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又怎样,照跪在裙下。美丽也可悲,进了疯人院。
本帖最后由 winner 于 2014-5-27 10:16 编辑南希·古诺被称为20世纪最受宠爱的缪斯,她的才华和美貌让20世纪初整个文坛为之倾倒,其中包括名声显赫的庞德和海明威。更为不可思议的是,先后有英国诗人艾略特,法国文豪塞缪尔,智利诗人聂鲁达三位诺贝尔奖得主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为了得到她的青睐,他们抛弃昔日友情,反目成仇。台湾作家李敖曾这样评价南希:“她是一个谜一样的女人!”那么,南希·古诺究竟是怎样一个充满着浪漫色彩和传奇履历的尤物呢?
备受伤害的初恋
1896年4月,南希·古诺生于英国一航运富豪家庭。她的童年并不快乐,父亲整天出去狩猎、骑马。母亲则对文学充满兴趣,对当时文化界的领军人物如数家珍。由于母亲热衷与这些社会名流交往,以致出现了几次婚外情。令南希不解的是,父亲竟默默地忍受了这一切。
考入大学后,南希对自已的历史专业毫无兴趣,喜欢上了诗歌,她总是借那些含蓄婉转的字句表达内心的压抑和对家庭生活的不满。渐渐地,南希的文学作品刊登在校报上,同时也在社会刊物上发表。她的作品充满了轻灵、自由以及对人性的关注。她讨厌男权主义,追求男女平等。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南希与众多青年人一样,进入了一个“蔑视怙恃与社会设定的种种繁文缛节的时代”。那时的大学校园思想极其活跃,充满着各种演讲、讲座和激辩。诺贝尔奖得主、世界级诗人艾略特来到学校讲座,那时他正和一帮文坛大师们一起进行着“文学革命”运动。用南希的话说,这场运动“彻底改变了我的整个人生观”,她更加相信“艺术的神圣使命就是改变历史进程”。
“你的到来像一盏点亮在我黑夜的明灯。”南希捧着艾略特的诗集找他签名时兴奋地说。“你的作品我也看过,很有灵气,就像你可爱的模样。”艾略特的话一下子拉近了文学大师与文学女青年的距离。南希做梦也没想到自已的小作居然被偶像看过。
那时的南希,身上洋溢的青春、热情和浪漫像一把火烧在艾略特的胸口。于是在一个周末,艾略特驾车把南希接出了校园。烛光、红酒、诗歌!艾略特和南希冲破一切顾虑紧紧相拥热吻,他们的爱像他们的诗歌一样激情、燃烧、缠绵。“你就是一首诗,天然而成,不需任何的雕饰!在你洁白无瑕的胴体面前,我所有的文字都显得苍白无力,你比水仙还清纯,却比玫瑰还娇艳!”看着裸身躺在床上的南希,大诗人艾略特发出深深的感慨。40岁的男人一旦重新爱起来,比年轻小伙子还疯狂。艾略特推却了所有的应酬、采访甚至出版社为他开的发布
会。他每天守候在学校边,南希一放学,他便把她接走。南希让他重新焕发了青春。
但是好景不长,艾略特与南希的恋情很快被敏锐的媒体发现了,一时间诺贝尔奖获得者艾略特情迷文艺女青年的报道充斥着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艾略特的妻子和两个儿女愤怒声讨他的出轨与不忠。社会舆论和家庭压力一齐向艾略特扑来。同样,南希要面对第三者的骂名和来自父母的压力。
“我不怕,你怕吗?”南希搂着艾略特的腰,头靠在他厚实的背上。艾略特没有回答,南希扳过他的身子,看着他的眼睛。艾略特的沉默深深刺痛了南希的心,她转身坚决地离去……
一个文坛巨人在爱情面前竟没有一个弱女子坚强,这是南希所想不到的。1916年,不知是为了忘却还是为了疗伤,南希突然决定嫁给一个一战受伤的退伍军人,但没过半年,两人即分开了。她和她的婚姻注定不属于平凡的人。
随后的三年里,南希完全封闭了自已的情感世界,全身心投入到诗歌创作中。虽然艾略特所写的经典诗品《荒原》中女主人公的原型就是南希,但南希不要这廉价的安慰,她写了《视觉差》一诗,被当时文坛认为是诗界的惊鸿一瞥,有诗评家认为完全可以与艾略特的《荒原》“平起平坐”。
