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题,你支持孩子及其家长的看法吗?
本帖最后由 rainxm 于 2014-6-23 15:40 编辑我一同事,孩子读小一。昨天一数学题如下
1)小明买一支钢笔花了8元钱,他付了2张10元钱,请问需要找回多少钱?
A 10-8= 2(元) B 10+10-8= 12元
***
他儿子本来写的B,后来又改成A,说现实生活中跟本没有人拿两张10元去买8元的东西。
我同事问过说觉的他儿子这样说也没有错。于是就不说什么了。还为儿子这样思考感觉很高兴。因为她也认为现实生活中没有人这样付钱的。
今天跟我说这件事,我就说不能靠孩子的个人的生活阅历来做数学题,毕竟数学还是很严谨的学科。这题目的考点就是让孩子知道是两张10元,不是一张的10元。我觉的选错答案了,家长应该帮孩子分析,而不是认为孩子学会了思考挺好。因为孩子毕竟考虑的不全面,对吧。
如果是我的孩子,我会先夸奖肯定孩子会动脑筋,很好。然后这样告诉他:如果有些小点的小朋友,比如你小时候,不太懂的付钱的时候,妈妈给你钱,你可能也会拿出2张10元去付款的。有些人匆忙之下也会给多钱给服务员的,有些人会拿错钱啊等等。。。生活中一切都有可能发生,我们不知道的时候也会发生在我们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
大家怎么看?
下面有人回复突然点醒了我,我妈以前就需要很多硬币,为了换钱,我们经常多付整钱然后换好多零钱。当然跟人也说好多找点硬币。
孩子会思考,当然很好。但是更同意你的观点,更全面。 就这一题来说,孩子怎样答都没有问题。只有出题的人才有问题。
两张5元,花8元;或者一张10元和一张5元,花12元。这样出题也可以么。
出题者本身就不严谨。 我同意你的想法 呵呵
但是有没有第三种可能就是10-4+10-4=12 这样啊
我在生活中还真碰到过3元能买的给人家两张五块找回来的还都是硬币! 出题人这水平呀,真不敢恭维,这种题实在无聊 小朋友的思路很好,不过答案当然应该是12,别管为什么给了20,也许就是给错了,或者两张叠在一块儿没发现,其实理由无所谓,解释也是为了掩饰出题的脑残。现在事实上就是付了20,如果营业员只找我2元,那就亏了10元嘛。 出题人真是莫名其妙!要考学生的分析能力不至于这样出题。 本帖最后由 花烙无声 于 2014-6-23 16:38 编辑
老师可能为了题目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而出的这题,但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实事求是… 花烙无声 发表于 2014-6-23 16: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老师可能为了题目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而出的这题,但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实事求是…
要求题目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题目,随便出出一大把,至于要出“付两张10元”吗?
我觉得楼主分享的更全面。 碰到这样的题目有点郁闷啊
页:
[1]