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ngyalan 发表于 2013-8-15 10:31:16

一起学“识字”

感谢爸妈网这样的平台让大家一起学习交流。
最近几个月, 我们家正在学习《四五快读》识字训练。目前已经学到第二册,希望有正在学习的家长朋友一起交流学习。
首先谈谈学识字的资源:用《悟空识字》和《四五》的比较多。其次是《中华字经》 网络的麦田、61aoe等等
个人认为:悟空识字侧重于游戏认字   用电脑
                四五快读则侧重于从识字向词、句过渡用书
很有帮助的网站:
象形字典:http://www.vividict.com/WordInfo.aspx?id=2544    有说文解字的功能。真的很不错,有助于字的联想记忆,从字的本质开始。(建议造字本意已失去的字慎讲)
四五快读7册全集电子版    这个帖子很好 和目前买的2011版的《四五快读》基本一致,很好
四五快读生字打印版-更新全六册WORD版本   自制教具,多做几套卡片可以玩不同的游戏。
悟空麦田酷娃形象识字图卡-1500字,可打印    可能建议参考其记忆方法, 有些字的记忆有点牵强。
分享:宝宝识字的十二种辅助方法   介绍识字方法:看图、字卡、路牌、剪纸等 其实一般家长都会用上滴!{:soso_e113:}
《四五快读》使用核心 游戏中完成(忘了是爸妈网哪个贴中的{:soso_e149:})用字卡玩的游戏:
藏猫猫(把字卡藏起来让孩子找),小猫钓鱼(字当鱼,妈妈说哪个字就钓哪个),
猴子摘桃子(墙上贴好一颗大树,把字卡贴到树上做桃子,孩子就是猴子,摘到哪个就说出来),
小兔子拔萝卜:这个游戏是正好赶上我家装修,有一大堆沙子,我就把字卡都插在沙堆上了,孩子就扮演小兔子,蹦嘣跳跳的到沙堆,妈妈说哪个字,孩子就取哪个字。
采蘑菇:我妈买东西赠了个小竹编的小挎篮,孩子天天拿着玩,于是乎这个游戏就诞生了,我把字卡都散在地上,叫它们是蘑菇,我说哪个字,孩子就挎着这个小篮去拾,然后放在篮子里;或是她自己边拾边说放在篮子里。
打扑克:孩子和妈妈轮流出字卡,必须说对自己所出的字卡,说错的或是不会的放一边,这样就知道哪些已经记住哪些还不熟练,妈妈可以根据情况,故意说错自己手里的牌,孩子会很兴奋的。
挖宝藏:外出玩沙子就可以用,把字卡埋在沙堆里,不让孩子看到,可以稍微露出一点点,孩子挖出来还要说对,没说对的继续埋在其他地方。记得有一次,搞得玩沙子的小朋友们一起挖字卡,兴奋的不行,比谁挖的宝藏多,如果有玩伴,一起玩这个游戏,很不错的。
停车场:家里有男孩的,可以用这个游戏,字卡就是停车位,妈妈发出指令,将哪辆车停到哪个车位,停错了可不行,停好了,还可以指挥将这些车开走。反过来,让孩子当交警,指挥妈妈也可以的,妈妈们可以故意停错开错,调动孩子积极性。
分果果:女宝宝们的最爱,呵呵,家里的毛绒玩具,
排一排坐坐好,字卡当食物,妈妈说出分给谁哪个食物,孩子就去做,同样这个游戏可以反过来玩。

汉字想象记忆:
http://img1.ebama.net/data/album/201308/07/104301e5ukh5qe9r992nue.jpg
http://img1.ebama.net/data/album/201308/07/104302wl95vl995ywdvldw.jpg




xiangyalan于2013-8-15 10:33补充以下内容:
随着继续学习 发现更好的方法也和大家一起分享~

宝宝贝贝 发表于 2013-8-15 11:12:00

你家娃这么早就用四五快读了?
我们家姐姐用过, 没有想那么多办法, 就是顺着一课一课学下来.
可能因为前期看过一些绘本,从第二册的时候, 基本上每课有一大半的字是自己已经认识了.
但是姐姐系统的认字, 是从这一套书开始的, 没有像别的娃自己在阅读中就能认字了.

xiangyalan 发表于 2013-8-15 12:08:05

宝宝贝贝 发表于 2013-8-15 11: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家娃这么早就用四五快读了?
我们家姐姐用过, 没有想那么多办法, 就是顺着一课一课学下来.
可能因为前期 ...

