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草 发表于 2013-4-23 10:39:28

我也来八个老故事《疑邻盗斧》

本帖最后由 跳舞草 于 2013-4-23 10:40 编辑

      儿子这周期中考,正在复习,忽然问我“疑神疑鬼”的同义词,我第一反应是半信半疑,又觉得不够准确,于是找度娘,度娘告诉我“疑邻盗斧”。我觉得这个故事有意思。
    原文是这样的:
    人有亡鈇者,意者邻之子,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窃鈇也;言语,窃鈇 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俄而抇其谷而得其鈇,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鈇者。
翻译过来是这样的: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便观察那人,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一不像偷斧子的。
    不久后,他(丢斧子的人)在上山的时候发现了他的斧子,第二天又见到邻居家的儿子,就觉得他言行举止没有一处像是偷斧子的人了。
(典出《吕氏春秋.有始览.去尤》篇,摘自百度词条)

我要说:
    大家更倾向于接触与原有态度较为一致的信息,而尽量回避那些与己见不合的信息,心理学上称为选择性注意。

freshcindy 发表于 2013-4-23 10:43:15

本帖最后由 freshcindy 于 2013-4-23 10:44 编辑

这个观点很赞同。宏观的讲,当一个群体里,你怀疑一个人做了某事,而其他人并没有站出来说我没做时,慢慢的你会怀疑这整个群体所有人都做过这件事。话说我强烈要求admin开个心理学或哲学版块;P。这个八版的话题越来越有深度了。:L

山山水水 发表于 2013-4-23 10:49:55

大家更倾向于接触与原有态度较为一致的信息,而尽量回避那些与己见不合的信息,心理学上称为选择性注意
=================
所以就选择了删帖,封ID?

翩若惊鸿 发表于 2013-4-23 10:52:30

学了一个新词,选择性注意。

iread 发表于 2013-4-23 10:53:28

yanzi.wang 发表于 2013-4-23 10:57:40

虽然从小到大被洗脑说:正义终究战胜邪恶。

但是,其实这是错的。

我觉得是这样,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吧:
对待孩子受欺负这件事情
家长肯定气的不得了,要去理论理论啥的。
其实应该看看孩子是否能够承受的了
如果孩子没事儿,没心理阴影,那就受点欺负好了
除了自己在家当个宝儿,到了社会上,谁把你当回事儿啊。真的。。
如果孩子在乎,那就让他把所有的委屈都说出来,
家长就作为好的听众,不做任何评论。
就可以了。

被误解,不是当事人能控制的。所以,也没办法。
有人选择解释,有人不解释。就让事情这么过去好了。
没损失房子没损失地的,只是面子呗。

你这个故事是找到了斧子。那还有更多没找到,被误解一辈子的呢。那又怎样?
判断事情越少主观,越接近事实的真实状态。

好好教育孩子是王道。。。呵呵

zx9823 发表于 2013-4-23 10:57:55

天使版主呢,喜欢看那对小翅膀。
BTW;才艺版主算借调到8版吗?

tigie 发表于 2013-4-23 11:05:54

契约关系不能和疑邻盗斧混为一谈~~~~~~~~~~~~~

腾腾的新家 发表于 2013-4-23 11:11:38

先把斧头找着了再来说事儿吧

越挫越勇 发表于 2013-4-23 11:16:01

拂晓 发表于 2013-4-23 11:17:25

“在一次次诚信的失信后必然会出现怀疑,请允许怀疑。大家只能用一次又一次老老实实做出来的事实来帮助诚信的回归,请相信暗物质也是推动的力量,接受一切怀疑是不怕怀疑,接受一切不认同是为了某一天大家自然的认同!”

加农妈 发表于 2013-4-23 16:36:55

mystique 发表于 2013-4-23 20:47:37

本帖最后由 mystique 于 2013-4-23 20:48 编辑

其实吧,好多听信广告而参加了团购然后声称"无需拯救"的人非常符合lz说得"大家更倾向于接触与原有态度较为一致的信息,而尽量回避那些与己见不合的信息,心理学上称为选择性注意。"
然后呢,删除团购的负面反馈、以及版主删贴封人貌似lz说的"智子疑邻"。。。

dodo99 发表于 2013-4-23 21:34:10

人,总是选择吸收自己想听的东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也来八个老故事《疑邻盗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