“我憎恨鄙视女人智慧和爱情的男人。”南希在媒体上公开说,当然人们都知道她的言论是针对艾略特的。
倾倒众生的才女
1921年,在海明威的介绍下,南希与著名诗人庞德相识了。庞德热烈的追求融化了她情感世界的坚冰,她与庞德展开了五年的恋爱生涯。就在朋友们看好这段恋情并祝福他们能走进婚姻殿堂的时侯,南希突然离开了庞德。
失恋后的庞德十分痛苦,他终身未娶。庞德后来精神失常,被关进了精神病院,直到1958年,才结束了十二年的精神病院监禁,重返意大利居住,直至去世。
庞德在他的诗作《咏叹调》里把南希比喻成水底的火焰。
我的爱人是深深藏在/水底的火焰/我的爱人是欢乐的亲切的/我的爱人像水底的火焰/难寻踪影/风的手指/给她带去/脆弱的/快速的问候/我的爱人是欢乐的/亲切的/难于相逢/像水底的火焰/难于相逢。
南希离开庞德是因为她遇到了另一位诺贝尔奖得主聂鲁达。聂鲁达的才华与性格更吸引南希,她觉得自已在聂鲁达那里才真正感受到了爱情的甜蜜。而庞德可能是她与艾略特感情受伤后的一个过渡和润滑。
南希与聂鲁达的热恋持续一年多,直到塞缪尔的出现,他们间的感情才出现微妙的变化。塞缪尔与聂鲁达是好朋友,两人在旅居美国期间相识。塞缪尔不仅写诗歌,更擅长写戏剧。塞缪尔经常送戏票给聂鲁达,聂则带着南希去看戏剧表演。聂鲁达工作忙,有时就没时间陪南希看戏剧,就托塞缪尔照顾南希。塞缪尔不仅陪南希看表演,还给她讲自已创作的思路以及创作过程中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南希发现戏剧虽然精彩,听塞缪尔讲创作过程更精彩,因为塞缪尔会给故事设置几种发展方向和结局,在舞台上表演出来的只是其中一种。
“剧情朝哪一个方向发展你是怎么定的呢?”南希好奇地问塞缪尔。“有时我也很纠结,定稿该选哪一种结局呢?”塞缪尔看着南希明亮的眼睛说。“我觉得你好厉害,掌握着剧中人的命运。你想要他们的爱情有甜蜜的结局就有幸福的结尾,你想要他们痛不欲生他们就得生离死别。”南希敬慕地看着塞缪尔。
南希对戏剧的着迷以及她和塞缪尔的交往引起了聂鲁达的猜忌和警觉,他不再让南希去跟塞缪尔看戏剧,甚至他自已也不带她去看戏剧。南希很生气,认为聂鲁达心胸狭窄。
“我喜欢看戏剧,为什么不让我去呢?”
“我不想有什么不该发生的事发生。”聂鲁达的回答让南希很失望,她一直追求的是男女平等,相互信任的爱情。南希还是一个人跑去看戏剧,聂鲁达知道后,跑去找塞缪尔理论,并当众侮辱了他和南希。南希彻底愤怒了,他没想到一个文坛大师居然这样凭空去伤害自已的恋人和朋友。她提出了分手。但更令她没想到的是聂鲁达居然找到塞缪尔,要跟他决斗。塞缪尔虽然心里喜欢南希,但是他一直压抑着那份情感。聂鲁达的无礼取闹让他左右为难。最后当聂鲁达拿着两柄剑来找他时,他被迫拿起了其中的一柄。
在那个月圆的夜晚,两个文坛巨匠手执利剑开始了一场莫名其妙的决斗。决斗的结果是塞缪尔受了重伤。聂鲁达赢了,但他的胜利却永远把南希从他身边推开了,推向了被他打败的塞缪尔。
“你为什么这么傻,要去跟他决斗,你知道我们是被冤枉的。”南希看着躺在床上裹着绷带的塞缪尔心痛地说。“因为只有我的失败与受伤才能让他消除对你的猜疑与伤害。” 塞缪尔的回答像暖流一样蹿过南希的全身。
聂鲁达曾写过一首诗献给南希:“你是一只骄傲美丽的白天鹅/你的倩影让水里的鱼儿停止了游动/你的歌声让风儿失去了方向/但是/请你别飞起/我怕你飞起的美丽/在猎人的枪声中/化作纷纷飘落的羽毛。”让南希美丽陨落的不是别的猎人,恰好是聂鲁达自已。
凄凉悲惨的晚年
南希毫不犹豫地跟塞缪尔相爱了。她全情地投入到爱塞缪尔中去,她甚至放弃了她居住多年、无比热爱的美国,跟随塞缪尔到了法国。塞缪尔一回到法国,法国人的热情和交际广泛顿时显现了出来,他日日有应酬。虽然南希也很喜欢应酬和聚会,但是法国人的热情有时让她受不了,特别有些法国女人不顾分寸和场合地跟塞缪尔打情骂俏。
塞缪尔见南希有意见,就推掉了一些应酬,坐下来创作他的戏剧。南希悉心照料塞缪尔的起居生活。塞缪尔的最有名的作品《等待戈多》就是在这段时间内完成的。该剧在巴黎首场演出就引起轰动,连演了三百多场,场场爆满。
