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ily_pine 发表于 2014-4-7 19:14:24

也从牛津阅读树的错误使用谈起

本帖最后由 hmily_pine 于 2014-4-7 19:33 编辑

一个6岁的孩子,跟妈妈一起读牛津阅读树(用的是点读版,比较高的级别,不是最简单的级别)。
家长点一句,让孩子听一句。才听了几句,孩子突然指着画片说“这个"Biff”长得蛮漂亮嘛。
家长立刻火冒三丈,情绪失控。怎么这么不专心呢?

在我看来,是完全正常的亲子阅读(共读)过程。
倒是家长没有明白这是正常的。“火冒三长、情绪失控”,实在让人无语。由于急功近利的短视,而忽略了亲子英语过程的本质。

作为多年的亲子中英阅读(共读)的实践者,我认为:6岁的孩子关注图画是完全正常的;不管图画书的难易,关注图画是孩子最本能的表现。孩子通过亲子阅读图画书学会一些语言,一定是基于图画的理解;图画的理解要先于语言的理解。孩子说出“Biff”很漂亮,是孩子喜爱这本书的表现,是应该值得鼓励的事。

作为一位普通的旁观者,只能一声叹息:家长这样的反应,会毁坏孩子对书、对英语的热爱。

萧老师的评论,我认为没点到要害。
http://www.ebama.net/thread-202184-1-1.html

sandydad 发表于 2014-4-7 20:05:00

你的实践确实比萧老师到位

snipeer 发表于 2014-4-7 20:13:14

richu2000 发表于 2014-4-7 20:23:32

楼主说得极是!我觉得萧老师的观点有失偏颇了

lingying000 发表于 2014-4-7 20:28:31

我同意楼主的意见。
给宝宝教东西的时候,老师习惯性的做法是按照大纲把知识点要教出来。
而作为父母更多的着重点,在于亲子时光的享受。
如果我家宝宝 会指着biff说漂亮,我一定会点头,回答。
yeah ,you noticed that,too? you are quiet right, It is beautiful.
是的,你也注意到了这点啊,它是挺漂亮的。
And you are beautiful,too.你也挺漂亮的啊。(哈哈给儿子的小甜头不能停啊,越谄媚越好。)
No,No,you are not just beautiful,you are cute and handsome and smart.
不,不, 宝宝你可不仅仅是漂亮,你又可爱又帅气又聪明。
I love you more than anything in the world.
我爱你。

哎呦,然后就可以抱着儿子再一通狂亲。
然后进入下一个单元的学习。

cn66441989 发表于 2014-4-7 20:40:34

一直觉得萧老师常常把简单事情复杂化,而且论述不清,不知重点为何?可是就拥有那么多粉丝。天理何在?

itsdone 发表于 2014-4-7 20:47:15

就連大人當圖片和文字同時呈現時(像看報紙),都會先關注圖片了,何況是小孩呢?這個例子中,的確是媽媽太把自己當老師來演了

纵横四方_bj 发表于 2014-4-7 20:49:22

读图很正常呀。

cl2039996 发表于 2014-4-7 20:51:53

那位妈妈毁人不倦啊!连自己的娃都毁!

double 发表于 2014-4-7 21:17:04

支持楼主观点!

RubyAtCuisine 发表于 2014-4-7 21:44:15

这个,我赞同。不看图只看字的六岁娃我倒是觉得不大正常。

刘畅妈妈 发表于 2014-4-7 21:46:12

你是妈妈,他只是老师,怎么可能想到这些,我们宽恕了他吧

听听雨声 发表于 2014-4-7 21:49:22

楼上的回复真有趣

宝贝仔仔 发表于 2014-4-7 21:54:35

各抒己见,无所谓对错

灿烂阳光 发表于 2014-4-7 22:22:56

中国的亲子,很多家长是很功利的,比如可以帮助认字什么的。

猫妈家的虎妞 发表于 2014-4-7 22:31:42

同意楼主。对于萧老师,我之前就认为,他关注的是大童甚至成人的教育。所以他讲求的是“效率”,注重学英语就是语言本身,词汇句子语法,所以拒绝其它“干扰”,追求最快速度掌握语言。
但是,小童读书,并不是仅为了学习语言,甚至,语言不是主要的。无论拿到手的书是英语还是中文,亲子阅读中,感情交流,孩子的认知,分析判断,等等,可以说,关注的是更全面的营养。所以这个例子中的孩子,指出人物很漂亮,这是小孩子有了自己的主观判断和情感倾向,也是阅读中的收获之一,依我们这些小童家长眼来,是好事,我也会如5楼的家长一样,附和一小宝,同时咱发表看法:我家小宝也很漂亮,更漂亮,亲两口,继续,或就这个话题扩展,都无所谓。
所以萧老师得出结论认为这孩子脱离了单词句子冒出自己的一句话来说明这本书不适合孩子读……我们这些小童家长看来是相反的。小宝喜欢书中的人物,说明这书孩子接受啊,适合啊。
阅读的收获,不是把书中的那些单词句子给听进去记熟这么简单而已。

babydream 发表于 2014-4-7 22:32:34

这也要看年龄段的,如到小升初的时候,几乎没有家长不功利的
6岁的时候,有些许功利心也正常
像我家小,当然是孩子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所以,我一直主张规划要早,不然真到了二难的时候,有几个能保持平常心?

