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哥说英语 14-15
仁哥说英语 142013-7-3 (1岁11个月)昨晚仁睡觉之前跟我说:要听PERTERPAN。其实他是想说PEPPAPIG,他不会说,就乱说一个类似的。我就播了上个星期他看的那3集视频对应的录音给他听,这个小家伙听的可认真了,定神在那里,一会笑一会手舞足蹈的,突然说:跳,跳,跳。我问:什么啊?他说:跳泥泥。他的话真让我吃惊,那时正播着那集跳泥坑的故事,真听明?还是就明某些?还是听到某些声音勾起他的回忆?(之后足足听了半小时才要求换古典音乐听入睡)但不可否认的是,孩子对于动画的理解能力是有的。这样看视频听录音是能提高孩子的英文听力水平和语感,但如果要孩子开口交流还是得在生活中多和他用英文交流,而且是越完整的句子越好,这跟孩子学母语是一个样的道理。首先是在大量的情景中理解人们说话的内容,听1年左右就开始输出。听足够多了,然后开口和人交流就形成了语言能力。在选教材方面,要试多几套,我就试过几个,发现仁哥最喜欢的是这个PEPPA,当然那天他没兴趣了,我要马上换,保持孩子的兴趣才是最重要的,应该说每个孩子感兴趣的不一样,喜欢的片也可能不一样。
就看宝宝看这些的视频的反应来判断是否是他的兴趣了,如果他很专注,经常微笑的,就证明他很喜欢啦!因材施教非常重要哦,突然想起我们读书时候的英文教材,同一课中,一句简单的问好,用N中不同的表达,这么枯燥无味的教材,想想都觉得好恶心。现在的小孩子有福了,网上这么多好的资源,试试看吧。
仁哥说英语 152013-7-9 (1岁11个月)
昨天我下班仁哥把7本PEPPA都拿过来,要听录音,7本很混乱地放一地,他居然也能分出哪本还没有听,真奇怪他如何区分。他把7本都听过遍,已经有35分钟又多了,还要听,我随便说了一句:哪本有YIPPEE(快乐时叫起来的惊叹声)?他居然找出其中一本翻开有那句台词的一页!这句台词是他经常说的,但我好奇怪,这几本PEPPA封面都差不多一样的,除了故事的名字以外,他是如何找到的?我猜小孩子不单只看图,还把封面的文字也当图像来看的。仁哥现在发展到非常喜欢看PEPPA的英文绘本和听录音,如果我读,他还不乐意,应该嫌弃我读得不好。兴趣真是非常的重要啊!抓住孩子的兴趣来学语言是最好了。 还记录一下另外两个小朋友看了PEPPA PIG的反应。
第一个是2岁8个月的瀚瀚,他对这动画片也非常感兴趣,看了2-3星期后,输出的单词不少了,还经常和爸爸玩HIDE AND SEEK的游戏。他比仁哥大8个月,输出比仁哥要多,我觉得是年龄的原因,但还是觉得早点学好。
第二个是4岁的子恒,看了一段时间后见到妈妈下班回到家会和妈妈说“Hello mammy”打招呼。早上起来又同妈妈说Peppa Pig的剧情,夹杂一点他会的单词。例如“Peppa踩bicycle快过头哦,收唔切制,撞烂个pumpkin,然后妈咪话用pumpkin整pumpkin pie”“grandpa屋企有好多big apple trees,flowers,George想种dinosaur tree”。(白话)。孩子大一点,输出效果更明显了。 总结一下: 这两个小朋友对PEPPA PIG也感兴趣,所以效果也不错,吸引他们的不是英语本身,而是英语所传达的信息,所以才能保持兴趣,在这样的过程中自然习得英语。但除了看电视外,我觉得听录音也很重要的,多次的听会令孩子的发音接近原音。但语言还是要通过交流才能成为技能,如果他们的爸爸妈妈能把PEPPA PIG里的对白运用到生活中和他们交流,这样才能真正的获得这种语言。
这里反省一下我们传统的学英文方法,先学单词,再学句子,语法。可是学了十几年的我们,居然听不懂,不会讲,很明显方法不可行。可是奇怪的是,这样的教学还继续下去,简直是浪费生命。你说掌握一门语言很高深嘛,好像是,但想想看,人家小BB不是一年多就听懂了?2年左右已经能交流了?也不是什么很高深的学问吧!其实我们传统的学英文办法全错了。婴儿是这样学会的:在大量可理解的情景中听对白理解意思(听是非常重要,而且必须是可以理解的输入),听习惯了说话的方式(语法),再理解了每个词的含义(不是翻译)。和我们现在传统的教学可以说是顺序不一样。单词必须有语境才有生命,单纯记忆单词容易遗忘,而且效果不佳。所以语言必须在语境下学习,而不能单纯的记忆单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