塞缪尔的应酬又多了起来,南希心有不满,但也没有办法,只好把精力放在诗歌创作上。塞缪尔的经常晚归和醉酒让南希很是不安,于是她提出结婚。她想婚姻和家庭会让一个男人的责任心强大起来。“结婚?我们还是再等等吧。”塞缪尔的拒绝让南希很伤心。
随后有媒体记者拍到塞缪尔跟女演员索菲在车内激吻的画面。索菲是演戏剧《等待戈多》的女主演,长得漂亮妖艳。南希愤怒极了,拿着报纸质问塞缪尔是怎么回事。
“她是演员,我是剧作家,我们只是在探讨剧情。” 塞缪尔解释说。“探讨剧情需要接吻吗?如果有进一步的戏是不是还要上床呢?”南希生气地反驳。
“你们美国不是在搞艺术和性自由的运动吗?为什么你会计较这个?”
…………
争吵以塞缪尔的道歉和南希的原谅而结束。
但是没出两个月,又有记者偷拍到塞缪尔跟另一个女演员在车上做爱的镜头。南希彻底失望了,对塞缪尔,也对她渴望走进婚姻的这段恋情。
分手后,南希回到了美国。感情上的伤害让南希对生活有了更多的领悟,很快她发表了她的第二本诗集。
1937年,南希在一个音乐会上遇到一个非洲裔美国钢琴爵士演奏家。正是这个黑人使她看到当时社会对黑人的严重歧视。于是,她发表了近900页的关于黑人历史的书,谴责种族歧视。这给她带来很多麻烦和白人的谴责。南希一边积极反歧视和炮轰法西斯,一边发奋创作,不久,她的第三本诗集出版了。她将得来的稿费建了一个避难所,为近四千人提供食物。
南希终身未嫁,她把所有的钱财几乎都接济别人,自已却身无分文。1960年的一天,南希被种族分子陷害,送进了疯人院。1965年,已经形容枯槁的南希在疯人院被折磨得神志不清。69岁生日那天,南希被放出疯人院后,跑到一家咖啡馆喝酒。几小时后,警员在一条街上发现了她,她甚至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名字。两天后,南希离开了人世。
南希·古诺在艾略特眼里是水仙,在庞德眼里是水底的火焰,在聂鲁达眼里是白天鹅,在塞缪尔眼时是一首时时唱起的绝望的歌……也许正是这些情诗的赞美,让南希一直在追求如诗一般激情、浪漫的爱情。 昨日转帖一男三女,今日转贴一女三男。
可见三角恋,真亚力山大。 始于轰轰烈烈,终于悲悲凉凉。 你是一只骄傲美丽的白天鹅/你的倩影让水里的鱼儿停止了游动/你的歌声让风儿失去了方向/但是/请你别飞起/我怕你飞起的美丽/在猎人的枪声中/化作纷纷飘落的羽毛。
呵呵,这诗不错,可以学习一下。 一声叹息! 晚年的悲凉 ,唉! 标题够狗血,内容挺煽情。文艺青年写的吧? 乖乖,看了感觉都不一样了 做平凡人最好。 自己觉得过的精彩就行了,每个人的命运不同,经历也不同。大部分还是普通人。 进来瞧一瞧 我还是做个平凡的人吧 从来不知道的故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原来也是很难的,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与大多数人相对立可能会付出昂贵的代价,有如此的家庭背景为何还会进疯人院,可见这个家里的人也希望她能从公众眼前合理的消失吧,有这样的家庭可悲。要是重新活一遍她还会这样吗?若真再活一遍一定不要生在如此冷漠的家庭才好。 她不能忍受塞缪斯的应酬多、醉酒,为什么自己却毫不犹豫地离开庞德,背着聂鲁达和塞缪斯去看戏剧呢。她认为聂鲁达不信任自己,无法给她信任的爱情,现在换她设身处地地来感受当时聂鲁达的心情了。
这种女人并不是诗人或文豪所描述的水仙、火焰等,这只是爱情给予的美好幻影而已。
对于女人没什么值得同情,责怪别人无情、多情的时候,她自己也在享受这无情、多情带来的快乐。 wsying1982 发表于 2014-5-27 09: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她不能忍受塞缪斯的应酬多、醉酒,为什么自己却毫不犹豫地离开庞德,背着聂鲁达和塞缪斯去看戏剧呢。她认为 ...
