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zi.wang 发表于 2014-2-17 12:55:21

【海南省民族博物馆】完整版

本帖最后由 yanzi.wang 于 2014-2-18 17:09 编辑

海南省民族博物馆位于五指山市北郊的牙蓄岭上,与琼州大学相邻,沿三月三大道旁的泰翡路经琼州大学后,步行2分钟就可到达。博物馆免费开放,开馆时间为上午9:00至下午17:00(含节假日),周一闭馆。最快、最直接地进入一个城市或者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方式,就是去看它的博物馆(如果有的话)
亨里埃塔·利奇考察博物馆的一个原始涵义,“里面因为居住着诗、音乐和人文七艺的九个神而具有了一种神话环境,即缪斯居住的地方。”谁都可以去推开这扇大门,但走马观花,还是心领神会,却要看各自的造化了。
也像日本风景画家所说的,每个人看风景都有不同的感受
博物馆1981年秋始建,1986年10月1日正式开馆,前身是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博物馆,海南建省后,改称为海南省民族博物馆。全馆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馆舍面积4500平方米。设有8个展厅(6个主展厅和2个机动展厅)、1个序厅、1个互动演播厅,面积共3000平方米。是海南建馆最早、规模最大、馆藏最丰富的省级博物馆,是一座以贮藏、陈列海南省历史和黎、苗、回族文物,以及研究海南各族传统文化为主的综合性博物馆。现隶属海南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和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管理,属公益性事业单位。现馆藏文物3万件(套),其中有西汉官印—朱庐执刲、黎族织锦精品—龙被、黎族雕刻精品—骨簪等一批珍贵文物。

进门之后的大厅一侧裱有海南的历史建置和海南地图“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元封元年,平定南越后,在海南设珠崖(今海口市琼山区)、儋耳两郡(今儋dān州市)”。一将功成万骨枯,历史上多少腥风血雨的杀戮,就这样被轻飘飘地一笔带过;所谓的文明背后,不知有多少黑暗和肮脏被遮掩起来。

一进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海南第一龙门——高4.4米、重达40吨、由19块花岗岩加工而成的巨龙石雕龙图腾与黎、苗、回等族的习俗毫不相干,将巨龙石雕置于,颇有几分此地无银三百两之感世上本无龙,偏偏中国人的图腾是龙。在龙的传人眼中,龙是一种融蛇身、马头、驴嘴、鹿角、虾眼、象耳、鱼鳞、凤足、鸟尾、山羊胡子为一体的荒诞异形。正如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世上原无魔鬼,但它之所以出现在文艺作品中,想来也是以人为原型的。从成语叶公好龙中我们不难得知事实的真相:所谓龙的传人,对龙的恐惧是远甚于喜爱的。
从大厅穿过,就是博物馆四合院式的二层楼的展厅
馆内布局以回廊为纽带,组成四合院型的建筑群,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古朴壮观


