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你还去吗?
本帖最后由 freshcindy 于 2014-4-24 02:07 编辑会排 挤别的城市的人都是生活圈狭 隘,几乎不出自己城市的人。每个城市都有这样的人,因为是香港发生的所以就要全国热议?一二线城市这样的矛盾多了去了,啥时这么全国热过?朋友 圈里同城传传罢了。所以为啥香港发生了就要全国热议,上纲上线,一副原来香港人这样的,我不去香港了的架势,还有人说带孩子去过迪斯尼就叫吹牛,完全不知道人家只是当你一块肉?
我带娃去了迪斯尼了,去餐厅吃饭,娃喜欢胡萝卜,我问服务员能不能加一片,人家加上两片,当然那个不值钱。但是第二天再去,人家知道他爱吃胡萝卜,直接就多给了几片。
迪斯尼之旅雨时大时小的,晚上7点大家都在准备占位等烟花表演,但当时几乎是中雨状态,负责烟花项目的工作人员一遍遍告诉咨询的人,目前没有取消烟花表演,把人都留了下来,其实他们如果回答不知道今天会不会有烟花表演,很多人都会离园,他们的管理都会轻松很多。隔了四年,离园的壮观景象真是翻了几倍。
香港路人也会用很生硬的普通话和孩子打招呼,娃想看救护车,也有人善意的逗他。
去一家泰国鸡,老公想买咖喱(广告一下,就是论坛团过的那种),人家每种咖喱怎么做都给我们写了下来。
当然也有态度不友善的,比如科技馆小卖部的,我们选了好多航空模型科学玩具要付费,结果人家聊天不理不睬。这时我们还真是一块被嫌弃的肉,换个城市,还得多推销几样。这下倒是省钱了。
写下这些,只是想告诉还想去香港的朋友,不要因为一次事情,一些个体,就对一个城市失去信心,甚至诋 毁。旅行本来就是去了解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融入这个城市,让自己像当地人一样生活几天。而不是抱着我给你们带去了金钱,你们就该适应我的习惯的想法。
最后说一下我们带孩子去香港的背景,当时,大报小报头条都是,有港人提议增加入港费用和难度,降低大陆入港数量,我们到的第二天见报的。如此背景下我们的如此遭遇。
--------
关于目前事的看法,我想很多事,不是别人错,我就一定对的,所以讨论孰是孰非,谁更错一点意义没有,不如好好自我反省
楼主说的中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无论到哪里旅游休闲,都不比在家,都要提前作好功课,充分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敏感禁忌的地方尤其要谨记以避讳,自己作好各方面充分准备,尤其带孩子出门。目的只有一个:在保护好自己及家人的前提下,吃好玩好喝好。不论深处何地,孩子的安全优先考虑。 中肯,不要动不动就上升到政治方面,搞个势不两立的局面。 每个人都与自己的认知。。。。。。。。。。经历不同感受当然不同啦。。。呵呵。。当然一般坏粥的总是那么几颗老鼠屎么! 不过那几个香港愤青确实欠揍
那个视频楼上都看了么???
50年自治时间到了
应该正式回收了
这些年把香港这些人惯坏了 我还没有去过香港了,自然儿子也没有去过
上海迪斯尼好了,估计更加不会去香港了,呵呵
不过如果一个地方不欢迎你去旅游,还是不去的好
比如香港,比如台湾
不上升到政治,仅仅觉得热脸不想去贴冷屁股;P
北京上海排外,并不排斥旅游的人吧
我本对香港亲子游就没啥兴趣,印象中去购物、比烧钱比较合适,迪士尼也没觉得有嗲意思!即使不发生这些事件,也不觉得香港游要早点安排。
这种游历对孩子的教养意义不是很大,当然我是比较浅薄的观点哈!
