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愚 发表于 2013-9-6 13:50:51

对王博士“学习目标论”的一点补充

本帖最后由 萧愚 于 2013-9-9 06:25 编辑

王博士提出国内学生最高目标为“雅思”“托福”。
这个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这里想补充一点,就是,实际上每个孩子各有天赋,走的路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有一类孩子是有语言天赋的。掌握外语的能力很强。
这类孩子的最高目标,可能会更高一些。甚至,可以考虑两到三门外语。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特长也可能是一种组合。
以后的社会,可能光靠英语已经难以成为一个很拔尖的特长了。
如果能够掌握两到三门外语。这会是一个比较大的竞争力。

当然,这是指有语言天赋的孩子。如果是普通孩子,应该着力于发挥自身的天赋。
在英语学习方面,本着实用主义的态度,够用就好。
那么,把雅思托福定位为最高目标未尝不可。

王博士教育观点记录与点评

http://www.ebama.net/thread-172527-1-1.html


荼茗妈妈 发表于 2013-9-6 13:55:31

拜读老师新帖

灿祥07 发表于 2013-9-6 14:07:56

特长也可能是一种组合.很有道理.

ponderxdq 发表于 2013-9-6 14:13:10

呵呵,来学习一下补充说明的。

cl2039996 发表于 2013-9-6 14:15:15

路过\'不发表任何赞成意见\'防止被大家说成我在和稀泥。

miyujia 发表于 2013-9-6 14:31:42

家长应有多高的水平

yy43219 发表于 2013-9-6 15:02:07

国内学生最高目标, 准确地说是一般家长的目标 , 孩子的目标要等他自己长大一点后, 自己去确定。
我的目标是培养孩子阅读原版书籍, 看原版电影的兴趣, 为他以后实现自己的目标打基础。

浩浩妈 发表于 2013-9-6 15:05:50

矮油,萧老师也来了,热闹了,先占楼,再慢慢看。

浩浩妈 发表于 2013-9-6 15:11:29

萧老师说话真是滴水不漏,加了“有语言天赋”几个字,谁也不能说什么了。国内即使学英语条件也很匮乏,连王博士都认为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学其他外语,条件更匮乏,岂不是更吃力不讨好么?

lmjcle 发表于 2013-9-6 15:14:25

我也占个座

萧老师这话说得就是有水平,“补充一点”,多低调,多客气

静等进一步的探讨啊……

huachun 发表于 2013-9-6 15:27:15

够用就好,对每个人也是不同的。

miaowmom 发表于 2013-9-6 15:41:50

我也留個印。

anita_suen 发表于 2013-9-6 17:58:28

这帖必火,占位

萧愚 发表于 2013-9-6 19:30:33

anita_suen 发表于 2013-9-6 17: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帖必火,占位

怎么回事?
这个帖子触及什么敏感话题了吗?

浩浩妈 发表于 2013-9-6 19:40:12

萧愚 发表于 2013-9-6 19: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怎么回事?
这个帖子触及什么敏感话题了吗?

没有敏感话题,就是博士那个帖子明显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萧老师在上面补充,就表示赞同博士上面的观点啰?

chencbin 发表于 2013-9-6 19:59:17

我不喜欢站队,个人感觉有道理的就听,没道理的一笑了之,但我还是要说: 王青博士和萧老师的文章确实要比“蜜月期”的家长要理智,冷静,客观。

dtxxm 发表于 2013-9-6 20:02:35

王博士提出国内学生最高目标为“雅思”“托福”。
这个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这个说法没有道理,谁规定“雅思”“托福”是最高目标了?这只是一个英语考试手段而已,算不了什么目标,很多高中生用不着考这个一样上北外。{:soso_e113:}

dtxxm 发表于 2013-9-6 20:04:43

这类孩子的最高目标,可能会更高一些。甚至,可以考虑两到三门外语。
聪明人只要把一门英语学精就可以了,会三门有什么用?浪费,如果要找高手,人家会看你最精的那一门,没人要你的另外两门,一定会有人更好地替代你那两门的,所以你要做的是精于一门就不错了。

萧愚 发表于 2013-9-6 20:06:04

浩浩妈 发表于 2013-9-6 19: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没有敏感话题,就是博士那个帖子明显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萧老师在上面补充,就表示赞同博士上面的观点啰 ...
明显不符合中国国情,为什么呢?比较好奇。
有没有比较好的批驳理由。推荐我看看,我打算拜读一下。

dtxxm 发表于 2013-9-6 20:07:14

以后的社会,可能光靠英语已经难以成为一个很拔尖的特长了。
北外还没关门,如果只精一门外语仍然是拔尖的特长。
一个人如果精于一门外语,不会只知其语言,一定会连带相关的都会。所以不要小瞧,

萧愚 发表于 2013-9-6 20:09:05

dtxxm 发表于 2013-9-6 20: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聪明人只要把一门英语学精就可以了,会三门有什么用?浪费,如果要找高手,人家会看你最精的那一门,没人 ...

不同意。
对于有语言天赋的人来说,英语学到一定的深度,那就未必是他的优势了。
因为到了一定的深度,其他方面的能力可能是主导了,而英语仅仅是一种工具了。

所以,语言天赋,不妨考虑一下横向的迁移。

就我所知,申请美国大学的东亚系,会英日,或者英韩两门外语,这是很有竞争力的。


dtxxm 发表于 2013-9-6 20:09:44

如果能够掌握两到三门外语。这会是一个比较大的竞争力。

现代社会没有人靠量取胜,质最重要。同时精三门外语,另两门都让别人找不到饭吃的高手只能是疯子。
精于一门外语,也让别人有点饭吃吧

KEVIN001 发表于 2013-9-6 22:13:24

dtxxm 发表于 2013-9-6 20: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现代社会没有人靠量取胜,质最重要。同时精三门外语,另两门都让别人找不到饭吃的高手只能是疯子。
精 ...

