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各位看官,因赚积分需要,继续班门弄斧!
关于英语启蒙,没真正开始,因为我自己没想明白。
孩子一岁半前,没接触过英文。我电脑里、手机里都有英文儿歌,但没播放给他听。一方面宝宝看起来对播放的音乐(包括儿歌、钢琴曲等)不感兴趣,另一方面我自己也没有这个习惯,总觉得跟宝宝在一起可忙活了,总忘了要放音乐(顶多就是睡前摇篮曲做背景音乐循环播放)。
gansanmei于2013-6-24 10:43补充以下内容:
一岁半的时候,外甥女来北京玩,那三四天时间,小宝喜欢跟着姐姐玩,于是他迅速掌握了26个英文字母,会唱字母歌和生日歌。
再之后,跟朋友去金宝贝体验课,学了两句“Rainbow maker Rainbow maker so beautiful,Rainbow maker Rainbow maker falling down.”,回来后偶尔自己会唱,他唱的时候我会配合他一起玩,他很快乐。
后来,某次在当当抢书,为了凑单,匆忙加了这本书《夜色下的小屋》(The house in the night),是双语版的,拿回来给宝宝讲中文,自己觉得特别拗口,试着读了一下英文,太顺溜了!于是后来这本就都读英文。那时,他快两岁了。对于英文朗读这本书,他看起来也蛮喜欢,会主动拿这本书要求讲,自己也会偶然讲出里面的英文。
与此同时,我自己买了安妮鲜花的书和汪培庭的书,知道了英语启蒙这件事。但老实说,对这两本书我不太感冒。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我自己的英文水平太不怎么的了,介入英语启蒙对我来说困难,影响亲子质量,所以我把这事推迟甚至放弃着。不过,并不意味着我不思考,闲时我自己也会琢磨应不应该、要不要进行英语启蒙。
大概两个月前,跟一加拿大籍友人家庭聚会,我带着那本《夜色下的小屋》去的。虽然那本书加起来也就几句话,但是,我还是觉得我可能念错,所以,我让他听一下,帮我纠正。纠正了两处。他说他家里有几本他小时候看过的书,可以让我带回去看。三本,是Dr. Seuss的。
书拿回去之后,我担心给宝宝看会给不小心破坏了,就用彩色复印机复印了两页我自己觉得容易念的,拿回家给宝宝。Seuss的书翻译成中文怪没意思的,这两页直接念的英文,不知道触动宝宝哪根弦了,哈哈笑个不停,不断让讲,然后他看到复印的边缘有其他页的印,要求看其他的。告诉他要等待,妈妈还没印好(其实是我还不知道怎么念)。
再后来,我下载了音频,利用午饭后上班前的时间,每天对照着念几分钟,还发在微博上请英文八级的姐姐帮我听听毛病。然后,我把第一本Dr.Seuss--《One fish two fish》陆陆续续念给了宝宝听,有的他表现出非常开心和感兴趣,例如“Look at his fingers”那篇,反复要求讲,还让我数他的手指头,迅速掌握了1-11的英文;也有时候不太感兴趣,要求“讲中文!”或者“不讲了!”,就听他的停下来。这一本读完了,他自己玩的时候有时候会说里面的句子,仅此而已。我把这事暂停了,因为总感觉自己没想清楚:要不要启蒙,怎么启蒙?
直到大概一周前,看到了@海岚老师 的微博,然后我把她的博客文章几乎全找出来,抽空看,今天早上看完了。很受益。
每个家庭的情况和对英语启蒙的看法、方法可能不同,在这里记下我目前的想法和计划,一年以后甚至多年以后再来对比,看看有什么变化。
一、进行启蒙,不是为了要给孩子提早加上英文这个负担,是让宝宝对英文有个接触,以后要进行系统学习的时候比较容易。另外,从英文儿歌和原版英文绘本中确实能体会出不同于汉语的另一种美。
二、进行英语启蒙作为亲子活动的一部分,要保证我和宝宝都享受这个过程,如果勉强,不如放弃。
三、目前针对小宝的情况,靠音频和视频行不通(音频他会直接关掉或者跑开,视频我觉得对孩子不好),还是通过我来学weesing 和类似Dr. Seuss这样韵律感比较强的绘本作为开始,练习得差不多了唱给宝宝听和亲子共读,等他熟悉一些了,应该可以在车上接受音频。就这样吧,摸着石头过河吧,也是个有趣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