是因为我们小朋友最近不喜欢说英语
呵呵 总是叫嚷着“不要说英语” 他听的懂得 也用汉语回答
所以改识字了
小孩子喜欢动,枯燥的不愿意,所以想了很多游戏, 希望能快乐的学认字!
在学习中 家长也发现 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啊 ~~~所以顺便自己也研究了研究~~~

koo1980 发表于 2013-8-15 12:21:38

象形字典很有意思

xiangyalan 发表于 2013-8-22 10:56:31

本帖最后由 xiangyalan 于 2013-8-22 11:20 编辑

有“又”是“有”的本字。又,甲骨文像手张开,有所抓持。当“又”的“持有”本义消失后,金文加“肉”另造“有”代替,突出“手持肉食”的本义。远古时代肉食是生存资料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古人因此以“持肉”借代为“持有”。造字本义:手持肉食。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将篆文的“又”写成;将篆文的“肉”写成“月”。

东,甲骨文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CB--yishi==/--CBB--jin(zu)--/027dong/11jia00.gif像在包囊上纵横交叉地捆绑 与“束”(包囊)是同源字。古人将行李用一块布包扎在一根便于肩扛的木棍上,成为“橐”。造字本义:古人出门远行时携带的、用布和木棍包扎成的行囊。有的甲骨文 古人称男子肩扛的行囊为“东”,称女子手提的行囊为“西”*。   

快,篆文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0001denghao%20hongse.gif(心,情意)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0002jiaghao%20hongse.gif(夬,开口),造字本义:直爽,直抒胸臆。

樂,(丝,丝弦)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0002jiaghao%20hongse.gif(木,架子,琴枕),字形像木枕上系着丝弦的琴具。强调弹琴伴奏歌唱。造字本义:和着演奏歌唱。草书字形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CB--yishi==/--CBA--si(zu)--/028le/81cao00.gif简化了正体楷书的“丝”、“白”和“木”

已,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婴孩。起,金文(走)(已,幼儿),造字本义:婴儿学习站立、行走。籀文、篆文承续金文字形。   
玩,
篆文(王,玉)(元,人头,表示凝神专注),或(贝,美纹的贝壳,造字本义:悉心观察、欣赏玉贝等奇珍异宝。      

足,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出征得胜。捉,篆文(手,抓)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0002jiaghao%20hongse.gif[(足,出征)造字本义:出征剿匪,抓捕罪人。

米,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眯”的省略,表示看不清。迷,造字本义:辨不清前进的方向。

本    字“球”   求,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用手抓。球,篆文(王,玉)+(求,抓握),造字本义:制成圆体状、易于抓握赏玩的美玉。

艮,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恨”的省略,表示愤恨。很,篆文 造字本义:含恨离别。

甲骨文的“高”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CC--jianzhu==/--CC2--xiang(zu)--/047gao/jia(1).gif、甲骨文的“京”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CC--jianzhu==/--CC2--xiang(zu)--/004jing/jia(1).gif、金文的“亭”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CC--jianzhu==/--CC2--xiang(zu)--/005ting/jin(1).gif,三个字字形相近。高,甲骨文字形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CC--jianzhu==/--CC2--xiang(zu)--/047gao/jia(1).gif、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CC--jianzhu==/--CC2--xiang(zu)--/047gao/jia(2).gif像拨地而起、带塔楼的多层楼台,用于瞭望预警。造字本义:瞭望预警的多层楼台。金文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CC--jianzhu==/--CC2--xiang(zu)--/047gao/jin(1).gif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CC--jianzhu==/--CC2--xiang(zu)--/047gao/zhuan(1).gif略有变形。


甲,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拟“呷呷”的禽鸣声。鸭,篆文(甲,“呷呷”禽鸣)(鸟),造字本义:鹜,一种“呷呷”叫的水禽,嘴扁脚矮,趾间有蹼,善游泳。隶书将篆文的写成。