everyday99 发表于 2014-4-7 22:34:55

问题是:楼主觉得这是一个亲子共读、享受阅读的过程,那个妈妈也是这么想的吗?她也许并不注重阅读本身,而是目标明确,奔着教孩子英语去的呀?她并不关注孩子对手头这个故事的整体理解和感受,关注的只是孩子记住几个单词、几个句式、几个语法点啊?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萧老师也没有说错啊。。。这个妈妈选错了课本。。。

caojg200 发表于 2014-4-7 23:30:19

本帖最后由 caojg200 于 2014-4-7 23:32 编辑

这套书看你怎么用,我们是孩子看了很多遍了,包括亲子阅读很多遍了,已经过了亲子和只关注图画的阶段。因为买的特别早,怕是大半年或者一年时间,我感觉孩子已经对故事十分熟悉,然后再拿出来认认真真认识单词,听音频,照着读。很多书都是这样,亲子阅读是亲子阅读阶段,之后开始自主阅读也好,或者像培训班那样一句句分析学习也好。所处的阶段不一样而已。我觉得细致的学也不是坏事,单词也好语法也好。看你是做那个阶段的学习,2岁就是亲子读,只看图哈哈笑,4-5识字敏感,就可以慢慢拼读单词,6-7岁就可以开始自主读,再大些就是要细扣语法和翻译,甚至写作。就像很多苏斯博士的书,我们2岁的时候,就是我给读,还要讲出图画中的乐事,现在6岁了,把以前读过的书又拿出来自主读而已。当然我就没有细致语法和单词的中文意思了,因为这个父母真的难教,我看老师教的可能效果好些。

我就是lalala 发表于 2014-4-7 23:54:12

本帖最后由 我就是lalala 于 2014-4-8 00:03 编辑

lz的观点我很赞同。萧老师的理论,是很老师的理论。试想一下,哪个老师愿意在带着孩子阅读的时候,突然有个同学冒出类似“biff很漂亮”的话来?老师的理论不是说一定就错,也许适合教书,但不一定就适合自己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老师负责大规模“生产”模具,父母负责雕刻描绘,所以,每个孩子才会各种各样。每个人既要有群体性,又要有自己的个性。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所以,我一直觉得大家根本没有必要照搬照抄别人的学习方法,可以借鉴,最终还要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才是重要的。

可爱海宝 发表于 2014-4-8 03:57:10

赞成楼主的观点

硅谷幸福阳光 发表于 2014-4-8 05:05:06

6岁的小孩可以要求他集中一段时间的精力学东西了。如果小孩有自主阅读能力,喜欢看文字的东西很正常。我女儿刚6岁的时候自己抛弃了绘本和分级教材去看初级章节书,因为文字里的信息量更大。学语言不能光靠兴趣,有些苦工还得家长逼着下。象我女儿学中文,平时在家说加上每周一次的中文学校,到快考试还是很多字不知道怎么写,她爸爸让她每个字写20遍,结果考了满分。她自己都觉得这个方法很对。

woshiyun 发表于 2014-4-8 06:33:50

讲个故事,小乌鸦上学了,上课时候同学笑话它丑,发音不标准。小乌鸦哭了,告诉了妈妈,妈妈也难过,后来遇见了楼主,楼主说,你去森林里所有学校看看,那只小鸟最美,发音最标准,乌鸦妈妈到处看,回来后说,恩,其它小鸟很美丽,发音也狠标准,可是小乌鸦最美丽,发音最标准。

woshiyun 发表于 2014-4-8 06:36:22

woshiyun 发表于 2014-4-8 06:33
讲个故事,小乌鸦上学了,上课时候同学笑话它丑,发音不标准。小乌鸦哭了,告诉了妈妈,妈妈也难过,后来遇 ...

所以世界上没有对错,只有你处的角度,从一个角度看是对的,从另一个角度就未必对了。

lmjcle 发表于 2014-4-8 06:44:41

哈哈,热烈讨论

drben 发表于 2014-4-9 00:26:04

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

mondaniel 发表于 2014-4-9 08:47:48

非常同意楼主的观点

zhaojianxiny 发表于 2014-4-9 09:45:09

本帖最后由 zhaojianxiny 于 2014-4-9 10:10 编辑

我只是觉得这个编撰的例子侮辱了小孩的审美,Biff哪里好看?



dudu宝贝阳光 发表于 2014-5-17 22:10:47

家长也不都是境界那么高的,也是不断在学习在进步。我有时跟孩子看书的时候,她也会特别关注某幅图或者联想到什么。我有时也会猛地一下有点冒火,但是后来会提醒自己这是孩子的正常表现。

lasting2 发表于 2014-6-6 17:27:43

额。。。老师都不喜欢同学插嘴。。所以老师一见到这个反应,就认为是教材选错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也从牛津阅读树的错误使用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