都这样过来的 我家宝也这样,我还说他怎么一说吃就明白了,还是加强实物引导啊 呵呵,大家都一样啊,我家的以前都是买苹果分苹果吃苹果。然后多湖辉上有算式(其实对这点我还挺有意见,楼上的有位说得很好,理论需要实践的大量积累)于是恍然大悟,原来这是加减法啊!至此不要苹果梨子香蕉...水果论了,现在喜欢很得意的总结算式...但我是相当的遗憾,加减法运算规律理论没有水到渠成啊,只能说是强灌的。加法规律没有实践经验积累,以后乘除法需要走更长的路。咳咳,到时候再说吧... 正常的表现了,急啥 多大的事?都这样,时间没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