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分明 发表于 2013-4-27 08:27:36

个人拙见,一堂45-60分钟的专业钢琴课应如何上

本帖最后由 黑白分明 于 2013-4-27 08:39 编辑

                        个人拙见,一堂45-60分钟的专业钢琴课应如何
      钢琴演奏中起着决定作用的两大基本硬件:      一 高超的手指能力;二 准确快速的视奏能力。      基于以上两大硬件,故,在钢琴教学的启蒙初级和中级阶段的每堂课中,围绕此2大硬件的方法的讲解和训练的步奏起码不少于30分钟。       其中的主要内容必须包括:
       1 哈农或者音阶的回课。(5分钟左右)       学生哈农的练习每堂课都要过目,尽量在5分钟内完成,检查琴童身体和手的状态是否放松自然,检查琴童的用力方法是否得当和是否偏离,更重要的是注意琴童弹奏的声音质量(最低标准是做到均匀:力度均匀和速度均匀)
       2 练习曲的回课(5分钟左右)      (1) 首先要检查琴童已经非常熟练了的练习曲一到两首。这一环节的要求和检查非常重要,道理相信大家都懂得。      简单的说,对琴童手指能力的提高起着决定作用的永远是那些最熟练的练习曲。遗憾的是,大多钢琴老师根本就不懂得其中奥妙,老师不做要求,琴童和家长自然就象黑熊掰苞米……最终琴童手里只有一首永远都在继续熟练的练习曲。试想,一首结结巴巴的练习曲能给琴童的手指能力带来如何的提高呢?
      具体操作中应注意事项:       任何事物的发展进步均应在曲折中,均应在“快慢”的有机结合交替中而得到不断提高的,手指能力当然概莫能外。       在这一授课过程中,老师首先应让学生接近其最快的速度演奏一遍自己已经熟练了的练习曲,一方面了解学生的手指能力的提高程度;另一方面根据演奏质量来确定下周中应让学生采取应是“快”或“慢”的练习方法。       对待学生已经熟练了的练习曲,一味的追求快速演奏是大忌,切记!       如何确定何时快与何时慢就取决于老师的判断和把握了。
       学生合格弹奏一首普通练习曲着重应注意的事项:       A准确无误的熟练演奏(照谱或背奏均可)。       B 节奏稳定,速度接近曲谱速度要求。       C 技术要点和难点不留痕迹更不留尾巴。       D 比较全面的做好曲谱的演奏提示:如情绪或感情基调提示,强弱和力度的对比提示,曲式结构中变化的形象提示等。
       (2) 仍然不熟练的练习曲的教学(10分钟左右)       让学生弹奏一遍仍在熟练过程中的练习曲,科学准确地指出其不熟练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对于学生不熟练的练习曲除去时间和功夫等“量”的积累不够之外,大多是因技术难点比如运指转腕方法和用力方法上等因素导致。此时老师的指导就非常关键,如老师能准确及时地发现问题,一阵见血而对症下药,给出有效的解决f方案和相应措施,对学生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践中,常见老师听完学生仍不熟练的练习曲后只扔出一句“没用功练,回家继续练”而再无其他。岂不知,好多技术难点和要点,如果方法不得当,将在很长时间内都得不到熟练,甚至衍生出其他不良习惯甚至顽疾。
       (3) 新作业中新练习曲的教学       利用新作业新作品让琴童直接上手,继续逐渐养成或巩固琴童独立视奏的习惯和能力。       第一个养成习惯:       视奏前必须看清楚并且在视奏过程中始终绷紧的两根弦:“谱号”和“调号”。       “谱号”和“调号”在作品中是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的。实践中,琴童常因对二者的模糊或忽略而出现一些低级错误的现象司空见惯。       第二个养成习惯:       必须严格要求琴童视奏中的“三个准确”:音准,指法准,弹法准。       琴童在对新曲子的视奏过程中,老师必须从头到尾认真观察,随时对曲子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和音乐知识点进行及时讲解以扫除障碍。老师当堂解决“三个准确”的问题,及时解决作品中的技术问题和音乐知识问题,为琴童回家独立巩固练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效避免琴童回课时老师就成了“纠错课”的低级授课模式。   (详见主贴中关于“三个准确”的论述)。
       本人坚决反对如下情况:       一 对于新曲子新作业,老师常三言两语就结束,然后让琴童自己回家练习,等回课时再纠错而美其名曰:目的是为了养成琴童的独立习惯云云……       二 对于新曲子的教学,关于技术难点要点和音乐理论的知识点以及作品的结构形式和艺术特点等等,因老师知之甚少说之甚少而彻底沦为一个低级的“认谱老师”。
   二 课堂中视奏能力的训练
   (待续………………)