呵呵,说的有些道理,不过火焰这东西,还是描述的很对,因为火焰只有离她近一些,才能体验火的温暖,要是直接拿在手里,必然是被烧伤手的。
本帖最后由 winner 于 2014-5-27 11:32 编辑
至于水仙,百度了一下,还挺有意思。
希腊神话:水仙的英文是Narcissus,自恋狂的英文是Narcissism,而将两者连贯起来,是这样的一个希腊神话。此传说指欧洲水仙,与中国水仙为同属的不同种。
纳西塞斯(Narcissus)是希腊神话里的美少年。他的父亲是河神,母亲是仙女。纳西塞斯出生后,母亲得到神谕:纳西塞斯长大后,会是天下第一美男子;然而,他会因为迷恋自己的容貌,郁郁而终。为了逃避神谕的应验,纳西塞斯的母亲刻意安排儿子在山林间长大,远离溪流、湖泊、大海,为的是让纳西塞斯永远无法看见自己的容貌。纳西塞斯如母亲所愿,在山林间平安长大,而他亦如神谕所料,容貌俊美非凡,成为天下第一美男子 见过他的少女,无不深深地爱上他。然而,纳西塞斯性格高傲,没有一位女子能得到他的爱。他只喜欢整天与友伴在山林间打猎,对于倾情于他的少女不屑一顾。
山林女神厄科(Echo)对纳西塞斯一见钟情,但是苦于不能表达自己的感情,只能简单地重复别人的话音 纳西塞斯对她的痴情不理不睬。纳西塞斯的铁石心肠使她伤透了心。她请求爱情女神阿弗洛狄忒惩罚他,让他承受痛苦的熬煎。忧郁、期盼、一无所获,使她离开了她往昔的伙伴,漫无目的地走进了森林。在这里,她的忧伤有增无减,容颜憔悴,她从山林消失了,但是,她那柔美的声音始终萦绕幽谷而不去。如果你漫步在寂静的山林,她会回应你的声音。这就是山林女神厄科-Echo(回音)。
纳西塞斯的冷面石心,伤透了少女的心,报应女神娜米西斯(Nemesis)看不过眼,决定教训他。一天,纳西塞斯在野外狩猎,天气异常酷热,不一会儿,他已经汗流浃背。就在这时,微风吹来,渗着阵阵清凉,他循着风向前走。逛着逛着,迎面而来的,是一个水清如镜的湖。湖,对纳西塞斯来说,是陌生的。纳西塞斯走过去,坐在湖边,正想伸手去摸一摸湖水,试试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谁知当他定睛在平滑如镜的湖面时,看见一张完美的面孔,不禁惊为天人,纳西塞斯心想:这美人是谁呢?真漂亮呀。凝望了一会儿,他发觉,当他向水中的美人挥手,水中的美人也向他挥手;当他向水中的美人微笑,水中的美人也向他微笑;但当他伸手去触摸那美人,那美人便立刻消失了;当他把手缩回来,不一会儿,那美人又再出现,并情深款款地看着他,纳西塞斯当然不知道浮现湖面的其实就是自己的倒影。他竟然深深地爱上了自己的倒影。为了不愿失去湖中的人儿,他日夜守护在湖边,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 纳西塞斯还是不寝不食,不眠不休地呆在湖边,甘心做他心中美人的守护神,他时而伏在湖边休息,时而绕着湖岸漫行,但目光始终离不开水中的倒影,永远是目不转睛地凝望湖面,最后,神谕还是应验了。纳西塞斯因为迷恋自己的倒影,枯坐死在湖边。
仙女们知道这件事后,伤心欲绝,赶去湖边,想把纳西塞斯的尸体好好安葬。但纳西塞斯惯坐的湖边,除了长着一丛奇异的小花外,空空如也。原来爱神怜惜纳西塞斯,把他化成水仙,盛开在有水的地方,让他永远看着自己的倒影。那丛奇异的小花,清幽脱俗而高傲孤清,甚为美丽。为了纪念纳西塞斯,仙女们就把这种花命名为Narcissus,也就是水仙花了。而这亦是水仙为何总是长在水边的原故。也因为这个故事,人们用Narcissism形容那些异常喜爱自己容貌、有自恋倾向的人。
