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神童的弊病是什么?
本帖最后由 萧愚 于 2013-8-19 13:10 编辑最近,我的一个学生谈到,孩子(2岁1个月)迷上一个英语学习节目,每天看一个小时。
与此同时,家长发现孩子对别的活动就没那么有兴趣了,尤其是拼图、画画、穿扣子等静态活动,趣味性很难跟影碟比。他原来可以安静地拼图,现在到处跑,静不下来,感觉似乎集中不了注意力,就是嚷着要看碟。
这个孩子出现的情况比较正常。排挤效应无处不在。
一个普通孩子的注意力资源是有限的,
要想取得超越普通孩子的成绩,一般要在某个方向付出很多。
这个事情,最好不要与那些真正的天才儿童较劲。
比如有些天才儿童,看碟一两遍就差不多能够复述了。
还有的孩子,三岁多都已经会算乘法了。
这些孩子,我观察了几年,这是真正的天才儿童,
比如英语比较强的,参加全国比赛得了一等奖(注:非本坛的孩子),
数学比较强的,国际象棋方面屡屡得奖。现在读小学,进了超常班。
在我的学校里,家长们也不和这些天才儿童较劲,知道有一类这样的孩子就可以了。
一千人中,可能也就几个这样的孩子。大部分人都是普通孩子,普通孩子要有普通孩子的教育方法。
普通孩子硬要获得天才儿童那样的表现,这就要付出超常的代价了。
如果是有正常理智的家长,一般就会像我开头提到的那个家长,他会考虑平衡。
但是,有些特别偏执的家长,他不会考虑这些,他的心里只执着于眼前这个可见的目标,比如英语,
那些不可见的东西,即便被遮蔽了,他也在所不惜。
人们常说,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没错,许多偏执的人能够一根筋做一件事,
所以在某件事情上取得突出成果不足为奇。
但是,既然偏执狂容易成功,为何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家,都不主张偏执,
而是更强调理性呢?这是因为,偏执狂有更大可能失败。偏执类似于一种赌博,
赌徒固然有赢的可能,但输的更多。
上面提到的天才儿童,虽然有个孩子在英语方面也表现出了比较强的天赋。
但家长并没有过分强调这方面。而是给孩子更多自由的时间和空间。
这个自由的时间和空间,最近结出了果实,就是孩子自己找到了自己特别钟爱的事情,
就是画画。孩子一睁开眼就要画画,想到的许多事情都要画出来,越画越好。
关键是,孩子越来越快乐,越来越显得有灵性。
如果硬要把普通孩子打造成天才儿童,这一般被称作人造神童。
具体会怎么做呢?家长的办法往往是填鸭。每天几个小时,看碟什么的,给孩子的生活塞的满满的。
家长完全按照自己的设计,去安排孩子的生活。而遮蔽了孩子内心里,那个自然的,天性的喜好。
那个自然发展的天才儿童,家长是被孩子推着走。起到的是呵护和帮助的作用。
比如孩子画画要消耗大量纸张,家长给孩子提供了丰富的用纸。
不会让孩子因为拮据,产生绘画方面的障碍。这就某种程度保护了孩子的自由创作。
那些人造神童的家长,是牵着孩子走。孩子是一个牵线木偶。
8岁以前,或者青春期以前,这是人造神童与父母的蜜月期。
过了这个时间,就可能出现惊人的反击。我研究的几个人造神童概莫能外。
人的自由意志是相当强烈的。如果硬要把孩子改造成毫无自由意志的牵线木偶。
这样的孩子说实话很难有大的成就。尤其是开创性的成就。
另外一点,这种孩子即便有一些小成就,也难以拥有完满的幸福。
萧愚8-18
补记:
有些家长缺乏基本的是非观念。
你说炫耀孩子不好,她说,我就爱看人家炫耀。很好啊。
她没有明白,我通篇是讲,不要把孩子当作娱乐的工具,当作家长自证的工具,牟利的工具。
你作为看客,是挺过瘾,看看热闹,顺便吸收一些信息。可对那个孩子,这未必是好事。
你为何不能从孩子的角度去想呢?这样的炫耀,是对孩子发展有利的事情吗?
