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的鲁迅
鲁迅:“晚安!”。语文老师:“晚 安”中“晚”字点明了时间,令人联想到天色 已黑,象征着当时社会的黑暗。而在这黑 暗的天空下人们却感到“安”,侧面反映了 人民的麻木,而句末的感叹号体现了鲁迅 对人民麻木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 迅:“。。。。。。”文学作品分析就是这样的,不过这种方法不适合初中高中生,因为会把作品解读得支离破碎。
现在的中考或者是高考喜欢这么问:请问你阅读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感悟吗?试着写下来(3~5分)
这个时候,如果有学生的回答是:我喜欢结尾处“晚安!”这个词,因为“晚 安”中“晚”字点明了时间,令人联想到天色已。。。
或者是一位学生的回答是:写得很好啊,我喜欢读鲁迅的作品。
你觉得改卷的老师会给哪一位同学高分呢? 我上学时写的作文,每次被老师当范文讲,都会被他解读得我直冒冷汗。。。 想得太多了。。。。。。 想起了红学会,曹雪芹大概也有类似的瞬间吧。 是啊,那些文豪都要从棺材里爬出来抗议了;P 喜欢就好,领悟靠个人,何必强求。 真实的苦笑 哎,很无语,肿么办呢,我们都是受这种教育长大的 神烦国内的语文教育...总是抓不住考题.. 看看 老鼠看书——咬文嚼字 要读傻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