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孩子输出快,对家长的好处不言而喻。可是对孩子自己呢?为什么要用一种完全跟不上自己思维速度,经常找不到合适词或表达法,感觉无法充分抒发自己感受或需要的笨拙的语言呢?-------尤其是有更方便的母语可用的时候?为什么要在兴冲冲想表达,或者心里迫切的要得到一样东西的时候,不用中文脱口而出,随想随说,而要在搜肠刮肚的去费解的组织英语表达呢?
       语言毕竟只是工具,而不是目的。沟通才是目的,孩子舍弃工具而直奔目的,是非常自然的,成人也是这样。比如如果去看看各国大学外语系的宿舍,就会发现,绝大多数时间,专业为外语的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样是母语----即使完全违背他们上大学的目的,他们也同样不肯为了这个大目标而过于牺牲沟通的效率和生活的便捷,成人尚无法很好的约束,不要说孩子了。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就明白,要求孩子在中文环境里主动输出英语,实际上是在要他们做违反直觉 违反本能的事情。当然,孩子的成长到成人本身就是一个约束本能的过程,不过这个过程需要有很多的成人干预、指导,孩子不会“自然的”懂得并遵守。英语的输出也是这样,同样需要家长给予特别的关注和鼓励,提供特别的环境和帮助。

       最极端的环境,当然就是一个家长只和孩子讲英语,这种家庭的孩子长大基本都是双语。退一步,可以固定一个时间、一种活动,家长和孩子只说英语,比如读书、讲故事、唱歌,用英文讨论孩子的图画或用玩具模仿一个故事或动画的情节,让孩子习惯于在此情此景下进入到一个英文的语境,习惯于在这里英语就是交流的工具,习惯于在这个时间段,只有英语能够把他的思绪 愿望传达出去。当然,要创造这样的环境,家长的功课也不少,对很多家长肯定是额外的劳累和功夫。不过,回想一下,让孩子用英语输出,对孩子也同样是额外的劳累和功夫。要得到孩子额外的付出,家长也不得不付出额外努力。因为,孩子总是会本能的模仿家长的选择和行为模式-------不管家长自己是否情愿。
      
      对家长而言,营造这种环境最困难的还不是自己的语言水平,而是经常会不由自主的忘记,这种环境下作语言引导时,不能按孩子实际年龄,而只能按孩子接触英语的时间来指导、引导和要求孩子的英语输出。
      刚开始很长一段时间,需要的是对刚刚学说话的2岁孩子一样的耐心和主动,很可能大半时间都是家长说、营造氛围、引导孩子进入状态并示范如何使用语言。说白了,就是把教孩子说话的过程重新来一遍,更艰难的是,孩子可能还不会再像2岁时那么听话好摆弄了,前期氛围没营造好,或者材料程度没把握好,孩子闹情绪、不配合、故意讲中文都有可能。

      再大一些到孩子有拔尖意识的时候,英语课程上、英语赛事上的领先、同伴的钦佩、家长老师的赏识夸奖也可以成为孩子英语输出的动力。我想我们大人回想往事的时候,也有可能会记得某个老师的青睐和赞赏激发了我们对学科的兴趣吧。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50 理由 收起
high5 + 50 感谢分享,很独特的视角和思考,谢谢
1545 查看 22 收藏帖子 (5)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wuyaneba

    楼主 2014-1-23 06:24:16 使用道具

          对于和孩子一起看绘本和动画的家长,有一个很好的引导输出的办法,就是用些小玩偶和孩子一起重现动画片的场景。比如,模仿动画片里小动物们解决一个难题的场景,家长和孩子分饰角色,可以完全模仿动画情节,也可以随兴的发挥想象力。
  • andyh2008

    2014-1-23 06:53:31 使用道具

    英语水平有限,总是常说的几句话。孩子也听得懂,再深入就难住我了,怕语法弄错,以后难纠正。
  • thebigtiger

    2014-1-23 07:04:31 使用道具

    学习了,这点还没有深入思考
  • woshiyun

    2014-1-23 07:25:53 使用道具

    说的挺有道理。
  • 苹果宝宝熊

    2014-1-23 08:30:43 使用道具

    是这样的。身边有的孩子能够大段地说动画里的对白时,家长就觉得一定不能错过这个练习说的机会,于是就抓紧找外教练口语,其实在中文这个大环境下,又那么小的孩子,在外教面前练习用英语来思考问题、回答问题还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的。可能每个家长的定位不同,完全以兴趣为主自然发展的,家长和孩子对英语都不想太累的,输出这件事就是自然的不是刻意而为的,就像孩子一边玩过家家一边自言自语说英文一样,我赞成这种输出,并相信孩子能一直保持对英文的兴趣走下去,储备得多了自然输出也应该不是很难的事情,但需要等待。而对于英文有计划在某个年龄要达到某种水平的可能就不是这样规划的了。
  • scortio

    2014-1-23 09:15:26 使用道具

    有道理,很有启发,作为父母要多用心
  • snail913

    2014-1-23 09:16:4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snail913 于 2014-1-23 09:19 编辑

    不说了     
  • wuyaneba

    楼主 2014-1-23 09:55:44 使用道具

    苹果宝宝熊 发表于 2014-1-23 08:30
    是这样的。身边有的孩子能够大段地说动画里的对白时,家长就觉得一定不能错过这个练习说的机会,于是就抓紧 ...