我是教育从业者,我来到论坛,没有心思娱乐。我只谈教育的原则,教育的是非。
如果你来到论坛就是娱乐休闲,不讲原则,我们绝对不是一个频率的人,请看到我的帖子之后自动绕行。
下一篇:《好苗子平庸化的背后》
http://www.ebama.net/thread-169980-1-1.html
现在很多家长都不是安排孩子的暑假生活吗,就像学校的功课表安排的一样严谨和不思一苟,貌似我也是这样,但是在安排的同时,还有一段时间让孩子自己支配。在小区里玩,或者积木,或者课外阅读。这样不是很好吗?计划不是很关键吗? 我觉得凡事都讲究一个平衡,把握一个度 如果孩子都不培养,那这个网站存在的意义在哪里?萧老师来干什么的,只要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同时注重孩子的心灵成长就好了。萧老师这样说很伤人心的。的确有一小部分那样的父母,但不是全部。看看小当和壮壮,他们在出色的同时也保持了孩子的本真,我觉得可以代表爸妈网的的亲子理念了。这里的爸妈们还是很保护孩子的本性的。 综合素质的提高更重要一些,对孩子后续发展也能比较好。而不是在家长强迫或者威逼下,单纯的某一个方面超强(天才儿童除外,因为某个方面有天才,孩子和家长未必投入太多精力和时间,也可以得到很好的结果。)。 本帖最后由 萧愚 于 2013-8-18 18:32 编辑
翔妈 发表于 2013-8-18 17: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果孩子都不培养,那这个网站存在的意义在哪里?萧老师来干什么的,只要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同时注重孩子 ...
这篇文章的逻辑我简单再重复一下,希望不会令你误解:
1、本文并没有说普通儿童不能培养。而是强调不能逼迫普通儿童,去赢取天才儿童那样的成绩。
2、本文强调,普通儿童的培养,特别需要注意平衡。
3、文本强调,不管是普通儿童还是天才儿童,都需要帮孩子找到内心的自我,那个与自身特质最为契合的爱好。而要做到这点,需要给孩子留下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要适度呢,呵呵 本帖最后由 萧愚 于 2013-8-18 19:53 编辑
翔妈,不要总有阶级斗争的思维。好像别人写文章就是要批斗谁。
写文章就是有感而发,并没有特别针对某个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吧。何必把自己弄得那么紧张?
希望你:
1、不要歪楼。
2、不要挑事。
赚贝走人◎#¥%…… 本帖最后由 翔妈 于 2013-8-18 19:32 编辑
依依妈妈的回复:我的理解是楼主是说当当这样的是天才儿童,大家看看就好,不要较劲也跟着她的学习轨迹让自家娃也非要英语有成就。
这句话我还真不同意。
我看了当当和壮壮的表演后感觉是孩子好可爱啊!就如当爸说的,是娃不是牛。我并不把当当和壮壮当成天才,神童。当当的气质我觉得就是当爸和当妈熏陶出来的。我还信一句话,世界上最小的差距是智商,最大的差距是认定方向后的坚持。还有我还紧记着HI5版主的一句,亲子教育不要脱离孩子的心智去进行。还有大多数家长也只是参考别的家长的经验,完全按照别人的轨迹走的就可笑了。怎么可能!还是那句话,自己的孩子自己懂,自己的孩子自己疼! 凡事淡定点儿就可以了。 “神”在哪里?何为神童,能神一时,能神一世?能神在某处,能神在到处?各方面的能力就像翅膀上一根根羽毛,羽翼丰满才可翱翔,仅凭长长的一根羽毛可否?还是那个老道理,一只木桶可以装多少水,往往取决于水桶最短的那根木条~~~我们的任务应当是培养兴趣适当诱导任其自由发展~~人这一辈子,呵呵~~~ 呵呵,很好奇怎么造? 我觉得 那个孩子不愿意做其他事情,是家长引导的问题。
我的孩子每天看动画片1小时,可是她照样能够安静的拼图、安静地搭积木、看书、画画啊!
注意平衡就好了!
孩子的培养肯定是要多费心,给孩子营造学习的环境,让孩子自由地学习就好了。
如果放鸭子,孩子就会花1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看 喜羊羊。因为 金鹰卡通和其他几个卡通频道整天放那些无聊的动画片。
大家关心孩子,并不一定是要培养神童嘛!
想必 萧老师的孩子肯定已经很大了。把现在的父母想得跟上一辈闭塞环境中的父母一样,一味地强调读书,不讲究方法。
我觉得 坛子里很多出色的孩子,他们的父母都不是普通的人,无论 学历、阅历、视野、阅读量 都是很不错的。
我们其他人一味地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似乎有点杞人忧天或者班门弄斧了!
我对这种父母,更多的敬意,肯定多于批判。
也希望大家彼此言语之间多尊重。
本帖最后由 萧愚 于 2013-8-18 20:01 编辑
benben8397 发表于 2013-8-18 19: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觉得 那个孩子不愿意做其他事情,是家长引导的问题。
我的孩子每天看动画片1小时,可是她照样能够安静的 ...