本来今年夏天想带孩子去香港的,现在也不想去了 说实在的,这事件对香港这个城市的印象还是有影响的,不是上纲上线的问题,平时在外面看到随地大小便的小孩也会暗暗气愤,但也仅限于此,不会做出拍摄及吓哭小孩的行为,如果这事发生在大陆的城市,我想大部分人及媒体还是会去谴责拍摄者的,普通香港人不清楚,但主流媒体还在火上浇油,这么不宽容的一个城市,我觉得他们的素质还不如大陆的普通民众。 是这个理,但是心里就是不舒服,所以短期内不会去的 楼主对港人的印象与我基本一致。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迪斯尼和海洋公园的工作人员,永远是阳光灿烂地笑着,对游客不厌其烦,不知道上海迪斯尼运营起来后能否做到。
入住迪斯尼酒店,有两个插曲。
一是我网上预定时按照英文习惯把姓放在了后面,结果传到他们那的资料中文名字我姓也在后面,两个客服MM纠结了一会,当我打算跟携程联系的时候,她们却说不用了,根据自己的判断还是给我做了登记。负责却不教条,这就是给我的印象。
第二个插曲让我终生难忘,早上我们到酒店预定了房间,放下行李就去玩了,到晚上入住时,前台告诉我,我定的房间因为刚装修过,不能入住,早上的员工是新来的不知道,为了表示对我的歉意,给我免费升级到顶级套房!两千多的房间瞬间变成了六千多的,那一天是我跨入中年的生日,老婆说这是上天给你的礼物吧。 大部分人还是善良的,不能因为几个人就否定一个城市。如此,我们跟那些香港愤青有啥区别呢? 我也去过香港,香港人素质高有礼貌是真的,但也的确有点看不上国内游客的意思。地域存在法律、风俗差异,我们去香港要遵守对方的法律、风俗是对的,但作为游客是不可能那么清楚的了解当地的法律、风俗,这就需要当地人的理解和包容,在我看来,这也是高素质的体现。 支持,就事论事,切勿上纲上线;虽然看不上有些香港人那副嘴脸,但地震有灾时也有无数港人捐款。人就是人,不是圣母也不是撒旦 其实我觉得,我们到别人家去做客,是不是要看看别人是不是有空接待,是不是有什么禁忌,是不是有什么注意事项。不要以为自己是到香港去花钱,就了不起。把自己在家的一套就用在外面了。别人说你这样不对,你还挺委屈,我在家就这样呀,但家人能容忍你,不表示别人能容忍你,再说别人也没有这个义务。多找找自己的原因,做一个受欢迎的人。 想起一句话,你是个菜市场,就别怪别人都是来买菜的。
现在不止香港,世界上对中国人有偏见的地方多了去了,我们想想为什么吧。
只是因为香港也属于中国,才影响这么大把。
很多人说,谁家小孩不在街上尿尿,想想也是,这样的事我也干过,但是,真的好吗?我们是习惯了,但是也要要求别人习惯吗? 看了好多评价,我突然想到了一句俗语,"入乡随俗".事情要分开来看,若都只占自己的立场,那无论如何架都是吵不完的。 本帖最后由 freshcindy 于 2014-4-24 10:15 编辑
蔚蓝的蓝 发表于 2014-4-24 09: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想起一句话,你是个菜市场,就别怪别人都是来买菜的。
现在不止香港,世界上对中国人有偏见的地方多了去了 ...
我家娃有次外面就餐,想上洗手间,就去问老板,老板就老老实实的带他走了好多路去洗手间,回来以后被另一个合伙人说,那么小你带他外面草丛不就好了,那个人恍然大悟,对哦,我忘记这么点小孩是没有尊严的了,知道我当时听到这句话的感受吗?本来这方面我做的也不是百分百好,但那以后我想我必须百分百好。
还有一次,餐吃差不多了,娃要上洗手间,洗手间在商场另一头,当时和店里负责清洁的人说我们没吃完别收餐,上完洗手间就回来,结果被盛情邀请在洗手池尿尿,还说等下她冲冲干净就行了。不晓得其他听客是啥想法?
