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wei20140211 发表于 2014-4-6 06:54:53

应试英语的副作用

前一个帖子讲到中国式应试英语的无奈,详见http://www.ebama.net/thread-202225-1-1.html
有爸妈玩笑式的说到,应试教育也有好的一面(其实我在帖子的开头就已经讲到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存在不同的观点),也就是应试教育出来的孩子,纠错能力特强。虽说只是一个玩笑,但是不了解的人,看了可能会误导,因此专此开贴说明其副作用。
1.应试教育出来的孩子根本无法融入英语文化。当然,牛娃、神娃除外。有一次,我和一个清华博士(曾短暂留学美国)、一个在华尔街工作10多年的金融精英逛北京的英文书店,问及他们看不看英文书(除专业书以外),他们回答:不看,看这个太累了。由此,我可以说,让他们去听歌剧,那就更不可能;要让他们去体会歌剧里细腻的情感,那简直就是神话。2.就说纠错能力的考试导向,也是贻害很深。看看我们周边很多的人,对人对事习惯看到别人的不足或者错误,而不是看到好的一面。就是针对考试,也时刻提防着陷阱,生怕中了老师的圈套。这样的心态怎么能阳光呢?难怪,前两天女儿的教练纳闷地问我,为什么中国小孩小时候能说能笑,阳光开朗,一到初中就变得闷闷的?这跟韩国的孩子太不一样(要知道,韩国也是考试大国,竞争也很激烈),他们这个现象一般到高中才会出现。我想这其中,中式应试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以上副作用因人而异,如果你孩子没有出现,恭喜你!
如果你孩子还小,还没有在中式应试中浸淫多年,请别过度自信。

cl2039996 发表于 2014-4-6 07:26:29

闷闷的是应试副作用?   14亿人口,2014年720万大学毕业生, 残酷的竞争摆在面前,如果孩子每天依旧傻呵呵的穷开心,毫无压力,基本完蛋了。   楼主,那不是应试的副作用,而是生存压力带来的紧迫感,金融清华博士如果还要培养享受歌剧的闲情雅致,如果还要像韩国学生的快乐,根本就别没发学金吃香的金融专业,只能学歌剧欣赏专业了。

且异 发表于 2014-4-6 09:32:59

cl2039996 发表于 2014-4-6 11:36:50

我主要是觉得人生就两种:先苦后甜(如: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要不就是先甜后苦(如:监狱中的李天一同学)。学习真的没有那么有趣,如果没有对改变命运的渴望,很难取得好成绩。
虚构的小说中的郭靖的例子不太有说服力,能举个现实中的例子吗?
本人愚钝,观点可笑,楼主莫怪!

seawind 发表于 2014-4-6 14:27:55

这个关系不大。
中国人太多,竞争太激烈。

toyy 发表于 2014-4-6 21:57:33

仓廪实而知礼节,有了经济基础才有上层建筑。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现在大部分都是应试而以。

drben 发表于 2014-4-6 22:25:15

竞争激烈 压力大,必然会这样

feilongzaitian 发表于 2014-4-7 01:34:32

本帖最后由 feilongzaitian 于 2014-4-7 01:41 编辑

应试英语----纠错英语---要想让他们去体会语言里细腻的情感,那简直就是神话。无法感知无法理解更无法深度地进入一种外民族的思维和文化,

这就如同只过度剪裁衣服的光鲜和式样,而完全排挤和压迫了穿衣人的身材和个性,中国式应试英语也是如此过度地注重形式,更显出小气、穷酸和刻薄!

nbzhangbf 发表于 2014-4-17 16:33:53


0
这个关系不大。

馋嘴大螃蟹 发表于 2014-8-10 10:27:37

feilongzaitian 发表于 2014-4-7 01: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应试英语----纠错英语---要想让他们去体会语言里细腻的情感,那简直就是神话。无法感知无法理解更无法深度地 ...

老师说话一贯的一针见血 一语中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应试英语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