人造神童的肯定只是少数。这篇文章只是谈这个情况。
我很奇怪,为什么有些人总喜欢把自己代入进去,对号入座呢?
是不是精神太过紧张,有些草木皆兵了?放轻松吧。
如果帖子说的情况跟你毫不沾边。你一笑而过就可以了。
就不必指导我如何写东西了。
支持楼主。。。。。。 取其可取之处,求同存异,不必争论不休~ 同意这一点,亲子教育中,不要太偏执,心态的平衡无论任何时候都是很重要的。卡尔. 威特应该算是神童吧,他父亲强力介入教育更加锦上添花。然而,我印象深刻的是,卡尔维特终身未婚~我个人觉得,这并不是圆满的人生 从某些人的发言感觉到,阅读理解的能力确实是要花大力气培养的。 我觉得写得挺好的,很中肯,有理有据。 不歪楼不挑事。 楼主说得没错,要全面发展 每个人对事对物的看法都不一样,赞同的观点多学习,不赞同的飘过好了,
大家来这里的目的都是一样嘿。 同意楼主的说法。盖章签字。
我特别不明白一点。有些家长,没你家孩子啥事,你为啥那激动呢。赚贝壳明说就行了。不带激动的。
最近大家肝火都很旺。带着主观意识看东西,往往就偏了,呵呵。就事论事,客观点,抱着学习态度,谦谦虚虚的,不好吗? 本帖最后由 萧愚 于 2013-8-19 02:12 编辑
有些家长缺乏基本的是非观念。
你说炫耀孩子不好,她说,我就爱看人家炫耀。很好啊。
她没有明白,我通篇是讲,不要把孩子当作娱乐的工具,当作家长自证的工具,牟利的工具。
你作为看客,是挺过瘾,看看热闹,顺便吸收一些信息。可对那个孩子,这未必是好事。
你为何不能从孩子的角度去想呢?这样的炫耀,是对孩子发展有利的事情吗?
我是教育从业者,我来到论坛,没有心思娱乐。我只谈教育的原则,教育的是非。
如果你来到论坛就是娱乐休闲,不讲原则,我们绝对不是一个频率的人,请看到我的帖子之后自动绕行。
请老师用英语来教育我们,不仅能提高我们英语的阅读能力,而且更能彰显老师教育的水平(老师是教英语的吧?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如果老师是教中文的,那此帖就忽略吧。
说的是布什娘吧,观点冲突在所难免,论坛就是一个畅所欲言的场所,大家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谁对谁错不好评判,就我自己的观点,神童可遇不可求,凡事都有两面性,我家我只希望顺其自然就好,我能帮她创造条件的我就创造,我也不刻意要求她会多少,她有兴趣我就弄。 萧愚 发表于 2013-8-19 01: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些家长缺乏基本的是非观念。
你说炫耀孩子不好,她说,我就爱看人家炫耀。很好啊。
我觉得真的说到我的心理去了。我就总觉得我小时候,我爸培养我就是为了给他争面子,他总是再跟我说谁谁谁家的孩子,多好,家长多有面子。我哪里哪里不好,出门都不好意思见人之类的。我特别厌烦,现在都还是这样。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找对象了,就开始叨叨我,我把男朋友带回家。又开始叨叨,谁谁谁都结婚了。等我结婚了,叨叨谁谁谁都有小孩。我真是烦透了。我活着是为了我自己,不是给别人看呢。我小时候很喜欢音乐,其实我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喜欢而已。好不容易我爸同意我学了一样乐器,家里一来人就让我演奏,我特别不高兴,我学乐器是为了我自己开心,自己喜欢,不是为了别的。可我每次不愿意,就被我爸批评一顿,说是什么让我练习表演,对我有好处。当时小,也没什么反抗能力,但当时的那种不愿意的心情,一直都记得。后来我干脆就不练了。我不知道别人家家长的想法,但我总觉得我爸总是再幻想我的想法,然后用大人的强势压制我自我的想法。
也许是遗传的原因,我有的时候会犯同样的错误。但我跟我爸不同的是,每次跟孩子发完脾气之后,我就会反省。儿子在学校学了个节目,也挺喜欢表演的。跟朋友出去玩,要他给大家表演,孩子不愿意。开始我也很生气,但慢慢地我也无所谓了,他愿意就愿意,不愿意就算了,也不强求。孩子说练琴,我同意了,但每次都不好好练习,发过几次脾气之后,我也冷静了。随他去吧,如果不喜欢就不用费工夫了。我不希望孩子为我而活着,为了能炫耀活着,而是为了自己活着。
还是挺喜欢看楼主的贴子的。觉得挺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