另一版本说,沼泽女仙看上了他,与他交好时,他从沼泽女仙的眼睛里看到他自己的倒影,他想再看,于是,沼泽女仙骗她说那是她的灵魂,将之诱入自己的世界。并把他弄死在沼泽里。还有一说,说纳西塞斯有个双胞胎妹妹,两人感情很好,但他的妹妹很年轻就去世了,纳西塞斯很想念她一天,他在池塘水里看到自己,以为那是他的妹妹,就呆在那里久久不肯离去以至于最后死在池塘边。
赫赫,爱情是有保质期的。 重又看。能够踏实平静的过日子真幸福 我只想看下她的脸~百度没找着~ 好时真爱无敌,不好时样样鄙弃 Nancy Cunard
本帖最后由 lutulutu2012 于 2014-5-27 20:24 编辑
能熔化她的,要么反被她灼伤;要么熄灭她的火焰。
这种人,男人、女人、儿童三个面向的性格,相互独立、绝不调和;在面对不同的人和情境时,会出于天性释放其中一个面向,不可捉摸。因为这样,所以显得妖娆、神秘、勾魂。天使和纵欲者,在烟雾的氤氲和酒精的麻醉里,彼此迷离,难分难解;渐渐迷失,不可自拔。这种人,并不缺乏清澈和沉思;但是缺乏清新和自在。追溯到根源,只是因为不快乐的童年,缺乏关爱。一生索求生命中那个叫阿波罗的男人,妄图依附,只是为了弥补童年的潜在缺失。女诗人的好归宿,绝对不是男诗人。两个幼稚的孩童,一起玩玩游戏可以,想相互依赖,只会相互刺伤、不欢而散。人性本身已是欲壑难填,诗人作为一个更特异的种族,他们尤其需索无度。现代诗多是激情和沉思、铁屋和雪国的产物,抬头仰望星空,却同时双足深陷沼泽;根本难以究竟。十分庆幸的是,我们中国人,到底还有陶潜王维孟浩然苏东坡这样的人物,实在应该好好赏读他们,以治疗种种抽象无比痛苦无边的现代病。 这就是传说中的妖娆吧,感觉就像个吸大烟的~ ahuiya 发表于 2014-5-27 21: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就是传说中的妖娆吧,感觉就像个吸大烟的~
烟熏妆。。。。很被当时的时尚杂志跟风:L
所以,神马都是传说:lol
不过,这个女人真的不是名利场里的虚荣艳货,很有自己的思想、头脑和精神,是真正的诗人,这点非常令人敬佩。不然她不会去跟个黑人发生关系-----------后果是她因之被踢出上流社交圈、母亲也断然剥夺了她的财产继承权。她的悲凉只在自身。她并非没有才华和金钱去让自己过上安逸、老有所依的生活。估计是内心的暗涌太多,前后矛盾,自己根本无能为力。
矛盾综合体,滋生现代诗人 ?:L 所以,也许那些安逸的现代诗人们,又多是“伪”的 ?:shutup:
lutulutu2012 发表于 2014-5-27 19:22
Nancy Cunard
呵呵,本以为倾国倾城,看了却伤心伤肺。 ahuiya 发表于 2014-5-27 21:05
这就是传说中的妖娆吧,感觉就像个吸大烟的~
呵呵,可能,失恋后痛苦,靠大烟麻醉 她不过是个自私,为自己而活得人 lutulutu2012 发表于 2014-5-27 21:20
烟熏妆。。。。很被当时的时尚杂志跟风
所以,神马都是传说
黑人或许是她诗歌的灵感。在美国,种族,大烟,永恒的话题。 呵呵,发现了,独品是不良词语。 winner 发表于 2014-5-27 21: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呵呵,发现了,独品是不良词语。
毒 ,品这样打:lol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