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lucky 发表于 2013-9-15 22:48:28

乐高会抹杀儿童的想象力吗?

对于几代美国儿童和他们的父母来说,乐高积木(Legos)是“自己动手”的终极玩具。小小的塑料块,没有多少说明,只需要你发挥想象力。                        在这个网络无处不在的世界里,乐高积木却似乎已经成了终极古董,唯一的“咔嗒”声,就是积木块扣合到一起的声音。然而,这个假期,乐高又成了最受欢迎的品牌之一,而且不仅因为积木,还因为一系列与乐高相关的电子游戏、儿童书籍及相关电视节目,很多都成了同类产品中的畅销品。                        
                        在乐高的复兴,打造多媒体巨头的过程中,公司的高官也表现出了了不起的想象力。但是,一些家长和研究人员也有担心,担心公司的盈利会以儿童消费者的损失为代价,降低了对孩子想象力的要求,而发挥想象力正是使乐高品牌闻名世界的关键因素。                        今天,即便是实物积木,通常也与《星球大战》(Star Wars)和《魔戒》(Lord of the Rings)这样数十亿美元的电影主题——以及故事主线——连系在一起,要求玩家遵守详细的说明,而不是用积木自己进行创造。一些家长和研究人员说,这种玩具设计自由发挥的空间变小了,更像是按编号填涂颜色的游戏。                        “我小时候,就只有一大盒积木,仅此而已,”45岁的特雷西·巴加特勒-布莱克(Tracy Bagatelle-Black)说。她在洛杉矶以北加州圣克拉里塔担任公关顾问。“现在的乐高积木之所以令人讨厌,就是因为它们一点想象力也没有。”                        然而她还是无法抗拒孩子的哭闹。光明节(Hanukkah)时,她11岁的女儿莫莉(Molly)收到了两个乐高产品,但没有一个是积木;她五岁的儿子亚历克斯(Alex)收到的礼物更多,其中包括一个乐高的达斯·维德钟表、一副乐高棋、他最想要的乐高贴纸,以及一个乐高“忍者系列”(Ninjago)电子游戏。                        对了,他还收到了一些传统的乐高玩具礼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这样):一个“乐高超级英雄美国队长”模型和一套“乐高奇迹超级英雄”套装,两个玩具都有详细说明。                        乐高是一家总部在丹麦的私人公司。公司主管表示,他们开发图书、电视和电子游戏产品的努力仍然是着眼于开发创意,目的在于让孩子们“回到游戏室”。                        根据乐高的调查,家长“不排斥电子游戏,不排斥图书,不排斥动画片,因为它们唤起了孩子想要搭建积木的欲望,” 康涅狄格州恩菲尔德美国乐高的品牌关系负责人迈克尔·麦克纳利(Michael McNally)说。“他们也喜欢看自己的孩子搭建积木。”                        乐高集团(Lego Group)也是一样。2005年前后,乐高几乎要破产,亏损严重,不得不裁员。从那以后,公司扭转了局面,2011年创造了17%的收益增幅,其“加勒比海盗”(Pirates of the Caribbean)和“哈利·波特”(Harry Potter)系列产品的销售“非常出人意料”。                        市场调查公司NPD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6月排名第一的电子游戏“乐高蝙蝠侠2:DC超级英雄”,仅在美国就售出了45万套。(NPD称,总体来看,乐高旗下的游戏连续五年都位列系列电子游戏销售榜单的前五名。)                        此外还有“忍者系列”,该游戏里的人物都是武林高手,这是乐高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游戏。根据市场调研公司尼尔森(Nielsen Company)的统计,卡通频道播出的动画版《幻影忍者》系列是美国去年最受2到11岁男孩欢迎的有线电视节目之一,与《海绵宝宝》(SpongeBob SquarePants)之类的节目不分上下(海绵宝宝系列也有乐高版的产品面市)。                        当然,很多玩具公司都在走多媒体路线(比如芭比娃娃)。但是对于家长和一些研究人员来说,乐高有一套自己的逻辑,它以其寓教于乐的声誉赢得了家长的好感,不仅作为一种说法,而且名副其实地,乐高都应该是积木。                        “家长分不清品牌和产品,以及(更重要的)它实际传达了什么,” 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儿童健康、行为和发展中心(Center for Child Health,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的负责人迪米特里·克里斯塔吉斯(Dimitri Christakis)说。他主要研究与各种媒体的互动对孩子大脑所产生的影响。提到从开放性玩具演变为多媒体和具有特殊拼装规则的积木时,他说:“这要看它会发展到哪种程度,坦白说,它很可能会走向积木的反面。”                        克里斯塔吉斯博士主持的一项研究,最近发表在《儿科学杂志》(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上,研究发现,幼儿玩真实的积木,比如传统的乐高玩具时,大脑会接受更多的刺激,释放与学习有关的化学物质,观看视频时,这种刺激则较弱。                        乐高的图书销售业绩也不错。在去年12月9日那一周,《纽约时报》列出的十大儿童系列畅销书中,有四本来自乐高,其中包括《乐高积木概念指南》(The Lego Ideas Book),这本书已上榜32周,它的口号是:“放飞你的想象力。”西蒙·比克罗夫特(Simon Beecroft)是DK出版社(DK Publishing)特许出版部门的一个出版人,DK出版社是企鹅出版集团(Penguin Books)旗下子公司,出版了《乐高积木概念指南》一书。他说,乐高品牌“注重创造力与实用技巧的培养,比如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乐高神话》(The Cult of Lego)一书的合著者乔·梅诺(Joe Meno)说,乐高玩具依然可以用来帮助儿童学习有关工程、设计,甚至是机器人科学的基本概念。但他承认,乐高玩具很强调“讲故事”。                        “你不是随心所欲地搭建积木,乐高的玩具包含一个故事,你想要融进那个故事里,”他说。“我们没有更好的词,姑且称它为‘辅助想象’。”                        麦克纳利说,虽然他“不想说玩电子游戏等于接受教育”,但是乐高的电子游戏“并非一无是处”——游戏中常有涉及解决问题和猜谜的环节——这就好比让孩子们根据说明搭建一套乐高积木。                        他说,“这就和搭建说明一样:我需要把积木放在哪里才能进行下一步?”(转贴)

