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课文是不是一定要一字不差
女儿三年级,爱读书,但语文成绩时高时低,平时的测试在与课本有关的基础知识上错得较多,比如“按课文内容填空”这一项是她常常失分的项目,就是死记硬背课文,可她不是多字就是少字, 这和她平时背课文没有“一字不差”有关,比如“看到”,她会背成“看见”,“非常坚强”背成“十分坚强”,多一个“的”,少一个“的”是常事,本来我觉得这也无关紧要,可考试时,就是错一个字都得扣分。我也很矛盾,如果为了考试得高分,就得花大量的时间反复去背课文,背到滚瓜烂熟,一字不错,可是我又觉得将时间浪费在死记硬背上有些不值得。
马上要期末考试了,是不是要让她花大量功夫去背课文呢?还有那些中心思想什么的。
不知道各位妈妈怎么看,或者有什么背课文的好方法。 我认为不需要一字不差,例如"看到"和"看见"有多大区别呢? 如果这么考填空,只能说考题有问题,答案有问题. 书上规定要背的应该一字不差,考试的时候如果有默写的内容是不允许掉字的。自己要求孩子背的没有必要一字不漏。 无需纠结,你当成是记忆力训练就好了。
是家长先觉得没有必要,然后影响孩子的。
一般来说,背课文这类,孩子是很擅长的。时间花费也不多,但是很训练注意力。
你当成是古文就好了,古文总不能错的,对不对? 是要求一字不差的,虽然有些课文背诵的价值并不高,但如果走应试也只能如此 是习惯和水平造成的
我女儿也是这样,普通的学校,一本课外书,班里大部分的同学读书还是一个字一个字,她读得比较快。但很多句子会错字漏字,但不会影响意思,另外大人也会读错的。
一方面我觉得是习惯,没认几个字开始看书了,为了保证故事的连续性和速度,就找个替代,养成了习惯,现在就是注音的书,不会的字也是乱读的,不会去看拼音。另一方面是能力,一年级开始到现在,错字漏字已经少了很多了,说明能力提高了,随着眼睛和大脑的能力进一步同步,还会继续少下去。另外稍微读个一两遍,就觉得会背了,其实是理解了意思,“复述”出来,当然很多字变成同义字了。
我现在会提醒她看慢一点,尽可能把字都看清,尤其是朗读的时候。
不知道楼主女儿在其它方面粗心不粗心,我是比较担心会养成粗心的习惯,所以我经常会啰嗦几句的
与其想要不要一字不差,不如思考如何帮助孩子做到一字不差。首先,我会告诉孩子,一字不差,是对原作者的尊重,虽然背的时候觉得没必要一字不差,但做为作者,不希望自己码出的字被轻易改动,就像孩子自己的画或作品不希望轻易被改动一样。然后,我会在孩子背的过程中,将那些与原文不一样的地方标注出来,在孩子背完后,跟孩子分析,是孩子改的好,还是作者原来用的字好。这么一分析,孩子会明白咬文嚼字的意义,会真正去理解性分析自己所背的内容,同时也加深了对原文字的印象。 按照大家的想法肯定都认为不用一字不差,可考试的时候就这样要求的。
如果家长放得下分数,也就无所谓了。
如果放不下,就得花时间去背了。 我家才一年级,背的课文都比较短,考试时还没遇到类似的问题。不过我觉得若是我的话,我会先计算一下类似的题目一般会是几分,若分值不高的话没必要这么浪费时间。 楼主女儿和我家女儿好像一样。不过,我是尽量要求她做到一字不差。如果实在做不到,我也不去责怪她。 来学习了,呵呵 我女儿的语文老师强调,就是要一字不差,一是考试是要求不差,再就是说文章都是精品才会上课本,所以字字都好 要求背诵的课文,就要一字不差;不要求背的,可以熟读,错一两地方也没什么不可。不要小看读课文,它也是语文水平的一个表现。 看了楼主的帖子,我发现,还真的需要一字不差,毕竟会考试,也是一种能力,也是需要培养滴
