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爱满天下——父母不要瞎读书
昨天和一个家长深入探讨一些家庭教育的问题,谈到了“家长如何系统学习”时,我和他说:“一定要少看教子类的图书,包括我写的书”,他大吃一惊。我相信很多家长听到我说出这样的话会吃惊。多年来,我发现只要是关注孩子教育的家长,家里都会有各种关于教育孩子的书——买了那么多书,看了那么书,最后还是不会教育孩子的家长真是大有人在。我和他讲起了我的偶像“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陈鹤琴”三位先生,我告诉他,我的所有的理论都是“抄袭”来的,中国人主要抄“孔子”和“老子”,尤其是老子,现代人中,主要“抄”以上三位偶像的,我只是用“物理学”和“工程学”重新把这些知识解读、重构和实践而已。
教育其实很简单,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爱”
教育其实很简单,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做人”
教育其实很简单,如果用三个字来概括——“相信他”
教育其实很简单,如果用四个字来概括——“平等尊重”
教育其实很简单,如果用五个字来概括——“德行和责任”
看似简单的,其实一点都不简单,需要悟性和长期的修行,而家长们学习
[*] 喜欢学方法:只要学方法的家长都不是好家长,因为他不懂得教育的本质
[*] 喜欢看案例:比人的孩子的成功经验不能照搬,因为他不懂的教育的本质
[*] 喜欢多看书:如果不把以上教育的本质作为看书的目的,多看书不如不看书
[*] 看得多做得少:看书很多,实践很少
[*] 知识没体系:看了很所书,就像一棵大树,没有“根干枝”,满脑袋“叶子”
家长们如何看书学习:
[*] 先读经典,比如《陶行知先生文集》,比如《苏霍姆林斯基》,真教育是完全相通的,我私下里和很多家长说,读懂陶行知就读懂了教育,这话可能有些偏颇,其实也可以这么说,读懂苏霍姆林斯基就读懂了教育,每一个教育大家,都是深谙教育的本质,和一个人学,足矣。
[*] 家长学习,不是学方法,所有的学习是要家长去体会,去感受,去理解“什么是爱?”、“什么是信任?”、“什么是做人?”、“什么是平等尊重?”、“什么是德行和责任?”
[*] 家长学习,不是为了提高孩子,而是为了提高自己。这一句话很重要!
[*] 尽信书不如无书,家长学习要勤于思考,敢于实践,及时总结,稳步提高,任何急功近利的教育形式都会伤害的自己和孩子。
[*] 不要瞎读书,当代的教子宝典千万不要瞎读,瞎用,当你理解了教育的本质的时候,当你真正形成自己的基本知识框架后,才能广泛阅读。
请问家长:
什么是爱?
什么是信任?
什么是做人?
什么是平等尊重?
什么是德行和责任?
你能给我答案吗?你的答案正确吗?不要自己骗自己——如果你回答不出来,如果你的回答模棱两可,那请你停止广泛阅读或功利阅读吧,跟一至两个名家,先把这几个问题解决,你也就成为了一个好家长。很多人会说,郑老师,你把答案写在这里不就可以了吗?其实不然,知识不是力量,知识的使用才是力量,知识的重复使用才是真正的力量。以上知识,都需要在学习、讨论、置疑和实践中慢慢去悟的。
学习了,做父母我们也需要学习 说的真好啊!家长的爱一定要是无条件的爱!否则就变味了。 “爱”
“做人”
“相信他”
“平等尊重”
“德行和责任”
这么简单 但又那么难~!
很有道理,还是要在生活中用心认识自己的孩子
培养孩子的道路也是一条自我学习和成长的道路 家长看书没有错!坏在“瞎看”!这“瞎看”有父母甄别书籍能力因素,更有市场驱动下书籍出版泥沙俱下因素!好多书昙花一现,哪能经历数十年数百年的沧桑犹存芳香呢?
确实不能乱翻书 说得非常好。学习了。 尽信书不如无书,教育孩子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来随时调整,“爱”基本每个家长都能做到,“做人”、“相信他”、“平等尊重”、“德行和责任”这些则很考验家长的。 很有道理,其实这几个问题暂时没有答案并不可怕,相反错误的答案更可怕。
我个人觉得没有答案,如果看了其他的育儿的书能找到这几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收获了。 去功利化很难! 但是感觉不少书很有借鉴意义啊?! 说实话在信任危机的当下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信任,也不知道在哪里找答案。 哎,这么说来我以后也就不买教子类的书了。读大师作品就好了。 有道理,但感觉也是要借鉴别人的经验
写的很有道理 {:76:}过犹不及,有选择的取舍! 一定要少看教子类的图书,赞同~~
需要看一些理论方面的书,苏霍姆林斯基一定要看, 尽信书不如无书, 带着思考的心态去读书,多读一些没什么不好! 这种态度太对了,绝对赞成。 是啊,总指望有本像工作手册的书来指导我们教育孩子,其实没有,每个孩子不一样,方法是次要的,这几点真的不好做到,平等尊重。 爱的方式,我们给的是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 学习了,多给孩子鼓励,我觉得很重要,也是一种爱的方式 就像武功最高境界,手中无剑,心中有剑。教育最高境界,手中无书,心中有理念。呵呵。 尽信书不如无书啊~ 说得太好了 也许万事没有绝对啊 看错了书当然误事 但是看对了也还是有帮助的可是也同样你的观点呵呵 我就属于瞎看的家长,呵呵!今天看了这本,回家试试,明天换了一本,在回家试试,楼主说的对,以后要注意了
“爱”
“做人”
“相信他”
“平等尊重”
“德行和责任”
。。。。。深受启发 学习了{:soso_e100:}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