快乐珈毅 发表于 2013-4-27 08:28:44

感谢您,正想问问这个问题,先回复,再仔细读!

iread 发表于 2013-4-27 08:32:19

fray_fx 发表于 2013-4-27 08:33:42

还没开始学,先进来扫盲

碧云金毛 发表于 2013-4-27 08:41:32

练了5年了,视奏的比例一直很少,最近已加大视奏的比重,Paul Harris的《提高你的视奏能力》非常好,可惜是全英文的,老师需要我的帮助才能全部看懂,好在文字部分并不多。

另外就是新曲子老师讲的时间确实少,但要求回家看视频,所以视频一下子买了好多,尤其是练习曲的。

心月妈妈 发表于 2013-4-27 08:43:58

本帖最后由 心月妈妈 于 2013-4-27 08:45 编辑

谢谢,黑白老师说的这几点,我们老师大部分都要求了。只是我们时常达不到老师的要求,所以每节课浪费的时间还挺多的。

孩子的手型总是不注意,只要不提醒她,她的手就歪了。总之问题多多,唉。

琢琢的家 发表于 2013-4-27 08:47:49

学习了,我丫一年半的钢琴集体课刚完,马上进入一对一,你说的观点很有用啊,正好可以检查下老师的情况!

爱大洲 发表于 2013-4-27 08:48:07

正打算最近开始学钢琴,学习了。

快乐珈毅 发表于 2013-4-27 08:52:07

黑白老师,想问问,孩子学钢琴的教材选择是否有规律?进度如何掌握?我的孩子学琴有1年了,平日练琴时,总是一味求速度快,让他慢下来出错的地方就会变多,这是什么原因呀? 对曲子弹奏速度该怎样把握呢?

yueyue2008 发表于 2013-4-27 08:52:55

继续跟帖,谢谢精彩的介绍。

lishu0515 发表于 2013-4-27 08:56:06

钢琴课原来是要这样上的!

黑白分明 发表于 2013-4-27 08:56:25

本帖最后由 黑白分明 于 2013-4-27 08:56 编辑

碧云金毛 发表于 2013-4-27 08: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练了5年了,视奏的比例一直很少,最近已加大视奏的比重,Paul Harris的《提高你的视奏能力》非常好,可惜是 ...
       这个问题我要赶紧回复你!
       教学实践中,我们大多老师都不主张建议琴童多听示范演奏的乐曲和练习曲,等琴童彻底熟练后听下对比区别就足够了。原因是差别太大,琴童容易首先在心理上无形增加压力,然后无意识地去努力模仿……况且,琴童听示范演奏也就听了一个声响感觉而已,细节方面,技术方面包括音乐性方面还是一片茫然。
       建议你别去买什么示范演奏的东西了,实在需要就让老师示范下即可。

niuniuya 发表于 2013-4-27 09:00:04

我们也是觉得手型不太好看,估计和我们练的时间短有关吧

黑白分明 发表于 2013-4-27 09:03:10

快乐珈毅 发表于 2013-4-27 08: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黑白老师,想问问,孩子学钢琴的教材选择是否有规律?进度如何掌握?我的孩子学琴有1年了,平日练琴时,总是 ...

       琴童启蒙教材很多,各有特点,关键看老师归纳使用和合并使用教材的能力如何,而不必拘泥于某一种教材。这对老师的专业程度和教学经验都是一个严峻的考研。
       有选择的使用教材,或者是跳跃性的使用教材,也或是穿插性的使用教材都是钢琴教学中比较高明的做法。高水平有经验的老师一般都不是把着一本教材逐条死板的学下去的,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训练的目的更明确更有效果。
       比如入门教材中“拜耳”的教学,全书中最多学习三分之二就足够。实在不敢恭维那些逐条呆板的一直学完的教学方法。
       琴童喜快是通病,这个不是大问题,而在于我们的要求力度和执行力度。多慢弹少快弹永远是练好钢琴的法宝之一。

unite 发表于 2013-4-27 09:08:26

这个内容好像以前发过,请老师再多些续篇吧,期待ing.

bunny8 发表于 2013-4-27 09:13:01

黑白分明 发表于 2013-4-27 08: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问题我要赶紧回复你!
       教学实践中,我们大多老师都不主张建议琴童多听示范演奏的乐曲 ...

