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ankun3 发表于 2013-9-10 09:05:45

对王青博士的一些英语学习观点的感想

本帖最后由 qiankun3 于 2017-1-10 11:20 编辑

   和建议。

叮叮当铃 发表于 2013-9-10 09:13:12

这次的排版看着很舒服。

叮叮当铃 发表于 2013-9-10 09:18:02

王博士有在帖子里说过,不赞成幼儿学英语。
他的观点是小学高年级开始发力学习,加上初中三年,加上高中一年,这样的七年吧。
如果七年还没有学好(达到基本出国能生存,想要自由交流还要在国外呆大概五年),那就没有必要继续学习,等以后有需要的时候,再去学习。(当然这是我看帖,自己的理解)

lcxandcxl 发表于 2013-9-10 09:20:06

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应该是所有父母的心愿吧,但通常孩子还是更喜欢在快乐中玩,真是难办。

灿祥07 发表于 2013-9-10 09:22:20

本帖最后由 灿祥07 于 2013-9-10 09:26 编辑

鹭鹭英语肯定是跟着兴趣来的,快乐学习的.不懂英语学习的人才说累了.习得不累,学得才累.顺便问一下楼主,鹭鹭看动画片是如何分类的?按学科吗?或是听力是如何进行的?突破瓶颈,鹭爸有什么想法?

晓月雨田 发表于 2013-9-10 09:26:06

本帖最后由 晓月雨田 于 2013-9-10 09:27 编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什么时候整个社会发展到大多数普通人也可以过上相对不错的生活的时候,也就不用大家都逼着孩子学这学那了。

还有所谓的“玩”,都是玩,玩和玩还不一样呢,放任地一味傻玩是对孩子的极大不负责任,傻玩其实本质上也是孩子因为没有新的知识吸收而表现出的一种无聊状态。

就我个人认为,玩和学并非对立,比起灌输式教育,父母应该在如何设置一个适合孩子的环境,让孩子自动自发地通过环境,吸取知识上下功夫。

我家孩子还小,就我的教育计划而言,特别是英语教育,我没有什么一定要达到的目标,也没有太多按部就班的计划,一切尽量顺其自然。

目前孩子每周三次,参加全英文的亲子班活动,计划18个月左右进入全英文环境的蒙氏幼儿园,我个人认为,对于3岁以前的孩子,所有的语言都是从环境中吸收来的,这种学习不会有任何痛苦,是最自然,也是最深刻的学习方式。

至少比起每天给孩子规定看多长时间的英语视频,磨多长时间的耳朵,阅读多少本英文绘本,我还是更愿意把时间花在给孩子挣学费上。

hlkz_3k43l 发表于 2013-9-10 09:27:12

鹭鹭很有语言天赋,有天赋就很容易有兴趣,有兴趣有天赋就学得好,学得好就更有兴趣学,天赋也得到了发挥,再加上听话用功,如此走上了良性循环,学得好是必然的。

Dav 发表于 2013-9-10 09:43:11

鹭鹭肯定是有兴趣才能学成这样

tempax 发表于 2013-9-10 09:49:17

没有什么是绝对的!
外语学习完全可以超越母语!
因为母语有水平低者, 外语有水平高者.
我举个众所周知的特例, 加拿大人大山:
1. 他的汉语整体水平保守的估计至少可以超越2/3的中国人.
2. 他的普通话水平至少可以超越3/4的中国人.
汉语水平接近大山的老外不是一个两个.

反过来, 英美国家也有英语水平不怎么高的, 中国人同样有英语特别好的.

