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我眼中的美国母语教育-朱先云
2012年发表的如果国内有具有下面特点,能够配合应试教育,又能结合国内社会、历史实情的,设计好的课程培训,我想我是一定会让我的小孩参加的支持的请跟个贴我有幸受深圳市政府委派赴美国纽约学习考察近两个月,通过参观与访问学校,深入课堂观课议课,走访教师、学生、家长与社会人士,对美国母语教育课程的主要特点与整体架构有了一些粗浅了解和初步感受。特点一:教材丰富多元教材的丰富性、多元化是美国母语教育有别于其他国家的最大特点。美国各州有自己的中学母语教材,但对于教材的使用没做硬性规定。而小学母语课堂,全美各州没有规定统一的阅读教材,即使是同一座城市同一个学区的两所不同的学校,教材也不一样。在教材的选择上,教育部门给予了学校、教师最大限度的选择权,各校可以根据国家《英语语言艺术标准》或是各州的课程标准“阅读”“书写”“倾听”“口语”等方面对各个年段的教学要求来选择使用哪些读物作为读物。在考察中我们发现,选为教材的读物品种相当丰富,学校往往会提供给每个班级几百甚至上千本不同的书籍搁置在书架上或是不同颜色的塑料筐同让孩子们阅读时进行选择。比如纽约市PS105公校一年级的教材就有《WashDay》《LittleFish》《HappyHarriet》《TheCase oftheFleeingFang》《TheMagicBackpacl》等三百多本,都是色彩鲜艳、图文并茂、适合一年级孩子阅读的读物。随着年级的升高,教材内容更为丰富,数量也更多,大部分教室一整面墙的书架上摆放着的都是学生用来进行母语学习的教材。教材的开放多元,即为教师灵活选择教学内容提供了释放个人才情的大平台,也给予了学生自由阅读的广阔空间。除此之外,各种各样的工具书也占据着书架的一部分空间,介于学生随手取来查阅。这也是教材的一部分。所有的教材循环使用,体现了处处讲求经济实用的美式风格。特点二:重视阅读美国是一个非常重视阅读的国家。美国孩子阅读面很广,不仅是文学类、科普类读物,还有很多读物涉猎政治、社会、文化、历史、科技等领域。与我们国内母语学习不同的是,美国的语言阅读课一般不讲语法、修辞,主要是广泛大量的阅读,其课堂阅读一般分精读和泛读。精读课有些类似我们的阅读教学,由教师进行引导与讲解,但主要不是讲字词句,也不仅仅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注重的是学生对所阅读的一篇或某本书籍加以分析和评论,进行概括和复述等能力的培养,并要求学生在阅读交流中有自己的思想并能流畅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做法,体现了他们母语教育是实现培养有见识、能思考的公民这一教育中心目标。的确,没有独立的判断,就无法产生自由的思想;没有自由的思想,就不能产生有价值的选择——这对我们母语教材的编写和母语教学拓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泛读课文,学生对阅读材料的选择有较大自由,教师通常是列出一个长长的书单,供学生去学校图书馆或社区图书馆借阅选读。有时也会根据教学需要指定若干本书为必读书目。美国学校的图书馆藏书量丰富,图书使用率极高,图书馆还是学生上故事课、进行阅读交流的场所。对于阅读的深度与速度,《英语语言艺术标准》中也给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如小学四年级时要开始阅读中篇小说,而且要完成详尽的读书报告并在班级进行交流。在阅读速度方面,要求初年级学生的读书速度每分钟为80-158年单词,中年级学生为175-204个单词。纽约州还对学生的阅读量作出了规定,比如小学初年级学生每年在必读教材之外,必须自己选读25本书。为引导学生大量阅读,美国不少学校正在推行一项阅读工程——100 BookChallengeReadingHonorRoll(100本书的挑战)。这是一项调动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量的活动。在纽约PS105公校,我们看到了这项工程的开展。每个班级的墙面上都贴着一张阅读统计表,只要学生每天在校或在家阅读15分钟,便获得一个step,教师会在相应的表格里作上一个标记。每积满100个step进行升级,颜色做出相应改变,代表学生阅读升级成功。为失去此项工程,校长定期在学校大礼堂给升级成功的学生颁发荣誉奖章。这一方法和我们国内很多学校在做的阅读推广活动、书香校园创建活动类似,但其特别之处在于开展阅读活动前,教师根据一对一的检测,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进行合理分层,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阅读水平的读物。教室所有读物的放置很有特色,可谓匠心独运:教师将几百本读物按照内容的深浅和难易的程度分成不同级别,整齐地放置在红、黄、蓝等不同颜色的篮子里,搁在教室的书架上。阅读课上,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层级到相应的篮子里拿取教材进行阅读。当其阅读水平有所提升,随时可以阅读高一个层级的读物。阅读如何保证质量?其阅读成果展示方式的多样化、趣味性有力地保障了阅读的质量与效果。比较常见的有撰写详细的读书报告并进行交流。学生被要求介绍读物的主要内容、最有意思的章节、给自己的启发和帮助,一般还要求绘制插图,设计封面封底,形成一份很规范的读书报告。同时,在班级交流时,还要随时接受同学的咨询和提问。除此之外,学校、年级、班级还常针对近期阅读举办主题表演活动,比如阅读名人传记后开展“活着的蜡像馆”的表演活动,要求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介绍人物生平,或是通过表演展示人物经历过的最有代表性的事件。这样的活动,既检测了阅读效果,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特点三:读写紧密结合美国母语教学特别注重读写结合。阅读目的性、指向性强,写作更是与前期阅读紧密相关。在PS49公校,我们看到一堂以“神秘故事创作”为主题的五年级写作课,正在进行朗读展示与评价交流环节。该校五年级的写作课每周3节,该主题创作分3周共9个课时在课堂完成。通过教师介绍,我们了解到其流程如下:1.前期阅读两本长篇侦探故事。2.