哈,关于模仿,我恰好又刚看到一段材料,也是流行钢琴网的,最近的高楼第99楼

===== 以下是引用=====

我简单介绍一下关于小娃娃音乐性的培养过程,其实学随便什么艺术,音乐,绘画,舞蹈,建筑等等,要谈到艺术性其实就是说的就是审美这个概念,也就是一个审美的标准,让小娃娃明白什么叫美,什么叫不美,但是这个靠他自己理解,参悟,你觉得可能吗?所以其实小娃娃培养音乐性的过程就是模仿!首先至少模仿各种好的演奏,钢琴家的也好,老师自己的示范也好,在模仿的过程中有人必须告诉他,这样这样是很好的,如果如果这个地方那样那样弹就不太美了,还可以对比让他听好的和不好的声音,这个就得要得老师的自身的水平要很强才行,只会夸夸其谈,自己都无法仔细分辨声音,只会大概的说这个还可以,然后让小孩子自己听的人是不可靠的。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开始,然后随着他的慢慢长大,接触的好的音乐越来越多,他慢慢会形成一套自己的审美体系,简单地说就是一个新的曲子,他会发现一个地方可能和以前的某个曲子相似,那么就可以自觉地仿照以前的处理方式去尝试,那么这个基本就达到第二步了,然后最后再在这个基础之上,有了很多的沉淀和积累,有时候他会灵光一现,出现一些自己的想法,再把这些想法加以实践和尝试,去粗取精,这个就是我们最后说的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但是很不幸的是这个过程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就算按照某些少年成名的钢琴家来算至少都是十几年的时间。

==================

另外,我觉得黑白老师您说的情况是不是学生水平与视频水平相差比较多的情况?我个人猜想学琴5年的话,技术水平差异也许没那么悬殊。(猜而已,我家哥哥才学两年半,五年啥样儿我不太知道)。

april_tiger麻麻 发表于 2013-4-27 09:18:19

讲到点上了

黑白分明 发表于 2013-4-27 09:26:33

本帖最后由 黑白分明 于 2013-4-27 09:36 编辑

bunny8 发表于 2013-4-27 09: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哈,关于模仿,我恰好又刚看到一段材料,也是流行钢琴网的,最近的高楼第99楼

===== 以下是引用=====
...
   呵呵,这个问题很好!我不反对艺术上的模仿!
      但钢琴艺术的模仿有别于其他艺术形式。
      如想模仿大师的钢琴示范演奏,首先要具备好多硬件软件方面的能力和功利吧?
      试想,一个琴童对于一首还没上手的乐曲或练习曲,而一味想去模仿专家大师的示范演奏这现实吗?
      当然,琴童平时对钢琴艺术作品的赏欣赏是另外一回事了。

dxiaoxiao 发表于 2013-4-27 09:28:05

留印。宝贝在学琴,继续关注!

bunny8 发表于 2013-4-27 09:36:20

黑白分明 发表于 2013-4-27 09: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呵呵,这个问题很好!我不反对艺术上的模仿!
      但钢琴艺术的模仿有别于其他艺术形式。
   ...

那是不是说,比如《致爱丽丝》或者《牧童短笛》这种,先自己把技术练好,弹流畅了,然后就可以仔细听听钢琴家们的演绎,模仿一下他们的处理?

烟霏云敛 发表于 2013-4-27 09:49:57

黑白分明 发表于 2013-4-27 08: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问题我要赶紧回复你!
       教学实践中,我们大多老师都不主张建议琴童多听示范演奏的乐曲 ...

你这段话对我实在太重要了,以前我也是先给她看视频,现在知道怎样做了。感谢你!

yyyyshizi 发表于 2013-4-27 10:30:12

我们熟悉的练习曲回课没有,是否要换老师

bunny8 发表于 2013-4-27 14:18:56

yyyyshizi 发表于 2013-4-27 10: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们熟悉的练习曲回课没有,是否要换老师

黑白不是说了嘛“对琴童手指能力的提高起着决定作用的永远是那些最熟练的练习曲。遗憾的是,大多钢琴老师根本就不懂得其中奥妙”。你要是能找到那极少数的,再换呗。;P

codyexe 发表于 2013-4-27 18:38:48

受教,慢慢领会中。

xsj071016 发表于 2013-4-27 20:17:21

老师追到这继续问问题,孩子没有节奏感,我记得您好像不建议用节拍器,那我和孩子怎么加强节奏感呢?您说的书已购。:victory:

yinger2001 发表于 2013-4-30 18:37:43

学习了,儿子刚上1对1的课~~

忙着休息 发表于 2013-5-1 10:20:29

进来了解看看。

Lilac 发表于 2013-5-9 12:43:22

仔仔细细来学习。。

yueyue210 发表于 2013-5-9 16:32:12

学习了,看来家长真是要下功夫才行。

yueyue210 发表于 2013-5-9 17:13:00

老师说的书?什么书,怎么没看到?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个人拙见,一堂45-60分钟的专业钢琴课应如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