chinahr 发表于 2013-9-15 23:16:16

我愿意听到不一样的声音 各有各的理解吧
我的想法就是个玩具 随便玩下 也没指望能达到什么效果
有就玩一下 不玩也没事

impose 发表于 2013-9-15 23:39:25

进来学习了。

malachite 发表于 2013-9-15 23:40:46

所以更喜欢乐高教育,固定场景的套系型的多大的都可以玩,所以不着急{:soso_e113:}

幸福自由的心 发表于 2013-9-16 08:50:57

乐高就是玩具,为什么总是要放大玩具的效果。

sysxyl 发表于 2013-9-16 09:42:26

没人逼着非要按图纸来拼,常玩乐高的都知道,按图纸拼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不按图纸,自己拼可以开发创造力。一款玩具还要寄托多么大的期望值,但是我个人觉得目前来说这是一款最有价值的玩具,没有之一,国内外那么多原创,足以说明问题,大家其实可以常去乐乐镇,P园,人仔仓,BS,BL,rb去看看,大家看重乐高的正是其创造力,只有懒惰的家长和孩子,没有玩具的不适合问题

MENGBABY2009 发表于 2013-9-16 09:51:40

起初的时候照着图纸拼,拼过一段时间,了解了大概的构造,就不会再看图纸了。我家主要是拼船,飞机,车,还有各种带轮子的东西。每天都玩的不亦乐乎,而且拼出来的东西也不同,会把看到的东西融入其中。也会自己造一堆东西讲故事。目前为止觉得这个东西很好。孩子可以把想象的东西变成实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乐高会抹杀儿童的想象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