臧,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躲避抓壮丁。

兴,像四只手 共同举起多柄夯具造字本义:众人喊着号子一齐使劲,用多柄夯地桩夯地。

向,(冂,屋顶由两斜面组成的房屋)(口,开在房壁上的窗子),造字本义:为房屋通风采光的朝阳窗口。金文“向”为名词,表示方位;“嚮”为动词,表示朝着某个方位。

对,甲骨文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CF--wuli==/--CF1--dao(zu)--/042dui/12jia00.gif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0001denghao%20hongse.gif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CF--wuli==/--CF1--dao(zu)--/042dui/12jia01.gif(像两端带刃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CF--wuli==/--CF1--dao(zu)--/042dui/12jia03.gif、一端刃上有齿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CF--wuli==/--CF1--dao(zu)--/042dui/12jia05.gif的长柄大刀)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0002jiaghao%20hongse.gif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CF--wuli==/--CF1--dao(zu)--/042dui/12jia02.gif(又,持握),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CF--wuli==/--CF1--dao(zu)--/042dui/12jia03.gif是军中最高统帅“王”所使用的武器,“对”的甲骨文字形,像将王手持长柄大刀,与敌首相峙。造字本义:两军示威僵持,临战抗衡。有的甲骨文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CF--wuli==/--CF1--dao(zu)--/042dui/11jia00.gif将两端带刃、刃上有齿的威武大刀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CF--wuli==/--CF1--dao(zu)--/042dui/12jia01.gif简化成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CF--wuli==/--CF1--dao(zu)--/042dui/11jia01.gif。金文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CF--wuli==/--CF1--dao(zu)--/042dui/21jin00.gif将甲骨文双刃有齿的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CF--wuli==/--CF1--dao(zu)--/042dui/12jia01.gif写成多齿多刺的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CF--wuli==/--CF1--dao(zu)--/042dui/21jin03.gif,并将甲骨文中刀刃状的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CF--wuli==/--CF1--dao(zu)--/042dui/12jia06.gif误写成“土”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CF--wuli==/--CF1--dao(zu)--/042dui/21jin04.gif。篆文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CF--wuli==/--CF1--dao(zu)--/042dui/41zh00.gif将甲骨文字形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CF--wuli==/--CF1--dao(zu)--/042dui/12jia00.gif中的刀刃状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CF--wuli==/--CF1--dao(zu)--/042dui/12jia06.gif误写成“口”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CF--wuli==/--CF1--dao(zu)--/042dui/41zh01.gif;篆文异体字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CF--wuli==/--CF1--dao(zu)--/042dui/42zh00.gif承续金文字形,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刀刃状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CF--wuli==/--CF1--dao(zu)--/042dui/12jia06.gif误写成“土”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CF--wuli==/--CF1--dao(zu)--/042dui/42zh01.gif。俗体楷书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CF--wuli==/--CF1--dao(zu)--/042dui/62kai00.gif另造会义字,用“又”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CF--wuli==/--CF1--dao(zu)--/042dui/62kai01.gif(抓持)代替正体楷书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CF--wuli==/--CF1--dao(zu)--/042dui/61kai00.gif中表示长柄大刀的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CF--wuli==/--CF1--dao(zu)--/042dui/61kai01.gif。

xiangyalan 发表于 2013-8-22 11:21:42

本帖最后由 xiangyalan 于 2013-8-24 00:21 编辑

“能”是“熊”的本字。能,甲骨文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BC--dongwu==/--BC7--zhi(zu)--new%20new/013neng/11jia00.gif像大型动物,字形突出了它的大嘴和利爪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BC--dongwu==/--BC7--zhi(zu)--new%20new/013neng/11jia01.gif。造字本义:体形庞大但善于爬树的熊。 当“能”的熊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火”另造“熊”代替。

丩,既是声旁也是形旁,即“纠”的本字,表示勒索。叫,篆文(丩,即“纠”,勒索),造字本义:强令,口头威胁,宣战。“叫”是口头威胁、强令;“唤”是通过对方呼叫第三方。

门,既是声旁也是形旁,用以借代拘禁室。问,口,审讯),造字本义:拘禁并审讯。

非儿 发表于 2013-8-23 17:58:40

大人看起来都很复杂

xiangyalan 发表于 2013-8-23 18:39:05

非儿 发表于 2013-8-23 17: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人看起来都很复杂

嗯自己也在学吧
在学习中发现 当初我们高考的时候 古文阅读与“说文解字” 还是有一定联系的 呵呵

doodler 发表于 2013-8-26 22:53:44

谢谢楼主分享!

lulu妈妈 发表于 2013-8-26 22:55:58

谢谢楼主分享!

xiangyalan 发表于 2013-9-3 13:05:05

本帖最后由 xiangyalan 于 2013-9-3 14:14 编辑

据日本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儿童若不学汉字,6岁入学时的智商为100;若5岁开始学习汉字,6岁入学时的智商为110;4岁开始学汉字,6岁入学时的智商为120;3岁开始学汉字,6岁入学时的智商为125~130。看来幼儿学习汉字是可以有效提高其智商的。
----------------------------------------------------------------------
真的假的?有兴趣的百度搜索···


