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24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发表回复
楼主 2013-5-24 08:19:04 使用道具
楼主 2013-5-24 08:20:08 使用道具
楼主 2013-5-24 08:21:23 使用道具
2013-5-24 08:37:00 使用道具
楼主 2013-5-24 08:50:53 使用道具
ahuiya 发表于 2013-5-24 08:37 下回发到一个楼层吧,这样做不合规~
2013-5-24 09:16:25 使用道具
2013-5-24 09:26:22 使用道具
2013-5-24 15:13:11 使用道具
2013-5-24 16:13:05 使用道具
帖子 420107
本书提出的「爱之语」共有五个,即:「肯定的言辞」、「精心的时刻」、「接受礼物」、「服
务的行动」、「身体的接触」。当爱情在婚姻里必须变得「现实」的时候,这些语言的练习实
在是大妻经营婚姻不能不知的秘诀。在两性沟通的领域里,「行为」有时候比「言语」的声
音还大,如果我们不懂得将婚前的甜言蜜语,转换成为婚后爱的行动时,这样的爱情恐怕很
快就会崩溃瓦解。
我认识一对夫妻,婚前恋爱甜蜜蜜,婚后不久竟时常拉警报,三天两头吵,我问起原因,
太太告诉我的竟是:「我整天忙得要命,又要上班,又要管小孩吃喝拉撒睡,他嫌我讲话不
够温柔,不够小鸟依人,可是我告诉他,我们是要过生活的,我如果还小鸟依人的话,大家
都不要活了!」
从这个真实的例子,我们可以得知,正如柴普曼博士在本书中所提出的:婚姻生活里,
男性与女性的需求常有差异,对彼此的要求也常是南辕北辙。然而,在这样的危机里,如果
不懂得将婚前罗曼蒂克的语言,转换成为婚后爱的行动,用行动来说:「我爱你」的话,这
样的婚姻似极难维持的。
我们很早就知道,在儿童发展的初期,每一个孩子都发展了独特的情绪模式。例如:有
的孩子发展了卑下的自尊心模式,而另些孩子则具健康的自尊心模式;有的孩子发展了缺乏
安全感的情绪模式,而某些孩子则有安全感:有的孩子在成长中觉得有人爱他,有人需要他,
有人欣赏他;而有些孩子,却觉得自己没有人爱、没有人要,也没有人欣赏。
那些觉得受到父母和友伴关爱的孩子,会根据他们独特的心理构造,和父母及其它重要
人物爱他们的方式,发展出一种主要爱的语言。当他们会说、能了解一种主要的爱的语言之
后,也许将会学习第二种爱的语言,可是他们永远会觉得,使用主要爱的语言是最舒服的。
那些没有感受到父母和友伴关爱的孩子,也会发展出某种主要爱的语言。不过,他们的语言
会是扭曲变形的,像是学习了粗劣的文法、贫瘠的语汇。用粗劣的文法,并不表示他们不能
成为好的沟通者,可是,那表示他们要比起那些有好榜样的孩子们,更需努力地在文法里下
功夫。同样地,那些在成长中,于爱的感受上发育不全的孩子们,也能感觉到被爱,并且表
达爱;不过,他们需要比那些在健康、充满爱的气氛中长大的孩子们,更努力下功夫。
我第一次听见下述比喻,我就喜欢它了:「在每一个孩了里面,都有个『情绪的箱子』
等着被添满爱。当一个孩子真正感觉到被爱,他才会正常地成长。但是,当爱箱空了的时候,
这孩子就会有问题行为。多半的问题行为都是由于「空箱子」的渴求所激发。」这是罗斯.
甘伯博士(dr.ross campbell)在演讲中听说的,他是一位来门诊治疗儿童和青少年的精神科医
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