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语习得之拙见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对人类语言学习能力的研究,一直建立在生理学、语言学、教育心理学为基础的广泛实验之上。然而,究竟学习外语有没有最佳时期?孩子是否应该尽早学习外语?依然是无数父母争论不休并努力想搞清楚的问题。-不容置疑的一点是:外语的习得与年龄及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从年龄上来说,常用来解释外语年龄选择的依据是加拿脑神经学家W.Penfield的“临界期学说”,其在名著《语言与大脑》中阐述了3点立场:(1)4岁早期就能完成母语习得,4~8岁时期儿童模仿能力最为活跃,即为外语习得的最佳期。(2)儿童时期习得某种外语的儿童,更容易习得其他外语。即便有几年的空白,一旦重新接触,外语能力也容易恢复。(3)语言习得能力与大脑发育相关,且存在生物钟问题。- 196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语言学家E.Lenneberg继承并发展了Penfield的理论,认为人出生后的10年里,大脑具有强大的可塑性,语言习得能够自然轻松地进行,所以吸收新的语言信息相对较快较容易。他指出:人的大脑从人初生时并未分化,渐渐地展开左右两半球的Lateralization,到青春期告一段落;之后,脑的柔软性急剧减弱,自然的语言习得能力逐渐消失,外语学习变得费力,语音语调也会失准。于是,临界期学派把活跃的青春期以前的时期称为CriticalPeriod或SensitivePeriod,而临界期后的语言学习不再依赖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而是依赖于普通学习能力。另外对于临界期学说的深化,加拿大的w.Lambert教授比较了双语儿童和单语儿童的外语习得差异,得出了3点结果:(1)双语儿童有利于习得其他外语,特别是语音语调。(2)双语儿童的母语能力能得到加强。(3)双语儿童对于其他民族和文化容易宽容,更能拥有开放的心理。-
对于临界期学说持正面观点的实验和研究还有:(1)1980年语言学家M.Patkowski对67名移民美国并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进行了英语口语水平的调查:33名15岁前开始学习英语的被测试者中,有32个人的成绩在4分或5分;然而青春期后的学生组成绩就比较分散,大多数人的成绩集中在3分。结论:就口语而言,15岁以前的移民更有优势。(2)1989年语言学家E.Newport对46名中国人和韩国人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都是美国一所大学的学生和工作人员,到美国已至少3年;实验对象被要求参加语法测试,结果把3~15岁开始大量接触英语的人与17~39岁来到美国的人作对比,又一次发现年龄小就开始学习第二语言与学习结果紧密相关。-
然而,反对者也有自己的实验数据,1978年C.Snow和Hoefinagei.Hohle对临界期的假说进行了深入研究,比较了3一5岁组、8一10岁组、12一15岁组以及成人组18个月的荷兰语习得状况表现,结果发现:12~15岁的实验对象和成人实验对象,其荷兰语的掌握最初几个月最快;而在学习了一年之后,8~10岁,12~15岁的实验对象荷兰语掌握得最好;而3~5岁的儿童在所有的测试中成绩最差。从我个人的观念,解释反对者的实验结果可能要充分考虑其他的重要因素,比如成人与儿童在学习的自然性和逻辑方法上是有本质区别的,成人通过知识和阅历丰富所创造的的环境优势,比儿童更适合以课堂方式进行外语学习,至少学习初期的进展快于儿童。在1972年,RolandDuretle进行的一项调查能说明这个问题,其研究发现大学生学习外语要比高中生快一倍,而且统计了大一学生学习一年的外语量相当于9岁小学生学习五年的外语量。-
当然,单纯从年龄的角度来看,成人和儿童在获得语言知识的方法上是有着本质区别的,成人具有较强母语语言能力和一定的语法知识,因此成人通过适当地发挥母语的功能和大量的语言对比可以促进外语学习。说到这里就要引入一个值得关注的概念:习得与学习,这也是帖的重点。1983年S.Krashen和T.Terrell提出的外语习得的“五类假设”,这些假设用来描述了外语习得的心理过程。其中“习得-学习假设”就区分了“习得”和“学习”的基本观点,即发展外语的首要方法是“习得”,它取决于实际的旨在沟通的语言运用。在这个意义上,同母语的习得一样,是一种“自然的方法”;另一方面,发展外语的第二种方法是凭借“学习”,可以说“学习”是对于语言的一种认识,是改变并完善对于语言的知识。“习得”是无意识的过程;而“学习”则是有意识的过程,是掌握有关语言规则的明示的知识,这种语言习得能力在青春期以后并没有消亡,成人依然能够习得语言。 其他4类假设是:自然习得顺序假设、语言学习监督假设、输入条件假设和情意过滤假设,都是非常有意思的观点,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这里不做展开。根据上述的假设我们可以较为容易的理解,成人获得语言的能力主要来自于系统的学习,而儿童对于语言能力的获得主要来自于在一定环境下的自然习得,这种自然习得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被系统的学习方法所弱化,直至青春期后消失。-
综前所述,对于“小朋友是从2~3岁开始就进行英语启蒙,还是到7~8岁的时候再开始学习?”的问题,我想这个问题本身就不是个相对立的悖论,因为两者所依据的从发点不一样,一个是“自然习得”,一个是“系统学习”。因此单纯从年龄角度去考虑和争论孰优孰劣是不恰当的,更重要的还应该考虑其他的一些重要因素,比如说语言环境,这已是一个被大家广泛公认且至关重要的因素,有了良好语言学习环境,外语的学习必然事半功倍。但以国内的现实情况来看,除少数家长具备较高英语素质或者家庭经济富裕以外,大多数的家庭还不能提供一个较为自然且完善的双语环境给孩子。我想英语的“自然习得”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如果在2~3岁的时候没有好的环境条件,那么7~8岁时候就一定能有更好的语言环境吗?既然2~7岁的幼儿具有绝对的“自然习得”优势,那不如现在就开始积累吧~~~
越小学习能力越强(不光是语言);越大判断能力越强。 进来学习下 进来看看~~ 同意楼主对于习得和学习的理解 好长篇的大论啊,幸亏lz最后总结出了自己的见解,不然真要看晕了{:soso_e120:} 有道理哦,喜欢
进来学习一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