2岁的幼儿平均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为7分钟,3岁为9分钟,4岁为12分钟,5岁为14分钟。学习时间超出了幼儿自制能力之外,就需要家长采取一定的手段,才能强迫幼儿继续学习下去,长此下去,幼儿可能会对识字这一过程产生反感,适得其反,那还不如不进行早期识字教育!
---------------------------------------------------------------------------
我们家3岁为9分钟...每日新学字数不要超过10个



孩子记得比较牢固以后,仍在1周、2周、1月以及每2月均复习一次。经过这样的复习,大部分孩子的遗忘率不会超过5%。
----------------------------------------------------------------
复习对于幼儿而言 真的很重要




下面这是中国小学语文课本的生字量统计:         
            一年级上册182 一年级下册274    二年级上册360 二年级下册345    三年级上册325 三年级下册273         http://www.61aoe.cn/images/xcc/zhuzi.png         
我们孩子6岁或7岁去上小学,要等3~4年到10岁左右才能完成1500识字量, 也就是说等孩子到10岁左右才能阅读,这么长时间等待,早已把孩子的阅读兴趣全部坏光了。要想重新拾起阅读兴趣就难于上青天。
根据我们调查的结果1500左右字占了常用识字量的96%,也就是说,当我们孩子有认到1500字时就可以独立的阅读看书了
--------------------------------------------------------------------------------------------------------
这是一个卖识字软件的广告上说的,感觉小学六年下来不止学1759个汉字,在上课的时候会衍生不少,10岁才能阅读有点夸张。但也有其打动人的卖点。


loftower 发表于 2013-9-22 10:56:30

收藏了,谢谢啊,正在给宝贝教认字呢。

jiayu197802 发表于 2013-9-23 05:38:10

太有用了,这个贴子,对我。因为孩子正在开始学字,很好的指导呀

xiangyalan 发表于 2013-9-23 11:09:22

本帖最后由 xiangyalan 于 2013-9-23 11:11 编辑

jiayu197802 发表于 2013-9-23 05: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太有用了,这个贴子,对我。因为孩子正在开始学字,很好的指导呀
谈不上指导
只是学习中的小经验
看你们家也是3岁呵呵真的可以交流交流
谈谈我们家目前情况:学习识字很快, 但纯认字觉得枯燥。学完了需要不停的复习。不然忘得也很快。
很多孩子是在无意识中学会认字的,算是个好方法。
我们家绘本大部分是无字的或很少字,家长也没有指字阅读,(主要原因是太小,不想影响他的联想性思维)
准备5岁随后看是专门的文字性阅读训练。
准备学习汉字其中一最大的动力是汉字本身的内涵魅力。
比如“大”“天”“黑”从象形上着手,本身就是一种图形。也是小朋友很容易接受的。
“捉”“藏”“巴”“拿”等 这些造字本身就有些故事。小朋友喜欢听故事,同时也能很好的认识字,认识字的原意。以后古文成语中也经常用到这些原意。
“春夏秋冬”“落叶”等讲的是自然,生活习性。

现在很多象形字卡片,把汉字又图形组成,有些可取,有些太过于牵强。我们在使用是也只得挑选挑选。

个人认为学识字是一个表象,更多的是学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常态!

小玲珑 发表于 2013-9-23 11:16:20

好办法,回家去试一下

小小欣然 发表于 2013-9-23 11:31:52

学习,学习,努力学习。也怕上了学被老师说,但是还是想让宝宝先学会认字。

xiangyalan 发表于 2013-9-23 11:38:24

四五阅读的第三册第21课

本帖最后由 xiangyalan 于 2013-9-23 11:39 编辑

http://www.ebama.net/data/attachment/album/201309/23/113706wkzj63xen3zb0l66.jpghttp://www.ebama.net/data/attachment/album/201309/23/113706s6ad70n6o1j3380t.jpghttp://www.ebama.net/data/attachment/album/201309/23/113706u0bi6qukjeo0jtum.jpg

英雄本色 发表于 2013-10-27 16:58:15

嘎嘎嘎嘎嘎

xiangyalan 发表于 2014-7-16 14:03:24

玉,甲骨文像一根丝绳串着四片宝石的薄片,丝绳上端为绳结。造字本义:用丝绳串起来的珍玩宝石。有的甲骨文简化成三片宝石和一根串绳,字形与“丰”字相似。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起学“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