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行水上 发表于 2013-10-13 18:28:08

我们的教育,不是要培养画圆圈的奴才吧?

想来想去,还是要用这句话来开头:“更多的人正在醒来。”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同一位家长谈话而生了感触。在太多的人看来,我们的家长所做出的选择是难以理解的。尤其是有不少家长放弃了大家挤破了头也难把孩子塞进去的所谓“重点”、所谓“名校”,而看上我们这么一所看上去很不成样子的小学校。这,在旁人眼里是不可思议的。我却欣喜,不只是为了加斯顿小学——更多的人正在醒来,更多的人即将醒来。为什么这么说?一年以来,同很多家长的沟通,让我得以反思教育教学中的不少问题。我发现,家长们的意识也在与时俱进,越来越关注孩子个体的健康发展,越来越关注生命本身。因此,大家的要求也在渐渐提高——以前,可能对孩子身上发生的事情大多视而不见,可能盲目地相信学校的一切都是对的,而现在,哪怕一两件小事都可以让父母看到其背后的教育意义而毅然决然做出选择。举个令人可笑而又无奈的例子。“孩子在做卷子的时候,有一道题的答案是2,他就填了2,结果却被打了错号,扣了分。孩子觉得委屈,我也想不通。”“后来才知道,老师说了,原题上的2,是加了圆圈的2,所以在答题时,也必须把这个圆圈给画上才算是正确,才能得分。”亲爱的家长朋友,类似情况,您遇到过么?您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在我看来,这2和②,如此滑稽,堪称可耻。老师的毫无责任感甚至毫无道德感的蛮横,对孩子的伤害何止是一道题的失分?这是不是僵化?是不是强权?是不是应试教育的指挥棒让老师变成了残忍的笑柄?我们到底是在培养生动的人,还是在培养呆板的应试机器?回家来,我跟我家夫人讨论此事。也曾当过十几年一线教师的她有另一种颇为犀利的诠释:“这不是一件偶然的事儿,应该说相当普遍。有的老师之所以这么做,倒不一定只是因为追求所谓应试的标准化,保证将来不丢分,也就是说所谓‘为了你好’,很有可能也是出于同事之间的不良竞争。这样来说吧,如果其中一个老师在平时训练时要求孩子这么做了,也就是有圈必须画,那么在改卷时,他就一定会坚持凡是没画圈的就得扣分——因为很有可能是别的班的学生没画圈。”这也是一种可能,因为不应有的压力,教师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不应有的变态的微妙。仅仅是一个圆圈吗?类似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孩子整整一堂课都在练习如何静息,写字必须用2B铅笔,因为敬礼不规范就被留在操场上单独教练,一有集体活动就要统一服装从头上的头花到脚上的袜子……整齐划一,还是孩子吗?去年的这个时候,有一篇文章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孩子入学1月,颠覆家长6年教育观》。您可以再拿来看看。如此学校,如此教师,不是在育人。这个画圈不画圈的问题,往深入了讲,也不仅仅是一个应试教育的问题,而是一个奴性教育的细节。我们的孩子啊,就这样完全无视了尊严和个性?就这样屈服于权威?就这样走上唯唯诺诺的顺民之路?《勇者曼德拉自传——漫漫自由路》中,讲到白人政府出于种族歧视而实行了针对黑人的教育方针——黑人孩子从小就被施以为白人做服务的等同于奴隶的教育。后果是什么呢?后果是当这一批孩子长大,成为青年,反而因成为暴民而成为社会的危险分子,令政府大为头痛。果然是哪里有压迫,哪里有反抗?引用在这里,也许是危言耸听了。写到这里,想起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中那段经典的描写:“阿Q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却只是抖。于是那人替他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尽了平生的力气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
  阿Q正羞愧自己画得不圆,那人却不计较,早已掣了纸笔去,许多人又将他第二次抓进栅栏门。
  他第二次进了栅栏,倒也并不十分懊恼。他以为人生天地之间,大约本来有时要抓进抓出,有时要在纸上画圆圈的,惟有圈而不圆,却是他“行状”上的一个污点。但不多时也就释然了,他想:孙子才画得很圆的圆圈呢。于是他睡着了。 ”我们的教育,不是要培养画圆圈的奴才吧? 2013-10-13

lv000000 发表于 2013-10-13 18:35:41

其实你知道答案,别太往心理去,沙发!