以这两本侦探故事为蓝本,师生探讨写作方法,了解这类故事必备的四个要素(角色、情节、出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3.拟定写作提纲,包括故事的起因、经过、高潮和结尾。(2、3两项共1课时)4.根据提纲进行课堂写作,时间大概为6课时。作业纸要求写一行空一行,便于边写边修改。5.修改,完稿,打印。(输入电脑、打印一般在家完成)6.自己设计封面、封底,装订成册。7.在为专门针对该主题学习的专用评价表上完成自评、互评。(该评价表所列项目针对性很强,对学生本主题写作很有指导性,如“在这个故事的情节安排中是不是清楚地写出了时间、地点”,“读了故事,你是不是觉得很神秘”“在一连串事件的安排中,有没有一个故事的高潮,让你忍不住想往下读”,“在故事叙述中,人物对话是否清楚,表达得是否准确”,“故事中有没有细节描写”等8项)8.班级交流:朗读自己作品的精彩片段,接受大家的提问。(7、8两项共2课时)装订好的作品包括设计精美的封底封面、写作提纲、打印文稿以及手写的原始文稿。随意翻阅一份作品,共26页,其中打印稿使用的是五号字体,密密麻麻共6页。所附原始文稿共17页,被学生用彩色笔修改得花花绿绿。由该校的这个写作教学案例,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大致了解美国写作教学的 特点。首先,注重读写结合,主题阅读是前期铺垫,为写作提供范例,提供方法指导。其次,重视写作前提纲的拟定,这一点对于学生合理安排写作材料、恰当表现主题很有帮助。而我们的人教版教材,前些年便已经删去了“读写例话”《编写习作提纲》的内容。实际上,这样与本单元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写作指导非常必要。其三,综观总共9个课时的写作流程可以看出,写作教学虽耗时较多、流程缓慢,但细致深入、扎实有效。其写作教学强调的是深入的体验、研究与学习,9课时完成一份作品,由阅读相关书籍,到拟定写作提纲,到6个课时的课堂写作,再到装订成册、相互评价、展示交流,提高的不仅仅是写作水平,还有各种与之相关的学习能力,与我们两个课时匆匆忙忙完成一篇文章有着质的区别。特点四:注重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美国小学阶段的母语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是与其他学科融合在一起的,即其他学科的学习一般情况下都以阅读文字或图表的方式进行。这与小学阶段一位教师基本包揽本班所有课程的包班制有一定关系。这样的教学方式,也使得各学科间加强了整合,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不过,全美没有统一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而是由各州自行设计具体的、不同类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些课程,都因为与阅读和社会学习密切相关而隶属于母语教育的范畴。比如纽约州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有“自然与社会研究”(主题探究式学习,让学生通过调查研究和问题研讨的方式来学习)、“设计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设计和实践操作以及对生活中现实问题的解决)、“社会参与性学习”(重点在于参与社会生活领域,接触社会现实,开展各种社会参与性的活动,如社区服务、社会调查、考察与访问等)。这些综合实践活动体现出以下一些特征:一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外出勘察交通线路、参观博物馆等场所、阅读名著并表演故事、设计校服并参与制作、阅读科普读物进行探究展示、小发明竞赛、研究某国历史文化等等,其内容涵盖文学、历史、地理、社会、科学、美学等,形式更是开放多元。二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全美公共资源非常丰富,且各种博物馆、科学教育中心、文化教育馆、公共图书馆、主题公园,包括华盛顿国会大厦等珍贵的学习资源全部免费向学生开放,社会资源的利用达到了最大化。三是全员参与小组合作。教师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群体合作精神,大部分综合实践活动以4-6人为一个小组,大家需要共同制订目标、计划,活动中和展示交流环节组员间均有分工,有合作,轮流担任小组负责人。四是注重细节,讲求质量。活动的开展讲求实效,因此很注重细节。比如二年级学生研究纽约地铁,教师会首先邀请地铁司机走进班级讲解有关地铁历史、线路分布、如何运行等方面的知识,接下来教师和学生一起规划如何从学校出发前往地铁站的路线,再进行乘坐地铁前往某地的体验,从购票、刷卡、搭乘、返回,到地铁票的回收,一一让每一个学生细细体验,最后还要根据乘坐地铁了解到的情况绘制地铁交通图,标注站点,分小组进行介绍和展示。每一个环节设计得都很细致,非常注重活动的效果和质量。 赞一个~
向往这样的教育,如果国内的基础教育能够吸取一点点这样的元素,对于孩子的学习兴趣还有效果,毋庸置疑是能有质的飞跃的。相比较我们的应试教育,不停的做习题...
如果学校达不到,家长也要有这样的眼界,把孩子课余时间利用起来,往这样的方向培养。 谢谢转过来,学习了。 好贴,收藏。自己好好琢磨琢磨 收藏。自己好好琢磨琢磨 学校往往会提供给每个班级几百甚至上千本不同的书籍搁置在书架上或是不同颜色的塑料筐同让孩子们阅读时进行选择。
真羡慕呀,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实现免费阅读呀!
学习了。{:76:} 羡慕嫉妒恨啊 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让她出国学习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中西方教育模式及理念差异好大。 美国的教育那是在英国教育体系基础上创新而成又一宏大体系。我们做不到的原因是我们太浮躁,这个与国家的素质有很大关联的。 这才是语文教育的正道.深受国内语文的毒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