书本中要求背诵的课文肯定是要一字不差的,而且考试也会有按原文填空。其实要求孩子背课文也是锻炼孩子记忆力的一种方式,并不是浪费时间。孩子在读文章的时候也是一样,能做到一字不差是很难,但这样对训练孩子快速阅读、反应能力、视觉敏捷性、注意力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果平时阅读中,经常丢字、落字、或者随意更换,就说明孩子在注意力稳定性、眼脑口配合存在一些问题。 有时间能背的一字不差是最好,时间紧时只要意思不差就行. 关于背课文,我目前的感受是,让孩子多听录音,好像课文都配有录音的,它们基本上都是一字不差。这样不仅帮助记忆,还能让孩子学习标准的语音,朗读的抑扬顿挫。我的孩子经常听录音,他的背诵你若是不看还以为他在朗读,这样他背诵下来的课文,几乎没有瑕疵,考试时按课文填空就不会出错。 学习各位的经验了。我希望孩子背古文一字不差,但是小学课本的课文,有点汗呢。。除了名家名作外。我觉得好多课文并不经典呢,确实像网上评论的,有些比较假,文字故作天真。。。。 我会放弃这几分,没关系,其他的分数高点就成,没必要花太多的时间在这种事情上,但可以尝试在第一场背诵的时候小心点。 要从小就要求孩子背诵一字不差。朗读的时候就这么要求,背诵的时候才不会错。 我家的背课文是比较头疼的事,往往要花很多时间才能背下来,所以我对他要求也就不是太高,能基本背下来就行了,不一样的地方会在他背了之后提醒他,一般也会让他在背好之后再读个两三遍,而且发现第二天再让他背一下通常还背得挺好。 总觉得没这个必要吧,不过老师好像是需要这样的。 家长应立即检查下最近几次要求背的课文,如无错又背的很流利,说明孩子平时是认真学习了的,就不用增加学习量了。要是背的都不熟练,就不要去怪考卷了。 总觉得对小学的分数不要看得太重要,这个分数代表不了什么。 fhyhwb1 发表于 2011-5-29 15: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习惯和水平造成的
我女儿也是这样,普通的学校,一本课外书,班里大部分的同学读书还是一个字一个字,她 ...
是粗心的,二年级时我给她进行了注意力训练,现在已经好了很多. 这个习惯不太好吧。随意改动原文,这些改动真的不影响原文要表达的意思么?即使是孩子水平挺高的,意思都对,也会让孩子养成不认真的习惯吧,不赞成这种马马虎虎,大概齐,差不多的做法。尤其对要求背诵的课文,只要孩子注意力集中点,和原文一样的背诵不会多费多长时间的。小孩子记忆力很好的。 谢谢各位妈妈的建议。
女儿背课文,我觉得应该是属于右脑记忆,因为,她一般是在读了好几遍后,自然而然地背下来的,有的时候,在背颂时基本上是不去动脑子的。就象她以前弹钢琴,从不背谱,靠惯性弹着弹着,手就顺势弹下去了,但如果在哪里卡住了,她就弹不下去了,必须从头弹起。她的钢琴老师就说这样不好,应该去主动背谱去记忆。现在她背课文也是同样,从没有特意去记过,所以,背的时候,是很顺口背出来的,错不错她根本不知道。她的同学,有些是一段落一段落的去背课文,靠左脑有意识的记忆,她们的妈妈说这样效果更好,真正记在脑子里了,不易错。
我现在给女儿采用了楼上妈妈的方法,还是靠熟读来记忆,这样不辛苦,但背的时候,错的地方圈出来,下次背的时候注意了。所谓左右脑结合记忆法吧,再看看效果。 风舞阳光 发表于 2011-5-30 13: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习惯不太好吧。随意改动原文,这些改动真的不影响原文要表达的意思么?即使是孩子水平挺高的,意思都对 ...
你可以换个角度看,还是不是生硬的搬字过脑子,不是纯粹的COPY CAT,而是真正的领会了原文的意思的记忆呢!
这种考背诵课文的题目我看其实没啥意义,因为根本不是什么精华的句子,那些精华的警句和古诗词倒是尽量一字不漏地背诵吧,不过很多古诗词在千百年的传诵中,有的字眼,出现了不同的版本,那也没什么呀。
我看楼主孩子的这个问题不是什么真正的大毛病,改也行,不改也没什么,谁读了中学后,还能一字不漏的背小学课文啊?无聊的很啊。
我现在完全不管孩子的背诵语文课本的情况,反正有什么后果,她自己担着就好。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