我们确实对这方面非常之“宽容”,以至于即使大城市,也藓有为儿童提供方便的专门场所。顺便说一下,北京有部分商场是有儿童专门厕位的。虽然很少有,并且设计上无法排除男孩进女厕和女孩进男厕的尴尬,但也是一种进步 本帖最后由 mei_meng 于 2014-4-24 09:50 编辑
近几年香港的环境和购物价格都使其越来越没有吸引力了。再想想当地人上个厕所也要排队,是比较同情他们。所以对人好,对己好都不会特意去香港旅游购物了。
中国人真可怜,挣钱就挣得无比艰辛,花钱还要低声下气。
好多年前去过香港,路上碰到的人,还是很热情的,服务行业的人,也很好;但是,香港的同事中,有一部分人就是很差劲的,那种优越感,真是让人觉得搞笑。 哪里都有素质差的人,不能以偏概全。
要想别人尊重你,首先自己尊重自己,你是否能约束自己,是否能约束孩子,不要以孩子小做借口,父母本身就是孩子的榜样。
标题党只看到标题的话,会对楼主有意见的。仅对标题说看法阿:如果因为一个城市发生的一个事件就来判断这个城市是否还值得去的话,那我们大家都待自己家里哪儿都不要去了。哎呀哈哈,这句话好长! 同意楼主! 我的目标是努力挣钱,让自己也有机会为去不去香港烦恼。 也说下我的经历,06年底“经香港入台,因为证件过期三天,入关要转机时被截下,海关一眼睛男用生硬的普通话,说的第一句是,你是否会讲英语或广东话,当时感觉就非常差,老公从别的通道入关,看我没过旧又进来问怎么回事,老公台湾人啊,听的出来,所以感觉态度明显好很多.还是用你这个称谓,让我直接坐船回广州,老公问他如果我不入关呢,噎了一下,说可以。然后老公匆忙回台办加签。好像六点多加签资料传过来我才入关。因为过两天就过年了所以之前的票没法改期只能从新买,第一次去港A-J那么多航空公司全是英文,我根本全不认识,好不容易碰到一个工作人员,都是随手一指,我也搞不清指的是哪个,再问就都走了,话说当时就看我在个柜台来回穿梭:L。不过有惊无险最后被我抢到最后一张商务舱。到台湾已经好像晚上11点了,因为找不到行李一位工作人员陪我到处查找,最后确定因为我是最后登机行李都没来得及运上飞机,并承诺第二天送到家里。入关时因为我不会写繁体,工作人员都很热情帮我填写,两方对比可见一般。
08年底生完女儿回大陆经香港感觉好很多。
文明,礼貌和热情,友善绝对不是一回事。第一次说这么多 有啥好去的,看高楼大厦?就是混大陆人钱的! 寻寻 发表于 2014-4-24 10: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也说下我的经历,06年底“经香港入台,因为证件过期三天,入关要转机时被截下,海关一眼睛男用生硬的普通话 ...
就事论事,无所谓褒贬
不想去了,那人毛病多 反正要去香港的话,先百度地图一下,了解清楚哪里有公厕才好!
在香港“顾客就是上帝”这条还是普遍做得很不错的,但反过来说,如果你不是它的顾客,那就不好说了。 本帖最后由 多多多宝 于 2014-4-24 12:11 编辑
不能当街尿尿当然是种约定俗成,但事件中的对象是个2岁的小孩,其父母带小孩去过厕所,太挤了进不去,而且母亲也用尿不湿接住尿了,犯不着这样得理不饶人。2012年美国费城,一位母亲带着两岁的儿子逛服装厂,正巧儿子尿急,而且遭到服装店员工拒绝使用厕所,无奈之下,母亲带着儿子到草地尿尿,却因此被警察开了50美元的罚单。母亲要上诉得到了美国妈妈们的支持,诸位妈说“这件事真是难以置信,他只是个孩子。”在之后美国nbc做的15万读者参与的网上调研中,有百分之八十三的网友支持妈妈上诉,理由是这不过是幼童会遇到的紧急情况罢了,何必为难孩子?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