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忙呢 发表于 2013-4-29 08:03:08

关于诚信与治商的讨论一

本帖最后由 还忙呢 于 2013-4-29 10:15 编辑

坛子里出现了几起争议。
例如是否利用电商规则,看过的退货,拆单后退货,大概的意思吧。
因为讨论的是第三方电商,坛子里以买家居多。
买家分两派,一派觉得合理利用规则,再冲动的觉得卖家的便宜不占白不占。
另一派觉得应该保持诚信,不要钻规则的漏洞。
我的态度,是都有道理,也都有失偏颇,犯不着为此上纲上线,人参公鸡(这词最近很忙)。
比较全面的态度:
只要遵守了卖方制定的规则,买家的行为就无可厚非,即便借口与实际不符,那也是卖家塑造品牌需要付出的代价。买家无需受到卖方乃至旁人的指责,但需要扪心自问,并考虑自己的言行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一句话,利用规则漏洞的买家只需要通过自己内心的拷问。例如自己座公交普通座,旁边占一孕妇,让与不让,自己决定。
当然,所有的比喻都是蹩脚的。商家绝不是孕妇一样的弱势群体,理应有更加严格的要求。
制定规则是商家的权利,规则一旦制定,就有信守承诺,不得反悔。
宣传上不得夸大其辞,放大卖点。不得含糊其辞,回避限制条件。
即便发现规则漏洞,需要完善调整,也要对此前的交易负责,并向后来的买家明示交易规则的变化之处。
以上是我作为消费者的态度。


nellyl 发表于 2013-4-29 08:10:38

我还是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这样拆单。

还忙呢 发表于 2013-4-29 08:18:10

本帖最后由 还忙呢 于 2013-4-29 12:13 编辑

另外,我作为一个海量用户的商家的打工仔,谈谈买方的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
卖家是个笨蛋(低治商),不知道漏洞所在,竞争激烈毛利本是就偏低,一直亏损直至关张。
卖家是个常人(正常治商),发现漏洞,严格规则导致所有买家的不便。例如现在几乎所有的中国孩子到欧美留学都会受到更严格的限制。
卖家比较精明(高治商),,对买家分类,爱占便宜的规则严,漏洞少。其它买家规则宽松,服务好。电商以后很有可能如此。在此之前,沾便宜的赶快沾!


当然,电商还可能有另外的玩法,一直让买家占便宜,图的是做大规模,垄断市场后再变脸。也可能做大规模,吸引风投,套现走入。

cl2039996 发表于 2013-4-29 08:23:14

起的好早啊,今天五一,无商不奸。

还忙呢 发表于 2013-4-29 08:27:12

cl2039996 发表于 2013-4-29 08: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起的好早啊,今天五一,无商不奸。

貌似你有个帖子,我花了贝壳下载不了。头像很漂亮,又是宁夏的,印象深。

china_baby 发表于 2013-4-29 08:27:20

本帖最后由 china_baby 于 2013-4-29 08:33 编辑

现在包括一些海外的电商都对中国客户有特殊的限制,谁造成的?!巴黎的LV旗舰店听说中国客户是要凭护照买的,一张护照只能买两个,为什么?!有人大量购买倒卖。香港也开始对大陆限制携带奶粉的数量了,为什么?!水客太多!经过这么多事,当我们谈论诚信的时候,依然只是别人的事吗?!

Hyacinthus 发表于 2013-4-29 09:10:16

想起了福建籍办签证被拒概率高,外国人也搞连坐啊?

奎西 发表于 2013-4-29 09:28:34

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总觉得离自己远得很,临到发生到自己身上,就知道什么叫因果了。

carozhao 发表于 2013-4-29 09:36:24

本帖最后由 carozhao 于 2013-4-29 10:57 编辑

       支持一下楼主。
       这个事情本来就应该在八版开贴讨论。真理越辩越明。
      但是在淘书广场,有针对性的搞人参公鸡,让人看了实在不爽。昨晚睡得早了,很多事情没看到。早上发现谦妈被禁,才觉得讨论这个问题的时间恐怕也太敏感了,导致无辜的人受牵连,于心何忍。刚刚看到谦妈接禁,才有点心情再写两句。

         中国人的诚信问题由来已久。举个简单的例子,
         你如果海淘就会发现,美国有些网站只是屏蔽中国区IP,有些网站不接受中国信用卡。当然你会翻墙,或者找代购也能买。实在不行你就淘宝,总之,多花点钱有人能够钻空子能帮你买到就是。
         听说,有些欧洲超市就是不卖给中国人奶粉,把人权、平等看的很重的国家能干出这样的事,想来也是被逼无奈吧。
         听说,美国亚马逊要对中国的转运地址推出了新的退换货规则,因为很多国人利用老外比较诚信,收到的完好东西故意报损,要求赔偿。这恐怕才是真正的道德水平堪忧。
      类似占小便宜的例子很多。只要你耐心寻找,国人的小聪明总是能派上用场。真是让人恨其不争的感觉。估计很早以前,大家就有很多类似的讨论国人劣根性的文章了。估计在这个问题上,是没有什么争论的。
       估计大家争论的焦点:第一,就事论事,不牵扯别的,拆单本身真的对电商有损吗?
                                          第二,以批判指责的态度,是否合适?