    进度的计划是一回事,能不能创造出符合这个计划的环境是另一回事。有了这样的环境,完全没有规划,一样会有输出。最极端的例子,就是美国新移民的孩子,在只讲英语的学校里呆一年,口语普遍赶上母语英语的孩子。丰富的输入和孩子交流的愿望起了决定性作用。
  • 瑞希妈

    2014-1-23 10:40:28 使用道具

    进来学习下
  • 王大光

    2014-1-23 11:40:46 使用道具

    还是得环境啊,动画片、音频故事会模拟固定的场景,但最好还是固定一个人和他说英语,加油吧我自己。
  • matina_woo

    2014-1-23 16:26:50 使用道具

    为了给孩子提供输出的环境,看样子我有必要争取争取出国做一两年科研了。{:soso_e100:}
  • thelake

    2014-1-23 16:29:09 使用道具

    总结的很好
  • drben

    2014-1-23 22:32:22 使用道具

    嗯,固定时间和开展活动游戏,这个好,不过对家长要求高
    发音还有表达到位,都不容易
  • wuyaneba

    楼主 2014-1-24 07:31:16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wuyaneba 于 2014-1-24 09:58 编辑

    要家长这么做是不容易, 因为要孩子做的是很不容易的事儿, 家长前期准备得辛苦一点, 氛围营造好一点, 孩子兴趣就高一点, 头脑兴奋一点, 输出就容易一点.
  • woshikkma

    2014-2-3 00:33:19 使用道具

    这个角度不对,小孩子输出英语时并不需要组织,和母语一样随性的,只要情景吻合。我问孩子好不好吃,她有时回答好吃,有时回答地里谢思,有时说呀咪。貌似形成了中文思维才会觉得用英文回答累吧
  • yaer2002cn

    2014-2-3 00:41:17 使用道具

    看懂了,明白了,理解了。不刻意为之,一切由孩子内在规律来决定。什么时候什么心情用什么方式表达,交给孩子来决定。
  • wuyaneba

    楼主 2014-2-3 10:04:19 使用道具

    woshikkma 发表于 2014-2-3 00:33
    这个角度不对,小孩子输出英语时并不需要组织,和母语一样随性的,只要情景吻合。我问孩子好不好吃,她有时 ...

    不需要组织的前提,是孩子英语的输入达到和中文一样的量, 并同样由生活中亲密的成人在生活中完成输入.

    看来您把英语思维看得很重要,而且认为可以达到。祝您好运。
  • wuyaneba

    楼主 2014-2-3 10:20:07 使用道具

    yaer2002cn 发表于 2014-2-3 00:41
    看懂了,明白了,理解了。不刻意为之,一切由孩子内在规律来决定。什么时候什么心情用什么方式表达,交给孩 ...

    其实,我想表达的是,家长在觉得输出很重要的时候,先应该做的,是刻意营造一个有利于孩子主动输出的环境,将英语带入生活。让孩子在生活中,将已经掌握的英语组织调动出来,这个过程孩子的注意力会非常集中,双方交流使用的语言会给孩子留下非常深的印象,慢慢形成一种反应机制,类似打球,一半的动作都是下意识完成。如果输出是跟读、朗读、只按教材的对话和家长对话,其实很难将这些和实际发生的情景对应起来。

    如果觉得有困难,家长就不必强制孩子输出,把精力放在尽量提高输入质量,加大孩子在接受输入时的兴奋度,促进孩子接受输入时,将语言内省化的数量和质量。
  • yaer2002cn

    2014-2-3 11:15:10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yaer2002cn 于 2014-2-3 15:00 编辑
    wuyaneba 发表于 2014-2-3 10:20
    其实,我想表达的是,家长在觉得输出很重要的时候,先应该做的,是刻意营造一个有利于孩子主动输出的环境 ...


    明白您的意思,我从另一个角度回应您的观点。对于如我一般不懂不会说的妈妈来讲,营造氛围就需要思考和策略。很幸运,孩子碰到一位很好的阅读老师,应该说在营造运用氛围上迈出小小的一步。接下来,我对孩子的语言学习又有了新的思考:是停留在表达这个层面上,还是通过阅读老师的引导让孩子真正体会什么是工具?
  • dudu宝贝阳光

    2014-3-28 09:17:49 使用道具

    我的理解是不是就是不要刻意去追求输出,经过了大量的输入之后自然而然就会输出啊?
  • 本人且歌

    2014-3-28 09:27:21 使用道具

    学习了。。。
  • zhaojianxiny

    2014-3-28 10:08:39 使用道具

    赞一个,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