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年轻教授为何收获更多掌声
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思,确实更多的是赞美,没有人质疑。转5月19日,武汉大学证实教授邓鹤翔生于1985年4月,不久前被引入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或是该校最年轻教授。化学学院称学校没有破格,而是根据学术成果及人才引进办法,评其为正教授。邓鹤翔复旦毕业后出国留学,曾在《自然》《科学》发表3篇论文。对比“80后官员”屡屡爆出丑闻且被公众质疑,28岁就被评为教授的邓鹤翔反而得到了公众的肯定和追捧。为什么同样是年轻人,教授的遭遇如此不同?邓鹤翔没有经受过多质疑的根本原因在于,他的履历一目了然,过往所取得的成绩也经得起检验。据《武汉晚报》报道,邓鹤翔2011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取得化学博士学位,曾三次参与完成美国能源部重大项目,在《自然》、《科学》发表3篇论文。单就这3篇论文,可能就会让学术界很多人“望洋兴叹”。
《自然》、《科学》上发文章,我膜拜下 水平高值得学习 很简单,透明,公开 人比人活不成,我这儿八零后能混一张大学毕业证就不错了 真金不怕火炼啊。 对啊 这是为什么 都是应为妒忌吗 确实还是值得佩服的 说明学术界一般人觉得没那么腐败吧,呵呵 人家实力摆在那,是看得见的 中国人不是妒忌,就是要一个公平!!! 佩服,佩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