         第一个问题,抛却一时之气,你仔细分析一下,可能会觉得很无耐,毕竟电商的规则制定的有漏洞,不能指望大家都是“圣人”啊。电商作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是商品信息占有较多的一方。这是毫无疑问的。因此,当游戏规则出现漏洞,与处于弱势的消费者发生纠纷时,无论是法律和道德都是不应该首先指责消费者的。这也正是当当809案件中,法律会支持消费者的基本立足点吧。就好像能钻“税法”空子,能合理避税的是人才。愚蠢瞒报,偷逃税款的,是犯罪。一个道理。本质上,法律制定者,是强势一方,既然制定的规则有漏洞,处于弱势方的按照强势方指定的规则获益应当视为正当所得的。很多年前,我看到某位美国总统为了避税把特意在免税州买房子不去居住,我当时还很不理解,美国人很诚信,公职人员更应该成为为国家做纳税贡献的表率,为什么要逃税?现在分清楚了,避税、逃税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合理利用规则,大家都不是圣人。
       回到拆单这个事情上,电商真的受损吗? 就事论事,我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这个拆单的事情,由来已久,之所以不在技术上解决。因为,这个小的损失(只是我们表面看到的像是损失,其实他们流量上的收益可能更大)对电商绝对是小意思,他们看到的决定是大生意。斤斤计较只有菜场小贩才会做的事情。几个知名电商一定有更长远的考虑。否则,以当当的个性,809都宁可上法庭,都不给你占便宜,你觉得他们会给我们弱势的消费者占到便宜吗?

       第二个问题。 确实,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我们是应该这样教育孩子。但我们更应该告诉他,做事情要保护善意的人,扣帽子、大字报这些过时的手段,更是不好的。毕竟,大家都不是圣人,谁在生活中能拍着胸脯说一点便宜没占过别人的。不需要上升到法律的事情,就是道德和良心范畴的,这个范畴的东西你可以要求自己,但不能苛求别人。当和别人发生意见不一致时,首先看对方出发点,是否善意,决定你的立场,这样是不是更好?把普通的讨论搞得敌我矛盾似的,在用词上是否也有不恰当的地方。如果讨论的出发点是引导大家多去反省自己,恐怕很多人就容易接受的多,没必要对号入座的事情。毕竟是非善恶,群众能分得清楚。要相信群众。

      最后,占小便宜是不对的。我想大家也知道。如果不是爱占小便宜,很多骗术也没那么高明,那么容易得手。这的确应该自我反省检讨的

cherrymama 发表于 2013-4-29 09:57:22

纯属看热闹。两边都各说各有理。大家出发点不一样而已,说到后面,这个性质越来越深沉了。我来打打酱油。


cherrymama于2013-4-29 09:57补充以下内容:
纯属看热闹。两边都各说各有理。大家出发点不一样而已,说到后面,这个性质越来越深沉了。我来打打酱油。

joyce00000 发表于 2013-4-29 11:50:44

非常同意6楼的观点。

gutmom 发表于 2013-4-29 12:57:04

我當熱鬧看啦,反正把握好自己的尺度就行了。

竹露清响 发表于 2013-4-29 15:53:29

诚信原则既是法律规定的,更是道德所要求的!
爸妈网会员多系为人父母的,作为给孩子行为的示范和楷模,原本就该对自己有更高的道德准则。“推动世界的手就是推动摇篮的手”!

栩栩 发表于 2013-4-30 12:21:00

本帖最后由 栩栩 于 2013-4-30 12:51 编辑

楼主有个意思很赞同,各人心中一把尺,不涉及法律和规定的事,如何决择完全取决于各人心中的道德准则。

而准则高低,常是一种生活环境中形成的思维定势。

面对商家,有的人以为自己出钱是上帝,有的人认为给商家钱自己是弱势群体,有人认为双方是对等的,是公平交易的关系。

这种想法可能会随着对象不同而改变,但内心深处的对自己的定位是不会有大的改变的,有时候争论真的很无奈。

面对商家真的要把自己看的很低,面对孕妇就要把自己看的很高?

仗弱势欺人,凌盛气助人,都不是什么有道理,让人愉快的事,却也并不少见。

难道不能单纯的同理心去思索下别人的初衷和需求,换位思考一下,再处理问题么。

我很喜欢用一句朴素简单的话自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诚信与治商的讨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