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中国儿童为何想象力太差
中国儿童为何想象力太差2010年09月26日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最新公布的几项调查研究显示,中国儿童的计算能力世界第一,但创造能力在所有参加调查的21个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五,其中的想象力得分最低。儿童是最需要想象力的。而面对这样一个结果,我们不仅失望,而且忧虑。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一般说来,欧美国家都较注重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开发,而中国学生往往逻辑思维的训练较多。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以形象思维为基础,就是想象力。德国大作家歌德小时候常听母亲给他讲故事,但他母亲讲故事的方法比较独特,总是讲到一半的时候就停下来,余下的故事则让小歌德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继续说下去,歌德后来成为举世闻名的大作家是不是和他母亲说故事的方法也有点关系呢?
在美国,还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1968年,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这位妈妈听后非常吃惊,问她是怎么认识的。伊迪丝说是“薇拉小姐教的。”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位母亲立即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幼儿园告上了法庭,她的理由令人吃惊,竟是说幼儿园剥夺了伊迪丝的想象力,因为她的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然而自从幼儿园教她识读了“O”后,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能力。诉状递上去之后,幼儿园的老师们都认为这位母亲大概是疯了,一些家长也感到此举有点莫名其妙。3个月后,此案在内华达州州立法院开庭,最后的结果却出人意料,幼儿园败诉,因为陪审团的23名成员都被这位母亲在辩护时讲的一个故事感动了。这位母亲说:“我曾到东方某个国家去旅行,在一家公园里见过两只天鹅,一只被剪去了左边的翅膀,一只完好无损。剪去翅膀的被放养在较大的一片水塘里,完好的一只被放养在一片较小的水塘里。当时我非常不解,那里的管理人员说,这样能防止它们逃跑。他们的解释是,剪去一边翅膀的天鹅无法保持身体的平衡,飞起后就会掉下来,因此可以放在大水塘里;而在小水塘里的天鹅,虽然没有被剪去翅膀,但起飞时因没有必需的滑翔路程,也会老实地待在水塘里。当时我非常震惊,震惊于东方人的聪明和智慧。可是我也感到非常悲哀,今天,我为我女儿的事来打这场官司,是因为我感到伊迪丝变成了幼儿园的一只天鹅,他们剪掉了伊迪丝的一只翅膀,一只幻想的翅膀,他们早早地把她投进了那片小水塘,那片只有26个字母的小水塘。”这段辩护词后来竟成了内华达州修改《公民教育保护法》的依据,其中规定幼儿在学校必须拥有的两项权利:1、玩的权利;2、问为什么的权利,也就是拥有想象力的权利。
反观我们的传统文化,其中大部分则是鼓励儿童要顺从听话,而不鼓励独立见解;鼓励中庸、随大流,而不鼓励竞争、冒尖;鼓励稳妥可靠,而不鼓励异想天开;鼓励儿童把成人的兴趣当作自己的兴趣,而不保护和激发儿童天性中潜在的兴趣和想象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应试教育也是阻碍想象力和幻想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想象和幻想教育没有放在应有的位置上,有很多做法束缚了儿童的想象力发展。
如果把人的认识比作一个圆圈的话,那么有两种能力是重要的。一个是在“圈内”熟练生存的功夫,一个是突破这个圈、进入“圈外空间”的本领。就人类的发展而言,后一种能力更关键、更重要。人类的发展历程,正是不断地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曾框住了我们思想的“圈”。而要想突破这个圈,首先必须敢于想象。正所谓,敢想才能敢干。如果连想都想不到,如何突破、如何创新?
创造性的工作必先始于思维上的突破。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太喜欢、太钟爱标准答案了。这一情形反映到教育身上,便是应试教育中的“唯标准答案是从”。在我们的教育中,很少有探讨性的东西,多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题目。不鼓励异想天开,不鼓励见解独立,不鼓励多向思维。所以使得学生们在长期的训练中,慢慢形成了只愿循规蹈矩、不敢表达异议的心理。很多时候,离开标准答案反而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了。 (时辑)
赞同
我就是想象力匮乏的代表。 中国孩子上小学前想象力很丰富啊。我儿子现在想象力丰富得不得了啊。 不是说个别的,主要指的是中国式的学校教育,幼儿园孩子的想象力还没被抹杀{:soso_e120:}不过家长们也不用怕,我们注意培养就是了,孩子是我们自己的,多带孩子去户外玩耍,多接触大自然。我儿子在大班,父亲节画了幅画送给他爸爸,画的是爸爸坐在碧绿的草地上,用个大桶接天上掉下来的星星,真有想象力的{:soso_e113:} 给孩子充分的爱和自由——这是最关键的!
而国人对‘爱’的理解过于偏执,更不用提‘自由’二字了!! 是啊,有时也会给错爱,孩子不需要的强加的爱就是错误的{:soso_e120:} 听话也是生活中我常用的词汇{:soso_e110:} 我教我儿子认识了26个字母,认识了好多的国旗,我是不是错了? 惭愧啊,我正对宝贝进行着逻辑教育。。。。。。 给自己一个警钟,慢慢调整~~ 在中国的国情下,有很多父母无法在孩子身边陪伴,因为要上班挣钱,孩子只能由老一辈或者阿姨来抚养。如此情况下,可想而知,孩子在婴儿时期思想已经受的约束了,但这是国情,是事实。还有,不要一味责怪幼儿园或者小学老师,家长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怎样的角色呢?实,教育是一个社会性活动,不仅仅学校的教育是教育,家长的教育也是教育。家长从孩子出生就在孩子身旁,是给孩子第一次教育的老师。家长的言行影响着孩子的品德初步形成。当你要求孩子认得英文字母的时候就已经在限制他的想象力。其实,人的塑造早在家长意识到问题存在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此外,外国人的想象力是丰富,那么他们长大之后又怎样呢?每一个都比中国人想象力丰富吗?不见得。中国人中也有让国际世界叹服的人啊。
不用说大人的原因,学校的原因,社会的原因。 1岁11个月就开始逻辑教育啦?晕眩中{:soso_e127:} 我认为,如果我们没能力改变孩子的学校教育环境,可以努力改变家庭教育环境,而不是埋怨,是要改善,提醒大家 {:soso_e100:} 自省中!! 凡事都有多面性,希望我们都能从多个方面看问题,就比如一个在学校很乖的孩子,老师都觉得这个孩子真好教很听话,但是家长反而会认为孩子太胆小,压抑自己放不开,而实际上孩子也说不喜欢上学,喜欢在家自由自在{:soso_e113:} wsying1982 发表于 2011-6-21 19: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中国的国情下,有很多父母无法在孩子身边陪伴,因为要上班挣钱,孩子只能由老一辈或者阿姨来抚养。 ...
老师说得有道理。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想象力和创造力问题,可悲的事实是,中国这么大的国家竟然没有一位本土诺贝尔奖获得者?按理中国人的智商是很高的,为什么会这样呢?非常值得大家反思。
哎,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教育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