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符合政策的夫妻想生二胎?
为给孩子添个小伙伴型,生两个,孩子们可彼此作伴不会孤单;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型,教育独生子女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两个孩子更有利于性格成长;
为了更好的养老型,减轻点孩子们对父母乃至祖父母的养老压力;
重男轻女型,头胎生的是女儿,二胎想要生个儿子;
想要不同性别的宝宝型,想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
是否生二胎 都掰着手指“算账”
有人在谈及“单独两孩”政策时,称“真是幸福又纠结”。如果有两个孩子,他们互相照顾,将来养老的压力也能分担。然而,在“养孩子比买房子还贵”的当下,“孩奴”“二次啃老”又让很多人纠结。生或不生,是个问题!
二胎家庭每年为孩子花多少钱?
两个宝贝的抚养成本有多大?养育二胎真那么艰辛吗?二胎花费是否符合1+1=2的公式呢?下面是三个拥有双宝贝的家庭案例,听听他们的酸甜苦辣。
A家庭 年入20万,养两个宝贝就要花6万-7万
感受:老人的援助很重要
朱先生就职于无锡一家医院,妻子是事业单位员工,家庭年收入20万左右。9年前,朱先生幸运地迎来一对双胞胎儿子。说到育儿成本,朱先生说,经济条件和老人援助都很重要。朱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两个儿子上的是公办小学,一年学费、书本费等花费是4000元左右;孩子报名学了钢琴,因为认识熟人,比较便宜但也要花掉8000元左右;以每天1个孩子20元的伙食费来计算,两个宝贝一年的伙食开销在15000元左右;服装、带孩子出门旅游要花掉近2万;再加上交通费、玩具等各种其他支出,养两个宝贝一年起码花6万-7万。”目前这样的经济负担,我感觉还可以承受。“朱先生说,但考虑到孩子将来的教育,每年结余的钱他也不敢乱花。
除了经济方面的准备,朱先生认为老人的援助也必不可少。朱先生告诉记者,自家分工明确,爷爷奶奶负责接送孩子上下学,外婆外公则负责内勤,自己和妻子负责培养和教育孩子,即使这样他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用。
B家庭 年入11万,养两个宝贝花了5万多
感受:“二胎”比头胎生育成本低
王女士是全职妈妈,而丈夫是无锡普通工薪阶层,家庭年收入在11万元左右。王女士的大儿子今年8岁,为了给孩子找个伴,1年前她又生下了小女儿。“多个孩子,家庭氛围更浓了。”王女士说,有了妹妹,儿子明显更懂事了,但经济压力也确实较大。王女士说,儿子现在就读小学,每年各种支出加起来起码要花3万。现在多了个1岁的小女儿,奶粉、尿不湿啥的,在很节约的情况下也要2000多。这样算下来养两个小孩一年起码要花5万多。
“有了两个宝贝,全家省字当头。”王女士说,现在一家四口已经很少去外面吃饭了,更别提旅游了。不过她觉得养育孩子也是熟能生巧,她明显感觉二胎比头胎的生育成本低。比如家里的婴儿床、童车、玩具什么的都不要重复购买了,喂奶、换尿布等日常工作也有了经验,有时儿子还能搭把手,感觉比养第一个孩子轻松不少。
C家庭 年入24万,养两个宝贝花了12万多
感受:二胎经济账1+1<2
苗丽夫妇居住在四平,妻子是全职妈妈、丈夫独自开了一家汽车修配店。家庭月收入2万元以上,大儿子5岁小女儿1岁半。
“他们两个现在加起来一个月是2606元。可是女儿马上就要上幼儿园,一个月又要多出来1800元。两个孩子4500元,这是基本费用。”苗丽说,如果能够承担这笔费用,那么,带第二个孩子要比第一个轻松不少。轻松的原因首先来自于经验,第一个孩子在抚育方式上还不熟练,晚上哭闹也找不到原因,可到了二胎时,很多经验都具备了,孩子哭闹应对起来很熟练。而且老大小时候经常跑医院,后来通过学习护理知识,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一般的儿科病自己都能搞定,省了不少“银子”。
女儿(老二)1岁半
产检、生产费用:2000元
饮食(奶粉等):800元×9个月=7200元(前期母乳)
尿不湿:150元×18个月=2700元
医疗费:1500元(有了照顾老大的经验,女儿小病都自己护理)
照顾费用:自己带
教育费用:目前没上幼儿园
玩具、轮滑鞋等:100元(用老大的玩具)
衣帽1700元:(女孩要漂亮)
拍艺术、照理发等:200元
合计:15400元
每月:855元
儿子(老大)
5岁
产检、生产费用: 2500元
饮食(奶粉等):500元×30个月=15000元
酸奶:60元×30个月=1800元
尿不湿:200元(偶尔用)
医疗费:5000元
看管费用:500元×20个月=10000元(之前放公婆家)
教育费用1800元×38个月=68400元
玩具、轮滑鞋等:1500元
衣帽200元:(小时候亲戚送,2岁后自己买)
拍艺术照、理发等:500元
合计:105100元
每月:1751元
网友这么说:政策出台了,生不生还是自己的事
猜想生二胎政策会不会全面放开?