stephenzhu 发表于 2013-10-13 18:52:06

应试教育惹得祸,既然要应试,当然要有标准答案了,不然怎么评分啊,不上重点就能够避免应试教育了吗?别太看重分数就可以了。

天势力 发表于 2013-10-13 18:54:24

我们都是这么被培养出来的

平淡是真 发表于 2013-10-13 19:01:37

http://www.ebama.net/thread-177647-1-1.html
这是我儿子最近发生的一件事,真的挺无奈的

imlucky 发表于 2013-10-13 19:02:01

我孩子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臭蛋妈 发表于 2013-10-13 19:20:37

我看过一人发的贴子,说是孩子语文考试,要写出某课文中最喜欢的一句话,孩子写了,结果不对,和标准答案不一致。这就怪了,要不就不要这么出题,最喜欢的本身就是很主观的事,还要统一吗?有时确实挺让人无奈的,只能教育引导孩子了,不要太在意这些,我们无论如何不能让孩子成为奴才吧。

qiqi2010 发表于 2013-10-22 14:12:21

庸师误人子弟。

巍巍 发表于 2013-10-22 15:32:14

风行老师以小见大,最近我也特别有感触,其实我们的整齐划一的教育,是从幼儿园就开始了的。

yirumama 发表于 2013-10-22 16:37:59

只能在适应大局的前提下,引导孩子不要过于死板地遵循所谓的正确唯一答案!
但好难……

bakyyy 发表于 2013-10-23 10:13:32

应试教育惹得祸

31895550 发表于 2013-10-24 11:22:53

我们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孩子很委屈,家长很郁闷。

andy芝欧 发表于 2013-10-24 11:32:05

反思又如何,现实就是如此。

ramaomao 发表于 2013-10-24 14:06:10

我家女儿也遇到过这种情况。

题目是要求对的画圈圈,她习惯就钩了,结果全做对的,但这一大题,老师一分不留给扣了。

认真的雪8187 发表于 2013-10-26 21:56:59

难道你以为人家不想培养奴才吗?中国人那么多各个都有个性如何管束?

所以当你想通过学习这个方式打入组织内部的时候,就要想好,这套体系是人家建立了为自己服务的。

我就是lalala 发表于 2013-10-26 22:28:07

我觉得这个问题有原因有多方面的。一方面是老师的问题,一方面我觉得跟家长也很有关系。我相信能来这个网站扎根的爸妈,一定都是非常重视孩子成长的爸妈。我也相信大部分的爸妈都是关心孩子,教育孩子的。但是我从小到大,除了大学里相对好一些。每个班里总有那么几个孩子,是家里没有人管的孩子。往往他们是从来都不服从老师的管教,老师又无法和家长沟通联系,或许他们的爸妈忙着赚钱,或者他们的爸妈有些不好的习惯行为。为了能管住这些孩子,家长不管,自然就要老师管了。试想一下,如果家里有5-6个孩子,谁又有时间一个一个讲道理呢,尤其是调皮捣蛋的孩子,明明不可为而为之的。更何况老师班里有那么的孩子。

远的不说,就说邻国日本。别说上学了,从幼儿园开始就规矩多多,各种袋子,换洗的衣服,鞋子,甚至抹布都要自己准备。我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好。能把这些事情处理好也是一种能力。老师有的时候为了教学确实是太教条了一些,但我觉得也能理解。

我觉得这个问题,一个是老师,是不是针对不同的学生,是不是适当的有条件的进行放宽,不过说实话这个度确实是不太好拿捏。惩罚的方式也应该更人性化一些。另外一个对于家长,遇到这样的问题该如何解决,是坚持自己孩子的正确,还是应该让孩子接受这样的事实呢,如何在不损害孩子心理的情况进行引导。即使将来到了社会,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会遇到类似这样的问题。让孩子有好的心理建设才是最重要的。

既然我们改变不了社会,改变不了环境,我们就应该要适应他,只要有自己的底线原则就可以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们的教育,不是要培养画圆圈的奴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