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不用羡慕别人,相信付出终有回报的一天~
不得不说,我们欧文语言发展是比较弱的~17个月的时候才会把”妈妈“说得比较好
18个月的时候会叫”爸爸“
19个月的时候会叫其他叠词如”票票“,“哈哈”,“花花”,。。。
20个月的时候不知道会不会有其他进步,但是我们真的比别人差很多~
很多孩子相信20个月的时候都会说整句了,可是我们却还是如小宝宝那样,每天都是一个感觉期待奇迹的过程,期待他有一天会自己语言大爆发了,不焦躁,不催促,只有慢慢等待~
我们不会字母,我从来没教过,我妈也不会!
我不知道他会不会区别颜色,因为在我世界,只有“red bird', "blue horse"...我从来没有给他解释过~
当然我的内心也是急切的,我也希望他可以早点说很多话,可以和我交流,可以像其他小朋友一样会很多,我也时时羡慕人家,可是口头上还是自我安慰自己~总有一天会开花结果的!
”要给孩子大量的英语语音环境,开始的时候不必认字母认单词,而是让他能听到各种各样的英语语音,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够听到大量的中文一样,等孩子的储备到了一定程度,自己对字母感兴趣了,再给他提供相应的资源就可以了“ -- 安妮鲜花
看到这一段的时候很有强烈的认同感,可能从来不去教字母,不去逼他认单词也是对的,不断的输入才是现在最重要的事!
其实我一直想,欧文的慢发展是不是因为我从很小就开始了英语启蒙,反而把他的中文能力破坏了?我们家的音频永远就只有英文,小时候的绘本也就只有英文,所以导致他不是太喜欢听中文的,可能已经养成了他的英语思维!但是因为平时都是在中文的大环境,所以应该中文只是比较慢,不是不会!
才一岁,急什么。我家都快三岁才说完整话。金口只发过爸,妈的音。乃至好心的邻居都提醒我们去医院瞧瞧。现在我们说话比谁都溜!就像说评书的,同事的评价。新手妈妈都未免会着急,但如你所说总有一天会结果的。他们就是''早稻田''毕业的。我们就安心作"晚稻吧''
。 ”输出是输入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是水到渠成的事。输入一点点就开始关注输出,极有可能引发孩子的逆反和厌学。只要输入的资源正确,方法科学,时间足够,剩下的就只有等待。听力辨音能力和情境对应能力是输出的基础“ -- 安妮鲜花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当他准备好了的时候,你想不让他输出都难。但是在条件不成熟的时候,大人的要求只能让孩子退缩,甚至产生畏惧心理“ -- 安妮鲜花
我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去问欧文,”你到底听懂了吗?" "你听到了什么?”’这个英文是什么?“”我们跟着一起读吧?“
我应该静静地在旁边等待,等待他ready的那一刻,他愿意不断对我说英文的那一刻,此时我应该的做的是为他准备所有的材料,我自己也要跟上他的节奏,和他一起听,一起学习而不是到了那一天他对我说的时候,我却跟不上他了~
相信他会让我看到奇迹的那一天的~不急,慢慢来! 又来了一个晚说话的, 别急, 说话晚的男孩居多, 今后有大作为, 这是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的结果. 开这个主题,只是为了时时刻刻地给予自己正能量~不要看着别人,而给与欧文太大的压力,我们都知道”慢慢长大“对孩子是一件多重要的事,用自己的方式,不用羡慕别人,相信有一天,付出终会有回报的! 我估计我儿子也开口晚,十个多月才发爸妈的音,发了几天之后,现在又不发了。。。 其实我觉得不会说句子也不妨碍日常交流,反正说的他都懂嘛
我家现在也只会说几个叠词,对英语妨碍中文发展我看的比较开,我不光跟他说英语了而且一岁前还教他好多手语,要妨碍就一起妨碍吧,因为周围只说中文的小孩到2岁才说话的也是大把啊,无所谓了 也太焦虑了吧 同样的苦恼啊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成绩,黑的让人乐的。 这不是很正常?
通常来说,孩子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较早,则认知能力(包括语言能力)相对就晚一些。反之亦然。
晓月雨田于2013-10-25 10:49补充以下内容:
这不是很正常?
通常来说,孩子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较早,则认知能力(包括语言能力)相对就晚一些。反之亦然。 我家也是小宝,一起耐心等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