“单独生二胎”,意味着实行了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开始局部调整,国家卫计委表示,这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完善。
既然“单独”生二胎可以放行,会不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即使双方都不是独生子女,也可以生二胎呢? 什么政策主要是没有时间表,这涉及到许多人利益问题,不只是你生不生的问题。 女儿1岁
产检、生产费用:生育险什么的差不多抵消了
饮食(奶粉等):1000元×14个月=14000元(没母乳)
尿不湿:300元×14个月=4200元
医疗费:打疫苗生病上医院的钱,5000左右吧
照顾费用:自己带
教育费用:目前没上幼儿园
玩具 1000元
衣帽 如果算上亲朋送的,得2000多,人情也得还不是。
拍艺术照等:200元
附带买的杂七杂八的东西:2000元
合计:30000元
每月:2000元
钱还在其次,为了照顾这个孩子,妈妈牺牲了2/3的工作时间,爸爸牺牲了1/7的工作时间,父母休息时间基本全部牺牲掉,比起生孩子前双方感情降温35%,奶奶牺牲了80%的休息时间,身体健康下降40%,姥姥牺牲了30%空余时间,其它亲人也有若干付出,整个家庭和谐程度下降至少10%。这样我只有疯了的情况下才会要二胎。 其实,养孩子根本不是问题!
钱多可以富养, 钱少可以穷养, 怎么样都可以养大成人!
问题是, 如果没有政策支持:
1. 可能会被征收巨额罚款
2. 孩子可能上不了户口.
老龄化的问题来了,绝对会放开二胎
现在很多家庭不是想不想生的问题,而是敢不敢生
农村的他们敢想敢干,反正生了才说。
经济状况好的更无所谓了
我家是想生,不敢生小二。一是没钱,二是没人
没人带的问题很现实,请保姆吃住都是问题,还一个不放心
咱们中国这情况,不让孩子啃老,也不大可能
我们家就房子问题,坚决没有啃老
弄得老人为我们房子的事情更痛苦
生了两孩子,得也有点让他们啃的资本
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培养出车房全靠自己一个人拼的孩
也别给我说你家的房子是自己一个人拼出来的
那个时候房价低,不比现在。
咱中国尤其是 北上广的房子是越来越贵
除非金领和生意人,很少有人能全靠自己首付到月供 想生的,怎么都会生,不想生的,估计倒贴钱都不会生。
所以这种问题,不用去讨论了 每个人想法不同,双独只生一个的飘过 楼上的说的太有道理了,我要是再生,真怕把我妈给累坏了,如果自己全职,家里相当于少了一半的收入,经济负担太重了,不管是家务还是银子,都会影响夫妻感情家庭和睦。现在一个还整天一堆破事呢。 还有如果生了老二,对老大的爱和关怀会不会减少,现在对他的物质上的满足是不是也相应减少了,教育上投放的精力和财力也会缩水吧? 再来一个,到底是为了孩子好,还是满足自己呢?
对于普通工薪家庭,二胎真是有点可望不可及了。 呵呵。。。忙并快乐着。。。还好经济目前没什么压力,也有时间出去玩了,大的小的一起 不管生不生,至少要争取这样的权利
是呀,生不生,要先算算养不养的好。有时候看看这雾霾天,就什么也不用想了。 本帖最后由 西风夜凉 于 2013-11-19 10:09 编辑
记得前两年,计生委就在电话调查了,针对生过一胎的家长,问是否想生二胎
我身边的朋友,基本70后的,回答都是否
现在有幼儿的家庭,能完全不依靠老人的,可谓少之又少。我们现在都有职业,所以小朋友虽然上了幼儿园,还是需要老人接送的。如果再生一个,必然妈妈需要全职。实在不能再依赖老人更多了,我们只有单方父母能帮忙,而且老人也年纪大了,本身需要我们的照顾,所以断然不会再生二胎
等到了小学年龄,估计妈妈也快全职了。经济虽然不是问题,但居安要思危。更多要做的是,是照顾好全家的起居和健康,调节饮食,辅导好小朋友的教育,等等,责任也很重大。很早就想的很清楚,不会再要第二个了。 其实,养孩子根本不是问题!
钱多可以富养, 钱少可以穷养, 怎么样都可以养大成人!
问题是, 如果没有政策支持:
1. 可能会被征收巨额罚款
2. 孩子可能上不了户口. 明昧 发表于 2013-11-19 09: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老龄化的问题来了,绝对会放开二胎
现在很多家庭不是想不想生的问题,而是敢不敢生
农村的他们敢想敢干, ...
反正总有人会愿意生,地球不到2012,人类也不会因为我们繁衍少了而灭绝
其实真正放开,能受益的人群不多的,顶多75后和85前的人。这部分人群里面还有很多是双独的,真正单独的不多了。
如果政策再晚一些,这一波的人也过生育年龄了。 要生出去生,别再国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