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2014年3月19日在八版转了一篇文章“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个女孩,成绩不好。而她的爸爸妈妈跟我们所有的爸爸妈妈一样,希望这个孩子像其他孩子一样成绩优秀,将来能成龙成凤。为了补习,为了能成为爸妈眼中的优秀生,孩子放弃了漫画书,退出了剪纸班,连周末的懒觉也没有了。一趟趟的上辅导班,做不完的资料,到最后生病得肺炎。这里引用文章一段原文:“
像一只疲惫的小鸟,她从一个班赶到另一个班,卷子,练习册,一沓沓地做。但到底是个孩子,身体先扛不住了,得了重感冒。吊着点滴,在病床上,她还坚持写作业,最后引发了肺炎。病好后,孩子的脸小了一圈。可期末考试的成绩,仍然是让我们哭笑不得的23名。后来,我们也曾试过增加营养、物质激励等等,几次三番地折腾下来,女儿的小脸越来越
苍白。而且,一说要考试,她就开始厌食,失眠,冒虚汗,再接着,考出了令我们瞠目结舌的33名。”
这篇文章个人认为写得非常好。告诉我们家长以及孩子:“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够成为英雄,如果我们不能够成为英雄,那么我们可以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做最好的自己。”这是我对这篇文章的理解。
文章的观点代表作者的观点,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大家都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可以认同它,也可以不认同它。但不至于批到别人一无是处,对吧?
而恰恰这篇文章却遭受到了lutulutu2012的攻击。居然将文章批得体无完肤,一无是处。居然说出什么 “这种套路的文章,感动大家到唏嘘吗?” “这种文章,多是几种素材的拼凑,当真就可笑了。” 这样的话来。 本来,我对这事也不上心的。也不想争这个事情。只是替作者有些不平,就回了lutulutu2012几句,没想到她居然跟我争得得没完没了……
说实在的,琐碎的事情很多,我真的没有时间跟她争来争去的。从她的回复言论没看出她对别人的一点尊重,那我也不客气了。我现在写在这里,是非由人论断去吧。当然,写完也不想再跟“lutulutu2012”做那些无谓的争执了。
我不是专业写文章的,希望“lutulutu2012” 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嘴下留情,不要
再次对我使用“你基本文不达意” 这个短语。也许你是写作高手,但也要鼓励一下我这样的“文不达意”的人嘛。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嘛。对不?没有我这样的“文不达意”,又怎么能衬托出你这样的“第一高手”呢。
不知道说哪儿了哈,接着说,话说自从“lutulutu2012” 看了我转的这篇文章,就一直跟我争执不休,那时,对这事也不上心,也不想跟她争出个所以然来,没关注这篇文章的作者到底是何许人。所以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的一来一回的跟她对干起来了。(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这个链接
http://www.ebama.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0091&page=1#pid4244187)。
有次,我正在回复lutulutu2012的时候,我家孩子跑进来了。要我帮忙做件事,我就说我转了篇文章给爸妈们看,因为这篇文章,我跟一位妈妈起了争执,等我打完这几句话就去帮他。我家孩子好奇,就问什么样的文章呀。于是我就把发的那篇文章给他看。他一看就说:”妈妈,这篇文章我看过,写得很好的”。我当时吃了一惊,因为平时到图书馆借书都是我跟他一起借的。借得大多都是国际获奖小说,百科知识之类的。这类的文章极少借。我就问孩子在哪儿看到这篇文章的。
然后孩子把他的书拿来了。是《全国68所名牌小学——小学语文阅读训练80篇》白金版,由邓捷主编的,适用于五年级。由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长春出版社出版的。(说明:此书跟《窦桂梅阅读》是孩子学校指定的语文阅读练习作业,数学则是《北大绿卡》),这本书里面只摘录了这篇文章的一部分。文章的题目写的是“中等生” 作者是刘继荣。文章后面配有阅读理解的题目。
我本来想查一查刘继荣到底是什么人。但当时帮孩子做事去了。就没管了,我当时也没细研究lutulutu2012骂回给我的话,就回复给lutulutu2012说 “你这么的高人,我怎么能揣测到你的心意哟!还帮你说出了部分。我怕你了,你厉害,我服了你了!你是天下第一!!!无人能比!!仰视你了哈。” 我说这话的意识实际上就是不想跟她争了。
后面也就没收到“lutulutu2012” 的回复了。我想她怕是也跟我一样懒得再争了吧。今天一开电脑,没想到又看见了她发的信息。她这次回复距离我上次给她的回复整整十天了。她还真是个不折不扣的没完没了的人啊!我也不想再跟她一来一回的争了。我就写这儿,是非由人断吧。
今天我就特意百度了一下《坐在路边鼓掌的人》的作者刘继荣。大家有兴趣也可以搜一搜的。一搜,百科就出来了。有这么一段话:
刘继荣,女,作家。作品屡获《读者》《青年文摘》“最受读者欢迎奖”,赢得两岸读者一致好评。 2008年被教育部聘为中小学课题组专家。多篇作品被教育部课题组选入作文教材。……
2012年,全国高考(浙江卷)作文题目以刘继荣的一篇散文《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作背景材料。
我说嘛,我怎么就像lutulutu2012说的那么没欣赏水平了呢?搞得我怪不自信的。看看lutulutu2012说的”你有水平就欣赏,没水平就干看咯~还有,感动你的,还是别吓我了……“ 我当时真是有点忍无可忍了,豪不客气的骂回她”你不想被吓,就赶紧的给我滚!是我请你来的么? “
今天百度了刘继荣,发现我也不是那么没欣赏水平嘛,就凭人家” 2008年被教育部聘为中小学课题组专家。多篇作品被教育部课题组选入作文教材。“ 这句,也不能大批特批刘继荣的文章是 ”表面煽情实则站不住脚的论调“ ”这种套路的文章,感动大家到唏嘘吗?“ ”这种文章,多是几种素材的拼凑,当真就可笑了。“ 照lutulutu2012这么说来,教育部那些砖家真的是比我还没欣赏水平的呢。还搬进学生的作业里去。当然这也真应了我对lutulutu2012说的话了,”世界皆浊,唯lutulutu2012独醒啊“。
下次,各位爸妈注意了,lutulutu2012认为不感动的文章,你们就别瞎感动了,那都是些”几种素材拼凑的“ 可笑的文章呢。都是些”表面煽情实则站不住脚的论调“的文章呢。 不过我呢,我还是做我的没欣赏水平的大傻哈。该感动的还是要感动。我也是这么教育我家孩子的:”万事没有绝对的完美,但我们要看到别人的值得赞美的一面。“
刘继荣的这篇文章,到底好不好,我不是专家,我也不评判它。在某些人眼里,它很美,是一束鲜花;在某些人眼里,它也许很丑,是一堆讨厌的臭狗屎。
不管将来是不是英雄,我只希望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比如说奥数,不知道哪儿看到一个论断说是只有8%的孩子适合学奥数。我也不评判这种说法对与不对,但是肯定的是,绝对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整出奥数天才来的。补药再补,还得看体质是否承受得住,是否吸收得了。在我看来,作者刘继荣的文章值得我学习。
我是大傻,不懂欣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