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或者他们家婆媳矛盾很复杂,他懒得在家受夹板气。 3过家门而不入,但是好像lp还生了娃囧 服役的军人怎么办,不同样是顾大家舍小家? 大禹治水,他想着晚治一天都要多死很多人,所以顾不上回家。这样的人在实际生活中吃亏,给老板把什么都搞好了,老板也就不需要你了,所以很多人都是慢慢干,多回家,最好治水这份工可以做一辈子。 本帖最后由 beauty_0 于 2014-5-7 00:44 编辑
不抓紧时间治水,恐怕连自己的小家都报销了,为了和老娘老婆孩子共度以后的美好时光,三次不算啥。这和思想品德教育课上看的某些见义勇为,把自己搭进去的属于两回事,后者就是脑袋锈逗了。 爱思考的妈妈!赞一个!崖山之后无中国,明朝之后无华夏!百度一下吧。课本上的东西你都能相信我真服了你。孟德斯鸠说任何一个ZhuanZhi国家搞教育的目的都是让国民更愚蠢。所以自己的孩子自己看好了,别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 本帖最后由 fztfzt 于 2014-5-7 09:17 编辑
也可能为起表率作用 施工人员那么多 都回家确实不好办
而且大禹也得考虑他爹是怎么死的 毕竟是有罪之人 得戴罪立功 这得看站在什么立场来说,忠孝、家国难两全,是客观存在的,看个人选择了,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忠孝不能两全的话 我会选择孝的 大禹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门前,忽见铁锁把门,门上贴一纸条:"我带孩子上补习班了,你回来把饭做了,把洗衣机里的衣服洗了,把地擦擦,上床之前洗脸刷牙洗脚,对了,这月工资别忘带回来,孩子想买钢琴,你抽空去看看....." 大禹沉默良久,掏出手机:"小李啊,通知大家都别休假了,工期紧啊!我马上到单位,让大家等我先开个会。" 这就是中国故事和国外故事的区别之处吧,中国都会上升到国家工作之类的大高度,舍小家顾大家,而国外的故事更注重家庭亲情。 我读到这个故事,也觉得内容完全经不起琢磨,历史有被撰改的痕迹。侧面反映那个时候也是男尊女卑啊:dizzy: 这种也信啊。
那孟母三迁呢,怎么说?孟家至少三处房产啊 他n年不回家,回家就有孩子了。怎么可能是他的孩子嘛。严重错误。。。。你可以给孩子讲另外的意思,同时告诉他考试按照老师教的答案写就行。 当然不对,那百善孝为先呢!!!!!! 不管是不是真的,反正是封建社会的洗脑材料。应该让孩子知道,工作很重要,生活也很重要,洗脑材料听听就算了。 大禹这样的男人,要与不要对媳妇来说用途不大啊,这种人不适合成家啊。果然是洗脑材料。 分怎么看,按照大爱来说他是对的,如果按照小爱来说他是不对的。 不能以现在的思想来判定古代的行为 大禹的时代,估计还没有形成当今的家庭观念吧。大禹治水应该还算是新石器时代吧,也许在那时人的概念里面,家还是无足轻重或者大禹还有N个家在外面?而写史的人就用自己的价值观套在大禹头上,一传十十传百至今。 前一阵看过一个博客里的说法,好像大禹是外面治水的地方娶了一房。呵呵。具体没记太清楚。 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wu_eRZJTtuCWjg7layRlcM8DoTOLFNYf30MNsqHDIW3qOUnTvnSGfv3F4t_LIBVir1wbfrf-1gt1W4UWg8WoBa
转来的别人的评论 。
这种都是传说故事,故事当然就经不起推敲的。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不一定仅仅经过家门3次,所以大禹带绿帽子都是恶搞,人家新婚4天,也足够时间下种的。之前的尧舜,就是大公无私的人,将权禅让给有道德,有本事的人,禹舍小家顾大家很自然的事情。也别上升到洗脑那高度,现代人脑袋不容易洗。假如大禹一直推崇禅让制,我们的历史会是什么样子? 3过门不入,确实太不顾家了,不过弟子规里那种对父母的孝让人更感觉变态。 不对, 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