当然,同时也沿袭了中国传统的尊卑等级习俗馆内六个主展厅的名字分别为:“美好家园、和睦共处”、“锦衣天下、绚烂多彩”、“匠心神韵、巧夺天工”、“喜庆日子、和谐乐章”、“古老交通、多彩宗教”、“孤岛奋战、红旗不倒”;陈列有500多件展品和100多张图片,是了解海南黎族、苗族、回族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从一万多年前海南岛先民使用的打制石器、磨制骨、角器,到新石器时代晚期通体磨光的长身石斧、双肩石斧、有肩石铲等,及接下来出现方格纹、水波纹、绳纹等简单几何印纹的陶器,还有黎族父氏社会图腾崇拜物“石祖”……从远古的先人采集、狩猎的工具,到了战国时期的青铜斧、西汉的银印、唐代褐釉陶罐、元代彩绘瓷罐及清代青花瓷罐……漫步在展厅,脚下的每一步都可能跨越千百年的历史长河。黎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他们无法为自己留书著作,走在这里,惟有用心去体会,放飞想像力去填充。 馆内资料宣称:2006年6月的昌江考古发现表明,在2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后期,岛上已有人类活动昌江黎族自治县信冲洞文化遗址出土的旧石器时代的犀牛骨、鹿角、野猪牙齿化石吹牛是一项人类共同的无聊爱好——我很疑惑:莫非有人把这些动物化石,当作了人类打制的石器? 陵水县出土的几件新石器时代石器:石斧和石磨盘      海南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物的主人,是史前由广西迁徙而来的黎族先民。这些黎族先民,是壮侗民族的后裔,源于百越族(战国时期,汉人对其的称谓)的一支——骆越(东周和秦汉时代,把生活在今广西地区的原住民,称为骆越或西瓯)。在秦汉之前,整个江南大地,都是百越族(南方原住民诸族的泛称)的居住地不幸的是,自由、平等、宽容、博爱,从来都只是理想;而人性的贪婪、傲慢、偏见、蒙昧、愚蠢、残暴,却贯穿着人类历史的每一个瞬间。东汉的御用史学家班固在《汉书-南蛮传》中,对骆越族人作出的是如下的评价:“骆越之民,无嫁娶礼法,各因淫好,无适对匹,不识父子之姓、夫妇之道”。      今日中国之版图疆域,大体奠定于西汉时期,世居海南的黎族也从此臣服于汉族的统治。西汉的第7位皇帝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前87年)在位期间,汉人迎来了“汉武盛世”——击败匈奴、征服西域、收服两越、通西南夷、东灭朝鲜;北极漠北、西愈葱岭、东到朝鲜、南到大海;开辟了丝绸之路。百越诸族,由此踏上了一条不归路。到东汉三国时期,百越族已经逐渐消失。今天,除发展为如今的中国南方壮侗语族的一些少数民族仍然有少量栖息地外,失去土地的大部分百越族人都混居在汉人之中。几场战争之后,黎族拱手向汉人称臣,海南岛遂纳入汉武帝的版图“社会因人的欲望形成,政府因人的邪恶产生”——【美】潘恩《人权论--常识》图中的绿、红、橙、粉色,分别为黎、苗、回、汉族随着汉人迁居岛上,黎族土著居民被迫南迁至深山老林,一如美洲印第安人的命运         2000年间,海南岛上空的番号多少次易主,古老的大地已不复昔日的容颜。当“文明”的脚步跨越高山大海,当工业化的号角响彻碧海云天,自食其力的黎族人民世代留下的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大多已带着远古的印迹与今日之时代渐行渐远,但站在这些见证沧海桑田巨变的展品面前,像我这样四体不勤的行尸走肉只能感到汗颜和无地自容: 骆越人的文字早已在战火中灰飞湮灭,关于他们的历史只能由汉人代笔黎族以原木雕刻刳制成纺织工具、独木凳、刀鞘等许多生产生活用具远古时期,黎族先民们划独木舟越过琼州海峡,成为第一批跨海勇士
故土难迁。是什么的样悲惨命运,让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放弃世代生存的热土?是什么样的勇气,让他们甘冒葬身海底的风险,漂洋过海,举家南迁?那该是怎样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哟,至今却无人传唱。制陶,是黎族妇女重要的家庭手工技艺之一民以食为天,陶器是人类最早发明的盛放食物的容器,由古埃及人率先发明。海南三个世居少数民族,惟有黎族掌握了制陶技艺。黎族的制陶方法有泥片贴筑法和泥条盘筑法两种。基本工序为:择陶土,捣陶土,筛陶土,用水拌和,搓泥条,用泥条盘筑器物,拌平抹光,晾干后叠放于柴堆上露天烧制,上色。其制作陶器所使用的工具包括:舂chōng米臼jiù、米筛、刮削工具、木拍和垫合。编织工艺也是黎族人重要的家庭手工技艺之一 海南植物资源丰富,大自然母亲给漂洋过海的黎族人以丰厚的馈赠。心灵手巧的黎族人用藤条编织藤衣篓、藤篮、藤凳、藤筐、藤帽;用竹子纺织腰篓、筛子、斗笠、竹篮、竹筐、鱼笼;用蒌叶编织蒌叶席、蒌叶筐、蒌叶扇、蒌叶包;用椰子叶、草茎编织草席、草墙、茅草夹等待。物尽其用,黎族人懂得对慷慨无私的大自然母亲感恩。 牛骨簪是黎族妇女传统的绾wǎn髻饰正如波利尼西亚人的骨针,骨簪这种黎族的传统技艺,正在被银簪、铜簪所取代 明清时代,汉族的民间剪纸工艺传入海南的黎苗两族,并融入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和丧葬习俗叔本华认为,把人们引向艺术和科学的最强烈的动机之一,是要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粗俗和使人绝望的沉闷,是要摆脱人们自己变动不定的欲望的桎梏。对此,就连爱因斯坦深以为然。