这真没什么可以讨论的。dtxxm 不占理的。
有一类孩子是有语言天赋的。掌握外语的能力很强。


说的是有语言天赋的孩子。这种情况下,不要说萧先生说的二三门,四五门,都有可能的。辜鸿铭都精通了九门外语了。在语言天赋的盖子下,萧先生说的总是对的。


anita_suen 发表于 2013-9-6 22:54:31

现在真心觉得看博士帖看老师帖不如看经验帖,找点实际有用的东西看看。

灿祥07 发表于 2013-9-7 05:07:30

本帖最后由 灿祥07 于 2013-9-7 05:11 编辑

就我而言,虽然来爸妈网只有两月有余,但是以前早就关注萧愚老师,王青博士等这些值得尊敬的人了.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理念,方法,或是西方孩子的发展水平.可能他们的某一句话,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也是从对早期教育无知开始的,不断地学习吸收各种理念和方法.从这个人身上学点,那个人那上学点,最后成了一个有特点的自己.不可能完全只学一个人,全盘接受,或是也不可能某一个人的方法理论都适合自家孩子.专家们又不了解你家孩子,孩子也是千差万别的,只有父母才有可能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当然也不不了解的).但是对于一些不适合的方法或理理念,大可不必拿出来大批特批,你是来学习的,学的是对自己有用的知知识,而不是来吵架或是砸店来的.在我的成长中是离不开这些高人的,我很敬畏他们.在他们身上,我总能学到一些东西,悟出一些东西.谢谢,要是你的水平高,完全可以另开贴,把自己的观点摆出来,让大家受益,我也很喜欢看评论,经常从中找到灵感.但是不喜欢看纯粹那些吵架的回复.

matina_woo 发表于 2013-9-7 06:23:01

同意“光靠英语已经难以成为一个很拔尖的特长”,但是英语不行会成为今后一个严重的短板,木桶理论萧老师不陌生吧{:soso_e100:}

Dav 发表于 2013-9-7 06:57:05

赞同萧老师“光靠英语已经难以成为一个很拔尖的特长”。同时,我不希望英语成为孩子的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

KEVIN001 发表于 2013-9-7 07:11:22

本帖最后由 KEVIN001 于 2013-9-28 16:17 编辑

灿祥07 发表于 2013-9-7 05:07 http://www.ebama.net/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就我而言,虽然来爸妈网只有两月有余,但是以前早就关注萧愚老师,王青博士等这些值得尊敬的人了.从他们身上学 ...
清理了一下,觉得有分歧的是下面的2,3点。因为我是喜欢看争论贴的,不喜欢一言堂。虽然歪楼了,不过是你先歪的,别怪我啊。
1)灿祥07表达对专家们的喜爱,感谢,敬畏灿祥07是感恩的人,除了“敬畏”一词用得我不明白,为何要敬畏,敬畏和尊敬还是不同,畏字何来?砖家,骗子就是因畏而生。
2)对专家不合适的理论、方法不不必大批特批这点是不同意的。而且我觉得,这种想法是被洗脑了。为什么普通人的方法,理论可以被批,而专家不能?专家的影响更广,有问题了危害更大。
对比一下:萧先生大批特批,一而再再而三地批着某些方法,可能批的时候,那些方法他根本连意思、内容、如何实施都没弄清楚,但是,不能指责萧先生,认为他不该批别人。因为他的批,对有些人有提醒,对有些人有启发。
只有批了不完善的理论、方法,才能让理论更完善,才能了解方法的适用范围。
害怕质疑,排斥批评也是心虚的表现,也会妨碍真专家们进步。专家们也能从批评质身疑中学到东西,了解自己的欠缺。弃了名利之心,为民为学,不会担心批评、质疑。对批评、质疑的反应只是照出人身上那个“小”而已。
大陆的张悟本,台湾的林光常,能成为这样的人,总是有一点水平在的,也有理论做为依据,但是如果没有批评,质疑,如果不敢批评质疑,他们不可能被揭穿。
从学习方法上说,可以先接受灌输,也可以通过批评质疑来清除自己的思维定势,让专家的理论、方法和自己更好融合(不过,这个前提是专家们愿意有理有据地来消除质疑,反驳批评)。真专家会有货倒出来。假专家只能通过说质疑、批评者“水平低”,“没悟性”来打击质疑者,逃避问题,或是拉扯根本不相关的事情,引开话题,却说不出有用的内容来反驳批评质疑。
3)有批评可以自己写主贴,不必跟贴不同意。在同一主贴里有正反两个意见,更能引起思考,避免一元思维。分开写,不见得能看得到二种不同的意见。

4)喜欢好的评论,不要吵架贴这个非常同意啊。但是,对看的人来说,不喜欢可以不看,不能禁止别人不写。吵架说得有理无理,能看得出的人看得出,看不出的可以不看。无法要求别人,那就只能要求自己了。

淼淼的妈妈 发表于 2013-9-7 09:09:13

个人认为英语就像别的语种一样只是一个工具。雅思,托福是去国外留学的敲门砖。

swuteresa 发表于 2013-9-7 10:18:20

不太赞成终极目标是亚斯托弗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对王博士“学习目标论”的一点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