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少儿英语培训中心的探讨
本帖最后由 daisyxie 于 2014-4-5 17:50 编辑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选择少儿培训中心学英文, 或是选择拼外教的形式 。中国家长普遍认为, 只要让孩子接触足够多的外教,孩子的英文一定很好。 但家长们所谓的英文好,是怎样一个程度呢? 是觉得过了大学英语八级就认为是好,还是去英语国家留过学,英文就不错,还是要在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工作生活才算好呢。
中国孩子的英文如果说上个世纪是没有外籍教师授课,造成孩子们英语水平普遍偏低,那么现在已经不存在这种情况了。 但为什么依然觉得孩子的英文还只是泛泛呢,学了很多年还是没有太大的气色了。后来我的孩子去了香港读幼稚园,我发现香港人的英文好,是因为他们用英文来教授其他科目。 比如他们有英小,英中, 所有的科目除了中文以外是英文教授的,如果你用英语来学习其他学科,你的词汇量才有可能变大。而我们内地,从来英文是一门学科,而不是一个学习其他科目的工具。
妞幼稚园的英文课形式很多样,有听英文故事的,教孩子画画,做蛋糕,还有出去玩。总之,只是换成外籍老师来上,但内容却是丰富多彩的。 所以看到培训中心那些填鸭式的教育, 让孩子重复一些句子,让孩子认字卡。虽然会穿插一些游戏,但是
目的就是一个,让孩子学会这些单词和句子,具有很强的目的性。 一些甚至配上了中文老师在外教课前,给孩子预习, 就是一个一个单词句子反复重复。 有些孩子在这样的教育中,慢慢失去了对英语的兴趣,这多么可惜啊。为什么国内的少儿英语培训中心开一些外教老师上的美术课,音乐课,体育课, 数学课,游戏课, 这既是学英语,又是在学其他学科,这多好啊。 很可惜,即使在深圳这样的大城市,这样的培训机构却太少了。
上一张外教老师给带孩子去户外去吹泡泡,检落叶的活动。
楼主说的就是现在新兴的学科英语??? 同感。简单重复,孩子离了培训班的老师,仍不会自主学习。 用英语去学习一门新的学科,是需要有基础的,听说必须已经过关了,基础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也有了,才可以谈学科英语。基础都没有,就开始谈学科英语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仍在启蒙中挣扎。只怪我英文太差。 少儿培训中心是以利益为目的的 莫非中文不重要?对于小朋友,学好中文才是第一要务~至于英语,不过是锦上添花,何必本末倒置~ 深圳那么发达的城市都没有推广学科英语啊?! 北京的人大附中有英语数学英语化学英语物理等等学科。 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啊!学校没有优质教育资源那就家庭提供吧! 进来学习下 没有师资,白扯 有时给小朋友说英语绘本,附带做游戏,父辈们就会觉得是在玩。感觉有点过于强调学习目的,不大认可玩中学。 需要大批的老师 本帖最后由 我就是lalala 于 2014-4-8 04:22 编辑
实在没有必要。那些母语非英语的国家,日本,韩国。。。。哪个国家普遍是这样的教育呢?大部分都是被殖民过的国家才会这样的。我个人也没觉得有多么好。我儿子上的是法语学校,照样英语也只是一门课程而已。而且一周只有一次40几分钟课程而已。有的学校甚至小学4年级以上才开始英语课,小时候不会英语的人,大把大把的。如果是只为一个英语,就这样大费周章的,实在是得不偿失。 我同意楼主的观点。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是拿来应用的。脱离内容去专门学语言本身,对于小童来说枯燥而且很难学以致用。
我们当年在学校就里单纯地学英语,背句型单词,学不能致用,生活中接触哪怕本是来自英语国家的一些东西,仍然是以翻译后的汉语形式,导致学和用脱节了。
去英国时,被英国学生拦着问数学问题,道:中国人没有数学不好的!可惜的是,即使身为文科生的我对他提的数学问题能轻松解答,也是不敢应承的,因为语言……我所学的数学,是用中文学的!可怜的我,哪怕很简单的表达都不知如何应付。更搞笑的是,同室在上预科的小妹妹回来说,老师居然问及四则运算先加减还是先乘除这么简单的问题,居然问round……可是中国学生们却不敢回答,因为他们生怕老师问的,不是他们所理解的“四舍五入”,直到后面继续听才恍然大悟他们没有理解错。
还有时遇上有“共同语言”的人,比如谈及文学,才发现我们所读的那么多文学名著,没法跟对方分享……可怜我连作者或角色的英文名都讲不上来!
我认为这也是我们闭门造车式地学了十几年英语却难以在生活中应用,不用所以深化难以记住,一旦不考试了,也就忘光了,真是除了成绩单上得点分数,没有多大收获,对不起我们多年的青春付出啊。 现在我家娃还小,所以关注到这个问题就简单了。比如说小猫现在4岁了,开始灌输些数学概念了,找些英文的数学启蒙书,可怜的我终于知道了一些简单的数学是怎么表达的,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了,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也学到了英语的应用,这样有兴趣学数学时也可以拿英语的书来欣赏,英语就成为一个工具和桥梁,有用的工具,平时经常用到它,英语不需单独花太多时间精力也能有很大提高。
同理的国外的儿童故事,名著,或是科普知识,用到英语,而不是学科是学科,语言是语言,分开单独学两样,事半功倍,且孩子不排斥。 可以尝试、尝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