黎族男子的传统服饰之一:麻质开胸无纽对襟上衣,两侧开叉的短裙黎族3000年前就掌握了纺织技艺,是东亚棉纺织技艺的创始者。每个妇女都熟练掌握纺、染、织、绣技艺,家家备有纺锤、纺车、腰织机。通经回纬和断纬,是织锦的技法,人纹图案是织锦的主体纹样。宋朝末期,被汉族后人誉为“棉纺织家”、“布业始祖”的黄道婆(约1245—1330年)年轻时流落至海南崖州(今儋州市),师从黎族姐妹学会了运用制棉工具、织崖州被的方法。及至宋灭,蒙古帝国第二任可汗铁穆耳(我们的历史书中,称其为元成宗)在位期间,年已50岁的黄道婆重返故里,在乌泥泾镇(今上海徐家汇区华泾镇)传播和推广黎族的织锦技术。黎族织锦精品——“龙被”龙被,原称崖州被,因其原产地为海南的古崖州地区而得名。根据传统习俗,黎族人做被子,最初乃用于族人的婚丧,又称大被、绣被、广幅布。大约自明代中期开始,流放至海南的地方官员为了得到皇室的垂怜,责令黎族妇女制造“龙被”,以期迎合皇家的奢糜低级趣味。作为进献给皇帝的贡品,龙被的要求之高可想而知——既要保留织物和部分图案的黎族文化,又要把刺绣的花纹图案变为汉文化中的龙图腾。龙被是黎族纺、织、染、绣四大工艺难度最大,技术要求最高的织锦工艺美术品。从摘棉、脱棉籽、纺纱、染纱到织绣出龙被,时间短则5—6个月,长则达一年之久,期间每天都不得间断。龙被,饱含黎族人民的鲜血和汗水,是压在黎族人民头上的一座大山,是黎族人民受压迫和奴役的历史见证。 黎族制作的树皮无纺布衣服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制作木楔→敲打树干→砍剥树皮→去表皮→浸泡→敲打脱胶→漂洗→拧干→修整→压平→缝制衣物我们这些生活在21世纪城市里的“现代人”,似乎一下子便轻易地跳过了人类历史的各种发展阶段,并抹去这些阶段所代表的人生任务,由此赋予自己一副虚假的现代气质,却全然不知自己不过是身如飘蓬、无处生根的吸血鬼和寄生虫。 黎族的乐器——鼻箫                                                      苗族乐器——长鼓、芦笙 除鼻箫外,黎族常见的乐器还有口弓、叮咚、独木皮鼓、蛙锣、树叶、哩咧等,乐器款式、音乐风格体现了黎族固有的文化风韵。断箭传约,是黎族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之一黎族内部的峒与峒、部落与部落之间的联络,外敌入侵时时的向异地救援等,都通过断箭传递信息。除此之外,黎族人原始的信息传递方式还有鸡毛信、敲锣打鼓、打草结、挂树叶等。崖州民歌、儋州调声、黎族打柴舞、临高人偶戏、昌江黎族泥条盘筑法制陶技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黎族钻木取火技艺、黎族三月三节,共同构成海南珍贵的九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历史的车轮碾碎了故乡,当文明的外衣披在身上,便意味着心灵的永远流放,只能在梦里寻找故乡苗族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苗族迁居海南,始于明代嘉靖—隆庆—万历年间。从明代第11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cōng,嘉靖第三子)到明穆宗朱载垕(hòu),再到明神宗朱翊钧(隆庆第三子),在1507—1620年的100多年时间里,许多苗族人从广西被征召入伍来到海南,期间也有部分苗人为谋生而移居海南。400年间,海南苗族一直过着食物采集者的游猎生活——“一年一砍山,几年一搬家”。1949年后,苗族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传统生活方式被打破,被迫定居从事农业生产,转向“文明的”生活方式。 海南回族的来源主要由三部分群体组成:一是西汉时期从事海上贸易的波斯(包括中亚及西亚地带)及阿拉伯人因遭遇劫掠或海难而羁留海南;二是十世纪末北宋初期,越南占城地区的居民(波斯、阿拉伯与当地人通婚的后代)因躲避战乱而至;三是从大陆迁来的蒲氏和海氏回族家族。其中海氏家族到第五代的海答儿于朱元璋在位的明洪武七年(1374年)从军驻海南岛,落籍琼山。海瑞(1515-1587年)是海氏家庭的第九代,也是海南岛海氏家族的第五代族长。 二楼的机动展厅里,正在展示赫哲族的鱼皮服饰赫哲族人用鱼皮制作服饰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赫哲族人利用北方冷水鱼类的鱼皮制作技艺包含一套复杂的加工过程:剥皮—晾晒—熟软—拼剪—缝合—美化修饰;这项古老的手工技艺体现了赫哲人应对恶劣自然环境的生存智慧,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社会上到处都是防范各社会成员成熟起来的阴谋,它最需要的美德是随波逐流、从众随俗,它厌恶自力更生,钟爱名分和习俗。任何名副其实的、真正的人,都必须是不落俗套的人。”——爱默生

turnup 发表于 2014-2-17 13:06:00

谢谢分享你。

yanzi.wang 发表于 2014-2-18 16:32:12

刚更新、增添完毕,虽然没有把馆藏的大部分物品展示出来,但是,历史之风扑面而来,让历史告诉今天,多反思,吸取教训,正是我们所欠缺的。

hangzhoushow 发表于 2014-2-19 16:23:20

海南去过两次,从来没有认真了解海南历史,谢谢你的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南省民族博物馆】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