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留学生的语言障碍反思我们的亲子教育
JENNY的堂哥,在加国留学两年了,回西安度假。他出国前在中加合办的学校上学,留学过程相对顺利。但他说,好些雅思获较高分数的同学,还得再补一年语言课。我不得其解,于是就有下面的问答。我:你好!我想问个问题,对你来说回答起来非常简单,但对我却很神秘。中国学生在国内学的英语,出国后不适应,这一点很普遍,原因在哪里?是洋人听不懂我们,还是我们听不懂人家?JENNY堂哥回答:
1.延迟问题:国人有个习惯,想说什么先用中文构思,脑袋里翻译成英文再说出去。听别人说的时候再把这个过程反过来。这会带来极大的时间延迟。而你知道,极少有外国人有那么大耐心。 2.国内学到的有的太奇怪,比如你要买吃的,国内教你的是"I would like to buy sth." 但国外用的是"may/can I get sth."完全是两种概念,会导致对方听不懂你说的。我们学到的东西好多都是过时的,对方会认为你活在1986年前。
我发的,毕竟是一位留学生的观点,可能很不完全,也未必都准确,请大家补充修正。 说得很对,国内的教材很多年不变
恩,有道理,但是英语思维真的很难啊! 英文课应该少教些语法,多组织孩子们看原版动画片和原版电影。。。:lol 确实是这样的。。。。。。。 3.国人英语发音一般来讲比较标准,但还存在较大的问题。比如:词尾加s的读不清楚,对方听不见。另一个就是重音问题,词汇和整句的重音决定了它的意义。最后就是断句,说的时候千万注意该断句的地方。比如"let's eat,dady."和"let's eat dady." 后者的意义会让对方吓一大跳。 楼主继续哈…… 那么能否请再次提一些针对性的建议给我们大家呢? 国内学的是古董。有人说,出国要上个厕所,问人家WC,人家根本听不懂。 4.听力方面。声音词汇量不足造成听力障碍。比如“高速公路”,英语里有几个词,我们只知道一个。英语一种意思可以用多种句式表达,我们只会一种。还有一点,就是跟不上语速节奏。听力从小培养效果好,如果能对相关英语音频、视频进行常态化学习,结果肯定不同。 5.适应期是必须的,无论你在国内做得多好,都要花一点时间适应。你做好了前面几条,适应就会容易很多。不要试图一步到位,那不可能,也不必投入那么大精力在注定没有结果的事情上。我跟JENNY聊了二十多分钟,她的词汇量之大,让我惊奇。她现在上一对一网络课,并在少年英语聊天群里聊天,语言的输入与输出基本同步,有利培养英语思维。但尽量多聊聊,不要固定在小圈子里。
以上是一位留学生的看法,但毕竟是来自前方,来自一线,所以我仍觉得有其价值。一个人的观点,会有一定局限,欢迎修正补充完善。 对于语言来说,需求到哪里,语言就到哪里。
所以要提高英语,关键是提高需求。
等你的语言达到了需求的层面,想再有所突破,那就要靠自觉的毅力,也是很有难度的。
I have learned a lot from you. Thanks. 对于语言来说,需求到哪里,语言就到哪里
说得好!对于十九岁的孩子来说,只身到异国他乡留学,不开口,你就无法生存。不学好语言,你就无法得到专业课,也就无法得到学分。没了学分,就没有毕业证,每年近二十万元就要打水漂。 最主要还是第二条 学习了。。。 进来学习下 you hit the point 学习了,多看原版动画电影,与时俱进啊。 国内教育需要改革 有道理,但是英语思维真的很难啊!
没有形成英语思维
关于孩子英语思维问题。
提一下假设:动物们是用图像思维的。
人则是主要用语言思维的。
两个朋友坐下来聊半天,那是头脑中有以语言为形式储存的信息。
想想这是不得了的事,人如果没有语言,就没有发达的思维。
电池有正极负极,人有男有女。语言思维也有输入和输出,有主动思维和被动性思维。
听和读都属于输入型或被动性思维。
说和写则属于输出型或主动性思维。
只有两种类型的思维同时存在于大脑中,才形成思维体系。
对于母语来说,三岁左右的孩子,最基本的语言思维体系已经形成。
他们能用声音语言表述那个年龄段认知的事物,也可以表述自己的意愿。
伟大的儿童啊,三岁前完成了一件伟业。
问题在于,对于第二种语言呢?
第二种语言要在大脑中立足,同样,建立语言思维体系。
这一点上,大家似乎没有太大分歧。
但什么时候建立?则有两种意见。
一种认为,先听先读,厚积而薄发。
这种意见提出了一个语言孵化期观点。就是说,你看,小鸡不是有孵化期吗?那就跟学说话一样,先沉默一两年,再说不迟。
小孩子学母语,也不是有两年的语言沉默期期吗?
另一种意见,孩子能开口说话,越早越好。
为什么呢?理由有三:
一、初生牛犊不怕虎,越小孩子越容易开口。大了害羞起来了。
二、孩子大了,英语中的一些音就不容易发准了,特别是到了十二岁以后。
三、最大的问题在于,当着母语语言体系过于强大时,另一种体系插入就比较困难了。
孩子小时学母语有沉默期,那是因为他们发音器官没有发育好。不是不说而是说不来。
想想看,人发一个音节要调动多少个发音器官呢?唇、齿、舌、口腔、喉等。好些块肌肉进行协调,才能发准确一个音节。
而当着孩子发音器官已经基本成熟的时候,为什么要等呢?
学习声音语言是人的潜能,特别是在语言敏感期。
在孩子上学前,通过音频、视频、绘本等英语载体,建立另一种语言思维体系,明智之举。
以上言论,是我从少年英语聊天群窗口里整理出来的。因为是这是个群友交流讨论的地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种观点,仅供讨论。 学习了。真对! 学习了,原来我们学的落后这么多呢。 進來學習!
谢谢分享!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