当然, 我们的目标不一定非得做一个超越母语的人, 但是, 理论上, 实际生活中, 这样的人是存在的!

miaowmom 发表于 2013-9-10 09:51:28

LULU粉來報到。

lmjcle 发表于 2013-9-10 09:52:50

这篇写得很好,排版也很漂亮,那些担心鹭鹭过于沉迷英语而缺失童真的朋友可以放心了。

鹭爸整个教育思路还是挺大众化的,不过就是动画英语开始得比较早一点。

逃离神庙 发表于 2013-9-10 09:58:04

逃离神庙 发表于 2013-9-10 10:21:10

Dav 发表于 2013-9-10 12:04:37

营养贴啊,怎么能让它沉?

cl2039996 发表于 2013-9-10 12:17:44

晓月雨田 发表于 2013-9-10 09:26: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本帖最后由 晓月雨田 于 2013-9-10 09:27 编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什么时候整个社会发展到大多数普通人也可以过上相对不错的生活的时候,也就不用大家都逼着孩子学这学那了。



见解蛮独特的,挣学费原来也是相当的重要。

hmily_pine 发表于 2013-9-11 16:10:17

不要指望这个博士的研究和指导了。看看他发表的“七年”的帖子,基本就知道其研究能力了。“七年之痒”都出来了,可见什么水平。天真烂漫的博士,呵呵。

171460283 发表于 2013-9-11 22:32:51

时代不同了,老眼光不中了。电脑时代,网络时代,多媒体时代,有什么不能模拟?只要有LU爸这种精神,LULU在小学和中学阶段,达到英美国家同龄孩子中等以上的水平,是没有疑意的。

双城记_ 发表于 2013-9-15 22:55:47

我很想问一下王青博士的论文,我怎么记得他就是跟踪了三个外国人学中文的经历啊,是这么的吗

学史鉴今 发表于 2013-9-17 10:12:59

引自非常老师的挺有意思的一段话: 术与学的区别就在于,术是你自己的,学是别人的,比如说,你是一个物理老师,你会讲电学,但一做试验,你被电着了,这是电学。而一个电工,不会讲电学,但会装电灯,这才叫技术。           当年孙膑、庞涓、还有苏秦、张仪,跟鬼谷子学完了,下了山,就可以带兵打仗,就可以下马治国。因为什么?因为学到的是术,要是当年孙膑、庞涓、还有苏秦、张仪,天天在老师身边讲:“老师,你讲得太好了,太棒了!”一是永远下不了山,二是永远在气鬼谷子,气死了算,是不是这个道理?        我们再看,《论语》是孔子的学生整理的一本书,这本书里哪里讲过什么“老师啊,你讲的太好了,太棒了”之类的话?找不到。          讲这些笑话也好,历史也好,一个意思是大家不要夸课讲得好不好,说老师讲得好,那是学问,说自己有进步了、孩子有进步了,那是学术。学以致用,才是学术。

seawind 发表于 2013-9-17 10:15:02

天真烂漫的博士,呵呵。

hexingying 发表于 2013-9-17 10:48:31

是呵,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

davidwang 发表于 2013-12-26 05:15:31

本帖最后由 davidwang 于 2013-12-26 07:51 编辑

tempax 发表于 2013-9-10 09: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没有什么是绝对的!
外语学习完全可以超越母语!
因为母语有水平低者, 外语有水平高者.

您说的也有道理,您看到的是“特殊性”。
大山是个特例。。师从姜昆,娶个中国老婆。不见其人,只闻其声。都不知他是老外。
但也要看和谁比。他能和鲁迅、叶圣陶、郭沫若比文化底蕴吗?远了不说,和他师傅姜昆比。。

王青老师说的是“普遍性”。大部分人的外语是不会超过母语的。
您放心,搞学术的人很聪明的,尤其是搞语言的,逻辑思维能力那是相当的高。
他绝不会用自己的话把自己砸死。
这也是为什么王青老师从来不“支招”的原因所在。
因为”情况不同,条件不同,方法也就不同“
所以,我看大家还是在坛子里多学习,
辨证的思考,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法为妙啊。

tempax 发表于 2013-12-26 08:53:39

davidwang 发表于 2013-12-26 05:15 http://www.ebama.net/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您说的也有道理,您看到的是“特殊性”。
大山是个特例。。师从姜昆,娶个中国老婆。不见其人,只闻其声 ...

全中国这么多人不学外语, 只学中文, 难道其母语中文都"普遍"超过鲁迅、叶圣陶、郭沫若的文化底蕴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对王青博士的一些英语学习观点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